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华中的司机指了指自己的车,说:“兄弟,是李华中副书记交代要卸的,他说了,让范书记写好检查,交到他办公室里,换车牌。”
范一弓的司机,一听是李华中让卸的,也没了脾气,大家都知道,这个李华中是有强硬后台的,连中央主要领导他都认识,他敢于指着范一弓的鼻子骂,所以,司机只好作罢,向范一弓汇报后,范一弓果然让秘书帮自己写了一张检查,亲自到李华中办公室里,才要回了自己的车牌。
李华中本来就是个大字识不了一筐的农民,对官场的规矩,他一概不懂,他也不在乎那些潜规则,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一贯的猛打猛冲,因为他编织的神秘光环,让大家对他的不守规矩,相反却有了正面的理解,认为他后台硬,高调,年轻气盛,敢打敢拼。有一次他参加市里的选举大会,本来,按规矩,市委主要领导,按自己的排名顺序,挨个上台投票,电视台是要录像的。排名第一的当然是市委书记范一弓,接着是市长,市长后面还有两个任职的市委副书记,然后才是李华中这个挂职的市委副书记。
但李华中却不守这个规矩,他第一个上台,健步走上投票箱,对着摄像机,微笑着,摆出一个标准的投票姿势,让记者拍。好像他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范一弓等人,根本不算什么。
要是换了别人,范一弓肯定不高兴了,当场骂娘的可能都会有,怎么,你想抢老子的风头?你知不知道你是老几?
但对于李华中,大家惊愕的不得了,面面相觑,一点办法也没有。范一弓只好乖乖地跟在他后面,投了票。下面的几百个科处级干部看了,对李华中,更是佩服得要命。
整个市里,都知道这个李华中副书记,不好惹。他是个刺头,爱找当官的麻烦,你只要撞到他手里,他不是骂,就是把你喊到他办公室里写检讨。一写还都是一个晚上,不准你睡觉。
有两个副局长,因为半夜值班的时候,组织人打麻将,被他喊到办公室里写检查,不能回家,写了一夜,他看看,说不行,重写。人家只好把原来的撕毁,重新写。李华中这个时候,把腿放到办公桌上,打起了呼噜。
时间不长,整个河东市里,小道消息就传开了,说现在来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副书记,他为民请命,专找当官的麻烦,夜里也不睡觉,到下面四处巡查,只要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事,被他发现了,他都会管。这个副书记,和别的当官的不一样,他不推脱,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他管。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他也会管,真是个好官啊!现在的社会,这样的官员,简直是罕见啊!
其实大家哪里知道,李华中就是再高明的骗子,但毕竟是骗子,他心里始终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一天天折磨着他,让他彻夜难眠。既然睡不着,他就到处巡查,看到任何他认为他该管的事情,他都会出面。一个电话,就把有关局委的领导,叫到现场,立即解决,要不然你就要到他办公室里,写一夜的检查。他又是副书记,官比你大的多,所以大家都怕他,只要他出面办的事情,都能迅速解决。
一个骗子,在一个荒谬的时代,上演了一出闹剧。在老百姓眼里,一个骗子,把官做的,竟然比那些经过组织部门层层考核后货真价实的官员,还合格,做的还好,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李华中的表演,在一张组织部门的任命文件的配合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过上了从来不敢想象的日子。每天上电视,开会议坐主席台,发表讲话,反正都是秘书写好的,他照本宣科,就那还经常念错字。
出差到外地,省内的是专车,省外的坐飞机。到了哪里,都有人巴结,请客送礼。不少的女人,看他的眼光,都是充满了巴结、挑逗的眼光。他现在再也不用为钱和女人发愁了,一个电话,就把不少的漂亮姑娘,或者风情少妇,甚至有的是机关干部,叫到自己宾馆的房间里,春风一度。那些女人,以为自己伺候的是个前途无量的大人物,被他玩弄和糟蹋,还充满了成就感。
他向那些有心巴结自己的老板,借了不少钱,说是到北京,向中央领导人送礼,准备留在河东市,当市委书记,或者市长。把老范调走就行了,以后河东市,就是他李华中的天下,兄弟们只要跟他是哥们,今后有的是发财的机会。
那些老板以为自己真是运气好,天上掉馅饼,结识了这样的大人物,今后他当了市委书记,可不是想发多少财,就发多少财。所以,借钱给他,几十万,上百万,打个欠条就行了,有的大方,连欠条也懒得让他写。他想玩女人了,还给他送上门。
连一些政府部门的一把手,也被他骗了,说在北京买房子,或者给中央领导送礼,钱不够了,要借款。一次几十万,公款他们也敢借给他。
作为一个职业骗子,他知道,戏不可能永远演下去,早晚有穿帮的哪一天,他是想早做准备,捞一把就跑。他每天之所以不停的到下面巡查,就是心理恐惧,睡不着觉,别人还以为,他是废寝忘食,对工作高度负责呢!
听到一个国防大学的研修班,要到河东市考察的消息,把他吓的够呛,他知道,这样的场合他不能出席,这些都是军队的领导,说不定就有中央军委和总参的人,人家几句话,问得你答不上来,就露馅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只能是称病不出,反正我病了,不出席活动,谁也没办法。
他知道,只要过了这一劫,就还可以蒙混一段时间,毕竟知道自己底细的人不多,他只能是在心里默默祈求鬼神保佑,但是,他没想到,自己命运不济,碰上了赵经华这个爱较真的人。他的诈骗生涯,已经到达辉煌的顶点,就这样,他已经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以瞒天过海之术,竟然堂而皇之的弄到手一个市委副书记,这样的职务,相当于在封建社会,弄了一个知府当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空前绝后。更荒谬的是,他这个假市委书记,竟然能深得民心,做的事情,深得老百姓的称赞,说他比那些真市委书记,还称职,还能干。真是具有标本意义。
惶惶不可终日的李华中,被公安机关抓获了,他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骗子生涯,被判刑二十年。要在监狱里,度过自己漫长的一段时间。
这件事情也让王一鸣开始思考,我们今天的干部人事制度,是有很大的弊端和漏洞的。官员们的乌纱帽,看似来自于组织部门,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每一个官员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几个官职更大的官员。下级官员的乌纱帽,完全是上级官员按照自己的意思,操作而成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上级官员控制着组织部门,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个人意见,上升为组织部门的意见,这样,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打着组织上的旗号,把自己想提拔的人,放到关键的领导岗位上。
所以,在当今的中国,官员们的乌纱帽按照公开的说法,是权力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组织上的信任,其实这都是假话,真正的来源,是上级领导的信任。没有上级领导的信任,你什么都不是。所以,官员们都知道自己的权力到底是从那个渠道得来的,谁给的就忠于谁,这就让上级和下级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的依存关系。下级卖身投靠,上级不问青红皂白,提供支持和保护,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形成了一个关系网。这个网摸不着,看不见,但确实存在,你没进这个网,什么好事情,都不会落到你的头上。
这样的干部人事制度,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落后,最无耻的制度,甚至比不上封建社会。在大清帝国的时代,全国所有的官员,都是皇帝任命的,要忠于皇帝,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即国家,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自己的家天下一直传承下去,他们从本质上,都会任命有本事,忠心耿耿的人,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这样的人可以维护整个统治集团的稳定。所有,官员们和皇帝的利益,在本质上大体是一致的。
官员们受到皇帝的委托,治理百姓。官员们靠自己的政绩,从皇帝哪里获得报酬和荣誉。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人,谁都不想把船凿沉,因为那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而现在,各级官员的权力都不是来自于人民的授权,他们的乌纱帽,都是更大的官员授予的。他们在内心里,只忠于给自己戴上乌纱帽的人,什么最高领导,和他没关系,因为自己的权力不是来自你。
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帝可以合法的批发乌纱帽,而现在,只要有实权的官员,都可以批发乌纱帽。一个省委书记,可以决定谁当市委书记,厅局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决定谁当乡党委书记和科局长。而一个乡党委书记,却可以决定谁当村支部书记和股长。全国上下,能够批发乌纱帽的官员,大大小小,有几百万,什么部门可以监管的了。又怎么能保证,这里面没有猫腻。
民主国家,靠选票,监督那些县长、市长、州长,你可以用自己的人,就是用你儿子、老婆当官,也没有问题,但关键的是,你得干好活,活干的不好,下一次选票就不给你了,你就滚蛋吧!
而我们,只要上级领导看中的人,不管你下面喜欢不喜欢,认同不认同,一纸令下,人家就来了,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人的领导了。这个官员人品怎么样,能力怎么样,老百姓统统不知道,而且也管不了,没地方问,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
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不用看老百姓的脸色,只要讨好了上级,就有乌纱帽戴,就是犯了事,也能异地做官,有上级领导当保护伞。老百姓就是再有意见,也是白搭。他们什么狗屁的办法也没有,只能是任人宰割。
封建社会,不满意各级官吏了,还可以上访告状,击鼓喊冤,每年皇帝还都向各地派出监察御史,有的时候,那些钦差大臣们,还带着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那些民愤极大的官员,极有可能,成了刀下鬼。
而现在,上访条例明文规定,不能越级上访,你就是告到北京,处理你的问题的,还是当地部门,哪里来,你只能还到哪里去。谁给你制造了冤屈,你只能是找这个大人投诉,让他发发善心,放你一马。真是荒谬至极。所以老百姓的告状信,经过长途旅行,最后到了要告的那个官员手里,从古到今,没有见过这么荒谬的制度设计了。当官的可以冠冕堂皇的告诉那些想告自己的人,小样,你就死心吧,这不,你的告状信在我手里拿着呢,你说我怎么处理我自己吧!
老百姓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真是有冤无处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没办法,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出现了重大失误,没钱没势的人,只能是像狗一样的活着,甚至连狗也不如。
毛主席早就说过,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本主义,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今天的中国人,终于可以亲身体验这些滋味了。
离中秋节还有二十多天,王一鸣就感到,找自己的各级官员,明显地增多了。每天到自己办公室里,要汇报的各级官员,络绎不绝。
有的是各个厅局的一把手,不管属于不属于自己分管的,那些厅局长们,都有办法,找个由头,就去自己办公室了,汇报上十几分钟,东拉西扯的,临走的时候,放下一个信封或者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