侯门新妇-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在园中赏花么?”我问许姬。
许姬答道:“并非赏花,妾乃是在修剪枝叶。”
“哦?”我望望那些芍药,莞尔,“姬有园艺之好?”
许姬亦笑,道:“若论园艺,妾不过粗懂皮毛。这些芍药,是丞相当年亲自种下,每逢开放,府中必设宴赏花。如今丞相去了雍都,妾恐此花败落可惜,便亲自照顾。”
“原来如此。”我颔首,赞道,“姬果是细致之人。”
许姬低眉谦道:“夫人过奖。”
“这许姬在洛阳很是清闲么?”回到房里,阿元斟一盏茶端到我面前,嘀咕道,“二公子的姬妾,在这府中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何苦与园丁抢活干?”
我看她,笑笑:“阿元,你若是被孤零零扔在洛阳,夫君舅姑一年也见不上几回,你可会寻些事来做?”
阿元觉得有理,点点头。
我轻吹茶盏,喝一口茶。
其实不单只是寻事做,还有一层。她开口丞相闭口丞相,这位许姬,很明白她要讨好谁。
我许久都不能自由走动,如今好不容易来到一处平安又热闹的地方,在宅子里待了几天,我就打起了外出的主意。
其实外出很简单。这个宅子里没有舅姑夫君,我的地位就是最高,家人不好阻拦。于是,我向管事打听城中哪里有灵验的庙观,对他说我要去为舅氏和夫君祈平安。
管事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反对。郭夫人喜欢拜神,这一招简直百试不爽。
车马和护卫的军士随叫随到,准备好供奉的用物之后,我乘着马车往城东而去。
洛阳曾为东都,这里的庙宫虽不及长安,却也修得很大,香火旺盛。相比之下,雍都虽然名头上就带个“都”字,那里的庙宫却简直寒酸得摆不上台面。
我将供奉之物交给庙祝,请他设案,然后有模有样地祝祷一番,吩咐阿元为庙宫捐香火。
拜祭之后,我走出正殿,正盘算着该去哪里转转,身旁忽然有一个声音传来:“女君……傅女君?”
我讶然转头,只见一位老妇,手里挎着篮子,两只眼睛望着我,满是不可思议。
“你……”我觉得她面熟,又想不起来。
“女君!”老妇看着我,满面激动地上前来,“女君,老妇是乔夫人的乳母,女君还认得么?”
我回忆起来。她是我三姨母的乳母,从前三姨母去过长安几回,她都跟在身旁的。
“吕阿媪。”我轻声道。
吕阿媪点头,望着我,已经泣不成声。
母亲有兄一人,妹两人,她在家中排行第二。
我从吕阿媪的口中,知道了当年母亲几位兄妹的事。
傅氏被诛,我的舅舅乔昱失了司隶校尉的官职,而我的两位姨母的夫家唯恐收到牵连,断了与外家的联系。彼时,我的外祖父已经不在,幸而留有祖产,舅舅虽不为官,在洛阳也仍是高门。可没过三年,风云突变,长安的乱势蔓延至洛阳。舅舅举家出逃至陈州,安顿下来之后,舅舅投奔了当时割据河南的董匡。他出身高贵,经纶满腹,也会用剑,董匡对他欣赏有加。可惜董匡其人在打仗上是个庸才,舅舅在征滑州的路上中了埋伏,被箭射中胸口,不治身亡。
我的四姨母排行最末,当年嫁给了洛阳的另一个高门蔡氏。洛阳的宫室被何逵焚烧之后,蔡氏感到此地不可久留,亦举家迁走。不料天下大乱,到处都没了法纪,蔡氏一家在往南的路上被土匪劫杀,无一生还。
母亲兄妹四人,如今唯一在世的,就只有我的三姨母。
吕阿媪是随着主人家到庙宫里来拜神的,于是,在庙宫奉茶的厢房里,我见到了我的三姨母。
她看到我的时候,脸色一变,眼眶倏而发红,抱着我哭作一团。
“阿嫤……阿嫤啊……”她的手紧紧抓着我,捶胸顿足,声音嘶哑得变了调,“我可怜的外甥,可怜的阿姊啊……”
周围的人皆低头垂泪。
我纵是早有准备,亦泪湿衣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亲人重逢,却没有喜气,只有满屋子的哭声。
相认之后,旁人纷纷劝解,三姨母又抱着我哭了一阵,才稍稍平静下来。
她拉着我的手,各自说了些离散之后的事,感慨不已,又掉了不少眼泪。
“你舅舅闻得你嫁去莱阳,本欲前往相见,奈何你外祖母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此事就耽搁下来。到了后来,洛阳生变,你舅舅去了陈州,就再也没有回来。”
“不知外祖母可还健在?”我问。
三姨母摇摇头:“何逵来洛阳之前,她就去了。你母亲的事,我等也不曾告知于她。你外祖母病逝前一日,还总说你母亲怎么总不回去看她……”说到伤心处,她又哽咽起来,低头拭泪。
我也难受不已,过了会,问:“我记得舅舅有一子一女,不知何在?”
三姨母道:“你舅舅故去之后,你舅母就带着儿女家人回了洛阳,如今在住在旧宅里。”
我颔首,至少舅舅还有后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三姨母抬起头来,问:“阿嫤,你如今嫁去了魏氏,是么?”
我道:“正是。”想想,魏郯娶我的事连身在谭营的赵隽都知道了,何况是在洛阳的姨母。
“夫君待你可好?”
我答道 :“夫君待我甚好。”
三姨母脸上终于浮起些欣慰之色:“如此,便是大善。阿嫤,只要你过得好,我等还有何求。”说罢,她低低道,“阿嫤勿怪姨母不去寻你,你家出事之时,我等这些亲戚竟什么忙也帮不上,若非今日遇到,姨母不知还有何脸面去见你……”
我不语。说起来,自从嫁给魏郯,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人亲友。他们除了痛惜傅氏不幸,说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苦衷请我原谅。
我心中悲凉,可面前垂泪的毕竟是至亲,心底也深知她身为别家媳妇的无奈。
“姨母……”我握着她的手,轻轻叹口气。
与三姨母别过之后,我再无心情闲逛,登车返回老宅。
日子一天天过去,魏安很快把新的推车做出来,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很是不错。
“可惜长嫂不坐了。”魏安遗憾地说。
“无妨,这是好物,总不嫌多。”我说。过了会,我又道,“四叔可曾想过,那荒村里的老丈,孤独一人生活,有了推车也无人帮推,如何是好?”
魏安说:“他家有只黄狗,我试过,平地里能拉动。”
我笑笑:“若是没有黄狗呢?推车上的人要是能自己推着走就好了。”
魏安眼睛一亮。
八月很快到了末尾,秋风微起之时,北边传来消息。谭熙在军中病死,四个儿子为继位之事生隙。魏傕一路北上,已经攻占了河北大部,兵临冀州。
李尚还没有回信,这时,却有两个我意想不到的人登门来访——我的舅母丁氏和她的女儿乔缇。
作者有话要说:下面朗诵酸诗一首:
我以为
那一天很遥远
我以为
我不必担心
美梦沉浮
死追众坑
方韩还在吵
斯巴达克斯还没演到第五集
我宅腐折堕
蓦然抬头
它
已在咫尺
。。。。。。。。。。。。。。。。。
我的寒假没了!要上班了!掀桌!
☆、洛阳(上)
我和舅父乔昱并不太熟。他的事务繁忙,很少去长安。不过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和善的人。相比之下,我与舅母丁氏、表妹乔缇更加熟悉。
她们从前几乎每年都会去一趟长安,也会住在我家。
舅母丁氏也是出身大家,对我也很是和气,每次来长安,还会带好些东西送给我,我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绢人就是她送的。
不过即便如此,我仍然不喜欢我的表妹乔缇。
她比我小两岁,不过或许是因为我舅父体格高大的原因,她身形一向与我不相上下。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尤其喜欢别人身上的漂亮东西。在她八岁第一次来长安的时候,她就已经会在长辈们面前露出娇憨又羡慕的表情,对母亲说,表姊戴的璎珞真好看,我在洛阳都没见过。
母亲一向厚待亲戚,听得这话,会笑眯眯地说,阿缇既然喜欢,就送你吧。许多年来,我被母亲强行送掉了好些东西,饰物、玩具、香品等等等等。有一回,她还想要我书房里的纸。那纸我很喜欢,洁白的纸质中掺杂花瓣兰叶,是裴潜做给我的。
听到乔缇说像要之后,我狠狠地白了她一眼,说,不给。当时,母亲还笑我小气。
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两日以后,我无意中听到玉莹她们议论我和裴潜,乔缇也跟她们在一起,笑笑说,我也觉得阿嫤表姊与季渊公子不配。
于是,我从此以后再也没对乔缇友好过。
时过境迁,从前的小女儿心思如同一本早已遗忘的书,当把它从角落里再翻出来的时候,心境却是不一样了。
“拜见舅母。”门前,我向舅母深深一礼。
“阿嫤。”舅母将我扶住,悲喜交加,双目含泪。
乔缇望着我,承继了舅母秀致眉眼的脸上,满是打量和小心。
“表姊。”她走到我面前,低眉一礼。
“表妹。”我微笑地还礼。
舅母拉着我的手,又是一番感慨倾诉。我请母女二人到堂上去坐,让阿元奉茶。
舅母看看阿元,对我说:“这婢子甚是眼熟,很像从前李掌事的女儿,伺候在阿嫤身边的……”
“正是。”我莞尔,“甥女到雍都之后,正巧李掌事一家也在,故得重聚。”
阿元忙上前,向舅母一礼:“阿元拜见舅夫人。”
舅母将阿元扶起,看着她笑道:“我就说怎么如此面善,原来是故人。”
我向舅母说起了李尚当年如何幸免于难,又如何离开家乡回到雍都。
“幸而甥女那日去了街上,遇到李掌事之子李焕,这才与掌事一家重聚。”我说。
舅母颔首,拭拭眼睛,道:“李掌事忠实,我是知道的。天灾人祸,尔等能相见,已是万幸。”说罢,她抚着阿元的手,感叹地对我说,“阿嫤在魏氏到底是新妇,仆婢皆是陌生,哪里比得上旧人。如今有阿元,我也就放心了。”
我笑笑说:“舅母说得甚是。”
接着,我们又聊起些琐事。提到舅父的时候,众人都未免伤心,舅母更是忍不住低泣起来。
“你舅父一生忠直,敬老慈幼。傅氏有难之初,他与众大臣联名上奏,为傅氏申冤,得罪了卞后。他还想亲自要去长安救人,可才到半路,先帝就已经动了刀……”舅母哽咽道,“你舅父为此夜夜辗转难眠,又不敢告知你外祖母,每每外祖母问起你母亲,他还要强颜遮掩。你嫁去莱阳之后,他想去莱阳看你,可后来洛阳也被战火牵连,你舅父投了董匡,不想……”她用绢帕捂着脸,哭了起来。
“母亲……”乔缇亦垂泪,看看我,小声劝解。
我心里也难过,闻言劝慰一番。待舅母稍稍缓和,问道:“不知恪表兄可安好?”
舅母拭尽泪水,答道:“伯恭安好,他正在家中闭门温习。天子在雍都要重开孝廉,伯恭想去参与岁举。”
我赞同道:“表兄有此志,乃是大善。”
舅母叹一口气:“乔氏乃洛阳大族,如今你舅父只有伯恭承继骨血,岂敢荒废。只是一场战乱,京中旧识已大多失散,你舅父又不在,无人可堪举荐。”
我明白过来,舅母这是有事相托。
表兄乔恪,我只见过两三回。虽不熟悉,但我很清楚地记得他颇有才学,有一回父亲考他,他对答如流,深得父亲赞赏。
孝廉本义,乃是朝廷拔擢贤能之人为官。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