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1431章

财色-第1431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方已经失去了主动权,最后只好跟范无病讨价还价,希望把土地矿山转让价格再抬高一点儿,毕竟一亿美金的转让价格也实在是太低了。

不过范无病不为所动,他看的很清楚,非洲当地政府对于白人的政策毕竟是从紧的,对方自行开发矿山不大可能,否则也不可能找到中国人来合作这事儿,因此对方并没有什么筹码可以跟自己谈判。

果然,僵持了几天之后,对方终于撑不住了,他们的家族产业又有几处破产,损失颇大,最后矿主只好以一亿美金的价格,将这边儿的土地矿山转让给范氏投资集团,正式签了合同,法律生效。

合同一签,欧洲那边儿立刻有了消息,说是压力都不见了,甚至于原先欺负自己的几个财团,还补偿性地跟他们签了几单生意,算是对于之前事情的经济补偿。

这矿主此时才体会到,自己没事儿找事儿,招惹了一个根本惹不起的庞然大物,这一次的事情只能说是自找苦吃了,退一步想,虽然说自己拿到了这块儿地方,但是根本无从开发起来,别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合作开发的可能性,能够卖出一亿美金,总是聊胜于无了。

范氏投资集团这边儿将地拿到之后,政府方面跟非洲那边儿也谈得差不多了,一边儿在当地修建一条长达九百公里的铁路,帮助当地改善生活环境,一边儿获得了在当地的探矿采矿开发权。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原先是跟人合作,就需要在合同上格外注意,此时全成了自己的,相对就简单多了,主要问题就是跟当地政府之间的沟通,看看政府方面究竟有哪些条件限制,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问题就不大。

同时范无病也要求自己手下的这些专家们好好地研究一下,看看究竟以何种方式来处理这边儿的矿山采最为合算?

如果是按照对方原先的算计,肯定就是钛加工厂,铁矿石其实是废料垃圾出口,还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补贴,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矿石一旦在非洲这边儿作为垃圾出口的话,那么在内地上岸的时候就会无法通过。

国内的情况范无病也很清楚,不管你装的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对方给你贴了垃圾的标签,那么你就绕不过这道手续,不可能报关成功。

这个也难不倒范无病,他指点了一下,把出口地点改成印尼,中转一下,从印尼出口到中国大陆,就避开这个洋垃圾的名目了。

其实,操作上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尤其是这些铁矿石的品味要远高于从各地进口的铁矿石,即便是进行最严格的检测,也无法说出什么不对来。

现在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还是那个钛铁分离技术,如果这个技术是虚构出来的话,那么一切活动都白做了。

无法将钛铁混生矿成功分离开来,即便是这样的铁矿石,也是垃圾,因为虽然含铁量很高,但是因为钛的存在,一样无法进入炼钢炉,否则是会爆炸的。

经过情报渠道的调查,对方确实有这个新技术,而且是一种全球任何公司都没有的技术,他们的技术来源是欧洲最大的冶金公司之一的财团的总工程师和世界矿业三巨头之一的首席探矿师,技术水准还是很高的,但唯一的一个缺陷,就是这项技术并没有实际应用过,其中的研发风险非常大,很可能成为无底洞或者研发失败,那时就会血本无归。

正是因为这个技术资料存在不确定性,而且投资又巨大,所以原来的矿主才想要找中国人合伙儿的,只是没想到碰上了钉子,把自己扎了不说,矿山也被迫转手了。

因此在临走之前,对方不无恶意地将技术资料无偿转让了。

范无病很清楚他们的心思,无非就是想着自己已经没用了,假如范氏投资集团因为这个项目的失败,导致大量的资金被消耗掉,那么他们看着也就高兴了。

对于这个问题,范无病有自己的考虑,国内虽然没有很高明的钛铁分离技术,但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的专家还是很多的,因此他在第一时间之内就把这些资料给要了回来,然后通过关系找到了矿石分离技术专家,以帮助他确定这些技术资料是否值得信赖。

经过几天的分析和验证之后,这边儿就传来了好消息。

对方给的技术资料确实是可行的,只是其中存在误导,加大了建设的困难程度,所以才会导致需要花费高额成本去建设分离厂,国内的专家表示,通过对分离设备的简化,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投入就要少多了。

范无病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这就意味着自己在非洲的投资已经不可能亏本儿了,同时还获得了世界一流的钛铁矿石分离技术,并能够随时投入应用。

为此,他专门把这个修正过的技术拿去注册了专利,同时聘请国内的矿石分离专家们去非洲那边儿指导分离厂的建设,以及技术的实际应用。

正月初八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办花灯展了,正好央视有采访摄制组去录节目,梓琪就喊来了范无病,同她一块儿去看花灯。

他们是坐车过去的,一路之上,大家的兴致都挺高。

央视里面不乏能说会道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多,男男女女的混杂在一块儿,话题就多了。

今年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住房问题,因此谈来谈去,总是绕不开这一块儿。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小伙子口沫横飞地说道,“是的,你是这样以为,但是在中国你并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七十年。从现在退七十年,那是抗战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况下三十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当了,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的扔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任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范无病听得眉头一皱,立刻就想到了形容中国的房地产的那个很有名的笑话,不由得摇了摇头,给他们说了一遍。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范无病讲完了这个笑话之后,就发现大家虽然在笑,但是笑容都比较冷,显然是很受刺激,于是他就说道,“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呢?还不是舆论导向的结果,就好象六十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七十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而京城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而今天所有的狗屁学者又开始了这一套愚弄百姓的旧招:白领一族新标准,成功人士新选择X环X路小户型,X环X路商住型。收了你几十万后,还得每个月收你租金,叫作新物业费,还有银行利息,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加息、政策等等等等。总之不怕你不被整死,就怕你死得不够惨!老百姓咋就这么乐于上当,而且百上不厌呢?”

这也是范无病有感而发,国际上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够搞定,但是国内的事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也未必能够搞定,在搞定与搞不定之间,范总本人也感到有些迷惘了。

“哥哥哎,您看得透彻。”过了好半天,原先说话那个小伙子对范无病说道。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当

显然范无病的话还没有讲完,他还没有再说什么,旁边儿有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看着稳重一些的记者就接着说道,“买房子是第一大当,剩下还有三个呢。”

“愿闻其详。”那小伙子凑趣道。

可以理解,大家都是年龄差不多的人,尤其是在央视里面,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当范无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一番牢骚之后,大家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范无病也是闲得无聊,前世的不得志意识此时占据了主流,便跟这些同样是奋斗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胡扯了起来。

至于他所说的四大当,实际上除了买房子之外,还有三个,就是就业、教育,和买车。

“不少人都在感慨,当年有些人当知青的时候,当有人下岗之后感到没有生路,只能静坐抗议却无人理会,只能沦落街头还被人编首歌嘲笑着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经和今天的白领一样风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也曾经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曾想过二十年后的今天,你一样会和他们一样沦落街头,众叛亲离?”那个老记者也是能说会道的,见多识广的,这些事情随口就来,“有人说,嘿!哥们儿你不知道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什么什么保险么?呵呵,你们这些在北京漂泊好些年的,交了无数保险大概有好几万吧,但失业的时候跑断腿也没人给你啥保险,反而很多保险都被冻结了,说你交得断断续续的,这还不算,你以为你到了六十岁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