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加州伯克利分校返回后,杨少宗和杨小凯就分别着手进行各自领域的研究,不过,杨少宗在整个功底上还是要弱一些,他的长处在于开创性的思维逻辑和更为宽阔的视野。
身为杨少宗实际上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杨小凯当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杨小凯也在一定程度继续帮杨少宗逐步完善第一部分的很多工作。
杨少宗自己也另外请了两个朋友来帮忙做一些数据模型上的分析讨论,差不多到了10月底,他就在杨小凯的帮助下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初稿。
过来帮杨少宗的人是凡纲和李兆棠的一个在读研究生,功底都非常扎实,他们的工作基本相当于研究生,帮杨少宗完成一些基础工作,因为杨少宗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做这些事情。
等杨少宗将初稿基本拿出来,凡纲就说了一句很客观的话,他说,这基本能算是华人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机会了,至于张五常的那一次,那真不是什么好机会。
就目前而言,只能说是最接近,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光凭这一部分基本是很难建立真正的学术地位,类似的一些工作在此前已经有几位经济学家给出了相关的论文,只能说杨少宗做的更为深入和广泛,并且将整个基础框架构建了起来。
假如此前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基础工作,他是一个人提出来的,那具有绝对的开创性,倒是有可能获得一个真正触摸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机会。
张五常说,他在经济学中努力研究了四十年,只是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次提名机会而已,其实,这个话有点过分,因为他基本只做了二十年左右的研究工作,后来就慢慢淡出了国际经济学界最为前沿的领域,一直在吃制度经济学的老本,而那早在90年以前就不再是国际经济学界的重点研究范围,能做的研究从40年代到70年代基本都做完了。
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经济学领域无非是三个方向,一、计量经济学的微观领域(这个领域严格算起来,从1998年开始,直到2009年,连续跳出了四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堪称是最热的范畴);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开拓研究(杨小凯有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机会,实际上都是在这个领域);三、国际自由贸易及其自由学派的宽松定论。
制度经济学在2007年曾经一次性出现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实际上都是迟来了二十年的奖励,这三个人基本上一锤定音,在二十年前就将整个领域敲入了棺材。
如果你还想在这个领域继续扩展,那就只能打开一个新的方向,那个难度太大,除非现有的经济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就像古典经济学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就基本敲死了,到了80年代末期又死灰复燃,开启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国内经济学界比较可怜的一点是研究最热门的领域跟不上别人的思维,只能拾人牙慧,于是就一天到晚(文)跟着政府转,地产热就(人)研究地产,金融热就(书)研究金融,农业热就(屋)研究农业,新经济热就研究新经济,不敢去做新领域和最热门领域的开拓研究,抓点小东西,别人不研究的东西在那里沾沾自喜。
就这样还一天到晚感叹,说什么中国经济学家拿不到诺贝尔是政治歧视,说句难听话,你还给别人歧视你的机会没有?
国内号称几千个的经济学家加起来,连一次提名都没有,只有杨小凯后来在新古典领域有过两次提名,可人家也长期在澳洲莫纳什大学工作,根本不回国。
黄有光这样的海外华人经济学家相比国内经济学家真是太有素质,明知道二杨的领域是很有机会提名的,可他自知的自己目前的研究课题跟不上,就不凑这个热闹,还主动帮二杨找一个水平更合适的经济学家。
这种素质……如果换了国内经济学家,早就一窝蜂的哄抢了,哪怕就是帮忙介绍一下,也非常渴求在论文上署个名。
如果杨少宗不是杨少宗,你看凡纲敢不敢干这种事,说不准连张五常都敢来,如果杨少宗真就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学博士在读生,拜在李兆棠的门下,那就扯吧,杨少宗这篇论文能不能挂他的名字还是问题。
别说这一篇,连《行政经济学》的机会都不会给你,导师的名字一签,后面就都是导师的功劳,你爱去哪里混,就去哪里混。要是识相,我给你一个机会毕业当教授,继续盘剥下面那群小兔子,他们就是你成名立万的廉价劳动力。
最搞笑的是学生抄袭一篇论文,教授一看很不错,大名一签归他所有,结果闹出大风波……这些事情太多,大家都知道不是你在抄袭,可你也更不是个东西,你他妈连抄袭都不如,你就一个霸占,活该……虽然别的教授也都这么做的,可人家好歹花了精力检索一下,纯属原创再签字霸占,你连检索这种基础工作都不干的啊。
杨少宗是真服了国内的这帮学者专家,他跑出来,特意跑到香港大学就是不想惹出那些乱七八砸的事情。
第一卷 旗山奇迹 第一百七十章 经济学界的大忽悠和管靳生的离职
杨少宗并不是特别在意诺贝尔经济学奖,有很好,没有也可以接受,他只是希望用两年时间完成一个最终的转型。
如果能够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那毫无疑问是真正转型成功了。
可杨少宗心里也非常清楚,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他最大的机会,他从90开始筹备读经济学的研究生时,就已经将计量经济学做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花费了五年时间才勉强说是吃下了计量经济学。
除了计量经济学,他最擅长的就是制度经济学和地区经济研究,这两个都不可能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范畴,甚至连提名的机会都没有,虽然他也在从事国际自由贸易及资本流动特性研究,但在这个领域,他绝对不是克鲁格曼、威廉姆斯和基德兰德等人对手,差距太大,他在这方面的深入程度甚至不如钱家英这种专攻宏观经济学的人。
如果他想要吃透这个领域,至少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等他吃透了,人家早已都完成了大部分的新理论研究工作,他就只能拾人牙慧的跟着后面搞些小领域。
他的工作和投行的性质决定他要花时间去研究国际自由贸易及资本流动特性领域,但不用太花时间,专心吃透别人的理论成果就行,能够花一年时间读懂别人的理论,他就够了。
甚至读个半懂也行,反正中旗国际投行里面有的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胡祖铭不就在搞这方面的业务研究吗?
杨少宗对自己的规划很简单,吃透微观计量经济学,搞定行政经济学的扩展,将行政经济学领域扩大到地区竞争政策的研究,即政府干预行为对周边经济、国际贸易的长期影响范畴。
吃透这两个领域,他就够本了,后面就吃老本了,有空就真带几个出类拔萃的研究生搞一搞国际自由贸易及资本流动特性领域的研究,或者是继续和杨小凯教授合作……这个可能不太大,他不可能老是抱着杨小凯这棵大树混饭吃,以后拉着凡纲这种基础功底还算扎实的国内经济学家一起混口饭吃还是不错的……前提是他得先在经济领域功成名就,受到了整个国际经济学界的爱戴,否则,凡纲肯定不乐意啊。
总之,《个人计量选择对各国宏观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杨少宗触摸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好的机会,他本身作弊在前,又早有预谋的花了四五年的时间逐步吃透计量经济学,而且可以说是以后不可能再浪费这么多时间了。
包括这两年,他基本也都要拿出大把的时间做经济学理论研究,以后肯定不会这么做,一是犯不着,二是真的太累,为了吃透计量经济学,他至少看了六百多万字的研究论文。
最他妈要命的都是英文论文,国内在这个方面基本没有任何成就,唯一的成就只不过是翻译了一大堆基础性的教材,那种玩意……只要你真心想学,三个月之类就能全部吃通。
杨少宗是很清楚的,包括他自己提出的《行政经济学》,这实际上也只是计量经济学和宏观地区经济竞争模型的一种结合研究,即便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想要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难度几乎是登天。
除非,他把行政经济学整个领域全部完成,同时,中国经济正是凭借这一点成长为世界第一,那人们可以说他是中国经济之父,不给个安慰奖是说不过去的。
迟到二十年给你一个安慰奖,那他妈的有个屁用啊,杨少宗又不靠这个混养老金,他有急用,一步到位,直接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的第一人。
虽然是靠作弊,靠联合杨小凯、丹尼尔这样的国际顶级经济学家一起抓个机会,纯粹是水货级,可他不在乎,能忽悠中央政府就行啦。
再说了,中国经济学界的大忽悠多的去了,又不是他一个。
……
就在杨少宗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初稿,准备将后续工作交给自己的博士导师杨小凯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麦克法登时,国内股市也在悄无声息的动中,从9月底,一股极其强悍的行情忽然将淞股拉了上去,紧随其后,这股涨势开始减弱,但却一直在逐步提升,而且是多方位的全面发展,几乎找不到很明显的龙头股和类型股。
如果你真的非常熟悉阚治东,你会知道阚治东在操盘。
就是这么回事。
这不是管靳生的风格,管靳生没有这种耐心。
然而,真正让杨少宗吃惊的事情是管靳生忽然提出辞职,这将杨少宗吓了一跳,他真的不明白管靳生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
这让杨少宗很不理解,在中旗集团,因为93事件中管靳生和萧薇是唯一能够支撑大局同季昌玉对抗的人,也是保住中旗集团不被国有化的功臣,所以,他们两个人持有的原始股是仅次于杨少宗和杨建林的。
正好关于微观计量学的一些研究工作可以暂时结束,杨少宗立刻飞回旗州和管靳生在中旗集团总部在讨论这个问题。
杨少宗回来的很匆忙,而且是直接去了管靳生的办公室,刚一进去就看到管靳生正在和华康盛谈论问题,办公室里的私人物品似乎都已经收拾好了。
见到杨少宗,管靳生立刻站起身,走过去和杨少宗握手道:“杨总,咱们一直以来合作的都很愉快,其实也有很多不愉快的地方,可都是咱们的个性和鸡情,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决定!”
杨少宗很惊讶,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和管靳生道:“我怎么可能理解,我们中旗集团正在积极向一家亚洲第一流的国际投行转变,这不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吗?你在这个时候离开,我实在无法理解!”
他确实无法理解,自从他前往香港深造,将管靳生设为中旗集团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后,实际上就是将中旗集团的所有大权都交给了管靳生,几个月前,管靳生刚刚提议将中旗万通证券改组为新的中旗万国证券公司。
当时很多人都不同意,因为万国证券公司只是中旗万通兼并的一家地区性证券公司,而万通才是国内证券业务当仁不让的老大。
管靳生私下和杨少宗提出的理由是有归属感。
这是什么理由?
荒唐。
即便如此,杨少宗还是同意了,为了留住管靳生这样真正有本事的人,他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即便如此还是要走吗?
杨少宗不理解,虽然和淞州市委就中旗集团重新托市等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