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97章

大清弊主-第197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陨跏牵缃瘢颐鞘呛显蛄嚼衷蛄胶Γ匦刖】旖饩鎏樱饩缺黄湫值娜撼甲谇祝四说蔽裰保形惚灸┑怪谩!�

胤祯点了点头,扫了众人一眼,才道:“我曾跟九哥、十哥说过,肥水不流外人田,今日当着诸位的面,我再重申一次,不论是太子还是四哥上位,我们兄弟,在座诸位,皆是难逃抄家流放,幽禁鸠杀的结局。

因此,与太子与四哥,我们是生死之争!八哥我们之间,则是兄弟之争,君子之争!目前,我们必须同心同德,一致对外!”

一听胤祯把四阿哥扯了出来,众人都微觉奇怪,四阿哥最近鼓捣了一个‘摊丁入亩’这才隐隐流露出争储的苗头,居然就引得十四爷如此重视,竟然与太子并列?反倒是此次罪魁祸首的三阿哥,十四爷竟然连提都不提。

对于争储失败的后果,众人亦是心知肚明,太子暴戾,四阿哥冷峻,此二人上位,他们确实是难有好下场,胤祯当众明确表态,八党众人亦是大感欣慰,如此一来,即便日后老十四上位,他们虽然未必及得上十四党的人,却也比一般的大员、宗亲强上数倍,这等于是多了一份机会,众人自然都是暗暗欣喜。

听得老十四当众明确表态,胤禩亦是大感欣慰,在未解决太子和四哥之前,倒不用时时提防老十四,他当即说道:“生死之争,君子之争,说的好,我们四兄弟自小就亲密无间,即便是争储,亦要内外、亲疏有别,目前咱们就先齐心合力解决生死之争。”

李光地、张鹏翮二人却是暗自赞叹,十四爷这手可真是漂亮,不动声色的就将八党拉了过来,不出意外,此番解决了太子,康熙是极有可能立十四爷为太子。

历来帝皇立太子最怕什么?自然是怕太子势大危及皇权,如现在太子胤礽一般篡位谋反,康熙屡屡打击太子的党羽也正是缘于此因,但康熙此番机缘巧合之下,生死皆操于十四爷之手,却能安之如素,自然对十四爷大为放心,再加上十四爷才干出众,文武双全,堪称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第314章 太子的转机

京城,崇文门,步军统领衙门。

皇太子胤礽脸色阴沉的坐在签押房内,进京半日,没有一个好消息,坏消息却是源源不断,感觉上整个京城就象一个巨大的陷阱,他不由拧眉凝思,京城的布局是出自谁的手笔?坐纛儿的两个皇子是老五、老九,老五为人敦厚,又素不参与争储,老九虽然阴险,却不似有这分能耐,否则老八一党何至于现在这光景?

上书房留值大臣是萧永藻,张鹏翮,二人分属八党和十四党,此二人倒是一文一武,联手布局倒是有几分可能,难道老八与老十四早就暗中联手了?那倒甚是可虑。

正自伤神,护卫索安泰急步走了进来,行礼之后,却是欲言又止,胤礽无所谓的笑了笑,道:“今日听的坏消息够多了,再多一件亦无妨,说吧。”

索安泰躬身道:“禀皇太子,内务府三旗三千兵马控制着皇宫景运门、隆宗门、顺贞门、神武门等要害之地,奴才前去与内务府总管赫奕交涉换防,赫奕断然拒绝。”

“恩?”胤礽眉头一跳,这几门不换防,他如何能放心住进皇宫?内务府总管赫奕这人他很清楚,历来眼里就只有康熙,性子极为冷淡,很不好打交道,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问道:“他怎么说?”

犹豫了下,索安泰才道:“他说没有皇上的确切消息,他不会考虑换防。”

“混帐东西!”胤礽低声咕哝了一句,便默然不语,内务府三旗在京城有七千兵马,皆是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组成,这些兵马将领极不容易收买,若是来硬的,只能逼反他们,现如今他手头兵马奇缺,可损失不起,再说,内务府三旗虽然不能为他所用,至少能帮着守护皇宫和畅春园,为他节约不少兵力,沉吟半晌,他才道:“去跟赫奕说,把景运门让出来即可,否则我如何回毓庆宫?”

“喳,奴才这就去。”索安泰松了口气,忙躬身退出。

胤礽却是烦闷之极,他的一众党羽、心腹尽皆被转移出城,一个也不曾给他留下,库存的火药也被悉数毁去,连火药作坊的工匠都被带走,城墙上的火炮都成了摆设,内务府三旗七千兵马又调动不了,城外还有数万大军虎视耽耽,真可谓是内外交困。

正自头痛,却听的亲卫在门外禀报道:“禀太子,王掞,王中堂到了。”

王掞亦是康熙的老臣,大学士,上书房大臣,历任刑部、工部、兵部、礼部尚书,曾给胤礽授过课,是老牌子的太子党,一听他来了,胤礽一喜,立刻起身迎了出去。

王掞已经六十有七,却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对于太子兵变挟持群臣宗亲,他是极为不满,虽然知道太子此举是被逼无奈,但此举无异于篡位,即便继位,身后也会落下骂名,连带着他,也将被牵累,他此番前来,便是尽量争取说服太子释放人质,稍稍挽回一点影响。

见胤礽迎了出来,他忙上前请安见礼,“微臣王掞给皇太子请安。”胤礽急忙上前一把架住,道:“藻儒不必多礼。”

二人进房落座,王掞便道:“海军三千孤军北上,想来皇上已是龙驭上宾,太子若是多等几日,情形恐将大不一样。”

迂腐!胤礽暗骂了一声,脸上却是一副悔之晚矣的神情,稍稍沉吟,他才道:“事已至此,悔之不及,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目前局势不稳,一众大臣、宗室亲贵亦不能总是羁押不放,藻儒有何建议?”

“严密控制内城,暂时封闭城门,释放一众王公大臣。”王掞沉吟着道:“太子如今第一要务就是招揽人心,为登基做准备。实则很多大臣都已经预料皇上已经驾崩,海军一旦抵达京城,必然会有更多人相信这点,羁押不放,既不得人心,微臣亦不便游说,而且无端造成紧张气氛。”

一听王掞主动提出帮他招揽人心,胤礽不由大喜,王掞历任要职,门生故旧不少,有他从中斡旋,定然能够拉来不少大臣,封闭城门,再释放大臣宗亲,不过是羁押的范围大点而已,也不虑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他当即便点头道:“行,我马上安排。”

一见太子同意,王掞亦甚为欣喜,当下又道:“这两日,太子最好抽出点时间,到一些大臣府邸探访一下,以抚慰、招揽人心。”

胤礽点头道:“理该如此。”

送走王掞,胤礽心情稍好一点,若能顺利招揽一半的大臣宗亲,不要一半,只要有三成,他就大可登基继位,一旦御极,何事不可为?

正想到得意处,又听亲卫禀报:“禀太子,朱天保在外求见。”

朱天保!胤礽一喜,他怎么来的如此快?当初为了保住朱天保,特意找人将他安排放了外任的,他忙一迭声的道:“快叫进来!”

朱天保一进来,便大礼参拜,“奴才朱天保给太子爷请安。”

见朱天保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胤礽心里一热,忙道:“九如不必多礼,你这是从何而来?”

朱天保起身才道:“奴才外放的昌平州知州,离着京城不远,听闻天津有变,立即就兼程赶回。”

“来人,上茶。”胤礽吩咐了一声,才道:“九如来的正好,我现在是内外交困,人手奇缺。”说着,就将目前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

凝神静听完,朱天保默然半晌才道:“他们在京城如此布置,意欲何为?”

“自然是阻止我登基。”胤礽不屑的说道。

稍稍沉吟,朱天保才道:“这应该只是其中一个目的。”

“还有其它目的?”胤礽微觉诧异,盯着他问道。

“太子爷是当局者迷。”朱天保沉声说道:“要阻止太子爷登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太子爷拒之城外,而且他们有足够的兵力阻挡太子爷入京。”

“未必尽然,我手上可是握有众多的大臣和宗亲。”胤礽不以为意的道:“他们若是阻挡我入城,杀一批宗亲就足以令内城自乱阵脚,哪家宗室府邸没有成百的仆从家丁,谁又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家的主子在城门口被杀?”

第315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太子爷所言甚是。”朱天保极快的说道:“杀宗室亲贵立威,内城必乱,但如此一来,太子爷必然尽失人心,若无宗室亲贵支持,太子爷如何登基?城内所有兵马,皆是八旗子弟,与宗室亲贵可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太子爷杀的越多,八爷、十四爷就越欢心。”

听闻这话,胤礽不由一滞,半晌未做声,在城门杀宗室亲贵要挟,与在天津杀宗室立威是截然不同的,在天津杀的苏努、景熙等人都是八党的骨干,那是政敌,素来有仇,若是在城门口大肆杀戮宗亲以为要胁,宗室亲贵必然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即便入城,亦会丧失宗室的支持,没有宗室的支持,就算御极临朝,也坐不稳皇位。

见太子蹙眉凝思,朱天保接着侃侃而道:“他们果断的撤离京城,拱手让出的实则是一座空城,既无兵丁,又无法防守,若有必要,他们随时可以攻进京城,他们如此大费周张,所为何来?”

“自然是为了群臣和宗亲,一众大臣皆是三品以上大员,没了这批大员,朝廷立时就会乱套,宗亲更是大清的根本。”胤礽狞然一笑,道:“想自我手中救人,妄想!”

“太子明鉴万里,既然明白他们的目的何在,事情就容易多了,只须牢牢掌控住这些人,太子爷便可立于不败之地。”朱天保适时的奉承道。

胤礽微微点了点头,神情已是平和下来,沉吟着道:“对这些人,一边要严加控制,一边要加速拉拢分化,不过,京城的防务问题,却是殊为棘手。”

朱天保沉吟着道:“太子爷不妨暂且收缩兵力,严守内城,拉拢分化了宗亲朝臣,再自他们府邸招纳家丁仆从,先立求稳定。”

这法子倒是不错,他现在需要是的时间,时间越长,对他越有利,颇为赞赏的瞅了朱天保一眼,胤礽才道:“九如远道而来,先去洗漱一番,好好休息一下。”

次日清早,京师外城的居民们就发现,原本守卫森严,如临大敌一般的各城门,现如今仅仅只余下十余个兵丁懒洋洋的守在城门口,一个个不由大为欣喜,最起码,外城是不会经历战火了。

消息很快就在外城传开了,而几乎同时,康熙未死,被十四阿哥海军挟持的消息也迅速在京师内外城同时传了开来,天津海军演习,炮击康熙的事也被翻出来,大肆谈论。

这消息一出,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自康熙在天津落水下落不明,至今已六天,却仍然没有丝毫消息传出,海河下游两岸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搜寻,河上往来打捞船只亦穿流不息,怎会如此长时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唯有一个可能,康熙未死,既是未死,却又不闻丝毫消息,则只可能是被十四爷的海军挟持或是软禁。

京师不乏闲人,更不缺喜欢出风头,处处显摆高人一等的无聊旗人,此事立时就被无数人抽丝剥茧,层层剖析,茶楼,酒肆,戏园、会馆等热闹地方皆有人在悄悄谈论,消息几经传播,立时就被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还信誓旦旦的说亲眼见到康熙在海军战舰的甲板上散步。

皇太子胤礽听闻这个传言,不由恨的牙痒痒的,散播谣言的人,不问可知,定然是老八的人,康熙未死,他身为太子登基则名不正言不顺,一众朝臣、宗亲,更不敢贸然倒向他,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