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市委书记的爱恨挣扎:情迷女记者 >

第106章

市委书记的爱恨挣扎:情迷女记者-第106章

小说: 市委书记的爱恨挣扎:情迷女记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昊偷眼一看,立刻就把她拽到他怀里,两只长臂箍住她,说:“你这个坏女人,我什么时候睡过懒觉,你坏了我的习惯不说,还如此待遇我。”说着就把她压在了身下,又是一番美好的予取予求……

事毕,关昊满足的闭上了眼睛,四角八叉的躺在了特制的大床上,任夏霁菡再怎么鼓捣他就是不动弹。

刚才还是生龙活虎,顷刻就成了一条虫,夏霁菡笑着在故意欺负他,一会摸摸这,一会挠挠那儿,忽然,她就对着他那短短的坚硬的胡荐感兴趣了,手指肚在齐刷刷的胡荐上磨蹭着,触摸着。以前,她从没见过他的胡荐。总是把自己整理的干净、清爽,可今早看来一夜之之间长出的胡荐,竟意外的增加了一些他沧桑的魅力。

她想起来她最近看一则报道,说是英国一家研究机构最新研究发现,胡荐是男人俘获女人芳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研究员发现,与那些胡子刮得非常干净或留着终腮胡子的男人相比,女人更喜欢下巴留有短胡荐的男人。在这项研究中,女人将胡荐视为男人坚强、成熟、敢做敢为、支配能力和男子气概的象征,她们认为这些人既适合做最浪漫的长期伴侣,也可以成为短期伴侣。呵呵,一个胡荐都能研究出学问,也只有他们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才去做。想着想着,就她小嘴贴上去,柔嫩的嘴唇,轻轻碰触那些如刺的胡荐,用下嘴唇碰了碰,刚想换上嘴唇,立刻整个嘴唇就被他贴在胡须上,并被他故意的磨蹭着,立刻,她娇嫩的双唇就感到了火辣辣的疼痛。想逃,但他死死的按住自己的头,直到他认为该放开了才放开她的头。

用手捂住呼呼冒火被胡须扎得生疼的嘴唇,她愠怒的打了他一巴掌,他一咧嘴,这才看见她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嘴唇和下巴被扎的通红,他知道自己的玩笑过火了,急忙搂过她,用舌头轻轻的舔着她的嘴唇和下巴,说道:“对不起,扎疼了吧,我的唾液可以疗伤。”

她扑哧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是真的。”

“我的笑也是真的,我只听说过一种动物的唾液能疗伤,那就是——狗的。”

这下轮到他被捉弄了,他抬起头,有心想用胡荐扎她,看到她惊恐的躲开了,就又躺下了。

可能是觉得他的胡子始终是一种威胁吧,夏霁菡说道:“我去车里给你拿刮胡刀,把你害人的胡子刮掉。”她刚要起身,他就拽住了她,说道:“不用,再躺会,咱们一起起。”关昊多年做省委书记秘书工作养成的早起的习惯,今天终于被打破了,拥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懒在床上,腻在床上,享受浓情蜜意,这种情况他从来都没有过。

他们吃了睡,睡了吃,屋里腻够了到院子里腻,这座乡野“豪宅”里,留下了他们甜蜜快乐的笑声,早就换上昨日那身纯白色休闲装的夏霁菡,突然发现了豆角架的竹竿之间,悬挂着一张大大的蜘蛛网,错落有序的蛛丝,挂满了点点露珠,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亮光。难怪关昊说要在这里养孩子,二百多平米的小院,就暗藏着大自然的神秘和盎然生趣,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生活在这里也会觉得怡然自得,宁静致远。

关昊走了过来,见她对着那张亮晶晶的蛛网发呆,就说:“没见过吧?”

“见过,小的时候见过,我家院里也有。”

“见过,你肯定没玩过。”关昊走到跟前,用手比划着说道:“我们小的时候用两根柳条绑成一个圆,然后固定在一个长长的木棍上,形状跟《地道战》里日本鬼子用的探雷器一样,一人扛着一个就出城了,我们边走边往犄角旮旯里踅摸,只要看到蜘蛛网,就把探雷器上的圆贴上去,然后一捞,整张的蜘蛛网就被复制到我们的探雷器上了,等探雷器粘上足够多的蜘蛛网,我们就去部队的大操场上粘蜻蜓,有时傍晚天气闷热,气压低,蜻蜓就飞的低,成群结队的盘旋在大操场上。我打小就个子高,胳膊长,拿着裹满蜘蛛网的探雷器,迎着你的蜻蜓跑,只一个回合,蜘蛛网上就沾满了蜻蜓,这边满了,就换另一边,一会儿工夫,两面就布满了被粘住的蜻蜓。这时关垚就打开奶奶给缝的小布袋,把粘网上的蜻蜓一个个的摘下来,放到小布袋里,直到布袋装满了,粘网上的两面再趴满蜻蜓,我们的任务就结束了,回到家,这些蜻蜓就成了奶奶养的那两三只母鸡的美味佳肴,奶奶经常说,吃了蜻蜓的母鸡,爱下蛋。为了奖励我们,每次奶奶都会用铁勺给我们摊鸡蛋,在勺里抹上一点油,把铁勺坐到煤火上,然后把鸡蛋打散倒到铁勺里,别说吃,你只要听到那吱吱啦啦 的声音、闻到那香喷喷的味道,就会流哈喇子。很奇怪,那时候的鸡蛋真香,不知是铁勺的原因还是母鸡吃了蜻蜓的原因,反正现在的鸡蛋没有那个味儿了。”

关昊说完,陶醉咂了一下嘴,好像又吃上了当年的铁勺摊鸡蛋。

035。“你的婚姻自己不能做主吗”

她仰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身姿魁伟的男人,不由的在想,尽管他只比自己大几岁,可他的经历太丰富了,看似普通的事,都能被他讲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如喝粥,如粘蜻蜓,如刚才讲的铁勺摊鸡蛋,好像只有铁勺摊鸡蛋才是世上最好的佳肴美味。呵呵,他这么一说,夏霁菡也不由的咂了一下嘴巴。

“所以,”他睁开眼说:“就像我昨天说的那样,一定要让咱们的孩子尽可能的亲近大自然,大自然的奥妙和情趣是计算机模拟不出来的。”

“那这么大的院子,生一个孩子不行,怎么着也得有俩个,像你跟小垚那样有做伴儿的。”夏霁菡天真的说道。

“这个,有难度,国策还是要执行的,说不定小垚的孩子和咱们的一起出生呢,到时就有了玩伴了。”关昊孩子气的说道。

夏霁菡想了想,忽然没来由的问道:“只是关书记,你真的确定你今天也没事?”

关昊愣住了,显然没明白她话的意思。

“我是指你的工作。”夏霁菡解释道。

关昊用手轻轻的弹了弹竹竿,只见蜘蛛网上的露珠纷纷滴落,说道:“没事,你放心玩吧。诶,你总这么说是不是你有什么事呀?”

夏霁菡说:“我没事,我怕你耽误工作。”夏霁菡嘴上说没事,可心里总感到有什么事,有些不踏实的感觉。

在这个乡野豪宅里,他们度过了两天最美好最浪漫最甜蜜的日子。

难得关昊工作上没有需要出面解决的事,也就怡然自得的陪着夏霁菡过了纯纯粹粹的只有俩人的日子。

关昊出来时已经跟常远打了招呼,这两天他在北京,有事让他多费心,电话24小时开着。由于做到沟通及时,督城党政一把手从没因沟通不畅而心生缝隙,也从没因为沟通不畅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从而影响到工作。所以这两天不会有事,即使有事常远也会处理的,他才这样放松的和她享受着俩人甜蜜的时光。

事实也的确如此,关昊在督城的日子,是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舒心的时刻,政治环境好,用政通人和来形容丝毫不过分。他在督城有条不紊的实施着他的施政理念,把自己在中央机关工作和跟着省委书记以来积累沉淀的许多党在基层的各项工作的所思所想,都运用到了工作中,比如他搞的亲民爱民、亲商爱商的活动,比如在农村创建的文明生态村的活动,即使是眼下正在进行的治理整顿砂石料工作,也是对以往不科学的政府决策的修正,即使有“壮士断腕”的悲壮,但对于已经带来恶果且是人民反对的决策必须治理整顿。这也表明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的真诚对工作的真诚态度。

当然,政令畅通的前提还得益于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常远、赵刚的大力配合。常远为人宽厚,有工作热情,赵刚儒雅谨慎,工作认真,各项工作同心合力。在一个地方,只有党政主要负责人团结,别有用心之人也无处下手。

营造一个良好宽松民主的执政环境,是党政每个主要负责人都向往的事,但有时就是无法抑制灵魂深处那种可怕的怪物的蠢蠢欲动,主要表现在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妒嫉,自私的心理作怪,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其实,在为人民服务这个理念上,大多数干部做的都不错。在培养选拔干部的过程中,毕竟有一套严格的组织程序,尽管有时候这个组织程序不尽人意,但基本的大方向还不会错的。只不过有人是出自内心发自肺腑,有的人是沽名钓誉,讲形势走过场,但是无论出于哪种用心,只要真心为民做事,我们善良,宽容的民众还都是欢迎的。

“瑜亮情结”是最破坏团结和和谐的杀手,是民主建设中的一个肿瘤,也是人性弱点的暴露。无论大小官员,那些笑到最后的都是懂得大局,善于配合,摆正位置,拾遗补缺的人。尽管有时候这样的人有委屈有不甘,但历史终究会公平的对待这些为了大局做出牺牲的人的。所以,无论是常远还是赵刚,他们都收获了自己的目标,只不过这种收获少了刻意,多了真诚。

关昊在督城游刃有余,他有条不紊的推行着自己的施政理论,把自己多年来对农村工作,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所思所想,都贯彻在实际工作中,把督城带入一个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他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政绩喜悦,也收获着这里干部群众对他的爱戴和崇拜,还收获着自己内心的充实和饱满。以致在他以后遭遇仕途变故离开这里十多年后,他的执政理念和真诚做事的良好品德,依然是督城干部队伍的主流,也是干部们争相效仿的偶像。这里的百姓仍然喜欢谈论他,喜欢把他当做标杆,来比较衡量新到的书记,十多年里,督城换了四任市委书记,可惜,没有任何一位能够超越他,取代他在老百姓和干部们心中的位置。

自古以来,在任何一个地方,执政者总会或多或少的留下光明的或阴暗的形象,也总会有民间高人善于总结这些走马灯似的官员的政绩,如在督城,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

李少生的梧桐树,

周小平的中心路,

王银鹏的塑料布,

李大熊的大牌楼,

岳筱的买卖干部,

关昊的双亲活动。

“梧桐树”指的是当时的县委书记李少生,为了绿化美化督城主要街道而强行种植的一种树木,是当时最先进的绿化美化树种,为此他卖了当时的坐绮213吉普车,绮着自行车上下班,如今这些梧桐树早已冠盖如云,有几条林荫道还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优秀单位;

“中心路”就是目前督城中心主要道路,在八十年代初期,城市人口不足十万的情况下,周小平书记顶着两边店铺老板进京告状的压力,力主拓宽这条中心路,当时在锦安都是笑话,因为那时别说是汽车,就连自行车都很少,这么宽的街道人们的确不适应,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多么的具有前瞻性。几年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这条路早已不再显得空旷,而是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繁华,以致后来赶上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堵车,但是后来几任市委书记都无法在扩宽和拆迁了,因为成本太高,只有在这条路两侧又各开通一条路,以缓解这条路的压力,后来就有人说了,当时书记提出这条街道拓宽到50米,结果反对的声音太高没通过,这才改为四十米,如果是50米,那么后来城市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了,看来,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