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黑魔公主除灵异志 >

第52章

黑魔公主除灵异志-第52章

小说: 黑魔公主除灵异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哪种国籍的坏蛋,在逃跑时所说的话总是千篇一律。

那些印度人知道大象的厉害,所以不敢招惹,匆匆留下这句典型的警告话后,转眼间就溜的不见踪影。

“你们两个都还好吧,有没有受伤呢?”这句问候声音理所当然用的也是中文。

说话的人随即从象背上跳下来,是一个身高将近一百九十多公分的魁梧巨汉。

他全身肌肉纠结,体格如同健美选手,年龄约在三十出头,皮肤和头发颜色都比一般印度人淡上许多。尤其是脸部轮廓更为突出,在长相方面比较接近西方人的面孔,生的非常英俊。

“这位老兄,刚才真是谢谢你的帮忙。”

“不必客气,你们是圣拉杰尔学院派来的使者吧?我是辛格拉,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什么?你就是辛格拉?”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一整个早上都不见他的踪影,没想到却在异地狭路相逢,还被他顺道救了一命。

小仙皱着眉,一脸不悦地望着他说:“你明明知道我们今天会去找你,为什么还故意跑出去旅行?”

辛格拉则耸着肩膀微笑说:“就像你们刚才所遇到的麻烦一样啊,自从阿姆利达的第五份配方在失落的德瓦卡城被发现之后,我身边就老是出现一些奇怪家伙。他们或明或暗,一直想要取得我所保管的那个部分,为了怕不小心遗失,所以我在接到格林先生的来信之后,就借口出去旅行,好等待你们的到来。”

“原来如此,你是故意出远门,好躲开那些人的吗?”

“没错,你们终于了解了!我现在正好要去归还大象,你们也一起来吧,我们边走边谈。”

辛格拉朝大象摆摆手,大象随即屈着前腿跪下,接着,我们在大象弯曲的膝盖上,在辛格拉的搀扶之下,慢慢爬到大象宽阔的背上。

老实说,坐大象的感觉还挺不错的,那种居高临下畅行无阻的快感,在台湾恐怕只有坐砂石车才有办法比拟。不过,相对于砂石车的残忍血腥,大象可是温和许多。

其实按照小仙的说法,大象在印度人眼中,可是仅次于牛的最神圣的动物,因为它代表着湿婆神的儿子——迦尼萨。

迦尼萨的外形是象头人身,是财富与智慧的象征,印度最有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据说,就是由它所执笔写下的。

佛教吸收印度教的文化之后,在密宗里则称呼迦尼萨为大圣欢喜自在天,是威力无穷,能扰恼修行者的长随魔,同时也是能够破除邪恶,保护正法的护持神。

在印度,关于这个象头人身神的来历,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神话故事。

传说中,有一天湿婆神的妻子——雪山女神佩尔帕蒂,由于闲着无聊,便用自己的力量生下一个孩子。她生下孩子后觉得很累,便到浴室去洗澡,她临进去前,吩咐迦尼萨守在家门口,不许任何人进来。

结果过没有多久,当湿婆神回家,突然看到一个陌生男子挡在家门前不让他进去,他一怒之下就拔出刀子,当场把迦尼萨的头给砍下。

后来佩尔帕蒂洗完澡出来,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身首异处,遂母老虎发威大发雷霆,狠狠地跟湿婆神吵了一架。

当湿婆神知道那个男人原来是自己的孩子后,心里也非常后悔,便赶紧冲出去找了一只最先经过门前的动物,把它的头给砍下来,接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而那只动物就是一头大象。

辛格拉对自己操纵大象的技术,显然觉得相当骄傲,他拿出太阳眼镜戴上,还笑着问我们说:“怎么样,坐的还舒服吗?我这个玛哈当得还不错的吧!”

我疑惑地问说:“玛哈?那是什么东西啊?”

爱表现的小仙则抢着回答说:“那是一种职业,用印度话来解释,就是骑象人的意思啦。”

辛格拉点点头笑说:“没错!小妹妹你真是聪明,连这个都知道,当玛哈是我无聊时的兴趣,每当我放个假时就常常这样骑着大象,到印度各省去旅行。”

我们闲聊了一下,我有称赞他说:“对了,你的中文说得挺不错的,是在哪里学的呀?”

辛格拉则回答说:“谢谢你的夸奖,我可是留学英国‘贱桥’和‘牛精’的双硕士,我的中文就是在那里学的。”

我注意到辛格拉那一身白皙壮硕的淡色肌肤,还有那头闪烁着褐黄色的微亮金发,忍不住好奇询问他说:“恕我冒昧,你的长相看起来,好像跟一般印度人不大一样。”

辛格拉听了也不以为意,相反的还爽朗地笑着说:“或许吧,但我可真的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喔。因为我们家从很久以前,就代代都是刹帝利的王族和贵族,大概是古老雅利安祖先的血统,突然在我身上显现出来了吧!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常常有人怀疑我是混血儿呢!”

我们坐在大象背上不停前进,顺便在辛格拉带领之下参观了一些名胜古迹,最后大象终于缓缓走进一间小型的动物园。

这间动物园属于私人经营,新德里许多有钱富豪所圈养的大型宠物,包含辛格拉所骑的这头大象,大多都寄养在这里统一管理,有必要时再提出去。

“乖乖,阿拉伐陀,你在这里乖乖地等着,等我事情办完之后就会回来看你的。”

辛格拉隔着栅栏,温柔抚摸着大象的鼻子,而那头大象也积极地回应着他。

他们一人一兽的感情相当好,彼此都表现出一副离情依依的样子。

返回投宿的旅馆之后,小仙便和辛格拉就配方的问题谈了起来。

辛格拉从怀里取出一张老旧的羊皮图纸,上头写满了印度的古代梵文,但那张羊皮纸是呈现不规则的撕裂状,显示出它原来是属于某个完整图纸的一部分。

小仙将那张羊皮纸高高举起,试着在灯光面前端详了一下。

“这张纸就是阿姆利达的配方?”

辛格拉点着头,意气昂扬地说:“没错,阿姆利达,众神的不死神药,伟大的神圣甘露。为了这份古老配方,印度几千年来,也不晓得发生过多少次的流血战争,可惜从来也没人成功地制造出来,就只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凑齐完整的部分。”

小仙将羊皮纸递还给他,担忧地说:“失落的第五部分,已经随着德瓦卡城的发现,而在当地莫名失踪。德国跟英国所保管的配方也遭人偷走而下落不明,目前就只剩你所保管的这部分,还会有存在于杜兰莎晓的那部分,要是连这最后的两份都遗失的话,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辛格拉叹着气说:“没错,如果这个配方落到野心分子手中,一旦拿来为恶,只怕全世界都会掀起一场可怕浩劫,其实按照我的主张,最好还是毁掉这个配方,然而一想到这是天神所拥有的神圣之物,我终究还是无法狠下心来下手。”

小仙冷冷望着他说:“那不然要怎么办?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刚刚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单靠我们三人只怕无法守住这份配方。”

辛格拉则安慰她说:“这个不用担心,之前杜兰莎晓的藩王有派人来传话给我,希望我能够将配方转移到他那里去收藏,毕竟他贵为一方大君,手下人多势众,又拥有私人军队,比起旧德里的简陋图书馆,应该会更加安全才对。”

“那么你的意思是想把配方移送过去?”

“正是如此,不过,沿途上可能需要你们帮忙护送。”

我插口问道:“我们要怎么去啊?坐飞机吗?”

辛格拉笑着回答说:“抱歉,印度国内可没有那么多的飞机场,我的建议是坐火车,从新德里到杜兰莎晓,只需要两天的火车就可以到了。”

小仙点头同意说:“那好吧,这部分就麻烦你安排一下。”

“没问题,那么明天早上,我会再回来这里接你们。”

会谈结束之后,辛格拉随即在新德里当地找了一间知名餐馆,为我们办了一场接风晚宴,算是欢迎我们来到印度。

第二天一早,当清晨的天空还泛着一层灰朦薄雾时,我就被小仙从床铺上强硬拉起。因为印度的火车常常误点,排队买票又非常麻烦,要是不想错过时间的话,通常只有提早起床准备。

我们收拾好行李,下楼跟柜台结完帐,此时辛格拉已经雇妥车辆,正在饭店外头准时等候着。

经过昨天上厕所的教训,今天小仙特别换上了一袭印度传统的纱丽服,搭配她身上的那些精巧首饰,那副模样看起来,还真像是一位高贵美丽的印度小公主。

坐上辛格拉所叫的车子,过了几十分钟车程,我们转眼便到了旧德里的火车站。火车站里头跟外头一样人潮汹涌,在印度不管去到什么地方,似乎总是无法摆脱这股拥挤人潮。

旧德里车站内的照明设施很差,月台内昏昏暗暗的让人很难看清楚道路,尤其是这里的地板上到处躺满了横七竖八的人群,而那些人大多是要等着搭火车的乘客。

在这样大冷天的环境底下,他们每人都只穿着单薄衣裳,直接就在地上铺着薄薄的草席打起地铺。空气中弥漫着又湿又热的恶臭,许多无处可去的乞丐混杂其中,感觉上不像个让人搭火车用的火车站,反而像个简陋又嘈杂的难民营。

尽管这样做有点不太礼貌,但我们只好跨过一个个躺在地板上睡觉的人往前行走。偶尔有几个乞丐会突然伸手抓住我的脚踝,以哀求的口吻拜托我们施舍给他几个卢比,真是吓得我半死。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下,辛格拉的高壮体格刚好就适时的发挥了功效。他就如同雄伟战舰,一边帮我们拎着行李,一边替我们排开犹如浪潮般的人群。

小仙那太笨重的工具车,他竟然只用一只手就轻松提起,力气之大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好不容易越过重重难关,终于抵达位于另一旁的搭车月台,可惜这时候火车却还没有来。

由于这里的时刻表并不是自动更新,而必须依靠站务人员不定时的出来翻动。

因此,看板上所列的时间,大多是仅供参考。

趁着等待时间,我们先到售票口拿昨晚预定的车票,车票上头竟然还有注明旅客的姓名。

等到过了一个多钟头,火车终于姗姗来迟,临上车前,月台上的站务员还会拿着一本登记过的本子核对,确定旅客都无误之后,这才让人上车,真是即落后又麻烦。

我们坐的是附有卧铺的头等车厢,票价大约八十卢比。虽然里头号称附有冷气,但所谓的冷气装置,也只不过是一台老旧的电风扇而已。

还好这时候印度的气温仍旧偏低,要是换作在夏天,湿热难耐的长途旅行,简直就跟受苦刑没有两样。

但有一点倒是非常奇特,那就是印度的铁路竟然有四种规格。在大铁轨的内侧,还可以同时见到有较小的窄轨并存,这种奇怪的双轨铁路,在其他国家几乎是很少看见。

据说,印度的铁路是全亚洲最早开办的,远在十八世纪的一八五三年,就已经有火车开通,至于兴建的人,理所当然是英国人。

当初原本是为了将印度殖民地的棉花、茶叶等物料运送回本国,所以兴建了宽轨的铁路。没想到过没多久,英国本土面临经济不景气,于是铁路便由印度政府接手经营,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他们便改为兴建较小的窄轨铁路。

后来分散在印度各地的藩王和州政府,又为了自己方便,另外又铺设两种不同规格的铁路。结果四种规格互相交错之下,居然也能乱七八糟地蔓延到全国各地。

有时明明是位于同一条的铁路枝干上面,但要到达目的地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