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散文新势力·风华 >

第5章

散文新势力·风华-第5章

小说: 散文新势力·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路上,这应该就是一次心的仪式。人脆弱的感情和恐惧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直面这危耸的绝崖,俯首唯唯诺诺,人的思考在绝地挣扎,砂石粗砺,火苗慢慢地占据人的整个存在。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已经被廉价的技术击破,我明白了在病态的书斋里难于达到真正的界限。眼量的高低直接导致怯懦庸俗的泛滥和道德、理智的缺失。儒家积极入世,经典汗牛充栋,然而缺乏对自己的剖析和对时弊的有力针砭,未能一针见血。西方的术语以及大量的外来词被极端盲目地生吞活剥,自以为是的济世心态虽然难能可贵,但是缺乏足够的理性。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13节:蜀道难(3)         

  耻辱与尊严,主导着仪式的终极。虚妄的文字和对古人的崇敬割裂着肉身和灵魂的信仰。语言和世俗的锁链,虚幻的根源主宰着青春的真理。眉睫之间,卷舒经验的轻薄神色。触摸铁黑硬冷的山体,战战兢兢,当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气力在慢慢消耗,信心在慢慢磨蚀。山高海深,山外有山,却已不容我有任何别的选择。西面是我向往的拉萨,耶路撒冷和金字塔,北面是长安、祁连山和黄河大漠,而东面远隔大海落日则正是纽约的美元金色泛滥的时刻。我只需要对我的肤色和文字负责,对生存的意义负责,对血液中的红色负责。耻辱,就是来自心与心之间的看破和咀嚼。    


()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抱着贫瘠的文字走在这条路上,几年以来,我都是这样极端地信任自己的感觉和孤注一掷的抉择。让蒙古长调和川地热辣的山歌民谣包围着自己,我破釜沉舟,流水般的歌谣一泻千里,密密麻麻的地图线路几次模糊我的眼睛。我相信应该有一条心的等高线,为此我不惜代价地奔赴我青春文字理想的阵地。人心惟危,四面敌意,轻视,然而我无视世俗的官本主义者丑陋卑下的下三滥哲学,不相信精美印刷的名片和玩弄汉语言的人们。路途漫长,希望渺茫,然而可幸我没有失去任何自信力!当乌托邦文字流向浅薄,当文字彻底变成工具、糖块,我庆幸我不发一言,庆幸没有因此玷污蜀地的古意山水。我已经回过了头来,猜破了虚假的谜底。中国的大西南和北方的黄河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答案。蜀地的幽幽古谶将验证一切市井、投降的知识分子的真伪和小资们的文字良心。一切人性的美感,一切道德的价值或者心的自由、学识的意义,都将在这条路上分出高下。这是心与心的分水岭,壮士理当深入不毛,激流勇进,天梯石栈,黑崖绝地,沐浴朔风与虚伪的文字决裂,兵戎相间。思想和青春的关隘,理应经得起风沙侵蚀,心中青春篇章理应经得起浊水的汹涌和腐朽的镂空。我仿佛可以看到,巴蜀大地青山巍巍,没有病态没有动摇,理想之路破土而出,踏碎蓬蒿直指大道青天。    

  (三)   

  长久以来我就这么以为,路的本质与行路的人就是历史与现世的关系。人的选择必然要传承某种神秘积极入世的力量和信念。    

  革命的本意在于建造一个民生为本的社会,历史的芜杂需要人有焚草除根的决心和果敢。川流激涌,青春思想的阵地固若金汤,当不为后来者所轻视。当你真正走遍了整个大西南,你会有这种感受和知觉。翻遍厚厚的札记,读读美国西进运动的历史,你会有一种激进的欲望。这是人的一种有价值的欲望,民族的语言和价值观都在这个简单的理论下培育。诸多的方言和文字,这是传承的精华和所有企图理解大西南的本义和气度的必修。它足以让你理解贫穷、道德、伦理和理想,这些闪光于民众和山野的中国汉语言的本意。攀越蜀道,这是必须的一次启蒙,不分口语、地域、方言。它赋予你足够的理智和冷静,以及时代的骄子所必备的信念和眼光,提醒你警惕,使你敏感、稳健、果断。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耻于后人,这是一千年前古人的健康心理所沉淀的浩然哲学。人间烟火世风浇薄,难得的是无畏和老成的心态。    

  这里一度就是时代的大后方,红色坚实激进的风俗教化着像我这样唐突的青年,知耻而后勇,理当自强不息。          

※BOOK。HQDOOR※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14节:蜀道难(4)         

  旅途的凶险和大西南的苍茫林海,让我又一次有机会领会世界的惊人的美和古德古风千秋不死的波澜。无论是黄土高原的窑洞还是江南浓重濡湿的歌谣,我惊异地体会着这罕见的美的震撼。古老的巴蜀大地培育着我对山水、盆地、流浪的感情。惊险的独木桥、茂盛的森林、朴素的草堂,给了我续写理想的机会。    

  残酷的现实以及玩味的闹剧一度让我怀疑学院哲学的意义。只有考古和历史学还在竭力提供可以参考的蜀地的地理以及民俗的和经济生活的数据。然而历史说教考据的虚伪使我更加相信这条路的真实。我坚持着这种理想的可行性,尤其是当话题触动隐私倍遭攻讦,我坚定了我的判断。    

  观化百代后,独立万古前。蜀道艰险,必须有一贯到底的决心。然而,我需要一次思想的启蒙和指导。不毛绝地孤立的颓崖,枯松峭壁,沟壑众多,要的更是胆识和能力。纯粹的苦行僧、匹夫之勇早已经丧失了把握大局的可能。大道长远,遥望或思索,离不开心血与火的体验。    

  这是一种处于孤岛的心境,然而火势已经开始了蔓延,骄傲的囚犯、迷失的知识分子在满布迷津的蜀道或优柔寡断或甘心逃亡。传统或者伦理拘束左右着人群复杂的心理,集体的迷惑大面积蔓延,一发不可收拾。思想的病毒如火势参天,理想的栈道危机四伏。我行走在大西南的山水之间,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古老悠然悲怆的蜀道,那是失去自信的知识分子、庸俗艺人和信仰者的界限所在,也是水准的大限,境界的高低所在。应该有这种理想和眼界,让肉体和精神接受极限的考验。每一条等高线比例分明,每一步的意义都昭然若视。这不能只是一次改良,而应该是青春和理想旗帜的昭示。    

  民众的眼力从来不用怀疑,也不必苛求,真实往往就是这样承命降临,高傲地分娩。然而界限早已分明,知音早已心领神会。    

  (四)   

  蜀道销魂,乡下书斋里我一度沉浸在照片上的山色。临窗没有洁雅尺牍,然而笔下清风悠悠飘然寂寞,令我的心想一度黯然失色。天然的秃石山道直上绝顶的高度。浮云遮住了湮没我沉迷象形汉字的眼睛,众多的语支造成的冲击和神秘的体验都变得难于解释。如火的粉脂悄悄剥离,露出的就是虚妄的无能的底色。虚妄的毒火焚烧的残山死水,使人感到前驱脚步的迟钝和沉重。巴蜀地形封闭,复杂,隐蔽着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和诡异的美。感觉和湿热的空气复合,熏陶着一种高贵的性格。复杂的内心活动助长着激|情的疯狂滋长。以美见做人写字的道理,这里最好不过。川地的杜甫草堂苍楠翠竹祠宇掩映,一度是我躲避凶猛的物质主义者的好去处,然而我也需要明白杜甫毕竟道破了出世的消极和伪诈。哪怕我简陋的书房茅屋破败,我依然对这样的文字抱有信心。    

  我已经习惯了遭受拒绝,遭遇粉饰的寓言,让自己得到一个参破文字因果的契机。    

  我不怀疑拒绝有时候可以是突围的另一种绝佳时机。拒绝就是死地的冲破,就是腐朽的破灭。    

  我觉得,一条路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神秘而高尚的根基。拒绝自己或者黄河枯水的事实,肉体的麻木和初入蜀地那种难于琢磨的心情。进入思想的僻静角落,有利于检讨自己一贯的轻薄,还可以感受山野的大气象。民间朴素的群落和坠入苦难的人一样倔强,誓不妥协。我敏感地接触到隐踞深山苍莽深谷处的秘密,现世的话语肢解完毕,我耐心地寻找、体会、猜测路的尽头那种大海波澜壮阔的不归境界。陷入死地而后生,这是蜀地美的古谶。          

WWW。HQDOOR←虹←桥书←吧←  

第15节:蜀道难(5)         

  大西南惊心动魄的泥石流继续上演着历史的惊心,起伏的地势连绵着思想的绝路。读完《风骚》,四下静寂,泛滥的乐队的词调也归于沉没。泥沙,砾石,浊水,枯叶,巴蜀苍老古旧的面孔支离破碎,仿佛死地的阴郁,低调。西北渭水流不过八百里秦川,无法遮住青山的寂寞和浅薄的哀愁。历史的沉淀造就着民众集体的悲观记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都功利地折旧,被通俗或者沦陷在书房里窒息在荒野的死寂。无论这里出土多少青铜,多少豪华的器皿、丝绸、镯子、古卷、玉器,高贵和神秘暴露在阳光下,我们出乎意料的感到疲倦。我们因为没有能力把握这条路的方向,失去了追踪、求解的机会。然而历史仍然给了大西南一次机会,斑驳的红色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现场或者遗迹的真实。在红水河、赤水、夹金山、大渡河,我们看到和感受了一种真正的民众理想主义的演绎的真实和撼动人心的力量。历史的魅力,也成就了大西南和追随他的人的心力和义理。    

  应当深信,巴蜀古道热肠,当不乏勇士的身影。理想的引导会造就万死不辞的攀登者。    

  当饥饿的身躯匍匐在理想高贵的阶梯,我领悟了一种青春大义。文字的先驱和死者的碑铭,炼狱者的勇气都是使人清醒的药剂。铁与火,灵与肉,历史和民众的血脉、迂腐的儒和革命的仕,使我书写的时候依稀看到了久违的灵魂。风与沙,义和理,现实和诚心的高贵、激动和卒的斧钺,使我看到了残酷和文字演义者终极的庸人无法企及幸福。我看到大西南曲折险恶的道道雄关、千古蜀道铁血斑驳浪漫、无数的文字书简与悲剧的祭奠,然而追随者百炼成钢的心性足于达到信仰的文心正道。蛾眉清秀,不和溷浊,青色的栈道危耸,真理和青春绝美的剧本在自然界和历史之间被时代所临摹,膜拜。心的绝路曲折回肠,青天弥高,而心比天高,横绝俊秀蛾眉,直上青天!理想之路已经随历史的烟尘和民间的觉醒在笔下一道铺开,浩荡苍茫。    

  危乎高哉!我知道这是一条发自心灵的历史和劳动真义的理想之路。这就是寻找和祭奠青春的开山之路,俗人望尘莫及!这就是寻找历史和直达美的信仰之路,这是真理的雄关,青春的终极。蜀道千古寂寞,川隘苦远,盼望远道的英雄少年知音。仁者的浪漫、中正、精诚、胸怀,英雄的血勇和骨气已经渗透了大西南古老坚忍不会磨灭的肉身和真性、山石草木的精魂。    

  书写的理想之路,当是这样绝云天,横沧海,磨砺文字和精神的民众之路。    

  〃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唏,噫吁唏!          

WWW。HQDOOR←虫工←木桥 书←吧←  

第16节:铁(1)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