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断续春风 >

第111章

断续春风-第111章

小说: 断续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我便单独开伙吧,也好锻炼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秦晚烟笑道:"以后有了合适的对象,我再和其他老师搭伙不迟。"

"这样也好,我明天便把你宿舍边的那间屋子整理出来,当做你的厨房,其余的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我也会一力替你安排好。"魏校长说道,看了一眼秦晚烟,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我知道,这次支教活动,你是你们学校年龄最小却又最优秀的一个,现在,你就要在这个贫困山区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了,而我们条件有限,不能帮助你什么,你担心吗?"

"说实话,确实有点担心。"秦晚烟沉吟了一下,随即真诚地看着他,"不过,我担心的不是生活方面,就我今天的接触经历,我面临的环境,并没有超乎我的想象,也就是说,我有信心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我真正担心的是自己的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不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帮助,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年的支教任务。"

魏校长又有点意外了,怔望了秦晚烟好一会儿,方才喟叹道:"小秦老师这么说,让我们更惭愧了。其实,我们真正缺乏的,不但是专业合格的老师,还有你所说的这种优秀的思想,这也是一个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区别。"

"所以,魏校长,您以后一定要多帮助我,让我在这一年里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秦晚烟诚挚地说道。

"这却不敢当了,这种环境,只有你帮助我们更多。"魏校长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你放心,我会尽一切努力来支持你工作的。"

吃过饭,收拾完毕之后,魏校长开始向秦晚烟介绍起秀水中学的情况。

"我们学校是一所初中三年制的中学,一共有六个班,每个年级各两个。全校大约有两百八十余名学生。"魏校长说道:"而全体教师,包括我在内,总共才十二名,因此,每个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有时候,个别教师甚至不得不兼科教学,在这种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得不说还是比较低下的。"

"魏校长,那我今后要承担怎样的教学任务?"秦晚烟问道。

"目前,我们学校最缺乏的就是你这样的英语老师了。"魏校长沉重地说道:"我们学校原先有两位英语教师,各自负责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可是,今年暑期,原先年富力强的袁老师调往县城二中去了。因此,新学期开始之后,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全都落在了接近退休年龄的宋文忠老师身上,宋老师长期在山区工作,患有极严重的哮喘,根本承担不了这样繁重的工作,开学至今,学校的英语教学从来就没有正常过,特别是低年级的班级,已经拉下好多课程了。"

"所以,你现在没有准备的时间,马上就得进入工作了。"魏校长看着秦晚烟,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宋老师体弱多病,今后他只负责初三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其余初一,初二四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则由你一力承担,你看如何?"

"我听从校长的安排。"秦晚烟沉静而又用力地点了点头。

"根据教学规定,今后,你白天要至少承担四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了。"魏校长疚歉地看着秦晚烟:"只是这还不够,原先的袁老师还兼任着初二班的班主任,他这一调离,我一时半会还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我的意思是,这个班主任的位置,还是由你来兼任,你看怎样?"

秦晚烟犹疑了一下,问道:"这,合适吗?"

"合适不合适,也得实践之后才能知晓。"魏校长苦笑着看着秦晚烟:"我也是没有办法,就学校目前的现状,我当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来,不瞒你说,我现今还兼着初一班的班主任呢。"

"那行,我听从安排,担任这个班主任的职务。"秦晚烟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是全国著名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有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你可以全力施展出来,做为校长,我首先第一个支持你。"魏校长看着秦晚烟,切切地说道:"我们学校闭塞已久,从未与外界有过交流,你这次来,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希望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尽管全力施展你的才华好了。"

"谢谢校长。"秦晚烟点点头,保证似的说道:"我一定尽力而为,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从魏校长家出来,秦晚烟并没有立即回到自己的宿舍,而是在校园里随意漫步了起来。秀水中学的面积并不大,可秦晚烟却极少看到走动的人群,整个校园,竟是异常的空寂和冷清。在这样一个周末的夜晚,她不知道那些个寄宿的农村学生,是怎样打发自己的时间的,她很想到学生宿舍去看一看,可一想到自己初来乍到,身份未明的恐是要骚扰了学生,遂也就罢了。

回到宿舍,秦晚烟将初一,初二的课本和教学大纲粗粗地浏览了一遍,随后便摊开日记本,开始沉静地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她年少时便已养成的一个习惯,而经过多年的沉淀之后,每天记日记更是成了她日常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在日记里,她才能还原成一个真实的自己,才能在一种日渐沉致的平静中,寻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记完日记,却已是临近午夜了,秦晚烟躺在床上,可脑海依旧清清明明的,丝毫没有一点睡意。窗外,有时高时低的蛙鸣虫唱声遥遥地传来,更增添了这山夜的悠长与孤寂。静静地倾听这山间田野才有的天籁之音,莫明的,一种与世隔绝的凄凉突然毫无防备地袭上她的心头,那种孑然一身,江湖漂泊的感觉,使得她在那一瞬间,几乎就流下泪来。她不禁紧紧闭起自己的眼睛,努力不让那种情绪在自己的身上蔓延。因为,她知道,这已经是她最后一道防线了,从龙江,从省城,从上海,直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小镇,她一路走来,很辛苦,也很虚弱,她不希望仅有的一点信念在这一刻产生动摇,那样,她会把自己伤得更深。因为,在失去尘世最后一朵繁花之后,她苍白的生命所能承载的,便只剩下自己内心深处那极弱,极微茫的理想之火了,那是她仅存的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她必须用心,用全部的力量去维护它,延续它。

而这里,正是她坚守理想的所在,或者说,是她精神的最后一方乐土了。

一念至此,秦晚烟不觉披衣而起,站在窗前,开始面对着星空一点一点地整理自己的思绪。她喜欢星光淡淡的夜晚,静谧,安详,不动声色之中,又有着一种淡淡的欢喜和忧伤。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把自己的心情扩展得无穷大,然后,又收缩回无穷小,如此交替反复之后,所有纷乱而又狂乱的思绪,最后都将归隐于一种温柔如水的沉静之中,一如那满天的淡淡的星光。

正凝神间,秦晚烟偶一转首,突然发现窗外不远处的一棵树下,竟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在闪动,那是星光也映射不到的地方,原该是一片完全的黑暗,可就是在那片黑暗之中,闪动着一点微弱而又顽强的红色火光。秦晚烟抬腕看了看表,此时已是临近凌晨两点了,细瞧着那点火光,秦晚烟心中突然一动,不觉打开房门,轻轻地走将了过去。

那是一个佝偻的身影,独自坐在树下的一块石头上,正低着头抽着一杆旱烟,微弱的火光映照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庞,充满了一种深刻而又沉致的沧桑,他一动不动地坐着,神情仿佛极是沉静,又仿佛极是木然,给人一种天地悠悠,与之偕老的感觉。

"魏校长,您还未睡么?"秦晚烟站在他的身边,沉默了一会,却还是轻声问道。

"哦………"仿佛从一种失神已久的状态突然清醒过来,魏校长飞快地站起,怔怔地望着秦晚烟,脸上的神情有惊讶,有尴尬,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懊丧。

(文)"小秦老师还未入睡么?"他不自然地笑了笑,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

(人)"或许是一个新的环境吧,有点睡不着。"秦晚烟看着魏校长,微笑着说道,她的眼神温柔而又明亮,如同天上淡淡的星光,散发着一种动人的光芒,"我看见火光闪动,知晓定是您在这儿,所以便寻了过来。"

(书)"我原不该抽这袋烟的,没的惊动了你。"魏校长苦笑了一下,随即吞吞吐吐地解释道:"今天是周末,校园里没什么人,前两天镇上发生了几起盗窃案,我担心有坏人潜入,所以就,所以就……"

(屋)秦晚烟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对于一种深沉而又无言的关怀,并不是任何言语都能表达的。

"魏校长,我睡不着,不如,咱们聊聊天吧。"她笑着招呼魏校长道。

"也好,也好。"魏校长点着头,在原先的那块石头坐了下来。

"魏校长,咱们秀水镇失学的情况严重吗?"秦晚烟问道。

"我想,应该还是比较严重的。"魏校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咱们秀水镇子虽然不大,但却下辖着二十多个村寨,五十多个自然村和坝子。这些地方,近的离镇子二,三里,远的居然有六,七十里,甚至上百里,高山深谷之中,许多适龄的孩子都埋没了,再加上咱们镇子生活着五,六种的少数民族,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他们有优惠,因此,山区里的许多家庭至少都有三个以上的孩子,而真正能读上书的,有时连一个也没有。根据镇政府的人口登记和我多年走访的结果,今年全镇初中适龄的孩子应该有八百多名,而真正在我们学校读书的只有二百八十多名,也就是说,在我们镇,能读上初中的孩子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这还不包括以后可能辍学的孩子。"

"对于山区学校,咱们国家不是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么?还有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难道,一点改变也没有?"秦晚烟问道。

"也还是有些改变的,有些地方的校舍,听说已经不差于城里了。可是相对于广大的山区,我想,这种改变还是很微小的,"魏校长叹了口气,愁苦地说道:"以咱们秀水中学为例,无论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金,都是极度的匮乏,可是这些年来,我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奔波,却还是连一本字簿也讨要不来,幸好今年你来了,不然,我又得对着报纸上的助学报道流口水了。"

"只怕你这次讨要回来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秦晚烟微笑了一下,又问道:"依你看,造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字,穷,三个字,太穷了。"魏校长摇了摇头,沉重地说道:"首先是当地政府穷,偌大的镇子,竟就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几乎所有的人都靠着一把锄头和砍刀过活。朱镇长当了十几年的干部,竟连一双皮鞋也置办不起,每回上县里开会,年年一双破胶鞋。去年镇里统计出的人均收入是七百元,我看真实连三百元都不到。其次是老百姓穷,这地方崇山峻岭,地多田少,当地人辛苦了一年,也只能挣一个温饱而已,又哪里拿得出钱供孩子们读书呢?我们学校依托于镇政府,学校所有的开支包括教师的工资,都得从镇政府领取,可镇政府自己都经常两,三个月开不出工资,又哪里顾得上我们呢?所以,我们学校也只能苦捱着,过得一天算一天罢了,又哪里能够帮助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呢?"

秦晚烟听得此语,不禁沉默了下来。

"地方穷,再加上自然条件恶劣,所以也就留不住人。"魏校长叹息一声,又继续说道:"教育局每年都分配有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