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贼-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两个条件,这个两个条件西方如果能够满足的话。我们的军队会全部撤回来,印尼未来走向哪里可以由国际社会来决定。也就是说,中国赶走了日本之后,我们只要一个东帝汶能给华人立足,还有一条海上通道,剩下的地方你们看着办。
康格对中国这个态度真的是非常满意的,中国人如果后撤。菲律宾的风险系数将下降许多。美国不是大英帝国,虽然美国对外总说自己不殖民。不扩张,但是他们对于菲律宾这个海外唯一的殖民地是相当的看重。
康格先生的态度和萨道义完全不同,他当即就对杨小林拍了胸脯,美国政府肯定支持中国这个方案,假如英国真的不答应的话,那么美国会坚定的站在中国人这一边。
美国愿意合作,东南亚的事情就有个差不多了。法国和德国的态度现在不用考虑,这两个国家顾不上东南亚了。
就在俄国的形势忽然起了变化之后,德国和法国撸起袖子准备在乌克兰好好较量一下的时候。却有一件让他们两个国家都很头疼的事情发生了。
这事的起源还要说到尼雷尔的反抗军。在去年的时候尼雷尔发展势头强劲,队伍迅速的扩充到了好几万人,法国还没有派精锐部队去剿灭他们,反抗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许多北非重要城市,其中就有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是原来土耳其的殖民地,这片地方一向有地中海白色新娘的称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人当时在这里驻扎了五百士兵,老尼带了三千人来把他们打走了。
后来法国人派兵把老尼赶回了阿特拉斯山里面以后,法国人也不想多事,他们提出了一个很地道的方案,就是以前是谁的地方,谁还拿回去。条件是给我们法**队一些补偿就可以了。
法国人是看着德国咄咄逼人,他们不想再招惹其他国家的不快,甚至说提出补偿也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法国不缺那俩钱。
但是有的国家他天生就是给你捣蛋的,你别看他在战场上不行,外交上也是什么大事都办不了,可他就一个搅屎棍子。这样的国家在哪里都有。比如亚洲现在暹罗,以后的越南,都是这个类型。
在欧洲呢,意大利当仁不让。
意大利这个国家打仗不行,老尼的运输大队长。可是关键问题他们还以为自己很厉害,这个时候看到法国和德国掐的正凶,土耳其的主力在俄国被打的狼狈不堪,意大利觉得自己开疆拓土的机会又来了。
他们一下出兵把的黎波里给占领了。
这当真恼坏了土耳其人!输在俄国人手里说的过去,被老毛子欺负的不止我一个,他也不止欺负我一次了,没什么掉面子的。可就算我混的再不怎么样,也轮不到你意大利来欺负我。
土耳其临时从国家抽调了两个营,一人发一杆步枪,几个月的长途跋涉走到的黎波里,然后向驻守在这里的意大利一个团的兵力发起了攻击。
两天时间,拥有坚固工事和炮火的意大利人撤退了。因为他上校判断土耳其援军可能马上就到,而自己的部队孤立无援,他觉得意大利士兵没有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这事要是发生在其他国家身上,大家都会发表一番感慨。但是发生在意大利人身上还真没哪个国家去说什么。
意大利人估计是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他们察觉土耳其人只有两个营,而且后面的援军好像遥遥无期之后,胆子立马又壮大了起来。他们做着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们开始给的黎波里增派部队,另一方面则开展外交努力,他们强烈谴责土耳其方面破坏他们在的黎波里的商业行动,并且要土耳其政府马上做出解释。
土耳其真的拿意大利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说我就随便派两个营过去,你那一个团呢,打两天自己就跑了,这也就算了。现在你居然还要反攻?而且还准备增调援军来?还要我解释?
意大利不觉得丢人土耳其都觉得这仗打的难堪。
土耳其先找到德国,那意思你们让意大利别闹了我现在搞俄国人都搞不过了,没工夫陪他玩。
可是意大利不管这些,你没工夫我有时间呀,你要真的腾出手来我还不敢去招惹你呢。意大利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国,德国说了他不听。德国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暗中给土耳其一些照顾。
而意大利很不地道,这一次居然跟英国和法国暗通曲款,英法对于土耳其不顾当年他们倾力相助,非要去打俄国本来就十分的不满,更对土耳其和德国越来越近十分担忧,他们觉得有必要让土耳其吃个亏。让这些家伙知道德国人保护不了他们。
英国和法国表面上说我们中立,暗地里却都支持意大利。
欧洲的局势就是这样越来越乱。英法背后支持意大利,德奥暗中支持土耳其,这怎么看都让人有点不舒服。绅士们再一次用他们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同盟。
这些和杨小林没有多大关系,也和美国没有多大关系。中美现在如果联手的话,完全可以操控亚洲的局势,他们有能力强迫英国政府附和他们的计划。
当然,这一切条件是中国人要打赢海上的战斗。赢了我们才能有话语权,输了自然就是另一番局面。
下午两点三十分,海战终于结束了。
胜利者号的甲板上四处起火。罗乃俊指挥着中国士兵灭火,整个战舰以十节的航速在海面上缓慢的移动着,跟在他身后的长江号战列舰艰难的挪动着自己的身躯,舰上的火炮东倒西歪不时的发出一声又一声的爆炸。
胜利者号上的飞机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后羿号和汉和号上面,罗乃俊看到长江号已经完了,马上下令弃船,两艘中国鱼雷艇来到长江号的边上。接应上面的海军士兵转移,同时准备击沉这艘战舰。
中国人沉船的准备还没有做好,后方五六海里之外一串火焰猛的蹿入高空,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终于如释重负地翻转了庞大的身躯,带着两千名不知道是死是活的日军士兵逐渐沉入大海。
在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的旁边,日本三艘战列舰和将近二十艘其他战舰的残骸遍布整个水面。漂浮的尸体、救生筏和无数的日本海军士兵在海面上挣扎着。
再往远处。是已经被日军炸成两截的泰山号战列舰和北京号战列舰。这两艘战舰倒在了一起,中国方面的三艘参战战列舰全军覆灭,小日本的“朝日”号,“扶桑”号战列舰就碎在他们前面不远的地方。
再往前就是正在燃烧的日军旗舰大和号!
中国赢了。
我们用三艘战列舰和三十多艘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以及七艘潜艇和胜利者号的重伤为代价干掉了东乡平八郎这一次带出来的所有战列舰以及战列巡洋舰!
日本人输了。
他们一共投入了大小战船八十余艘,最终只有十二艘轻型战舰逃出了战场。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就连东乡平八郎都差一点和大和号一起沉没。他的卫兵把他强行架上了救生艇,旁边的巡洋舰救走了他。
旁边的观众们慢慢的靠了上来,近距离的拍摄战场的情况。
哈密尔顿的心情当真是复杂极了,这一场海军日军的战舰在数量和吨位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开始他们确实有机会击败中国舰队,东乡平八郎全力对胜利者号发起攻击,这个战术没有丝毫的错误,至少哈密尔顿少将当时心中觉得如果是他,他也会做出和东乡平八郎一样的选择。
那是一个胜利的机会,只要是一个将军都不会轻易放弃的。但是中国人就在这个胜利之路上给日本人套下了一个必败的死结!
第一二九章 你敢死,我敢埋
中国潜艇,舰船还有飞机的配合在这一次战斗中打的相当出色。
这只是中国战术上的优势,日本海军凭着他们的数量完全可以弥补。但是无法弥补的是双方攻击力上的差距。
从东乡平八郎追逐泰山舰队开始,中国海军的舰载炮火和日本海军的较量中一直没有显示出有多大的区别,舰船之间的对决中国方面丝毫不占优势。
但是当他们的飞机和潜艇伸出利爪的时候,日本舰船根本抵挡不住。
就拿扶桑号来说吧,他和长江号对射了两个小时,双方各射中对方二十多发炮弹,都没事,顶得住。但是中国飞机的一轮空袭就让他受不了了,不多,五颗炸弹就让扶桑号沉入了海底。
那些日本巡洋舰驱逐舰什么的,挨上飞机一颗炸弹都是不死也重伤。还有中国潜艇,它们使用的鱼雷攻击力是相当惊人,重型巡洋舰都架不住两发鱼雷的伤害,日本二十多艘战舰都是在冲向胜利者号的时候被中国潜艇击沉的。
强悍的攻击力加上立体的打击,在战术也没有出现多少错误的情况下,中国用这场战斗告诉那些观众,船多船大就能取得海战胜利的年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哈密尔顿站在自己的战舰上面真的是心有余悸,如果这一仗和中国海军交手的是大英帝国的舰队,那么后果将会如何?
这个问题让他有些恐惧,他敢肯定自己的这艘战舰比战场上被击沉的那些日军战舰坚固不到哪里去,中国人的飞机最多三下就能把她炸沉。而大英帝国的舰队可能最终也会像日本海军一样,先开始的冲锋只是一条死亡之路,后来大和号甚至被中国的汉和号航母追击的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战列舰编队对航母编队,他以为会相当精彩,却没想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决。
中国的两艘灭火船和一艘拖船靠近了正在燃烧的大和号,他们显然想尝试把这艘目前日本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战列舰给保住。这样的做法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如果能保存一些战斗力修复一下自己使用当然最好,假如不行的话。萨镇冰打算把大和号的残骸给拖回天津港口,展览。
这是海军宣扬自己胜利的方式,也是对对手的一种羞辱。
哈密尔顿少将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有能力羞辱日本人了,虽然说后羿舰队也同样损失惨重。
目前阶段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短期内都绝对没有能力发起新的战争。双方都必须回去补血,这一方面中国的优势更加的明显,日本人的血量远远没有中国充足。要是中国没有什么牵绊的话。中国海军一年就能重新站起来,而日本海军。可能永远没有机会了。
现在的日本海军虽然在舰船数量上还有一点优势,但是中国人已经用这场战斗告诉了日本人,海战不是你船多就能打得赢的。
相信中国收复台湾的事情已经没有了悬念,日本人没有能力即维护印尼,又保护台湾了。更何况他们的航道还受到中国炮艇的威胁,当中国打下了朝鲜之后,日本本土也变的不再安全。
中日的攻守将彻底互换,以后被压住挨揍的将不会在是中国海军。
哈密尔顿放下了自己的望远镜,他呼吸了一口还弥漫着硝烟的潮湿的空气:“发报。给马来西亚总督和萨道义先生同时发报,战争已经结束,中国人取得了对他们十分有利的局面,我们英国必须马上做出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个人认为,”
哈密尔顿说道这里眼睛盯着前方出现了中国旗舰后羿号航母,那眼神中放出炙热的光芒来:“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和中国合作发展舰载飞机,刻不容缓。”
副官记下了他的电文之后,哈密尔顿少将看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