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人生有限,当富翁年老要死了,不但万贯家财带不去,也带不走这些年轻的妻妾。富翁心想:黄泉路上我一人很寂寞,古代不是有殉葬的风俗吗?如果找一个我喜欢的人来殉葬,这样我还是有伴的。
当然富翁最喜欢的,就是第四个太太,于是对她说:“我平常多么关心你,一刻都舍不得离开你,既然我要死,你就陪我吧。”四太太一听花容失色,说道:“你现在对我好,但死了还有什么好呢?我这么年轻,我还有无限的未来,我不能陪你死。”大富翁听了很失望,就改找三太太。“我平常钱也给你,有什么好东西也给你,我也常常跟你山盟海誓,你能不能陪我死?”三太太一听,就说:“你知道我很年轻,还这么漂亮,你死了,我还可以再嫁给别人,所以不能跟你一起死。”
大富翁没有办法,只有找第二个太太。第二个太太听了说:“不行。我们这个家的事务,平常都没有人管。这样好了,你安心地去死,我会替你料理后事,我会帮你送葬,送到你安息的地方,再跟你告别。”
大富翁很灰心,万分无奈。看到大太太从那里经过,他心想:“这个更没有希望,我平常也不爱她,也不关心她,不过还是试试看吧!”就跟她如此一说。哪知道大太太倒是个有心人,她说:“我们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要死我陪你一起死。”
大富翁一听:“啊!真看不出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不到大太太倒真心实意,过去太对不起她了。”
这一段故事的四太太是谁?
就是我们的身体。许多人为了这个色身,营养、保健、化妆、温暖,什么都给身体,身体是我们最重要的、最爱的,但到了人生的最后,它却不是我们的,不肯跟我们一起去。
还有三太太,三太太是谁?三太太就是我们的金钱、黄金、钻石,我们的财产。当我们走了,它也改嫁给别人,转入他人之手。
二太太是谁?二太太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亲戚,他们不会陪我们一起死,顶多在送葬时,陪走一程。
所以这个大太太就很重要,大太太是谁?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平时并不管自己的心,我的心怎样修养,我的心要怎样升华,我的心怎么样才能清净,都不管它。尽管如此,人生走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唯这个心所造的善、恶行为的业力会跟随我们。
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12月20日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作者:麦家 字数:1130
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我曾养过两只狗。一只是朋友送的,德牧,名门血统,姿态高贵,仪表堂堂。我不敢慢待,每天都用上好的骨肉款待,有时还喂羊汤、牛奶。渐渐地,它除了精肉细骨一概不食,包括龙骨和猪皮。到后来,它学会了挑食精中之精,细中之细,超市买来的高价狗粮,它甚至懒得瞄上一眼,就像娇生惯养的小姐,或是满腹怨气的贵妇。而我分明从它慵懒冷漠的眼神里,看到了它深彻的不满和厚重的怨气。
另外一只是我在部队时养的狼狗。那时,我任务繁重,只能粗生粗养,想起了给它丢点剩饭菜,想不起就任它自生自灭,日子长了,我突然发现,我慢待的不是皱纹、芦苇或其他,我慢待的是真诚,真诚的朋友。这位朋友只需一碗粗粝的糙米饭,加上一点点肉末或油腥,就能令它开心、快乐,令它为我们的“友情”雀跃,神采奕奕,奔跑如风。
我讲它们的事,不是为了纪念,为了纪念不是这种写法;当然也不是为了板起脸做批判,那很无趣,甚至是傻。我只是想陈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司马光讲过,他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得很对,但还不够,远远不够。这不是司马光的问题,而是陈述的问题,是陈述的主旨和陈述本身。其出发点滥觞于我的情绪,一种红色的情绪,一种自找的情绪。
它叫做沮丧。
我时常感到沮丧,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与我的愿望是有距离的,物质的过分泛滥(强势)和情感的过于复杂,歪曲、掩盖、抽离了太多东西,包括真理。我们至深的需要不过如冬日的阳光一般和煦、简单,但总有人,太多人,喜欢顶着烈日,化身飞蛾,投向华丽的火焰,以趋之若鹜或奋发图强。我的沮丧不是因为灭亡,相反,人们学会了极端地展览生存,却同样极端地遗忘了幸福之根本——何止是人,我的德牧就是这样在高标准的物质生活中学会了痛苦,而狼狗却在无声处,给了我莫大的温暖和幽远的感悟。
是的,幸福必须是单纯的,单纯一点,欲望就可以少一点。有句成语叫做欲壑难填,是无上智慧:欲望就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东西,如同多米诺骨牌,打开一扇门,紧接着其他的门跟着就打开了。而绝大部分欲望是无用的,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复杂,一复杂就会茫然。太多现代人少了思考,很多问题他们是不问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去问。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该知道,满足欲望的最好方式就是关闭欲望之门。该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摘自《中华活页文选》2010年第11期
谁要你教坏他
作者:王溢嘉 字数:774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孩,一个曾经是你,但却已经不再认识你的小孩。
有一位老禅师,身边有一童子做伴,童子一点都不懂寺院的礼仪规矩。有一天,来了一个行脚僧,他见童子无学,就教导他各种礼仪。
入夜后,童子看见老禅师从外面回来,就上前去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心里讶异,就问童子:“是谁教你这些的?”
童子说:“是那位行脚高僧。”
老禅师于是将行脚僧叫来,问他:“阁下这个行脚僧,到底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了,可怜而不失赤子之心,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给我离开!”
结果,在黄昏的大雨中,行脚僧就被赶出寺院。
有人说:“我爱少女,因为少女的故事最短。”另有人说:“我更爱儿童,因为儿童还没有故事。”童年令人怀念,因为无忧无虑。为什么无忧无虑?因为“还没有故事”。
善道禅师说法:
“小孩出生时没有任何见解,那时他哪里懂得什么经?什么教?但长大之后,他就学会了种种知解,知道这个该怎样,那个应如何,却不明了这全是无端的烦恼。所以学道的人会赞叹婴儿没有分别取舍之心。”
因为有了“故事”,就变得“世故”起来。
所谓“恢复童心”、“重拾赤子之心”,并不是要摒弃一切知识和经验,变得无知、幼稚,而是能像儿童一样“无分别取舍之心”,没有分别取舍,没有无谓的牵挂,自然就无忧无虑。
这个赤子之心,其实也就是真心;而你心中的小孩,也就是你的真我。他虽然不认识长大成人的你,但你依稀还记得他,而且还对他充满了怀念。
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灵魂。”多花点时间和你心中的小孩在一起,你就可以找回你的真我,拯救你的灵魂。
摘自新星出版社《花开见禅》
一个市民的善意自白
作者:罗琼菁 字数:2172
别再做沉默的围观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救人有风险,出手需谨慎”的怪相,面对受伤的小悦悦18名路人漠然走过;面对跌倒的老人,不少人视而不见;面对嚣张的窃贼,有人唯恐躲避不及……
让我们不得不拷问一下人性本善的良知哪里去了?
社会信任纽带断裂,许多助人为乐的热心人“流血又流泪”,当“救助老人宝典”频频现于网络媒体时,当“救人有风险,出手需谨慎”类似调侃的俚语在网络上流行时,当看到“做好事可先留证据”的善意提醒时……我们不禁哑然,谁来扶起已经跌倒的道德之旗?
道德是人的品行修养,是人的内在特征,是人自身需要的产物;道德是一种道义与善,是人生幸福的体现。
为他人担忧,而不要为自己,限制我们的自私,展示我们慈善的情感,这些组成了人性自然的完美。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被善意地对待。这种对善意的向往,使得我们形成了道德和规则,并从中获得幸福。
我们不难看到善意是一颗心抵达另一颗心最短的距离,善意尽管手无寸铁,却有着世间最强悍的力量。所以,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心中的善意。即使一点小小的善意,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世界,使山穷水尽转变为柳暗花明,使罪不可恕的恶转变为人心所向的善。
下一次,别再做沉默的围观者。
我很平凡,与大多数人一样朝九晚五,为生活奔忙。因为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善意的社会,所以,自己先学着做一个善意的市民。
1。善意公民不要有多美,只是一定要包容大度;也不要有多帅,只要心胸不狭隘。遇见新到城市的人,他们温和接受不无端排斥;遇到职场新来人,他们平心相对不故作刁难。
2。有了微博、博客、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寄出去的倡议书石沉大海,无需烦恼苦心码字的建议信无声无息,我们凑不了那么多的粉丝,也没有犀利的文笔,但是也可以给社会提提建议,说说那些揪心事儿的解决之道,分享衣食住行的小经验小心得,亦是一份善意。
3。人口大国的土地上,你难以逃开拥挤,必须习惯等待,你可以讨厌别人的无序,但却要保持自己的规则。我们不是要求你绅士地为女性让座,不是期待你大度地出让应有空间。为配合各种场合里的秩序,做到不招人讨厌,是技能,是活法,更是善意。
4。不是森林卫士才需要呼吁纸张再利用,不是买了鱼缸的公民才需要保护鱼虾,不是薪水稀薄才需要饭菜打包回家,不需要我提醒你地球的资源只有多少,对于环保这件事情,只是偶尔的忘记罢了。善意的公民用伪造的动物装饰品,拼车上班,少用空调,买绿色用品。善意的琐碎不能让灰黑的天空突然光彩,但请不要怀疑,善意的集聚便是大慈大悲了。
5。行走江湖许久,你是否有过橡皮人的怀疑与困惑?如果与此同时你也是个善意的公民,那么也考虑一下支教吧!艰苦的环境考验你善意公民的最高资格,单纯童真的眼神亦给予你对悲悯的深刻了解。但是如果善意不够多,不好意思,此路不通请绕道而行。
6。总有流浪猫狗在大街上游走。有人觉得有碍环境主张消灭,有人提倡尊重生灵不惜出钱出力挽救小命。是存是留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