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那时汉朝 >

第346章

那时汉朝-第346章

小说: 那时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宏当然知道,张飞燕主动投降不靠谱。但是,在这个日益不妙、头痛不已的时代里,只要他不惹事,等于是烧香拜佛了。可是现在王州长说他们又要闹事,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样也不会坐视不管的。

这个道理,王芬当然知道。他等的,就是刘宏这个态度。

他之所以要把黑山贼制造麻烦的事上奏,不是为了摆平麻烦,而是为了制造更大的麻烦。因为,只要刘宏允许他征伐张飞燕等黑山贼,手里就有了兵权。

有了兵权,后面的戏就好演多了。

奏书送上去后,还没有下文。这时,王芬收到一个喜人的情报,听说刘宏打算故地重游。

王芬脑袋是热一阵冷一阵,坐立不安。如果情报准确,根本就不用等到刘宏批准他带兵的诏书。只要刘宏离京,在半路上即可把他劫持。这样的话,只要皇帝在手,即可诛杀宦官。

然后呢?

然后就是罢黜刘宏,扶持新皇帝。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合肥侯刘某就是很好的人选。

劫持皇帝,诛杀宦官,兵不血刃,汉朝就可以重换天日。

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天下将是一个崭新的面貌,这是一件多么伟大、多么激动人心的壮举啊。

王芬没有被内心的冲动冲晕脑袋,他热了一阵,就冷了下来。

他仔细想想,半路劫持皇帝这种阴谋,自高祖刘邦开国以来,想到的人,估计没超过几个,真正想去做的人,几乎没有。要想成功的话,仅凭自己的实力,那是不够的,必须拉几个真正胆大包天的人,一起行动。

举目汉朝,谁才是绑架皇帝的最佳人选呢?王芬一想,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曹操。

王芬眼光真没错。后来,曹操劫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估计他的灵感就是来自王芬。

但是,当王芬把他的计划全盘说出时,曹操却拒绝了。

他很严肃地告诉王芬:更换君王这种事,是天下最大的灾祸。当年,霍光之所以能废刘贺,是因为他忠诚报国,并手握大权,才成功换人。现在,凭你和我等数人之力,就能翻江倒海?危险啊。

曹操说得很有道理,他此时的官职,不过是个议郎,王芬不过是个冀州州长,他们俩联手,就是再加十个王芬,也没有当年霍光的实力强。

王芬在曹操这里碰了壁,并不气馁,另外去找人。他热烈邀请了平原人华歆、陶丘洪等人。陶丘洪一接到王芬的邀请函,准备立即动身出发。

可就在这时,老乡华歆,就在他耳边吹了一阵冷风。

他这样警告姓陶的:更换皇帝这种事,即使霍光再世,也没有把握成功。王芬这人性格马虎又不果断,他来做这事,肯定失败。

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王芬马虎了吗?没有。他不果断了吗?也没有。他可是精心策划,果断出击。可是华歆却说他会失败,这是为什么?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汉朝名士之一。我们知道,后来曹操平定天下时,他热心追随,曹丕登基魏帝时,被拜为相国。

由此可见,这家伙也是一个有想法、有城府、有谋略的人。而他反对王芬的行动,跟曹操一样,论调基本一致。

他们都没有选择参与,理由只有估计如下:王芬人微言轻,不相信他的实力,这是其一;王芬拥立的合肥侯,没有人气,这是其二;即将崩溃的汉朝,可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宏一旦神灵附体,天下诸侯名臣,一旦联合保皇,踩死他们比皇甫嵩踩死张角,可是容易多了。这是其三。

一句话,造反风险多,入行需谨慎。曹操有的是时间,凭什么现在就下手去做那种冒失的投机?

说来说去,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条,刘宏命大。

此时,王芬拉不到人,已是相当郁闷,孤立的他又听到一件不幸的消息——刘宏取消重返故地的计划了。

最致命的是后面的这条:刘宏下诏,命令王芬解散部队,全体复员,并且到洛阳城来汇报工作。

一股冰寒的不祥之气,由脚生起,直往头上蹿。坏了,计划被泄露了。

真相呢,真的是王芬的计划泄露了?

据说是这样的,当刘宏准备出行时,突然收到太史的一道奏书,说他观察到北方夜半,有一条赤气从东到西,横贯夜空。按星象来说,这是北方有人在搞阴谋,准备谋害陛下,所以建议不要前往。

这个事,说得有鼻有眼。但我还是认为,王芬谋杀刘宏的计划,应该是被泄露出去了。然后有关人士,为掩人耳目,拿天象来说事警告刘宏。

王芬也坚信,他的行动肯定是被泄露了。要不然,刘宏不会解散他的部队,还要召他回洛阳汇报工作。

王芬只好选择了逃亡。天下茫茫,君将何往?王芬回到平原,自杀绝世。

三 皇甫嵩重出江湖

王芬死了,我想他在地下肯定痛骂华歆这个乌鸦嘴。可对刘宏来说,他肯定喜欢华歆这样的乌鸦。尽管有乌邪嘴帮助,可汉朝的根本性问题还没办法解决。

主要是,闹事的人不见减少,反见增多,范围波及的地方也越来越广。面对整体失控的态势,法术大师告诉刘宏:据天象显示,洛阳城可能危在旦夕,南北两宫,要发生流血事件,陛下必须作好准备。

洛阳城危险,这种事情都不必看天象。看看路边的死人和每天的军事情报,刘宏大都知道,乱民攻进他的首府,那是迟早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是敌人猛烈,只怪自己无能。

的确无能,连换三个太尉,都没人整出一个办法。但是法术师丑话说在前头了,别人都想不出办法,只能靠自己了。

于是,刘宏征召天下部队,聚集洛阳城,进行浩大的阅兵仪式。他披甲戴盔,骑着战马,自称无上将军,雄赳赳、气昂昂地从部队面前走过,口号排山倒海,响彻云霄,好不壮观。

场面看似很强大,其实刘宏心里虚得很,但又不得不装。可装了今天,能装得了明天吗?到时乱军杀进洛阳城,想再装就是死路一条了。

于是,刘宏就拍拍脑袋想,看来要搞定天下乱民,不请那家伙出山是不行的了。

刘宏心里想的那家伙,就是皇甫嵩了。

公元一八八年,十一月。刘宏亲自出马,请皇甫嵩出山,拜他为左将军,并统领前将军董卓部队,两人各率两万人,总共有四万人。

皇甫嵩出山的第一战,就是剿灭围攻陈仓的造反部队。这支造反部队,是汉朝的老相识了,那就是韩遂和马腾的造反兵,他们共同推出的头目,名叫王国。

我们知道,皇甫嵩和董卓,都是凉州人。出门在外,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两人还是共同效忠一个皇帝,应该是好说话的。这话如果放在谁身上,都是成立的。但是董卓会告诉你,他不信这一套。如果说泪汪汪,那也是被逼急流的眼泪。

比如现在,他就被皇甫嵩逼急了。

董卓和皇甫嵩碰面,他提议,立即赶往陈仓,救援被困之城。皇甫嵩大手一挥,说了一个字:不!

董卓很不屑,皇甫嵩就慢悠悠地给他上课。

他是这样告诉姓董的:兵法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之于九天之下,不足者陷之于九地之下。

董卓听出来了,皇甫嵩给他讲的是孙子兵法。都是同行人,都是江湖老手,这一套他早烂熟于胸中,还好意思拿出来讲?

皇甫嵩似乎看出董卓心中有气,装作看不见,仍慢慢道出他不急于出兵的缘由:陈仓城虽小,但牢固得很。王国的部队,看上去很强大,他就料到没有个一年半载,是拿不下陈仓的。我们就先等他们打累了,玩腻了,然后再出动,以逸攻劳,他们想不被收拾都难。

皇甫嵩否决了董卓的作战方案,他无话可说,只好搬出板凳,陪着皇甫嵩坐着看戏。

殊不知,这场戏看得董卓心里甚是压抑。他一坐就是冬去春来,前后总共有八十天。

这八十余天的时间,神奇的陈仓城,果然被皇甫嵩说中了,那里犹如铜墙铁壁,而王国的部队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在城外转来跑去,就是找不到进城的突破口。

这时,只见皇甫嵩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对董卓说道:“董将军,现在我们可以出发了。”

皇甫嵩说出发,就出发了?

董卓心里很不舒服。你叫我坐,俺坐了,你叫我出发,俺没那么随便出发。好吧,你之前不是给我上孙子兵法吗,现在我也可以给你上上课。

于是,只见董卓突地站起来,对皇甫嵩说道:“我认为,现在不是追击他们的时候。”

皇甫嵩很严肃地问道:“为什么?”

董卓装出一副胸有兵略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兵法曰,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敌,是追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况大众乎。”

没错,孙子兵法是有这么一段话,大约意思就是,不要乱追敌人。野兽急了都要跟人拼命,何况现在政府军追杀的,是一帮亡命之徒。

皇甫嵩一听,笑了。

董卓话语刚落,只见他说道:“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之师,非归从也。敌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

末了,他又告诉董卓:如果董将军害怕了,就在后面给我打后援,我自己去追他们就是了。

皇甫嵩说完,就率兵走了。

然而皇甫嵩一走,董卓就后悔了。

皇甫嵩出兵后,势如破竹,一路追杀,斩首敌人万余,造反兵头目王国,也不幸被他干掉。

看着眼前这一切,董卓颜面扫地,想拿刀杀人的心都有了。皇甫嵩,算你狠!他在心里默默地念着这句没有品位的话。

在造反兵方面,王国死了,韩遂和马腾还在。接着,韩遂等人又推出新的首领,继续造反。但是,造反兵被皇甫嵩这么一扫,像茄子被秋霜打过一般,全没了生气。面对萎废之势,韩遂无可奈何,不久,他们再起内讧,彼此杀得热火朝天。

一句话,他们遇上皇甫嵩,算是完了。

造反兵完了,董卓也要跟着滚蛋。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他对皇甫嵩,简直都要恨到骨子里去了。

先是刘宏来了一道奏书,说要封董卓为少府。董卓一听,心都凉了。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拜官是假,夺权是真。如果真的接受刘宏的任命,去洛阳城当官,等于是老虎进了笼子,那真的是玩完了。

董卓是一千万个理由,不想走。乱世当前,手握重兵,就好像家里的锅里有米,箱底里压着大把的银子,这种感觉要多踏实就有多踏实,他怎么会愿意走呢?

可是皇帝的任命书都来了,怎么办?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抗命不从。当然,翻脸也是一项技术,董卓深谙其道,写了一道奏书,送到了洛阳城。

他这样告诉刘宏:感谢陛下皇恩浩荡,拜我为少府。可现在的问题是,我想走,又走不了。您也知道,我的属下都是来湟中的志愿军和羌胡等少数民族,他们知道我要离开他们,拖住我的大腿说,政府不发给他们粮食,也不发给他们俸禄,妻子儿女,还等着米下锅呢。

这帮人,好的时候特别好,烂的时候也特别烂。如果我冒失就走了,担心他们闹事,给政府军带来麻烦,那我就不好交代了。

既然我无法使他们接受命令,那就只好留下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从以上一番话,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