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清弊主 >

第113章

大清弊主-第113章

小说: 大清弊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祯含笑道:“看着精神还不错,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想到这些日子的遭遇,王顼龄不由眼眶一红,忙低头道:“王爷垂怜,犯官不胜感激。”

这边的响动,早就惊醒了旁边牢房中的一众犯官,关押在这一块的都是品级不低的官员。

一见这情形,一个个都是羡慕嫉妒的眼睛发红,看来《南山集》案真的是要翻案了,昨日放了个方苞,今日,这王顼龄看样子又要出去了。

一众官员皆是心思通透之人,一个个都在心里寻思开了,十四阿哥既不是太子党,亦不是八爷党,而是自立十四党,皇上让他接手负责这起案子,自然是有从宽处理之意,只是不知会宽到什么程度,从十四阿哥亲至大牢探望王顼龄来看,这王顼龄是铁定要起复的。

不过王顼龄是无党之人,一想到这里,一众官员都明白过来,十四阿哥这是到牢里拉人来了,一众没有结党的犯官立是就看到了希望,而太子一党和八爷党的官员则不由大为沮丧。

胤祯将王顼龄提出牢房,折身而回,牢房中,终是有人忍不住开口道:“恂王爷,不知咱们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胤祯停住脚步,环视了一下黑洞洞的牢房,朗声道:“大家稍安毋燥,本王刚刚接手《南山集》一案,尚须一一甄别,大家耐心等候佳音便是。”

见胤祯说出等候佳音,一众犯官皆是精神一振,这结果再怎么坏,也应该比庄廷珑《明史》案强,立时,牢中便响起整齐的声音,“恭送王爷。”

出得刑部,王顼龄便跪下磕头道:“王爷于顼龄乃再生之恩,顼龄愿追随王爷,略效犬马之劳。”

见他当众明志,胤祯一把将他拉了起来,肃然道,“本王亦是为国为民,虽然结党,万事亦以国事为重,切不敢以党废国。你能尽心相助,本王亦甚为欣慰。”说着,他又对方苞道,“你带几个人送王部堂回府。”

次日,康熙在养心殿召见了胤祯。

待胤祯请安见礼之后,康熙就问道:“《南山集》一案,你可有了具体的处理意见?”

胤祯当下便将自己的处理方案细细的述说了一遍。

康熙听完,不由眉头一皱,这老十四倒是有意思,这还赖上朕了,这么好的招揽机会,他竟然就只要了一个王顼龄,那么些三品官员楞是一个不要?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

沉吟了片刻,康熙又才问道:“那你可有适合的人选举荐?”

胤祯早料到康熙会有此一问,但仍然是思忖了一下才道:“儿臣夹袋中实在是没人,在江宁督办秦淮河试点的鄂尔泰,办差勤勉谨慎,细致周密,善于举一反三,工商杂税的革新将是一项庞杂、繁琐的差事,一旦在全国推广,需要得力的人才。”

康熙心里暗忖,鄂尔泰不过是四品,又是远在江宁,既是有才,倒可挂个户部侍郎衔,只是于京城的十四党毫无益处,瞅了胤祯一眼,他追问道:“还有呢?”

胤祯有些惴惴的道:“儿臣的老师,法海才学超群,品行高洁……”看到康熙脸色慢慢阴了下来,他适时的住了嘴。之所以提到法海,那是法海是他和老十三两人的老师,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因为老十三的事被牵连,从侍讲学士降为检讨。

借着这个机会把法海提出来,胤祯是想看看老十三当年到底是什么事,惹的康熙如此不待见,若是法海能复出,则老十三怕是也有机会,这老十三可是四哥胤禛的得力助手,能够拉过来更好,不能拉拢,把他远远的赶出京城去最好。

第191章 大喜

听到提及法海,康熙便由法海的被黜想到了老十三,再联想到老十四的被刺,他脸上顿时就有点难看,老十三恣意妄行,不忠不孝,法海身为老师自然是逃不了干系,不是怜惜其才,早就流放了。

不过,想到法海也是老十四的老师,老十四为他求情也是本份,从这点反而还可以看出老十四的品行,康熙的心里又平和下来,十三、十四都是法海教的,两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轻轻“恩”了一声,康熙不置可否的问道:“还有什么想法?”

胤祯哪里知道,康熙这一瞬间转了这么多念头,见他脸色稍缓,不由暗自松了口气,心里却是暗忖,不知道老十三到底做什么事,以至在事隔二年多,康熙仍然不解恨,连带着法海也跟着倒霉,看来,康熙在一日,老十三是无出头之日了。

听到康熙再问,他急忙说出了昨日晚上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回皇阿玛,京报不仅兼有邸报作用,亦是朝廷强有力的宣传工具,负有正面引导舆论的责任,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最终的审核,自然是皇阿玛,不过皇阿玛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筛选,儿臣窃以为,京报应设一总编,负责筛选、定稿,恳请皇阿玛为京报指派一名德高望众的老臣为总编。”

德高望众的老臣?既是京报总编,那自然是才学出众之人,老十四暗指的谁,李光地?想及此,康熙不由恍然大悟,难怪老十四看不上在押的那群官员,他竟然是打的这个主意,他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朕特意安排让你去挖太子的墙角,老八的墙角,你偏偏不挖,倒跑来挖朕的墙角,这胆子可真是不小。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清康熙九年进士,进翰林,迁内阁学士、出任直隶巡抚,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现年已经六十八岁,是康熙朝硕果仅存的老臣之一,与他同朝的索额图、明珠、徐乾学、高士奇都已是昨日黄花,唯他荣宠不衰,越老越受康熙宠信,堪称熙朝一大异数,他在朝多年,又在吏部尚书、上书房大臣任上多年,门生故吏可谓遍布天下,虽未结党,其势力亦不容小觑,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也都多次对他进行拉拢,但李光地为人谨慎,平日里亦是寡言慎行,加上康熙对他恩宠之至,他也根本就不屑于结党。

康熙也没想到老十四竟然胆大包天,居然打李光地的主意,而且还要他亲手把李光地塞进十四党,他登时就沉吟不语,李光地若是进了十四党,朝中以李光地马首是瞻的一干门生故吏自然是纷纷紧随,十四党的实力立刻就会暴增,凭借着李光地的名望,十四党在声望上还要反压老八一党。

老十四要负责江南的远洋舰队,长期不在京城,也确实需要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给他挑大梁,更可恨的是老十四根本不急于扩充他的十四党,放着如此好的机会也不加以利用,就象是吃定了他一样。

康熙颇为郁闷的瞅了胤祯一眼,恨恨的想到,朕既能予之,亦能取之,还怕你能翻得了天?想到这里,他顿觉释然,却是促狭的说道:“朝中才华出众,又德高望众的老臣朕倒是想不出来有谁,你心中可有人选?”

这下轮到胤祯郁闷了,你不想给,不给就是,何苦装傻卖乖?不过,临门一脚,不管进与不进,踢还是要踢的,他恭敬的回道:“回皇阿玛,大学士李光地为官清廉,长于实务,政绩显著,而且才华出众,擅于理学,精于义理,在士林中声誉卓著,出任京报总编,引导舆论,实乃不二人选。”

康熙微点了下头,“京报总编一职,李光地确实是不二人选,不过,李光地年老多病,却是难以胜任。”

胤祯一楞,这倒是给还是不给?能不能痛快点?咱俩心里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必要拿年老多病来塞搪?稍稍思忖,他便琢磨出康熙的语气颇为松动,便决定不再藏着掖着,再狠狠的烧把火,把李光地争取过来,“皇阿玛,儿臣这两日对京报的作用苦思良久,京报发行到地方,仅仅只是单方面的作用,儿臣在想,能否在起到反馈的作用?”

康熙一听,神情立时专注起来,原本他是心里不痛快,想吊吊老十四的胃口,没想到老十四竟然还憋着宝,看来,以后得多多挤压他才行,他兴致盎然的道,“接着说,不要怕说错。”

“是。”胤祯见把康熙的胃口吊了起来,忙接着道:“京报在各省、府、县都有发售的网点,传递京报的人员回来亦是空手,儿臣在想,能否允许、鼓励各级地方士绅把当地的一些趣闻、杂谈反馈到京城来,各地的饱学大儒亦可以把他们的文章寄来,京报可以从中筛选出精品刊发,这差事繁杂细琐,仅靠总编一个是忙不过来的,下面须得再设几名副总编、主编,如此,李中堂便无须太过劳累,掌总就行了。”

康熙一听,眉头不由微微一蹙,老十四这是说的隐晦,实际上,这是发动天下的士绅进行监督,与武则天设举报箱,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大同小异,这法子倒是不错,不过那些龌龊官员有的是法子破坏,难以见效,还不如密折有效。

但是,这法子对于笼络天下的士子倒有大用,商人重利,文人好名,能够在京报上刊发文章,对于文人而言,确是扬名的好机会,不愁他们不趋之若骛。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能有一点收获亦是意外之喜,康熙颇为欣赏的看了胤祯一眼,微笑道:“这法子倒是可以一试,朝廷也能多条听取民意的途径,先试行吧。”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才接着道:“就允你所请,着李光地兼京报总编,着王顼龄、法海兼副总编,法海教导十四皇子有功,着迁大理事卿。”

胤祯听的心花怒放,立即就叩头道:“谢皇阿玛恩典。”

第192章 十三归心

对于拉李光地入十四党,胤祯原本是没一点把握的,不过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他可是深知康熙对李光地的赏识与倚重,两人既是君臣亦是良友,君臣相处几十年,感情之深厚,就连一些皇子亦是不如,仅从康熙三次授予其御匾,表彰其功绩,就可见一斑。

康熙令李光地兼京报总编一职,无疑是主动把李光地塞进了十四党,十四党的实力可说是一夜间便膨胀开来,朝堂争锋,几可与八爷党分庭抗礼,而由此亦可看出康熙对十四皇子胤祯的恩宠,远在太子和八阿哥之上,朝中大臣,哪个不是人精,消息一传出,京城局面必将为之一变。

胤祯出了宫,没去刑部,径直往老十三府上而去,《南山集》一案的涉案官员大体处置办法既然已经定了下来,他也没有一个个去审的心思,那些四品的清流,自然有王顼龄去筛选,犯不着他亲自出面,他要做的,不过是给王顼龄留点时间而已。

倒是十三胤祥,他更为上心,他没料到康熙在最后竟然将法海解封了,而且一举提到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这对十三胤祥而言,可是个好消息,看来,经过两年多时间,康熙的怒气已消了不少,胤祥复出的可能性亦很大。

胤祥可是胤禛的铁杆兄弟,一众兄弟中,数他最为豪侠仗义,又不拘小节,不仅人缘好、交际广,而且文武全才,他要是复出,对老四胤禛来说,可真是如虎添翼。

对于胤祥,胤祯的心情极为复杂,这个十三哥可是个人才,要能拉拢过来,不仅十四党声威大震,而且可以严重的打击老四胤禛,没了胤祥的帮衬,胤禛在军队就没有任何的根基,年羹尧那是远在天边,解不了近渴。

胤祯前脚出宫,康熙‘着李光地兼京报总编,着王顼龄、法海兼副总编,法海着迁大理寺卿。’的谕旨后脚就传了出去。

京中一众大员此时大多都还没听说过京报,若不是见李光地兼总编,根本就不会有人在意,李光地可是熙朝老臣,不仅德高望众,更受康熙恩宠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