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回到村里种地去 >

第22章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22章

小说: 回到村里种地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哥,你要卖酒啊。”小美女这时候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哥,我要去呢。”

方文一笑,“要不这样,我请你们去卖酒,卖出一斤提成五块钱,包工作餐管住。”

“不错呢,就当打五一假期工,方老板什么时候出发。”小美女财迷的雀跃道。

“现在就走,到了蒙阳镇请你们吃早饭。”方文想着卖不出去就当玩吧,以前又不是没跑过业务,在说咱这酒的确是好东西,又不是骗人。

“那还等什么,赶紧换衣服出发咯!”小美女兴奋的大叫道。

PS:第四更到!

第三十一章 赶集'五更'

蒙阳镇和龙洞镇的赶集日刚好相反,一个人单号,一个双号,有摆摊做生意的往往是附近两个镇子一起跑,一边一天,这样一个月三十天都有生意可做。

两个镇相隔甚远,如果走山路,单以脚程,单边至少要五个小时,不过好在有车辆不是,从村里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叫面包车也方便,方文想了想,搬了两大缸上车,另外有一些用来装酒的小坛子,小壶。坛子精美,五块钱一个,可以装两斤酒,小壶三块钱一个,能装五斤。

“出发咯!”小美女欢快的叫道,到让中年司机频频注目,看神情,很是羡慕方文的艳福。

道路两边,花儿凋谢呢,让田野里凭空多了几分萧索……

不去理会后坐三个女孩唧唧喳喳的咬着耳朵,方文和司机攀谈起来,“师傅,蒙阳镇上有什么地方好摆摊。”

司机是个中年人,到是有些健谈,“你们这是去卖酒?”

“算是吧!”方文点头应道。

“那怎么不等上一天,明天龙洞镇上就赶集了。”司机大哥有些不解。

方文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插开话题,“今天刚开封出来,忍不住就先拉一些到蒙阳去卖。”

“你这是什么酒?”镇上一般也就酿两种酒,谷子或是高粱酿造,方文各买了两百斤,这些车上各有一坛子。

“高粱酒和稻谷酒。”

司机更加不解了,“没听说你们村里有人酿酒啊。”

不是村里没人酿酒,根本就是整个龙洞镇就只有一家,也就是方文买酒的地方。

方文眼珠子一转,眼前的司机大哥不正好是个推销的对象吗,正好来个'试营业',“师傅,我这酒可不一般,村里看风水的李老师你知道吧,我是他的徒弟,李老师有个祖传的养生酒配方,好几十种药材泡了三年这才开封,这酒虽然不能治病,却能养生,尤其对胃病调养极为有效果,而且还有开胃,顺气,健脾等多种妙用!关键是喝这个酒不上头。”

“你说的是李中军李老师,原来你是他的徒弟啊,前几年我家里不顺,就是找李老师看的门房,你这酒?”司机有些心动的样子。

方文大喜,心道:要不干脆拜李老师当师傅算了,这周围十里八村的李老师就是一面旗帜啊。

“酒好不好,你尝一口就知道了,今天我就带了一百斤去试试看市场,后面还会抬价。”方文诚恳的说道。

“这价钱?”小地方就是如此,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价格接受不了,通通免谈。

方文想了一下,还是没有动摇,开口道:“我这酒是六十度酿,镇上的价格是七块钱一斤,算上每一缸几百块钱的几十种药材,加上车费,人工费,三年陈酿,成本价都在三十块钱一斤,师傅你要是卖就算你四十块钱一斤,就赚个辛苦钱,我这酒拉镇上少了五十绝对不卖,今天去也就做个宣传,后面还会涨价。”

司机一听四十块钱一斤,真的不算便宜了,茅台迎宾才二百多一瓶,普通郎酒一百就能买一瓶,更不用说金六福,丰谷,庐洲老酵,五粮春什么的普通酒了,但这些普通酒可是大品牌出厂的啊。

不过听方文这么说,显然有些心动,这不是现在买一斤要便宜十块钱吗,后面还会涨价。

方文看司机的表情显然有些挣扎,连忙开口道:“你要买我在送你一个精美的酒坛,不额外算钱。”

司机刚才也看见了那种二斤装的小坛子,一想,的确很划算,“那好,等下车我先尝尝,酒好,我就买几斤。”

“谢谢师傅了,要是酒好,还麻烦你多宣传宣传,这是我的电话,下次在给你个优惠价格。”方文拿出一张条子,上面有他的电话,这也是事先就准备好的,要是酒卖得好,说不得要去印刷点名片了。

反正玉米还要等上三个月才收获,养鱼又花时间,另外一些蔬菜种子,短时间又长不出来,正好卖卖酒,挣点钱。如果真能挣钱,以后带着村里人一起发财也好,虽然他得到了古井里的珠子,但这井却是属于村里人的,也是属于整个山沟村民的。

三女在后面咬耳朵了,小美女轻声道:“小情,没想到你哥哥这么能忽悠呢。”

谢桃也凑了过来,“是呢,明明昨天才泡的药材怎么就成三年了,还有你哥哥怎么变成风水师的徒弟了。”

妹妹一笑,“广告知道吗,广而告知,我哥还没说喝上一口,一口气就能上八层楼呢。”

两女一听,跟着呵呵笑了起来,打闹了一阵,没过多久,就到了蒙阳镇上。

司机大哥大概想着买了便宜酒,还好心把方文拉到中心街道的一个铺子外面,这里就可以摆摊,店主还提供桌子板凳,在外面摆一天只需要交十块钱就行了,这下好了,省了找地方的麻烦!

蒙阳镇和龙洞镇差不多大,只是这里更靠近县城,街道边的房子显得要好一些,分了三个街道,一条通公路,一条主街道,还有一条中心街,修建得有些弯曲,道路也不规格,铺子外面都可以摆摊,集中了饭馆,茶馆,衣服店,也是整个镇上最繁华的地段,也些类似城里的夜市,不过在镇上却是白日摆摊。

此时不过早晨九点,赶集的人还没到镇上,摊住们一些已经拉着货物来了,还有一些还空着。

面包车停在店门口,五十多岁的店主就走出来招呼,毕竟在他门口摆摊能白得十块钱呢。

“你是这卖酒啊。”店主一见卸下来的货物,一眼就认了出来,只是奇怪这买酒的组合,一个大龄青年,三个妙龄少女,这和卖酒貌似不占边吧。

“是啊,蜂王养生酒。”

“恩,要是酒不错,肯定能卖出去,我给你拿桌子出来。”店门里面卖一些小孩子的零食,此时还不到中午小孩放学,也什生意,店主正清闲着没事干。

等把酒放好,桌子上摆着小酒坛子,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蜂王养生酒!”字是谢桃写的,毛笔字很一般,不过女孩能写毛笔字已经很不错了。

方文这时拍开一个酒缸,顿时酒香味就弥漫开来,夹杂着浓厚的药材味和蜂蜜味道,一闻就知道里面的确是放了料的。

司机一闻显然很满意方文没骗他,的确就应该是这个味。

妹妹已经从旁边买了纸杯过来,方文舀出小半两,递给了司机大哥,“你尝尝就知道酒好不好了。”

司机也不客气,小地方可没有酒驾一说,接着纸杯,先是闻了一下,这才抿了一小口,顿时脸上笑了开来,“好酒啊,入口纯绵,有药香,还有蜂蜜的甘甜味,恩,还真跟说的一样,我感觉身体暖烘烘的,全身都在散气一样。”

“真有这么好?”店主凑了过来。

“叔,你也尝尝。”方文又舀了小半两出来。

店主一尝,顿时两眼放光,“你这是什么酒,好酒啊,真是好酒。”

方文连忙把刚才车上说的重复了一遍,这广告词看来短时间是不会改变了。

司机从酒味中回过神来,“方兄弟,给我来四斤。”

方文一听大喜,四斤一卖出去,这来回的车费算是挣回来了,连忙装满两个小坛子,说道:“两个坛子免费送了,一共一百六十块钱,来回车费一百,讨个吉利,开张大吉,正好六十块钱啊。”

“好!”司机笑着点出六十块钱,接过酒,嘱咐收摊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过来接人。

司机大哥开车走了,这店主喝完了小半两酒,凑了上来,“小兄弟,你这酒怎么卖的?

方文一想,“您老也看见了,我这酒本来打算卖六十的,司机大哥是一个照顾生意的,在车上就谈好四十块钱一斤。”

店主一听六十一斤,有些为难之色,他买小孩的零食,一天的利润也不过四五十块钱,还不够买一斤的。

方文一看,小声说道:“您老要是想卖,我也给您算四十,不过您老可别说出去了,酒坛子也给你成本价五块钱一个。”

店主一想,反正婆娘今天到县里进货去了,挪用点钱出来总能搪塞过去不是,这不是酒好,一斤又能便宜二十块钱吗,“好,我自己拿壶子装酒。”

“您老要多少。”

店主霸气的伸出一个巴掌,又马上缩了三根手指回去,“先来两斤!”

很快,方文收了七十快钱,摆摊费十块直接给了,又额外送了一两酒给店主,可谓皆大欢喜。

店主美滋滋的就着花生米在店内品酒,方文这也空闲了下来,这时候天色太早了,街道上根本没人,也什生意好做,只能在等等。

“哥,没想到你口才这么好呢,这都卖出去六斤了呢,恩,我们也有三十块钱提成了。”妹妹小声念叨。

方文一愣,“不是说你们卖出去一斤才有五块钱提成吗?”

“对啊,我们站在一旁一起卖出去的,对了,你要包吃的,快给钱我们去吃早饭了。”妹妹笑呵呵说道。

恩,的确还没吃早饭,开张不错,方文摸出张老人头,霸气的说道:“去吧,都去吃碗面,剩下的八十八块过会退回来。”

“小气,我们花光才回来。”妹妹接过钱,拉着小财迷和谢桃跑走了,看情形不逛半天的街道是不会回来了。

方文点上烟,美美的吸了一口,猛的吼了一嗓子,“卖酒了,卖酒了。”

以前干民工都不在乎路人的眼光,何况现在是在小镇上,这吼起来半点负担都没有,心中却道,下次把李大嘴叫来,那嗓子干这个正合适!

PS:第五更到!今日超过万字更新了,求收藏,推荐票。多来几张票票,明天如果不忙继续爆发。

第三十二章 酒干倘卖无

“狗皮膏药哦,正宗的狗皮膏药,风湿内风湿,坐骨神经痛……一帖见效!”

“耗儿药,最新的耗儿药,五块钱一包。”

“'蛤'磁五行针,全套的,只卖二十块钱咯!”

“'大渍'洗衣粉,卖一袋送脸盆了……”

“名牌'麦克'球鞋,三十一双啦!”

“康师'虎'方便面,二十八一件!”

“'学书郎'复读机,让你的孩子学英语啦。”

“背锄头咯!”

清早一过,街道上开始热闹起来,小贩们尽显十八般武艺,长枪短炮各显神通,没有最山寨,只有更山寨!

所谓三人成虎,在小镇上时常如此,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外面的人其实也不清楚里面到底是在买个啥东东。

小镇上的生意其实很好做,又相当难做,还是那句话,任你吹得天花烂醉,只要价格高出村民的底线就通通免谈。

像这些山寨货在城里根本卖不出去,一看就知道是假货,可在小镇上却是有人信的,一天下来,小贩们的生意竟是相当不错。

究起原因,还是国人的素质不够高,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是文盲,只因为经常上街会一些简单的算术而已。

不过要说村里都是穷人,却是不尽然,现在工地上干一天,即便是打小工,少了一百都不好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