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世家子 >

第835章

重生世家子-第835章

小说: 重生世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了洪峰的电话之后,听着洪峰的话语,许红专这边,也是眉头一拧,难道说,红江省又出什么第1080章 紧急常委会事情了?

沉吟了一下,许红专开口探寻道:“洪秘书,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虽然,许红专和洪峰之间算起来还有一些远亲关系,可是,此时此刻,许红专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有人在领导身边的好处,最起码。能够最大限度的揣摩和领会领导的意图。

所以,洪峰即便是许红专的后辈,但是,许红专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切,都是按照工作之中的规矩在走。

洪峰自然是清楚,许红专想要问什么,抬头看了看房门,压低声音道:“秘书长,别多想了,是关于防汛的事情。”

作为领导的秘书,各个方面,洪峰都是要注意的。秘书工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除去协助领导做好工作以外。在有的时候,秘书的嘴巴需要很牢固。秘书,是领导身边的亲近之人。这放在古代,那就是内侍一样。领导的很多事情,包括生活上的事情,都不会避讳秘书。这样一来。领导的事情,秘书是最熟悉的。这就需要秘书有一个严实的嘴巴。没有这个,是万万不行的。第1080章 紧急常委会

洪峰在这种事情上是十分注意的,说句不好听的,别看现在深得聂书记的信任。如果不注意的话,有可能,一个事情就彻底破坏了自己在聂书记心目之中的形象。就好比现在。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小事,可是,如果让聂书记知道了,谁知道会不会在聂书记心目之中留下一个不牢靠的印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洪峰相信,成败是决定于细节的。对于这个,洪峰也是深有感触的。

上午十点,这个时候,距离打电话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时间了,洪峰站了起来,走进办公室,道:“书记。时间差不多了。您看?”

聂振邦也站了起来,对着旁边的水利厅长何正辉道:“正辉同志,一起吧。”

带着何正辉一起。走进会议室,此刻,红江省省委常委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聂振邦环顾四周,陈乐和李蔚然坐在一起,和韦林三人在小声的交流着什么。

纪委书记龚正,则是一脸的木然,没有任何的表情。龚正向来都是如此,这是一个纯粹的纪检工作者,不管是谁,他都是这么一个态度。

秦广汉的心态却是有一些变化。和聂振邦的谈话之后,秦广汉这一段时间和李蔚然自然的联络也多了起来,这说明,秦广汉的心态已经在改变了,已经在向着聂振邦靠拢了。

姚定国此刻则是看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一副严肃的神态。

新来的常委。黄文伟和姜春阳都是表情肃穆。方远山此刻也显得十分的淡定。

至于军分区的司令员陈栋梁那就不要说了。一向都是沉默寡言的代表人物。

走到自己的位子前面,聂振邦坐了下来,对着何正辉挥手道:“正辉同志,你就坐在秘书长旁边好了。”

说着,聂振邦清咳一声,开口道:“开会了。这一次,把大家都召集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也是一个很紧急的会议。大家都知道,最近这一两个月,红江雨水不断,这给全省的抗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上游几个省份也普降暴雨。长江的水位持续上涨。更是给红江的防汛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这一次,我特意把水利厅的何正辉同志请过来,列席会议。主要的目的,就是商讨一下红江防汛抗洪的工作。”

话音落下,聂振邦也不等其他人做表态,直接点将道:“正辉同志,你来介绍一下,目前红江省的防汛情况。”

何正辉点了点头,站了起来道:“聂书记,方省长,各位领导。连续两个多月以来的阴雨天气给红江的防汛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初步的统计,红江全省,累积降雨量超过了六千毫米。也就是说,水位至少上升六米。当然,这只是一个顺势的推理,实际的情况,远不止这么多。根据全省各个支流各个县市水文站的测量数据显示,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全省,各大支流,水位上升,最低的达到了十三米、最高的达到了二十一米……目前,全省全线超过了警戒水位,其中、红江等五大河流的水位大多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危险水位……”

何正辉的话语,极其的流利,这一段时间,何正辉整个人都扑在了防汛的工作上面,对于这些水文资料和数据是最熟悉不过的。

将之前在聂振邦办公室里面汇报的东西,重新复述了一遍之后。何正辉总结道:“根据全国防总的指示和调度,这一次,红江要承担中上游洪峰的泄洪工作。这意味着,红阳湖的洪水,在短时期内不能进行泄洪,这对红阳湖以及全省的防汛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何正辉的话音落下之后,每一个常委都皱起了眉头。黄文伟举手道:“聂书记,全国防总这边怎么能这么做,这不是牺牲红江,周全集体么?这样一来,红江的防汛形势很严峻啊。我们是不是向国家防总提一下意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让红阳湖提前泄洪。”

一看就知道,黄文伟在这方面经验的缺失。这也是很正常的,黄文伟曾经工作的地方主要是在金梅省,那边,本来就是水资源欠缺的地区,几十年也不见得能看到洪峰。顶多,黄河能够有一点而已。可是,这和南方的抗洪是不能比的。

聂振邦微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既不反驳也不赞成,转头看着方远山道:“方省长,你是省防指的总指挥。你来谈一下你的看法如何?”

政府一把手,兼任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总指挥,这也是体制内的一个惯例。方远山虽然在抗洪方面的经验不多,但好歹也是经历了去年的抗洪的,多多少少比黄文伟要成熟一些。

微微点头,开口道:“想国家防总要政策,这恐怕行不通。不光是我们省,楚南省的云梦泽也是如此,可以说,楚南省的防汛压力,并不比我们小。在三峡工程的调度之下,中上游的洪峰是必须要解决的。任何时候,都必须要确保三峡大坝的安全运行,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方远山顿了一下,继续道:“在下游方面,江南江北以及沪城这是经济发达地区,是绝不能出问题的。所以,全国防总的调度和安排是没有任何折扣可以打的。”

说到这里,方远山环视了一下其他的常委,沉声道:“具体到省内的防汛工作上,省防指以及紧急调拨了大量的编织袋,也储备了足够的砂卵石。与此同时,根据军委的命令,省军区,以及红江的武警部队已经全体待命出发奔赴抗洪一线。驻守大堤。在各大支流以及长江沿线大堤上,我的态度是,分区段,各个地市一把手负总责。哪里出问题,找哪个。人在堤在,堤毁人亡。”

方远山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是很正常的,基本上,每年的防汛工作都是如此做的,省里交给各个地市,地市又压给了各个县市,具体下来,乡镇包干,村组负责。全民动员。由大堤沿线的村组村民组成巡逻队,在安全度汛的期间,日夜坚守大堤,随时随刻,保证有人巡逻,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排除险情。

聂振邦此刻也抬头道:“好,我赞同方省长的意见,这一次,防汛形势的严峻是前所未有的,甚至,都超过了96年的大洪水。和那个时候相比,现在的水利工程更为完善,大堤也都重新进行了修复,尽管,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更应该有这个信心,做好防汛工作。人在堤在、堤毁人亡。这句话说得好,我看,可以给各个地市下达命令。哪个出了问题,地市一把手二把手直接撤职。”

说到这里,聂振邦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道:“同志们,红江的防汛形势,是严峻的。作为领导,我认为,我们务必要和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我建议,省委常委班子全体领导。都分散到各个地市一线,督促和参与防汛抗洪工作。”RS!!!

正文 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团结

“我同意聂书记的意见,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此时此刻,正是全省最为关键的时候,我们作为省委领导,自然是需要亲临抗洪一线。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省委对抗洪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省委抗洪的坚定决心。”聂振邦的话音落下之后,秦广汉立刻说了起来。

秦广汉已经很少有这种气势十足的时候了,以往开会,秦广汉基本上都是不做发言的,今天,秦广汉如此活跃,倒是让不少人感到了一些意外。

常务副省长黄文伟更是颇有深意的看了秦广汉一眼,无疑,黄文伟已经将秦广汉当成了他最大的对手。

一般来说,副书记和常务副省长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团结都有机会,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副书记的赢面比较大。

说完,秦广汉的脸上露出了一副坚定的表情道:“聂书记,各位同志,我请求前往最为艰苦和危险的地方去。”

聂振邦摆了摆手,秦广汉这个人倒是机灵,自从上次的谈话之后,秦广汉就逐步的拉近了和李蔚然、陈乐等人之间的关系。现在,如此高调的亮相,秦广汉这是在为他自己造声势。在为将来做打算。

这边,黄文伟也开口道:“聂书记,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另外,我看,还是和国家防总协商协调一下。争取,和中上游的洪峰形成一个错开。这样。对我们红江的防汛压力也好一点。”

黄文伟说得很是巧妙,没有主动要求什么,而是把他的自身的优势给体现了出来。

在防汛抗洪这一方面,黄文伟很清楚,自己一个北方干部是无法和秦广汉相比的。甚至,管涌,塌陷等术语他都不一定懂。要求去最艰苦和危险的地方,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黄文伟只表态服从组织的安排。另外,第1081章 前所未有的团结以黄文伟的背景,的确是能和国家防总说上话的。

黄文伟的打算很简单,绝不让秦广汉专美于前。可惜。黄文伟却是没有顾忌到方远山这边的情绪。

看到黄文伟这么说,方远山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不过,在这种情况,这种场合之下,方远山硬是忍住了。

接下来,陈乐、李蔚然以及韦林等人也都纷纷都表达了请战的意愿。

这边。方远山看着聂振邦,微笑着道:“聂书记,您看怎么安排妥当?”

聂振邦此刻,面带微笑,点了点头道:“同志们的情绪都很高。都很有担当。这是一个好现象。我很高兴。大家都有这么高的觉悟。我相信,只要省委班子团结一致,全省上下,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和驻军部队和武警官兵团结一致。从上至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这一场特大洪水。”

在此刻,整个常委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团结。对于这个。聂振邦根本就不觉得意外。

国人的思维特点,就是如此,在面对外力的时候,骨子里面,那种大义和民族情结,自然而然的体现了出来。这就是华夏五千年文明传承,却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根本原因。

历朝历代,在面临外族入侵的时候,华夏人是团结的。是对外的。但是,在和平的年代。越是盛世,反而是勾心斗角。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性了。

但是,这种场合,聂振邦很清楚,每一个常委也很明白。这个时候,是绝不可能捣乱的。真要是有什么小心思。必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