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者无敌-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赜�
在这样的打法下,掉进陷坑里的日军坦克没救出几辆,但因此而白白送命的日本兵倒是上百人。尽管如此,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日军军官仍然“乐此不疲”地把自己的部下送上那条充满危险的道路。毕竟对于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坦克这种造价高昂、成本不菲的现代化杀器要比那些士兵的命值钱多了,死一些士兵,顶多只是在靖国神社里添几个木牌子。因此,在眼下这种坦克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放弃坦克就意味着要用数吨乃至十多吨的钢铁再造一辆,而驱赶士兵去抢救坦克的代价顶多是在事后雕刻几个木牌子并用水果鲜花供起来而已。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这种视基层士兵为消耗品的思想在日本陆军高层内早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孟翔的这些小儿科战术,虽然不能整体改变战役的进程,但确实给日军制造了很多麻烦,自然也给守军争取到了更多的宝贵时间。
藤田中将和荻洲中将都并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之辈,眼看正面战事遭挫,两人迅速群策群力地另辟蹊径。9月3日晚上,以第3师团第5旅团为主力的日军片山支队趁着夜色迂回回到信阳的东北部,猛然突袭和包抄了信阳后方的柳林镇。而局势的发展,则很不幸地再次被孟翔的“乌鸦嘴”给说中了。
第一百二十四节 血战信阳(4)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五期的片山理一郎少将拥有不浅的军事造诣,他把攻击的时间选得很好,第5旅团经过半夜的强行军直扑柳林镇,随后全旅团在镇子附近的林地里休息了小半夜,并派出了数百名汉奸便衣队在柳林镇附近搜索探路和侦察敌情,最后在凌晨五点多这段人的警惕心最低的时刻,率领充分休息后的全旅团发动了毫无预兆的强大进攻。
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第17军团在柳林镇外延的几个重要阵地便在日军狂潮般的攻击攻土崩瓦解。日军猛烈的炮火使得还在工事里打着瞌睡的守军猝不及防地遭到了惨重伤亡,回过神来的残余官兵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直接一窝蜂地向后面溃败,日军一个冲锋便占领了柳林镇的外延。半小时后,天色破晓泛白,被片山少将召唤来的几架日机也呼啸而来并对着柳林镇狂轰滥炸,这使得守军愈发阵脚大乱、狼奔豕突,而日军的攻势则更加凌厉异常、势如破竹。
“怎么回事?”被炮火惊醒后的胡中将急忙披上衣服,火急火燎地奔出指挥部。刚刚抬头一看,胡中将就心头发冷,只见数架日军轰炸机正在柳林镇上空疯狂投弹,再举起望远镜,胡中将更加倒吸了一口冷气,镇子外延,密密麻麻的日军犹如一股股浑浊的污水般漫山遍野的倾泻而来。
“师座!小鬼子对柳林镇展开进攻了!”副军团长李铁军中将冷汗涔涔。
“鬼子有多少人?”胡中将心急如火。
“绝不低于两个联队!应该是旅团级的!”李中将脸色发白。
“妈的!居然让小鬼子捅了我们一刀!”胡中将又惊又怒,他毕竟是职业军人,迅速明白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火是怎么回事了。很显然,日军在信阳正面战场的攻势有点裹足不前,因此迂回到了信阳的后方柳林镇并展开攻击,一方面是牵制守军力量,一方面是试图截断守军后路,包围整个信阳。
“立刻给那个山东人发报!柳林站遭到强大日军的进攻,必须要增调起码一个师的援兵!不然,柳林镇必丢!”胡中将心里很清楚,自己第17军团此时只有万余兵力,是肯定顶不住日军一个旅团的攻击的。况且,胡中将也万万不想在这里和日军死磕下去,因为那样的话,第17军团就要给第33集团军等其他部队火中取栗了。如果能要来一个师的炮灰部队,好歹也能给第17军团挡一会儿的子弹。
但张中将的回复很干脆:兵团部目前已无兵可派。柳林镇乃信阳和全兵团之后方咽喉,第17军团必须死守住柳林镇,直至战至最后一人。
看完这份电报后,胡中将顿时怒火中烧:“放屁!什么无兵可派?第33集团军不是在南湾湖地区还留着一个一八○师吗?为什么不派来增援老子?”
李中将在旁边神色阴晴不定地猜测道:“军座,这会不会是那个山东人在乘机公报私仇?当初在潢川战役中,第33集团军在前面顶着日军,我们一直在罗山和信阳袖手旁观,眼下这个山东人做了兵团代理司令。会不会…”在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李中将也愈发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第17军团曾在之前的商城、潢川等战役中对第33集团军屡屡隔岸观火,甚至还暗暗借刀杀人,眼下那个山东人既然成了兵团代理司令,极有可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地坐视第17军团在柳林镇和日军拼个同归于尽。这也难怪李中将会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第17军团仗着中央军的身份确实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多次坑过第33集团军,眼下那个张中将既然成了第33集团军的顶头上司,却眼看着第17军团在柳林镇陷入危机而不发任何援兵,这怎么看都有“以牙还牙”的嫌疑。
听完李中将的这个分析,胡中将心头一动:是啊,自己的部队在之前确实曾把第33集团军坑得不轻,难保那个张中将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公报私仇。客观上讲,这个张中将确实很有可能坐视自己的部队和日军在柳林镇拼个你死我活而袖手旁观,以此报上次的一箭之仇。想来想去,胡中将愈发觉得李中将的猜测是非常有可能的。沉吟一下后,胡中将命令道:“立刻再给兵团部发报,给我指名道姓要求那个一八○师立刻增援我部,不然,柳林镇一天之内必丢!”
五分钟后,张中将很快回电,并且语气很严厉:一八○师承担兵团部重要任务,无法前往柳林镇增援作战,第17军团必须要坚守五天以上,否则军法论处。
“妈的!”胡中将很恨地把电报扔在地上,“这个姓张的,果然在公报私仇!说什么一八○师承担重要任务,放屁!当老子是三岁小孩不成!手里还有一个师的预备队却迟迟不派来,还要老子坚守五天以上,分明是想看着老子和鬼子一起拼得死光光!”
“军座,我们现在怎么办?”李中将焦急地问道。
“姓张的不仁,老子也就不义了!”胡中将怒气冲冲,“但是看在校长的面子上,老子就给他守上一天,天黑后,立刻撤!”
胡中将当然不是饭桶,作为黄埔一期生里第一个成为军长以及第一个成为军团长的毕业生,他当然是有能力的。在柳林镇外延防线已经基本崩溃的情况下,胡中将先是勒令第一师坚守住核心阵地柳林车站,同时命令第二十八师收拢溃退下来的部队并逐次反击,同时加强了退路的安全。在他一系列有条不紊、有的放矢的命令下,第17军团勉强稳住阵脚,并与攻入镇子里的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当然了,“恩怨分明”的胡中将可不是在执行张中将的命令,作为委员长最宠爱、最器重的得意学生,胡中将眼下的拼死反击只不过是为了报答校长的恩典,同时也为以后推卸责任制造一个合适的台阶。苦战至黄昏时分,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的胡中将心安理得地对兵团部发去了一份冠冕堂皇的电报:本部于柳林镇苦战一昼,歼灭日寇千余人,但自身亦损失巨大,全兵团伤亡逾八千,仅剩三千余兵员,眼下日寇兵分两路并对柳林镇展开钳形包抄攻击,柳林镇即将陷入被合围之势,为确保本部不被日寇全歼,只不得不率部撤离柳林镇以保存残余力量。
发完这份夸大其词的电报后,第17今天急匆匆地放弃了柳林镇,向南阳退却。撤离前,胡中将又很细心地命令军团部的两部电台全部关闭,落个耳根清净,反正事后就说电台在战斗中被日军炸坏了就可以了,最后在撤离的路上才“修好的”,因此没有接到兵团部要求立刻回援并重新夺回柳林镇的新命令。
当胡中将带着部队闷声不响地一路向西时,兵团部内的张中将则对着犹如一潭死水般再也没有传来任何回音的第17军团的电台气急攻心。张中将真的要气得吐血了,柳林镇一失,信阳后方侧翼就全部暴露在日军的兵锋前。可以说,除了南湾湖地区外,信阳基本已经陷入日军的包围了。在这种情况下,张中将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带着部队集体跳湖,要么命令部队全部撤离信阳城,集结力量向日军的薄弱地方进行重点突围。但这样一来,信阳必定沦陷。
五内俱焚的张中将在百般呼叫第17军团都无效后,急忙给孟翔打电话:“困龙,第十七军团已经擅自放弃了柳林镇,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
孟翔在张中将之前就知道了第十七军团弃守柳林镇的消息了,因此苦笑道:“我还需要两天时间。”
“我们没有两天了。”张中将痛彻心扉地叹息道,“柳林镇一失,信阳的西北防线已经全盘失守,南湾湖地区也很快就遭到日军攻击。你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不,军座,我们还没有失败。”孟翔在电话里很动情地安慰张中将,“我已经在柳林镇和南湾湖之间的白坡事先加派了兵力,或许可以抵挡一阵子。”
“哦?”张中将心头一动,“困龙,你的师在兵力上也应该捉襟见肘,怎么能派出部队驻防白坡?多少人?”
“确实不多。”孟翔坦然地道,“就一个不满员的团,一千来人。”
“一千来人?”张中将苦笑,“一千来人能抵抗日军一个旅团?”
“我也不知道。”孟翔叹口气,“可我们确实没有办法了。我们最后翻盘的希望,只能放在这一千多人的身上了。”
孟翔也很难,他现在有两个选择:对白坡的717团增派兵力,但180师总共只有五千人不到,717团已经带走一千多人,再派人,那么继续挖掘渠道的人手就再次减少了,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了;不对白坡增派兵力,但这样一来,717团能不能坚守两天就更难说了,并且全团也可能陷入危险。
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艰难选择。
孟翔想了想,给白坡的717团团长潘景洲打了电话:“老潘,日军一个旅团已经占领了柳林镇,马上会对你们那里发动进攻,你们能坚守两天吗?”
“没问题。”潘景洲很干脆。
孟翔知道潘景洲的这个承诺里有很大的水分,因此又真诚地补充道:“如果你们真的坚持不住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放弃白坡,撤回南湾湖和师部主力汇合。”
“师座…”潘景洲平静地道,“军人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
孟翔眼眶一热,他知道潘景洲这句话的意思。可孟翔却不能做什么,因为现实就是这么冰冷,有时候人是没有选择的。
白坡,只是信阳城区西北处的一座马蹄形的小山包,因为山体主要是由白云岩和石灰岩构成的,远远看上去呈现乳白色,因此便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白坡。这个小得在地图上几乎都没有标志的小山包实在是微不足道,高度只有区区五六十米,但却遏制着从柳林镇通往南湾湖的必经道路。浪潮般吞噬了柳林镇后的日军第5旅团很快便再次以惊涛拍岸之势扑向了白坡。9月4日清晨时分,抵达白坡山脚下的日军开始展开攻击,小小的白坡在日军惊涛骇浪般的火海怒涛中犹如一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