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边学道是开车来的,麦小年老婆死活没让边学道多喝,就倒了小半杯。
吃完饭,边学道和麦小年在客厅沙发上说话,麦小年老婆在厨房里收拾,侧着耳朵听两人的对话。
边学道既然来了,就没打算玩虚的。
咬了一口香蕉,问麦小年:“摸清上头意思了吗?”
麦小年抽出一支烟说:“20辆保底,30辆露脸。”
边学道问:“咱们能有什么好处?”
麦小年说:“短期稳固地位,长期的话,有好处可能会先想到我,也仅仅是可能。”
边学道问:“我听说这事背景挺复杂。”
麦小年说:“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都想在市领导面前表现。今年市政有几个大项目,市里财政有点吃紧,财政局就使劲勒钱袋子。市局想呼应市领导见警率的要求,硬着头皮给下面人压力。”
边学道把香蕉皮扔进茶几旁的垃圾桶里,拍拍手说:“行了,你也别愁了,300万够不够?”
听见边学道这句,麦小年老婆手里的抹布一下掉在厨房操作台上。
……
麦小年的危机解除了。
青石分局王局长的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局里好几个准备看麦小年笑话的,再见麦小年,也得挤出一丝笑容应付一下。
为啥?
一是麦小年真的拉来了赞助,二是人家这效率。
大家都以为很难产的东西,人家不到一周就搞定了,这说明人家有铁哥们。
事情最妙的地方在于,这种赞助肯定要大肆宣传,几个副局一打听,麦小年拉来的赞助是尚动俱乐部,尚动俱乐部老板之前被经侦盯上时,省委卢广效和省公安厅都打了招呼。
尚动老板跟麦小年是铁哥们……
尚动老板在省里又有关系……
我操!
这么想下去,就有点吓人了。
青石分局王局长很快召开了一次加强局内工作能力会议,会上,他充分肯定了麦小年到青石分局之后的工作态度和表现,要求全局上下,兢兢业业,再接再厉,提高辖区见警率,切实保一方平安。
在青石分局,麦小年地位稳固了,在市局领导耳朵里,麦小年也是一个干将。
最让领导满意的是,麦小年拉来的是经费,不是现车,地球人都知道现金比现车好运作。
喝水不忘掘井人,尚动俱乐部门口那块“警民共建”牌匾很快就换了。
当初那块写的是“警民共建试点单位”,现在去掉了“试点”。
当初那块的颁发单位是“新展派出所”,现在是“青石分局”。
说实话,以尚动现在的规模,门口再挂一个派出所署名的牌匾,已经不匹配了。现在换成“青石分局”,就体面多了。
当然,这块牌匾只是青石分局的一份见面礼,这样急公好义的热心企业,大家都喜欢得很,况且这个热心企业还“背景深厚”。
而在边学道心里,这300万不仅仅是为了交下一个麦小年,还有哈尔滨的公安系统。
捐了300万之后,大的不敢说,小的摩擦纠纷,类似于砸车和被经侦盯上那次,边学道就不会再那么被动了,当然也不会被崔建国羞辱性的扣车。
还准备在哈尔滨发展几年,这个钱,边学道觉得花得值。
……
市局领导对青石分局的表现非常非常满意。
文件发下去后,市局邓局长就有点后悔了,系统里这些大老粗,看不懂或者装傻怎么办?他们不主动问,自己还能安排人挨个去提醒?
可是真要是不开窍,说不得就要派人去点醒。
邓局长有点骑虎难下了。
倒不是说他这个局长权威不够,而是他放不下面子。
真要是派人去点醒,下面的人当面不会说什么,但背地里会说:老邓也真有意思,非要玩点弯弯绕,你看,差点把自己绕进去。
坐在办公室里,邓局长已经有了主意:等半个月,要是半个月内,下面这些分局还没有体贴上意的,他就豁出面子,挨个局长打电话,下指标。
邓局长正对着台历数日子,青石分局的电话到了。这才一周时间,青石分局不仅读懂了文件,还效率奇高地拉到了一笔300万的警车购置款。青石分局特别会说话,跟邓局长说,这笔款子,先紧着市局,青石这边还能再坚持坚持。
邓局长立刻心情大好。
有了青石分局这个表率,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邓局长决定,市局和青石分局派人,立刻组成一个临时购车小组。只要车辆到位,喷涂完成,市局领导亲自出席捐警车仪式,当面感谢关心公安事业的热心企业。
捐警车仪式还需要一段时日,但青石分局的悟性和效率,让其他几个分局压力很大。
头筹已经让青石分局拔了,现在的问题是别拖后腿。于是几个分局开始打听,青石分局里,是谁办事这么漂亮?
一问,知道了,是麦小年。
……
省体育局家属小区的动工日期已经定了,敢为足球俱乐部的场地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这个时候,圈子的威力彻底发挥了出来。
不仅去各个部门盖章很痛快,贷款也出奇的顺溜。原本很复杂的准备程序,被几个合伙的哥们分担承包了。
本身就是政府部门的家属小区,又有一批护法跟在边学道左右,边学道踏足房地产领域的第一步,还算轻松。
一次在聚会上碰到黄胖子,黄胖子问边学道:“麦小年跟你很熟?花300万捧他。”
边学道一脸真诚地说:“怎么说呢?我刚起步最困难那段时间,麦哥保过我,这次,一半算投资,一半是报恩。”
黄胖子盯着边学道看了好一会儿,嘿嘿一笑说:“报恩?很久没听过这个词了。”
第318章 伊春蒙家
“林畔人家”开始装修了。
装修公司是祝植淳介绍的,他到哈尔滨后,房子就是这个公司装的。
齐三书听祝植淳说了一嘴,也跟了过来,说要认认门。
一进小区,祝植淳就认出来了,卢玉婷就在这儿买的房子。
三个人下车,祝植淳抬头往上看,指着一个阳台打趣边学道:“你不是追着玉婷来的吧?”
齐三书看着祝植淳问:“玉婷也住这儿?”
边学道说:“真不是,好早买的,住得近纯属偶然。”
……
北京。
单娆找了个驾校去学车,拉着林琳陪她,最后王家榆也跟着一起去了。
听林琳说王家榆是边学道大嫂的妹妹,虽然关系有点绕,但单娆还是很快接受了她,因为单娆一个人在北京太孤单了。
詹红倒是经常联系单娆,但单娆对这个小三上位的女人天然有一种抗拒感,当然,以单娆的性格,就算她不太喜欢你,短时间内你也感觉不出来。
王家榆第一次见单娆的时候,知道这是边学道的女朋友,态度比较端正,因为她已经知道了,这个是自己和林琳的房东。
可是在心底里,王家榆想的是过年时她听边学道接打的那几个电话,很显然,边学道的红颜知己不止这一个。
自打在哈尔滨联系上边学道以后,边学德的生活轨迹彻底转变了。
他现在每天沉浸在股市里,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听股评,遇到有意思的地方,就拿个本记下来,学习、分析、吸收。
渐渐的,边学德喜欢上了炒股这个刺激的行当。
边学德身体里的冒险基因全部被唤醒,他甚至瞒着边学道,不顾边学道先拿20万练手的告诫,先是调动50万资金,后是调动100万,开始尝试进入深水区。
这个时候的边学德十分危险,忙着省体育局小区开工准备工作的边学道却全然不知。
还有一件事边学道不知道,为了满足大伯生前最后的愿望,边学义正在跟人较劲。
挨了一刀,废了一个人,花了20多万,终于选上了村长,结果边学义住院那一段时间,村支书私下里把将军山给卖了。
村支书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替买山的蒙家在村里传话:6月1号前,将军山上的坟都要挪走,过期不挪走的,视为无主坟,蒙家派人刨出处理。
边学义觉得他爸这个愿望实在是太波折了。
再波折也得咬牙争一下。自己家祖坟刚挪过去,若是没几天就被人撵出来,就算不考虑爸爸的想法,他这个新任村长也不好干了。
欺软怕硬是社会常态,尤其在农村这个氛围里更是如此。
边学义调查了解到,村支书卖山的手续不全,最起码上任陈村长没有签字。他觉得这事还有转机。
边学义找村支书谈将军山的事,说自己家的祖坟必须留在山上。结果村支书一顿太极拳,后来谈僵了,他直接告诉边学义,想顺利干下去,就别在将军山上纠缠,以后大家两好换一好,一起发财。
边学义回家把情况跟大伯说了,大伯长叹一声,闭上眼睛不说话。
有时候,将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有执念。
后来大伯找了个机会跟边学仁说:“我死以后,不要埋了,火化后,找条河扬了吧。”
边学仁把大伯的话告诉了边学义,边学义一股血气上头,就让村支书联系买山的蒙家。
起初蒙家根本不答理边学义,后来边学义放话了:你不跟我谈,你家埋在将军山上的,就住不消停。
这其实是文雅说法,完全可以理解为:你不满足我的条件,我就把你家坟地刨了。
边学义是村长,就住在村里,他要是真下狠心刨了蒙家祖坟,那是防不住的。
蒙家在伊春是个大家族,20多年前出过一个县委书记,随后一路勃兴,20年内,整个家族在政商两界都有发展。
政界,蒙家最高的位置是南方某省的正厅。商界,蒙家最富裕的一户是几千万家产。
当然,蒙家在伊春人眼中是个庞然大物,出了伊春,也就算一般般。
事实上,从七八年前,伊春蒙家就开始往外转移,有能力的族人陆续远走,留下一帮老人和一些胸无大志的中青年,在伊春逍遥自在。
他们也确实算逍遥自在了。蒙家人掌控着伊春政商的几个领域,所有市政工程必插一腿,交通局一直被蒙家把持,市里的夜总会、洗浴中心也都有蒙家的影子。伊春街面上跑的十几辆奔驰S350,其中七八辆是蒙家的。
蒙家买将军山,是因为在南方工作的厅官说,之后三五年,是他的仕途关键期,跳上副部就是鲤鱼化龙,跳不上去也就到此为止。
厅官在南方认识了一个风水先生,先生看了厅官的八字和住宅,提议说来厅官老家看看祖坟。
先生跟厅官说:“一坟二房三八字,祖坟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是至深至远的,还决定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你到了这一步,说明祖坟是有力的,但想更上层楼,就要实地细看了。”
厅官自己没时间,也不好露面,就让伊春的堂兄全程陪先生走了一遭。
先生到伊春后,把伊春周围走了个遍,挑中了将军山。
事情就是这样。
收到边学义放出来的狠话,伊春蒙家有人皱眉,有人不屑。
岁数大点的,都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虽然边学义这个新上任的小村长看起来很弱小,但也是地头蛇。
况且他们打听了一下,竞争村长时,这个边学义被人砍伤住院了。随后没几天,他的竞争对手晚上在家被人敲碎了两只手,敲断了一条腿。
事后警方说没证据,那是不愿意管。事情是明摆着的,这个姓边的地头蛇是个有毒牙的。
没跟南方的厅官商量,蒙家几个老人跟边学义谈好,山上除了蒙家,只许有边家一家,村里其他人家的,必须挪走。
边学义答应了。
一周之后,消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