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来说,他们的住房、医疗、工作、养老,不仅没有取消,还更加全面,更加优越,他们可以说是享受着这个国家最完善的制度保障,生老病死什么都不用管,都有国家埋单。目的是让他们身体健康,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十几亿人口,能混到省部级以上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全国范围内退休的加上在职的,也就是几万人而已,国家在这些人身上多花些钱,大家也没办法苛求的。这是改革特别令人感到吊诡的地方。改革的设计者们,那些掌握国家大权的官员们,竟然一方面以效率低下为借口,砸了几千万工人的饭碗,把他们推向社会,自食其力,自生自灭,却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更加完善安全的防护网。他们自己享受着比大锅饭还安逸的高干的全方位待遇,另一方面还指责大锅饭养懒人,工人们懒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真是让人感叹,这些人的良心到底还有没有?是不是让狗吃了。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千方百计,为广大的劳动者、普通民众,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国民基本的生活保障。看病不要钱,上学不收费,只要你在公立学校上学,还有生活补贴。下岗失业了,可以向国家申请失业救济。这样编织了一个完善的安全防护网,让穷人能够活得下去,让富人多缴些税,向穷人让渡些财富,大家和平共处,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
而我们,发展的路径恰恰相反,消灭国有企业,人为地制造几千万的工人下岗、失业,把他们全部推入社会,没有收入,没有医保,生病了只能自生自灭,许多人只能靠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才能找到一丝活路。这样,整个社会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治安混乱,道德崩溃,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加深。最关键的,社会不满情绪高涨,执政党的威信越来越低,整个国家出现越来越多的危机。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整个社会有大动荡的风险。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王一鸣也在思考着下一步怎么办。
从老工人家里出来,大家走了几十米,又进入一户人家。这家的男主人患病在床,几个月前刚被发现得了尿毒症,现在正在接受一个星期两次的透析治疗。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住不起院,只能在家里养着。男主人五十岁出头,是水泥厂的下岗职工,他老婆也快五十了,是棉纺厂的下岗职工。首长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进去,女主人迎上来,还没有说话,就开始用手抹着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才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王一鸣看了看他们家徒四壁的屋子,家里也是两间房子,客厅里的方桌上放了一台电视机,冰箱还是老式的,绿皮颜色,靠在墙角。沙发是仿皮的,已经到处是破洞了,海绵都露了出来。
里面的双人床上,半躺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很瘦,很黑,眼睛里没有多少光,看着人面无表情,好像对一切都无所谓了,心灰意冷,躺在那里等死了。
首长走上前去,看了他一眼,问:“师傅,感觉好些了吗?”
那男人冷冷地说:“好什么?也就是等死!”
大家都很尴尬,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
王一鸣连忙插话说:“首长从北京来,专门来看望你了。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和首长说。”
那男人说:“没有用,反正我是活不长了。”
站在旁边的孔明亮看这个男人不给首长和王一鸣面子,连忙过来打圆场说:“你有什么困难,现在可以提,我是孔明亮,你认识我吧?”
那男人说:“你是孔书记,谁不认识你啊,我问你,我的医疗费能帮我解决一些吗?”
孔明亮说:“一定能,我回头就安排人来找你谈。”
那男人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一下,说:“好吧。”说着话,站了起来,和首长握了握手,说:“领导,实在是对不起,我厌世了,本来不想见任何人,街道办事处的人做通了我老婆的工作,说是领导来看望慰问,有好处的。我不信,现在信了。你们不来,我看病一分钱都没有地方出,现在每个月透析要两千多块,我们快愁死了,我老婆把亲戚邻居都借遍了,再没有了钱,我只能是等死了。”
首长握着他的手,说:“会有办法的,你一定要有信心,政府不会不管你的事情的。”
站在旁边的街道办事处主任说:“他这个事情,我们一定要特事特办,争取搞一些大病医疗补助,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发动大家也搞一些捐款什么的。”
首长说:“这样好,这样好。”
说着话从秘书手中接过一个大信封,里面是一千元的慰问金,递给那个男人,说:“请收下,收下。”
那男人一看果然有钱,于是就笑了,说:“感谢各位领导,谢谢了,谢谢了。”
和男人又聊了几句,知道他和老婆都是下岗职工,现在的生活就靠两个人每个月五百块钱的最低生活保障,女人还在外面打些零工,维持生活。他们有两个闺女,都在外面打工,每个月会寄回些钱,给父亲看病。
从他们家出来,王一鸣感觉心里很难受。他看到首长也是一脸凝重,好久都没有说话。又看望了几户,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下岗职工的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首长这一次确实是看到了他想看想了解的情况。
但是,那些最真实的东西,他还是没办法看到的,因为那些红灯区的卖淫女,有的得了艾滋病,奄奄一息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这样的人下面的干部根本不敢安排让他看。能让他看到这个程度,许多人心里已经捏了一把汗了。秦书海一路上心里是七上八下的,察言观色地看着首长和王一鸣的脸。他安排的这次行程,王一鸣不满意了,他会挨批评。首长不满意了,他更怕掉了乌纱帽。难,真难啊!
第五章人事决策的游戏规则(50)
晚上八点半,宴请结束后王一鸣和李耀把首长送到别墅的大门口,首长和李耀握了握手,但和王一鸣没有握,王一鸣正感到有些诧异,就听首长笑着说:“一鸣同志,你先别走,我还有事情问你。”
李耀一听就明白了,首长是要和王一鸣进行单独谈话,于是连忙笑着拱手告辞。王一鸣是一把手,省委书记,首长找王一鸣单独谈话理所当然。
王一鸣只好陪着首长上了电梯,到了他房间里。秘书倒上水,端上水果,就和警卫关上门,到外面走廊里,站岗放哨去了。虽然警卫是一层又一层,一旦有客人到首长的房间里谈话,他们的职责就是随时盯着门口,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确保首长的安全。
首长去了卧室里,换了一套睡衣,洗了把脸才走出来。看王一鸣还毕恭毕敬地站着,伸出手,说:“坐,坐,不要客气嘛。”
王一鸣看首长坐下,才在他旁边的沙发上,侧着身坐着。
首长拿出一支大熊猫香烟,夹在手指上。王一鸣忙拿起打火机,啪的一声打着火,小心翼翼地为他点燃香烟。这个工作只有和赵老聊天的时候,王一鸣才会干。现在有资格能让他屈尊点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首长六十多了,论年龄,是自己的老大哥;论级别,是自己的上级,所以王一鸣这样做,也是合情合理的,显得自己低调,会做人。
首长吸了一口烟,吞下去,细细地品味了几秒钟,才从鼻孔里慢慢地冒出来。首长年轻时烟瘾很大,香烟不离手的,从早晨一起床,除了吃饭时间烟不在嘴巴上,其它的时间,基本上不用点火,因为烟是一支接着一支,根本上是不断线的。
现在年纪大了,听医生的劝告,才少抽了许多。至少在公共场所是不抽了,但一回到房间,到了私人场合,却还是有些瘾。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几乎什么都是特供的,香烟你想抽什么牌子的,都有专门的机构配送的,确保货真价实,还得安全,万无一失。
王一鸣坐在那里,心里思忖着,首长到底是想问他什么问题呢。是这两天的接触,让首长对他这个人有了兴趣,还是首长在视察的过程中,看出来很多问题,不高兴了,在私下里想提醒提醒他。要是第一种情况,对于王一鸣来说,是好事情。要是第二种情况,就是不好的事情了,他王一鸣要做好自我批评的准备。
王一鸣心里此时也是七上八下的,他搞不懂首长葫芦里到底是想卖什么药。
这个时候,首长开口了,语气缓和地说:“一鸣同志,以前我对你没有直接的了解,这一次到西江省来,通过这两天的接触,我对你这个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我认为,你还是很真诚的,没有糊弄我,我的行程安排还是基本上保持了原生态的,我很满意,你没有搞排练,让我看到了基层最真实的一面,从这一点上来说,你有勇气,是个合格的共产党人。”
听了这个话,王一鸣心情马上放松了下来,说:“多谢首长,我做得还不够,希望首长多批评,多指正。”
首长笑着说:“我发现,你这个人还很有思想,比一般的领导干部强,他们许多人满足于传达文件,贯彻中央指示,对上面的指示照葫芦画瓢,不敢创新,不知道思考,只满足于对付,唯唯诺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是不行的,我们共产党人是追求真理的,要敢于思考,敢说真话,如果一天到晚,搞假大空东西,那我们凭什么还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能不骂娘吗!我听说,现在民间有‘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说法,说中央的政策严重地脱离实际,下面的地方政府都阳奉阴违,根本不执行,有这回事吗?”
王一鸣说:“我也听说过,是有这么回事。”
首长说:“你给我分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
王一鸣看首长是真想听,估计是昨天自己在车子里的一番谈话,引起了首长的思考,首长认为他王一鸣还是有些水平的,于是就故意考考他。
王一鸣想了一下,说:“这个问题比较大。我还是就事论事吧,这样容易说得清楚。我们这样吧,先换位思考一下,现在老百姓到底最希望政府干什么?我认为无非是这样几件事:物价别再涨了,房价便宜些,收入再高些,社会治安好些,反腐败有真效果,有毒食品销声匿迹,天更蓝些,水更清些,空气更好些。现在这些问题,年年提,年年有,一年比一年更加严重,甚至恶化,老百姓一年比一年更失望,他们才不管你说什么,他们最关键的是有切身的感受。说的再多,没有效果,适得其反,老百姓只能是骂娘。”
首长点了点头,说:“说得好,说得好,继续说下去。”
王一鸣只好继续说下去:“现在这些问题之所以越来越严重,我认为,根子还在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上,看似一个接着一个,但都是花架子,根本就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的,而是出于各种利益考量,为利益集团所绑架。有时候,这些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根源,比如说物价飞涨,房价飞涨。怎么控制?说白了还是要先管住印钞机吗!一切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都是货币问题吗!中国人民银行天天开动印钞机,每一年投放的货币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货币暴增,新增发的货币总得有去处吧,它们追逐市场上的一切物品,所以房价涨,物价涨,通货膨胀的速度超过了工资增长的速度,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存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