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龙者无敌 >

第84章

龙者无敌-第84章

小说: 龙者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很惨重,“几个旅长团长都阵亡了,眼下又新增加了一个师的番号,不但缺兵少枪,就连指挥机构都基本陷入了瘫痪,必须要重新建立”,这句话是暗示365旅要是加入第三军团,军官肯定都会得到重用,第三军团刚刚新增了一个105师,张宣武这个旅长要是过去,成为这个师的少将代理师长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孟翔这个副旅长肯定同时也会扶正,并成为第三军团的骨干分子。这是庞中将在诱惑365旅。另外,庞中将还说第五战区马上就会迎来日军的全面反扑并会爆发一场规模更大、过程更惨烈的战略决战,既然第三军团只剩下了两千来人,肯定不会留下继续参战,而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好歹还有七千多人,肯定会被留下来继续参战。庞中将的这番话的意思是:365旅如果加入第三军团,就能躲避这场恶战,并随着第三军团前往舞阳好好休整,而如果加入了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那肯定会被留下来继续参战,接下来的道路必然会凶多吉少。
庞中将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意思却很清楚。

第七十节 新家新路

张宣武和孟翔在事先都商量好要参加张中将的第二十七军团,可眼下都被庞中将当面直接“邀请”,如果接受,那就事与愿违了;如果拒绝,又不能说得太直白,如何才婉言拒绝?张宣武一时半会间也没有组织起语言,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个场面,自然有些哑然。心急之下,张宣武急忙望向孟翔,希望这个脑子灵活的副座能够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孟翔定了定神,缓缓地开口道:“庞长官,请恕卑职斗胆。卑职认为,您对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判断有些偏差。”
“哦?”庞中将微微感到有点惊讶,同时也稍微有点不悦,因为对方没有正面对他的引诱进行回复,而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但他也确实感到好奇,这个年轻得出奇的副旅长居然说自己对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自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旁边的张中将自然对庞中将引诱365旅的行为也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虽然也很希望能招纳365旅,但他的古板性格则让张中将决定“君子不夺人所好”,因此刚才没有对庞中将的引诱行为展开竞争。而现在听到这个孟上校居然说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发展并不像庞中将说的那样,这也让张中将引起了好奇心。他的看法其实也和庞中将差不多,因此对这个孟上校的话语提起了兴趣。“孟副旅长,何出此言呢?”张中将微笑道,也是给孟翔一个鼓励。
张宣武急忙给孟翔帮腔:“庞长官、张长官,孟上校虽然年纪轻轻,但早年曾留学海外,因此颇有见地。特别是在对整体战略分析上,他有着不俗眼光。今年初,他只是122师的少尉副官,但当时他就曾断言山东韩主席会不战而逃,山东战局会全线恶化,后来果然验实。”
“哦?”庞中将和张中将都感到了兴趣。
孟翔斟酌了一下词语,开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庞长官、张长官,徐州战局接下来的发展要从两个整体大环境进行分析。首先便是中日两国在国力和军力上的巨大差距。日本,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其军队的体系建设和规章制度已经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而得到全面的完善。日本陆军目前拥有26个师团,投入中国战场的有24个。目前第十师团已经被国军全歼,这确实一个巨大的胜利,政治意义和宣传意义都是无穷的,但对日本陆军在整体上的实力损失并不大。因此日本陆军表面上拥有26个师团,但后勤的预备役力量则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日本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义务兵制度,单从表面上看,日本陆军只有几十万人,但日本国内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军人则不下二百万人。而我们呢?中国常年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战中,根本就没有预备役的义务兵制度,正规军损失后只能靠拉壮丁来补充军队力量。说得难听点,我们是拼了老命和日本人战斗,而日本人顶多才出了一只手打我们而已。我们虽然吃掉了第十师团,但日本人马上就能组建更多的并且战斗力完全是正规军级的师团继续投入中国战场。所以,侵华日军的整体力量没有受到多大的损伤。日军马上就能对徐州展开全面的进攻,并且投入的兵力会是刚才结束的这番战役的数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军和日军展开战略大决战完全是以卵击石。因此,速胜论是有害的思想。中日战争仍然是持久战和消耗战,打个七八年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在这场战争的前面一两年,我们完全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即使能打出一个台儿庄大捷,但整体战略形势仍然还是不变的。所以,从整体大战略的角度来看,国军和日军是不可能在徐州展开 决战的。蒋委员长此时正在兴头上,但严峻的现实会让他早晚打消这个念头。而第二方面,便是徐州的地理环境。徐州虽然是军事重镇,但却是守不住的。鲁南苏北尽是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极其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迂回包抄和歼灭作战。我军的几十万主力如果继续集结在徐州,那华北的华东日军发挥机械化优势,进行南北对进、两翼包抄,届时必须会对徐州国军呈现全面包围之势。而华北和华东日军所能出动的兵力,保守估计也不下三十万。这三十万机械化的日军,会把云集在徐州的国军彻底绞杀。一旦这几十万国军精锐完了。抗战前景必然凶险万分。因此为了保存实力进行持久抗战,这几十万国军必须要尽快撤离徐州这座危城,跳到广阔的华中地区再和日军继续作战,留在这里进行决战必定凶多吉少。”
孟翔的这番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足足说了将近二十分钟,而现场则彻底被他给镇住了。
庞中将听得简直膛目结舌,犹如在听天方夜谭般难以置信;张宣武虽然一开始做出和孟翔是一伙的神情,但此时也因为孟翔的“大放厥词”而瞪大了眼;张中将从一开始就是很认真第在聆听着,但脸上的神情也随着孟翔描述的前景越来越黑暗而越来越愕然和阴郁。在反复咀嚼回味着孟翔的这番分析后,张中将眼中精光闪烁,显得茅塞顿开,神情犹如醍醐灌顶般拨云见日,同时脸上也浮出了阵阵焦虑的阴霾。
孟翔这番话可以说是非常刺耳。眼下的台儿庄大捷已经使得举国一片欢腾,全国上下都认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脚步已经被国军在徐州挡住了,抗战马上就要转入对峙甚至反击阶段了。军委会和军政部也都在胜利的兴头上,正忙着往第五战区继续调拨军队,决定在徐州和日军展开全面反击。这种思想和这种论调使得绝大部分的人都深信不疑,当然也包括庞中将和张中将在内。而孟翔却在这种时候说出这么“难听”的话,并且还把徐州的前景描绘得黑暗而悲观,确实非常扫兴。要不是庞中将正在试图把365旅拉到自己麾下,他现在说不定都站起身呵斥这个“危言耸听、妖言惑众”的小小上校了。
张中将的反应和庞中将迴然不同。足足沉默了半响,张中将才叹息一声道:“说得对啊!”
“荩枕老弟!”庞中将看张中将的神色有点不对,急忙道,“你该不会也认为徐州战局接下来会这么发展吧?”
“更陈大哥啊!”张中将叹息道,“我们都应该感到惭愧哪!一场台儿庄大捷,让全国上下都欢喜得昏了头,一个个张口‘反攻’闭口‘决战’,甚至连我们这种戎马多年的职业军人也被眼前的胜利给蒙住了眼睛。在这件事上的见识,我们这两个堂堂的中将,还不如人家一个年纪轻轻的上校。我们真该感到无地自容哪!”
“荩枕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庞中将确实惊讶了。
“孟上校刚才的这番剖析,真可谓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哪!句句都是直透事情的本质!真是令人振聋发聩!茅塞顿开!”张中将赞叹道,“我一开始虽然也对台儿庄的大捷欢喜不尽,但却隐隐感到一丝的忧虑。经过孟上校的这番剖析,我终于明白国军的隐患是什么了。没错!徐州确实已非久留之地。国军继续云集在徐州,简直是自投罗网,给日军创造了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的机会!”
“徐州局势的发展,难道就真的这么悲观吗?”庞中将还是不太相信。
“更陈大哥,刚才孟上校的分析,你能反驳哪一条?”张中将反问道。
“这。。。”庞中将一时半会也是理屈词穷。
“委员长也真是的!”张中将又感叹道,“当初李长官跟他要部队,他处处搪塞,尽把我们这些杂牌军给送到第五战区。眼下好不容易打出了个台儿庄大捷,委员长又兴奋得过了头,源源不断第把中央军主力给调到徐州,先是调来了75军、92军、46军,然后又调来了第2军和第22军,后面的69军、77军、68军等部队也都接到了开赴第五战区的命令。这些部队加起来二十多万人马,连同第五战区原先的部队,眼下已经抵达徐州和正在朝着徐州开进的部队足足达到了六十多万。日军要真是南北对进、两翼包抄,这六十万大军都覆灭在徐州,那抗战还怎么打?”张中将说着说着,神色激动了起来,他霍然起身,“不行!我马上要前往战区长官部一趟,亲自面见李长官,最好能见到委员长本人!必须要全力阻止国军和日军决战徐州的计划!哪怕被扣上一个‘扰乱军心’的罪名,我也认了!”
张宣武朝着孟翔使个眼色,两人急忙追上去:“张长官!请让我们和您一起去吧!”
张中将想了想后道:“也对!这个见解毕竟是你分析出来的,我可不能剽窃你的成果呀!就让我举荐你到李长官面前亲自说吧!”
张宣武和孟翔一起跟着张中将后面,乘机溜出了庞中将的视线。
被单单撂在屋内的庞中将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无奈地苦笑一声。他已经知道365旅最会会花落谁家了。
在设计得颇有法风格色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官邸里,孟翔跟着张宣武,在张中将的引荐下见到了战区司令长官李上将。当然了张宣武和孟翔的地位都太低了,因此张中将和李上将谈正事的时候,两人都以笔挺的军姿老老实实地站在张中将的身后。李上将对张中将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毕竟张中将以及他后面这两个年轻军官都是这次徐州会战的国军有功之士。抛去李上将的性格本来就比较随和不谈,李上将也暗暗有股拉拢张中将以及张宣武的味道在里面。毕竟这两人手里的部队都是战斗力强悍的杂牌精锐,能够拉进桂系的军事集团,李上将手里能和中央继续抗衡的实力也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张中将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不喜欢说废话,因此在简单的客套寒暄后,他直接开门见山地谈起了徐州局势接下来的发展局势。在把孟翔的那番分析基本原封不动地说完后,张中将又特地声明了这是孟翔的判断结果。
李上将的反应很平静,没有出现惊讶、迷惑、愕然等负面神色,而是神色凝重地听完了。最后,李上将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又望向张中将身后的孟翔,脸上浮出笑意地道:“孟上校”
“是!李长官!”孟翔急忙大声答应。
“这几个月来,我多次听闻你的名字。”李上将用充满长者风范的笑意望向孟翔,“当初的藤县战役,我就对你的名字有所耳闻。接下来的莒县战役和兰陵镇战役,你的名字更加是频频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军事报告上。这一次,你又给我带来了惊讶。燕谋?”李上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