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故事会2004-2012 >

第614章

故事会2004-2012-第614章

小说: 故事会2004-20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留着养老用吧!”
  赵清源见妻子这样说了,尽管心里不情愿,但也只好顺着妻子的话说:“是啊,萧大爷,我们不缺钱,不需要您的报答。”
  “谁说要给你们钱了?”萧环山笑着说,“赠人千金不如教人一技,千金总有花光的时候,可是只要有一技在手,便可以一生一世吃喝不愁。”
  赵清源一听老人不是要给自己钱,顿时大失所望。
  不过,江晓蕾倒是来了精神,说:“那敢情好,我们家清源呀整天游手好闲,我正巴不得让他学门技术,好干点正经事儿呢!”
  萧环山笑了:“我这门技术呀,说起来还只有游手好闲的人才能学得会。”
  赵清源被萧环山的话给逗乐了:“什么技术?”
  萧环山笑眯眯地说:“打麻将。”
  “大爷您开什么玩笑,现在我都管不了他了,天天打麻将,不把钱输光都不肯回家,”江晓蕾急了,“他学啥都行,就是不能学打麻将。”
  赵清源边笑边说:“大爷真是会开玩笑,打麻将还用得着学?一看就会的玩意儿。”
  “我没有开玩笑,”萧环山很认真地说,“你打麻将总是输,那是因为你不会打麻将,你要真正学会了,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赵清源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试探着问道:“莫非……莫非您老人家就是传说中的麻仙?”
  萧环山笑而不答。

  2。 学艺

  赵清源开始拜师学艺了。
  江晓蕾虽然反对,但架不住赵清源的软磨硬泡,再加上听萧环山把打麻将说得神乎其神,心里也有些好奇,于是索性由着这一老一少去胡闹,不再管他们。
  学艺之前,萧环山首先告诫赵清源两条戒律:第一条是不可恃技自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越是身怀绝技,越是要低调,否则后患无穷;第二条是不可贪心过重,见好就收,贪念过重必定会引火烧身。
  对于这两条戒律,赵清源自然是满口答应,萧环山这才开始教他打麻将的技艺。
  所谓打麻将的技艺,说一千道一万,无非还是个作弊。但是,萧环山教给赵清源的作弊手段却远不是偷牌换张、钻桌子看牌等下三滥的招数。
  一副麻将牌,除去花牌,总共一百三十六张。这一百三十六张牌的码放过程中,可以演变出若干种变化来,但只要用心观察和计算,便会从中发现一定的规律来,这就是所谓的“牌性”。打麻将的最高境界,就是计算“牌性”。
  如果能掌握“牌性”,在码牌、掷色子之时,只要稍作技术练习,便可以做到想要什么牌,就来什么牌。
  当然,要算清这一百三十六张麻将牌的“牌性”的确是桩苦差事,幸好赵清源在这方面天生就有灵性,一学就会,一教就懂。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赵清源打麻将的技术也可以算得上是略有名堂了。
  这一天,赵清源决定到附近的麻将馆里小试一下牛刀。跟赵清源同桌竞技的三位麻友都是“大牯牛”,对作弊的技巧一点都不懂。赵清源心想,好歹自己跟着师父学了半年多,要赢这三头“大牯牛”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真下了场子,情况远没有赵清源想的那么简单。跟师父学艺时,师父在洗牌、码牌、掷色子等环节上动作做得很慢,并且一边做一边跟赵清源讲解,所以赵清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牌来。但现在真到了牌桌上,这三头“大牯牛”洗牌时稀里哗啦一阵乱推、乱搓,赵清源别说算“牌性”了,连眼睛都不够用了,看都看不过来,哪儿还有心思去算计?

 1 ' 2 '

                ' 3 '

                ' 4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阿P打工记  作者:木 马  字体:


  那年,阿P只身来南方打工,进了一家外资企业。
  进厂没几天,阿P就发现厂里有两个食堂,一个是工人食堂,一个是老外和领导层的食堂,两个食堂天差地别,这边是牛料猪食,那边是山珍海味。
  阿P想着想着就来气了,同是为公司服务,凭什么你老外吃好的,咱们吃差的?这不明摆着欺负咱中国人吗?这天,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到老外窗口去打饭。
  里面的人瞅了阿P一眼,“扑哧”笑出声来:“小兄弟,新来的吧,回去拿镜子照照,你这张脸也配在这里打饭!”
  阿P见身后已站着几个老外,他可更不能服软了,声音也大了许多:“我这张脸怎么啦,还不是和你一样,你想当汉奸呀……”阿P话没说完,过来一个保安,二话不说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队伍,惹得那几个老外一阵大笑。
  阿P憋了一肚子气。工友们都笑他太天真了,这是老外开的工厂,还能不向着他们自己人?再说人家是高层,难道你指望跟他们平起平坐?
  “老外有啥了不起?工人就不是人啦?”阿P拍着胸脯说,“我阿P看不惯的事;我一定要管到底!”
  阿P当天便直接上了五楼的董事长办公室,因为董事长霍华德一年难得来公司几次,阿P只能找到董事长的秘书兼翻译丽塔小姐。
  丽塔小姐是个中国通,中文说得确实流利。听了阿P的陈述,她竟意外地表示赞同:“阿P先生,看得出你是一个正义、有胆识的中国人,我很欣赏你,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意见转达给董事长!”
  自从阿P当了出头鸟后,没过几天,阿P进食堂吃饭时发现了奇迹:他们的伙食改善了,改善得和那些老外吃的一样了,不光如此,每人额外还有加餐— 一只香喷喷的炸鸡腿。
  阿P一边大口嚼着鸡腿,一边向同事吹嘘:“看见了吧,要不是我阿P,你们能吃到鸡腿吗?这天下事就得大家一起管。”
  旁边有人“嘻嘻”笑出声来:“胡吹什么?董事长来公司了,你还真当自己是救世主呀?”阿P闻言一怔,很快他就更得意了:“兄弟们,你们知道不,丽塔小姐已经把我的意见转达给董事长了,董事长是听了我的建议,才下令改善伙食的哟……”
  “阿P呀,你就别自作多情了!”没料到几位老员工又笑他,“每次董事长来的时候,都会让咱们吃两顿人饭,等他拍拍屁股一走,你就别再做美梦了!”
  阿P被迎头浇了盆冷水,当天下午他在车间见到了董事长,是个又矮又瘦的老头,阿P真想上去问个明白,但听说这小老头是个中文盲,除非自己说外语,可是……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几个单词都忘得差不多了。
  两天后,董事长回国了。果然,大家的伙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阿P这才相信工友们说的是真的,不由得在心里把董事长的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
  时间过得挺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年底前,霍华德董事长又一次来到中国,同以往一样,大家又可以享用几顿“人饭”了。
  第二天,是例行的员工大会。霍华德发言以后,照例征询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当场提出来。当然,一切都是有人翻译的。但每每这个时候,场面都显得格外安静。反正提了也白提,谁愿意当出头鸟?
  嗬,你还别说,有人站起来了。大伙一瞧,又是阿P!上次董事长召开员工大会时,他不就提过关于伙食的问题么?这次他要提什么呢?
  阿P依然是老调重弹。待他讲完后,丽塔小姐将他的意见翻译给了董事长。董事长笑眯眯地点着头,作了简短的答复。
  “董事长说,这个意见提得好,他一定会好好考虑的,希望大家不要着急!”丽塔小姐翻译道。记得上次,霍华德也是这样答复的。
  就在这时,令人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阿P突然发威,指着台上大喊起来:“骗子,你这个骗子!”
  顿时全场哗然,阿P这下娄子可捅大了,竟敢骂董事长是骗子,工友们无不为他暗捏一把冷汗。
  “住口,竟敢这样辱骂董事长,简直太放肆了!”丽塔小姐朝阿P厉声喝道,“你……被除名了!”
  “不,你错了,”阿P却从容不迫地说,“我骂的不是董事长,我骂的是—你!你这个无耻的大骗子,别以为没人能识破你的把戏……”
  丽塔小姐的脸都气得变形了,她立即挥手叫场外的保安。两个保安跑过来准备押走阿P。就在这时,阿P话锋一转,面向董事长,用外语结结巴巴讲了起来,而董事长被吸引了,当即挥手制止住保安,专心地听阿P讲起来。
  阿P怎么突然间会讲外语呢?原来,阿P早就意识到,没有一技之长打工,很难有出息,他看到这里有很多外资企业,如果能掌握一门外语,那就不怕找不到好工作了。于是阿P利用业余时间报读了外语培训学校,通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虽谈不上精通,但阿P现在至少能马虎应付了。就在刚才丽塔小姐将他的意见翻译给董事长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她转述的竟是完全相反的内容,她说:“我们对公司各方面都很满意,谢谢董事长的关心!”
  会后,董事长单独留下阿P作了一番交谈,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原来,这家公司是霍华德去年才收购的,当时他从本国调派了部分管理人员过来,替换了公司高层重要职位,但包括丽塔小姐在内的这部分管理人员,竟利用霍华德对他们的信任,干起了瞒天过海的勾当。本来公司提供给大家的伙食标准都是一样的,但中国员工的伙食却被他们降到了最低,剩下的钱自然被他们吞了。仅一年时间,最后统计出来的,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很快,公司管理层开始第二次重大调整。新管理层的第一把火就是把两个食堂合并。
  工友们乐坏了,大家把阿P捧上了天:“阿P,要不是有你,我们还要继续吃狗食呢。” “阿P,好样的,我们选你当工会主席……”
  阿P被捧得飘飘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嘿嘿,好说,好说,我真要当上工会主席,我一定帮你们说话,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找我!” 阿P说完,背着手,昂首挺胸地回家了。
   (题图、插图:顾子易)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7年第16期   袜子难买  作者:谢元清  字体:


  大明是个大孝子,经常回家看望父亲,还时不时给老人带点东西。
  这天,大明路过一家商店,就听老板娘吆喝:“袜子大甩卖,5块一双!”他凑近一瞧,这袜子看上去不错,便给父亲买了几双送去。
  过了没几天,大明又去看父亲。两人坐在炕上喝酒,大明突然闻到一股呛人的怪味,寻摸了半天,发现这怪味竟然来自父亲的脚丫。大明打来一盆水,对父亲说:“爸,您洗洗脚吧!”父亲愣了愣,涨红着脸说:“没用的,你前两天买这袜子,天天换、天天洗,都是臭烘烘的。”原来,便宜没好货,这甩卖的袜子是化纤的,一出汗就臭不可闻。
  大明知道自己上了当,第二天,就去找商家理论。哪知,老板娘一听,笑嘻嘻地说:“5块一双的袜子,哪能保证不臭?想要不臭,得买全棉的,喏,这种,10块钱一双,保证不臭。”说着拿出一款新袜子。大明想了想,也就10块钱的事,于是又掏钱给父亲买了两双全棉袜子。
  转眼过了冬至,大明回家,看见父亲光着脚杆,忙问:“爸,大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