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770章

财色-第770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李允蘅非常开心地回答道。

“这小傻妞儿——”范无病嘟囔了一句,就将车子开到了会场的外面。

有人跑了过来,帮范无病将车子停好。

范无病带着李允蘅以及保镖,拿着请柬进了会场,通过了两道检查岗之后,才算是进入了主会场,放眼看去,这里已经集中了大概有两百多人了。

看来今晚的活动规模不小啊,安保工作做得这么上心,一定是有大人物要过来参加活动,光是上海市的政府官员们出席的话,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排场的。

范无病心里面很清楚,有些领导出席活动,事先是不会通知的,只有在临时才会宣布,这固然是为了安全起见,另外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们的时间比较紧张,事务繁忙,经常有很多突发性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为了不放大家鸽子,就不可能事先安排好那么多的活动,只有看临时有没有时间参与了。

等到范无病被领到了自己的座位时,才发现这里居然是贵宾席,自己分到了一张可以坐四个人的小桌子,都归自己支配了。

范无病对自己的保镖和李允蘅笑道,“早知道应该再带一个人过来的,现在是三缺一了。”

不过现场倒是有很多人都是认识的,不少人都走了过来,向范无病打招呼,或者跟他讨论一下最近的经济形势,或者向他介绍自己的同伴什么的,总而言之范无病身边儿是不缺热闹的。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的时候,大厅里面的背景音乐突然就变了,从轻音乐变成了比较庄重的音乐,接着就见到十多个领导走了出来,跟大家打招呼。

李允蘅看了看这些年纪大概都在六十左右的老头子们,就有些惊讶地说道,“为什么中国和韩国的领导人的年纪都比较大呢?”

范无病想了一下,就回答道,“这叫作老成持重。”

“那为什么美国的总统一向就很年轻呢?”李允蘅又想起了一个问题,于是就问范无病。

“那叫作少年英雄。”范无病揉了揉鼻子回答道。

谈到了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差异了,美国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不同的,所以在用人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美国,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摆设,无非就是按照财团的意志去行事而已,即便是一条狗,也可以胜任有余,因为他们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体制来推动整个白宫的工作进程,所以谁当总统都没有问题,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实际上只是为了取悦选民而举办的一次大型全民娱乐活动而已。

而在中国就不同了,我们讲究的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资历让人无话可说,所以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话,才能够有机会走上这个最高的政治舞台,成为国家首脑,这样的话,能够年轻了才怪呢!

且不说两个人在这里聊闲话,不多时那十几位领导就走过来了,而且有人非常惊讶地说了一声,“无病,你怎么也在这里?”

范无病抬头一看,顿时乐了,原来那十几个人当中,赫然就有自己的老爸范亨啊!

再看其他的几位,至少也是中央委员,甚至还来了一位副总理,一位国务委员,这个阵容,倒是也非常宏大了。

“老爸你来得,为什么我就来不得呢?”范无病非常俏皮地回答道。

范亨闻言摇了摇头,然后就随着大家一块儿去挨个跟前来参加活动的代表们逐一握手,倒是不再搭理范无病了。

“他是你的父亲吗?”李允蘅看到范亨跟范无病的容貌极像,于是就忍不住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你说对了。”

不过范无病也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上海这边儿搞活动,居然把身在江南省的范亨也给请过来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凡事皆有因

等到曾副总理跟中央委员们到齐之后,就是会议组织方开始致辞,接着就是一通儿介绍,范无病倒是没有认真地去听这些内容,只是在介绍到他的时候,站起来向大家微笑了一下,摆了个POSE让记者们拍照。

结果闪光灯的频率立刻增大了几十倍,大厅里面尽是强光闪起,弄得范无病眼睛都有点儿花了,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

“上海的媒体记者们,实在是太热情了。”范无病发现自己将大多数人的风头都给抢走了,不由得有些讪讪地笑着对李允蘅说道。

李允蘅对范无病的名声之大,还是有些诧异的,虽然说自己在国内也是深受媒体关注的人物,但是由于父亲李健熙一向比较低调,他们这几个子女也很少公开在媒体面前露脸,除非是被狗仔队们围堵,才会泄露那么一张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出去,而一旦发生了资料曝光的事件,公司也会动用人脉关系来消除影响。

以三星集团在韩国的势力,要做到这些事情,还是游刃有余的。

因此当李允蘅看到范无病一点儿也不排斥这种暴露在闪光灯下的生活,就有些奇怪了。

范无病见李允蘅有些不解,就对她解释道,“在中国,名气这东西是可以当做资源来有效地经营的,你的名声越大,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就越多,做事就越方便。中国人向来是有名人情结的,所以才会有很多小册子上面都写着名人名言,而且很畅销。”

李允蘅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就像我小的时候,父亲大人经常让我们背论语一样,那就是孔夫子说过的话。父亲说中国人喜欢沉浸在历史当中为自己找借口,所以很喜欢研究古人说的话做的事,缺乏向前看的眼光,也缺乏进取的勇气。”

“夏虫不可语冰。”范无病怎么能够容许棒子编排中国人?摇了摇头道,“生活在夏天的虫子,成名周期很短,等不到冬天就死掉了,因此它从来都没有见过冰是什么样子。你们韩国人没有见识过中华上国的灿烂文化,自然也不会清楚为什么华夏文明能够传承如此之久,这就跟夏天的虫子一样。所以,任何一个局外人想要客观地评价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你没有立场,只能够看到表象,而不明白这种表象其中所隐藏着的成因。”

“听起来,有点儿不好理解。”李允蘅摇了摇头,她的年纪小了点儿,还无法理解这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

范无病自然也不能够说李允蘅头发长见识短,毕竟她只是个韩国人而已。

过了一阵子,范亨就溜达到了这里,看到范无病的身边又换了一个陌生的女孩子,不由得有些不悦,心想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换女朋友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自己见他一次,都能发现不同的女孩子陪在他的身旁,弄得自己都不愿意多问了。

不过这一次范无病就主动地向老爸范亨介绍了李允蘅,“老爸,这位小姑娘,就是韩国三星集团李健熙会长的千金,李允蘅小姐。”然后又给李允蘅介绍道,“这位是我父亲,江南省的代省长范亨。”

“伯父您好。”李允蘅很恭敬地给范亨鞠躬道。

“李小姐你好。”范亨一听,才知道这小姑娘还是比较有来头儿的,韩国三星虽然现在美国玩不转,但是在中国大陆的名气还是很响亮的,尤其是电子产品这块儿,在各省市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是在江南省,也有不少三星集团旗下的销售商。

李允蘅也是有点儿小心思的,否则就不会称呼伯父,而要喊范省长了。

范无病小声给范亨介绍了一下李允蘅来到中国的情况,然后又把自己正在跟三星合作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对老爸范亨建议道,“你那里也可以拉他们过去投个资建个厂什么的,也好过总是我去搞资金扶持,引来无数的闲话,这个也算是引进外资的一项政绩了。”

“那也不是不可以,有什么好的项目没有?”范亨点头问道。

江南省确实没有什么规模太大的外企,若是能够让三星在江南省落地建厂,且不说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起码能够从形象上扭转江南省较为不利的落后局面。

范亨也很明白儿子的意思,于是就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便发觉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真不能轻忽,眼前的关系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而且儿子的那些外国生意伙伴们,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这样零零总总地加在一起,就是不小的力量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亨对自己说道,于是他看着李允蘅的目光就非常友善了,“李小姐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江南省玩一玩,那里还是有很多山水之乐的,到时候让无病陪你一块儿过来,我专门给你接风儿。”

“谢谢伯父,我一定会去。”李允蘅很高兴,又给范亨鞠躬道。

范亨也没有在这边儿多停,毕竟这次是集体活动,他也是应邀而来,因此谈了几句话,就回到了他们那边儿。

这一次范亨过来,却是上海市政府跟香港的一些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会谈,不但邀请了许多工商界人士,也邀请了附近一些省市的领导,像范亨这样的大有前途的中央委员,自然是邀请的首选。

而在香港方面,则是邀请了一些大集团的老板,还有一些跟大陆方面走得比较近的政府官员们。

虽然中英之间在香港回归的问题上龌龊不断,也有人担心九七回归之旅不会太顺利,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坚信,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中国政府都会坚定不移地收回香港主权。就像邓公说的那样,九七年我们是一定要收回香港的,要么坐着我的专列去,要么就开着坦克去。

尽管港督彭定康想要搞直通车,并因此闹得内地政府跟港府之间几乎断绝往来,但是大部分港府官员尤其是中国籍官员,就迫切地希望加强同内地之间的联系,为自己将来回归之后铺路,而深深扎根香港利益攸关的那些财团们,更是早就跟内地政府眉来眼去混到了一处,不管是捐建图书馆,还是建立基金会什么的,无非就是破财消灾,希望能够延续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将百年富贵继续下去。

香港和上海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

香港的股票买卖,可以追溯至一八六零年,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其股票转让以私人交易形式,透过中间人撮合。一八九一年,香港经纪协会正式成立,后来改名为香港交易所。

早期的买卖,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经纪间互通消息,包括货源多寡、价格多少等,然后经纪会坐着人力车去找投资者洽谈。当时的节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资公司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等。

解放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还无法和上海相提并论,中国内地解放后,上海交易所部分券商和金融从业者开始转战香港,带来了人才和不可或缺的资金,一些上市公司也出于各种考虑,开始迁移到香港上市,促进了香港股票市场的活跃局面。

以当时的大公司怡和控股为例,一九四九年以前,怡和的主要生意集中在长三角流域,之后出于各种考虑,确定以香港为中心。经过休养生息后,一九六一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发行九十万股,每股十六元,当时超额认购五十六倍,开市价三十一块多,完全可以见证当时香港市场的繁荣。

可以说,香港目前的很多大财团,都是从内地跑过去的,加上这些人年纪老了之后思乡心切的原因,这几年改革开发之后,回到内地进行投资的人很多,上海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较为日益密切。

这一次的交流活动,无论从规格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