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别拿穿越不当工作 >

第230章

别拿穿越不当工作-第230章

小说: 别拿穿越不当工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我一开始预料的那样,姑姑对她的年龄似乎并不怎么关心,虽然她也和其他中年女性一样,爱买化妆品爱上美容院,可说到底,她并不像那些神经紧张、生怕丈夫觉得自己衰老的女性那样,每天对着镜子计较自己多长出的那道鱼尾纹。
  拿我姑姑的话,长皱纹的最佳途径就是紧张与发愁,她说她又不是傻子。
  但我爸就管姑姑叫“傻大姐”,我爸说姑姑要个一缺心眼,尽在人跟前乱说话。
  我爸这么说是有证据的。
  几年前,有一次姑姑叫我爸陪她去买东西,那是临近过年的阶段,姑父照常加班没时间,姑姑在商场买了太多年货,一个人搬不回来,于是打电话叫爸爸开车去接她。
  把年货搬上了车,姑姑又提议去吃东西,她说附近新开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好吃得不得了,既然弟弟辛苦来帮她,她就酬劳弟弟一番,她说她请客。
  然而那天等俩人回到家,我却看见爸爸的表情,活像是在和谁发脾气。
  “以后再不和你出去了!给我一万块我也不去!”爸爸气得要发火,姑姑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原来那天在餐厅里,姑姑遇到了大学同学,因为也是学绘画的,那一位毕业之后去了法国,十多年没有回来,这次回国探亲,谁知这么巧就遇到了姑姑。
  因为爸爸在旁边,所以人家必然的问起这是谁。
  姑姑说,这是她弟弟。
  从样貌上判断,爸爸看起来比姑姑要年轻十多岁,所以对方很是诧异。
  “总听你说有个弟弟,一直没见着,没想到你弟弟这么年轻啊!”
  然后接下来,按照我爸的说法。姑姑就开始胡说八道起来:她说我爸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本来父母已经不想再要孩子了,那俩不知哪根神经错了,非要再生一个,结果为这个‘老儿子’违反国策,父母的工资当年被下调了两级,全厂通报批评……饶是如此。弟弟也还是全家最受宠的那个。计划经济时候的蛋啊肉啊奶粉啊什么的,多难弄到啊,都供给了他一个人,她和俩哥哥就在一边眼馋,就是因为小时候根基打得好,弟弟才长得这么水灵这么帅。姑姑还谈起在粮票取消的最后阶段,她偷了家里的全国粮票去换肉包子,然后和弟弟分的事情。
  不消说,我爸坐在旁边听他姐姐这一通胡编乱造,气得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幸好那同学被提起幼年的事情也来了兴致,她信以为真,完全投入到姑姑的话里,没有注意到我爸在旁边要杀人的表情。
  出来餐厅,我爸就发了火,他说姑姑那说的都是些什么啊!瞎编些身世给人听就那么好玩么?可姑姑却撇撇嘴说不然怎么办?难道还真和人家说他们是鲜卑慕容氏?那样听起来才更像“瞎编”吧?
  后来我爸说,姑姑在编瞎话唬人这方面,有无人能及的天分。

()免费电子书下载
  只是我想,也许姑姑曾经有过这样的幻想:希望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正常的家庭,有为儿女操劳的父母。有背着书包,每天在职工宿舍门口玩陀螺的哥哥和弟弟……
  但是她真正拥有的,却是把她送进敌人后宫的父亲,郁郁而终的母亲。以及,为皇位自相残杀的手足。
  我觉得,姑姑现在能变得这么快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姑父身上。
  可是,她究竟是怎样看自己丈夫的呢?尤其是,如今这个看上去比她年轻十多岁的丈夫。
  拿我姑姑的话来说,姑父于她。更像是个掌座子的。
  “就像刚开始学自行车的时候。有个人必须帮你掌控着后座,使自行车不会歪倒。”姑姑想了想,说。“你姑父对我而言,就像个掌着后座的人。”
  姑姑还说,最初是我爸爸替她掌着车后座,可惜弟弟就是弟弟,总还是靠不住,结果就把她给摔到路边沟里去了。
  “摔了个鼻青脸肿。”姑姑哈哈大笑,“后来,是你姑父把我从沟里拽出来,扶稳自行车,我才能接着练习。”
  “那么现在呢?”我又问。
  “现在我已经学会骑车了,所以就用不着他再替我掌着后座了。”姑姑说到这儿,收起笑容,像是沉思般地说,“早晚,我得一个人骑这辆车,这是肯定的,谁也别想一辈子靠人家掌着后座。那样就永远都学不会骑车。”
  我多少明白了姑姑的意思。
  “再说两个人一块儿骑脚踏车,比一个人骑车另一个气喘吁吁帮忙。可要好玩多了!”姑姑说。
  我不知道一块儿骑车是什么感觉,但我见过他们全作的作品,姑姑的画,配上姑父的一首《踏莎行》,在画展上获得了相当高的评论,最有趣的是,评论报刊说画上题的词,颇有五代后主之风,但是模仿的太甚,后主味儿太浓,反而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云云……
  姑姑给我看那篇报道,我们俩都乐得要死,姑父后悔不已,说再这么下丢,业界都得说姑姑有个专门学李煜的丈夫,那可就太倒霉了。
  姑姑说没关系,她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卓别林匿名去参加“模仿卓别林大赛”,只得了个第二名。
  在我看来,姑父似乎不怎么写词了,也许他私下还在写着玩,但他再不肯拿出来给人看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了,他很严肃地说因为他找到了更加“伟大”的事业:他决意要写小说,所以放弃诗歌。
  如果你看过他的那些“伟大”的小说,你恐怕会有吐血的感觉。
  姑父的那些小说,里面尽是些杀人狂呀吸血鬼呀僵尸呀这种吓死人的东西,他当初在网上连载得倒是挺红火,好些人都追,姑姑喜欢这种东西,姑父起初是专门写这种东西给他妻子看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和名声,后来局里其他人知道了姑父在写恐怖小说,就都追着要看。
  在这一批亲友读者群里,姑父奠定了他的“目标读者群”,他写东西并不快,那种仔细程度活像他当年写词、推敲字句那样。不过稿子一出来,他会先给大约三到四个目标读者阅读,检查问题所在,然后再进行修改。
  早期姑父的目标读者是:姑姑。我爸,卫叔叔,于凯叔叔。
  和越来越铁杆死忠的其他三个不同。我爸没多久就退出这个目标读者群了,他实在受不了他姐夫的恐怖故事,还说再这么发展下去,姑父搞不好会二度进入文学史——就以他那些能活活吓死人的作品。
  我爸说的“活活吓死人”,并不夸张。姑父的恐怖小说和一般的不同,他的文学造诣决定了他的文字质量,普通作者用一个词,能达到百分之60的恐怖度,到了他这儿,选用另一个更合适的词,能把恐怖程度提高到百分之90。而且他在关键时刻的行文,特别有讲究,没有经验的作者,会因凌乱的行文破坏阅读效果,越使劲,反而越让读者“出戏”,姑父就特别会调整行文,他的文章结构原本就十分严密,逻辑推理方面不会感觉有漏洞,而且他比一般的作者更懂得“人情”,知道真正能触动读者的究竟是什么,他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使之烘托情节气氛,达到最大的“吓人”效果——唉。所以你看,这个人前半辈子的天赋全都用在怎么让人发愁上,他现在的天赋,就全都用在怎么让人害怕上了。
  姑父的作品里(我是指恐怖作品),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关于开膛手杰克的故事,我是白天上课时,躲在抽屉里用手机偷偷看的,大太阳的四月天气,身边都是老师同学,我竟然还看得浑身发冷,恨不的尖叫着扔下手机冲出教室!这本书后来出版了,同学爱得不得了,知道我是作者的侄女之后,特意央告我找姑父签名。后来我和姑父说起这篇故事,说几乎可以和柯南道尔的《斑点带子案》相媲美。姑父听了万分得意,他说这是他和我姑姑讨论了很多个晚上想出来的,后来讲给晓墨听,吓得那个总是出门打架的小家伙好几天不敢再乱来。
  ……他到底是写词的天才,还是写恐怖小说的天才?问题是,他到底哪里想出来那么多吓死人的故事?!构思这些恐怖的情节时,他难道一丁点儿也不害怕么?
  我这么问姑父,姑父说他也害怕呀,一到夜里,他的脑子里装的全都是这些玩意儿,但是越害怕他就越要把它写下来,这样,让大家陪着他一块儿害怕,听见四下里“哇哇哇”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他自己就不那么害怕了。
  ……我承认,姑父的这种说法有点欠揍。
  人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但是从“士大夫词”到“斯蒂芬金”,这又是怎样一种诡异的转变呢?后来我爸说,小杨叔叔得知我姑父竟然放弃写词、转头去写“不入流”的恐怖小说之后,气得连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唔,所以我还是决定,不把姑父在网上的常用ID告诉你们。
  番外之慕容瑄 第十六章


  然而死亡,仍然登场了。
  就在我知晓真相后的第二年,爷爷过世了。
  他当时在外地出席一个技术性的全国会议,途中觉得有些胸闷,同行的朋友以为是车内空调效果太差,让他换到了后面人少靠窗的位置。
  十几分钟之后,目的地会场到了,他们这才发现,爷爷停止了呼吸。
  爷爷的后事是爸妈办的,除了我们家,他没有别的亲人。去爷爷家清理遗物时,我和爸爸发现了一个锁着的柜子,爸爸想办法把那锁撬开。看见了柜子里锁着的东西。
  那是一个老式的保温瓶。瓶身有一圈烫金的字:白起同志光荣退休。
  那个保温瓶不是高档货,几乎不值钱,当旧货拿去卖都没人乐意收。
  但是爷爷竞然把它当宝贝,他把它锁在柜子里这么多年………
  爷爷的去世,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古人的第一起现代死亡案例”。如果这里面,不包括早已失踪的梁所长的话。
  是的,他“又”失踪了,而且在我和晓墨看来,这是他彻底的真正的失踪,梁所长再不会回来了。
  他把他的电脑完全清零,开机之后只能看见一个咧着嘴傻笑的娃娃脸。那娃娃脸说:我回去了,找我爸去。
  那年我上高一。
  梁所长究竟去了何处,无人知晓。也许他真的回秦朝了,找他爹秦始皇去了,也许他终于“安了天命”,顺着历史上扶苏公子的发展,自寻死路去了——一但这是我们全体人员都不同意的看法。
  也许他真的找到了他爹,然后。按照他自己曾经发下的宏愿,“绑架”了他爹,把始皇帝带出了秦朝,再随便拿什么东西填塞了那一车鱼。
  也许,他们父子正在历史长河的某一个点,猫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
  也许就在这一刻,伟大的始皇帝正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儿子的喋喋不休……如果真是那样,我会深深同情他。
  但是我家的整体氛围变化,却起源于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
  在这一批古人圈子里,曾经有一个保持了很多年的习惯:每隔两三年,就会有人找我妈挑战剑法。
  妈妈和我从春秋年间回来,作为历史上知名的“越女剑”,我妈受到了全局上下普遍的关注,当然能使刀使枪的并不多,姑父那样的自不会找我妈讨教,可是我爸当时手下的那批年轻战士们,却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按照他们的说法,怎么也不能白白放过“队有资源”——队长家有的资源。
  时间长了,此事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