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黄帝内经实用手册 >

第3章

黄帝内经实用手册-第3章

小说: 黄帝内经实用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善能升阳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像汶川大地震,无数人伸出了关爱之手,捐出善款,还有的人做义工,亲自到一线去支援灾区,这都是行善的表现。再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按照动则升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阳主动,动则升阳,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选择傍晚静养,效果会更好。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5。瞬间强肾法——仙学泰斗胡海牙先生一招治肾虚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我的老师胡海牙先生今年已经95岁高龄了。前一段时间陪他去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基本都正常。他单位的老同事跟他见面后,开玩笑地说:“您的身体棒得跟30岁小伙子似的,有什么养生秘诀吗?您是研究道家仙学的,也给我们传授一些灵丹妙药啊!”老先生微微一笑,说:“哪有什么灵丹妙药,妙药就在自己体内,只是你们不知道怎么用罢了。”
  老师的一句话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纷纷请教。只见老师双手握拳,贴在身后,随着身体的上下轻微抖动,笑呵呵地说:“看明白了吗?就是这个。”大家看得一头雾水:“就这么简单?!”
  老师颇有深意地说:“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在过去你花多少钱都不一定能学得到,这可是千金不换的秘诀啊。”
  这样一来,大家更好奇了,赶紧追问是怎么回事。
  老师说:“其实古书里面都讲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活就得动啊,关键是如何去动。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升发起来。肾乃先天之本,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好静不好动,导致人体阴气过盛,阳气相对不足,会产生乏力、疲劳、健忘等症状,用这个方法三到五分钟,就可以缓解一个小时连续劳动的疲劳,很适合现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个方法还适合中老年人,人老腿先衰,腰腿痛相连,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时动一动,肾气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弯了。”
  听了老师这么一解释,大家纷纷学着刚才老师的样子比画起来。我也习练这个方法多年,觉得特别好,亲身实践下来更是深有感触,获益匪浅,我把这种补肾升发阳气的方法称为“瞬间强肾法”。
  曾经有一次应约到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讲养生,有学生问我:“您既搞临床诊疗,又写博客又写书,怎么还有那么好的精力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座位上找了一位看起来精神不太好的学生,让他到台前做个试验。
  我让他双手握拳,拳心虚空(如图1),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踮起(如图2),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三五分钟后,这位学生高兴地说:“从来没感觉这么轻松过,这个方法真神!”一时间,课堂上沸腾起来了。
  我让这个学生做的方法,就是瞬间强肾法,方法很简单,就是两脚分开与肩齐宽,双膝微曲,双手虚握拳,贴在肾腧位置随着身体的抖动而上下抖动。
  这个方法对谁最管用?恰恰是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
  现在大多数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保持充沛的精力了。前苏联有一位生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疲劳并不能单纯靠休息来缓解,也就是说休息不是恢复疲劳的最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来恢复,比如说散步、爬楼梯、慢跑、打球、练瑜伽等都可以,平时利用饭后睡前的时间做些轻量的运动,一天的疲劳感很快就能缓解。
  但是单纯的运动,只能缓解疲劳,并不能补充精力,而我们这个方法,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在短时间内补充精力,补足肾气,强身健体。
  在过去,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我之所以能够在忙碌的生活工作当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掌握了这个奥秘。从道家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正是启动了人体自身的大药。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强肾还可以经常按揉腰眼||穴(如左图),它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经常按摩腰眼部位,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增强肾的纳气作用,进而达到益寿强身的功效。具体做法如下:
  1。双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然后再回头重搓,每次做50~100遍,每日早晚各一次。
  2。双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每次5分钟左右。
  3。双手握拳,轻叩腰眼处,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钟。
  道家养生学认为,用掌搓腰眼,不仅可温暖腰眼、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肌,而且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此法还有助于防治遗精、早泄、痛经和月经失调等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6。谁冒犯了我们的身体:阳虚的年代湿邪在作祟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好看的txt电子书
  奥运期间,有个病人晚上熬夜看比赛,还吃了很多冰激凌,第二天觉得发烧了,当时体温不到38度,到社区门诊去输液,输完了以后,还不见好。晚上9点多给我打电话求助,此时他的体温已经升到39度多。他告诉我怕冷,我马上问他怕冷的时候想不想盖被子,他说想盖被子。我随即给他开了一个很简单的药方,两个小时就把他的高烧给退下去了。
  早在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门诊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惑:“武大夫,您说反了吧?冬天气温低,受寒湿侵犯容易理解,可夏天那么热怎么还有寒湿啊?”刚学医时,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直到领悟中医的实质后,才慢慢解开这个谜团。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