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修仙在军营-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敲敲黑板,文浩拽着多多坐下了,两人一副不管我们事的样子,继续写字帖。朱逸轩好奇的看着多多,他妈妈说整个村子里,跟他同岁的脑袋比较聪明的就是钱家的一对双,要他一定要比他们强。可是这个“强”包不包括打架呢?
下课的时候,金老师想把多多插在第一排,跟她哥哥分开也许能老实点,不过被他俩强烈拒绝了。她才不要坐前面,一来怕吃粉笔灰,二来怕被老师太关注,最主要的是她才不要跟哥哥分开呢,她跟哥哥可是最特殊的同卵双胞胎。一般情况下,龙凤胎肯定是异卵双胞胎,可是万事都有特例,多多跟文浩就是那个特例。
金老师也知道双胞胎都是有心电感应的,小的时候有的如果分开会容易生病,人家给孩子送来就是想板板孩子的性子,要是生病了可没法交代。
多多坐在座位上,趁着课间休息大致扫了下班里的同学,另外发现了好几个熟面孔:隔壁的王宇,迟风,杜建国,钱宁,钱明,李雪,李萍,朱宁。
他们都是四岁(这里说的都是周岁),估计是因为农忙家里没人带孩子,所以就都送来了。再说有朱家小子在前,他们的父母肯定怕别人说他们不懂得教育孩子。再说孩子要是笨的话,还能提前打打基础,省得让人一落三千里。
金老师在前面教着从一到十的加减法,周围的小孩除了多多跟文浩都跟着说,他俩现在都开始看初中的书了,这些小儿科的东西实在是没有耐心再学一遍。
第二节课下课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其实就是间操。也不知道哪个大嘴巴说,多多要在育红班里当老大,一下课就有大班的人来找她麻烦。
育红班一直都是男欺女、强压弱、大打小的地方,多多早上的一番大话,立刻引来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第一批的领头的他们认识,斜对门钱家的二小子,钱晓东。
老师前脚刚走出教室,钱晓东立刻走了过来,“你哪家的,速速给哥哥报上名来,兜里鼓鼓囊囊的,是不是装了零食,赶紧给爷缴上来,爷饶你不死。”
因为被妈妈剃了头,俩人都是带着帽子的,一听这声音挺熟的,抬头一看,“哟,你可真有出息了,居然跑到学校来劫道了,怎么长辈了,说话都爷,爷的。”
“你们俩呀,咋的,听说昨天去河里捞黄鳝,被你妈给罚了,李姨速度可真快,今天就给你俩弄学校来了!”钱晓东一看是一对双,这道一准劫不成了。
文浩叹口气,“我妈妈是那是一般人了嘛,既然说了让我们上学,今天肯定能做到!”
钱晓东那就一个吃货,卡巴卡巴大眼睛,问:“你们兜里都带什么了,赶紧拿出来吃了吧,这都第二节课了,再不吃都得带回家!”
文浩无语了,这家伙就惦记吃的。一掏兜,拿出一大把大白兔奶糖来,这还是奶奶临出门的时候给两人装的,让他分给小朋友吃的。他一人给了一块意思一下就完事了,这个时候的小孩挺单纯的,一块糖就哄好了。
钱晓东走了后,那个王强就过来了,拉着关颖,非常气愤的看着围着多多跟文浩的人,大吼一声,“都给我闪开,”这声太突然了,吓得旁边的小孩一下子从座位上栽下来,多多抬头一看又是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东西,火气这么大。
王强拍拍桌子大喊:“大家给我听好了,她叫关颖,是我姑姑的女儿,你们谁都不许欺负她,听到没,要是谁敢欺负她,可别怪我的拳头不长眼。”说完还冲着多多挥挥拳头。王强比他们大一岁,个子比那些六岁的小孩还高,胖胖的,特有劲儿,是新任的小班里的霸王。
霸王是用拳头奠定的地位,大家听了,都非常听话的回应,“听到了。”
“钱多多,你要是再敢欺负我妹妹,我肯定打得你满地找牙!”说完还冲着多多勾勾手指,“给我妹妹道歉--”
多多那是横惯了的人,家里宠着,外面的人不敢惹,这小子居然敢让她给这个红脸蛋道歉,彻了底点燃了她的怒火。文浩本来想劝多多算了的,可是那个王强实在是不知所谓,如果今天认熊了,以后还怎么在这个学校混。
多多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腕,顺手拿起王强桌子上喝水的小茶缸。这个时候他们喝的水都是由高年级的人抬过来倒进大缸里的,然后他们喝得时候再拧开大缸上的水龙头,水就出来了。老师怕孩子们生病传染就要求每人必须买一个小茶缸,也算是变相的收费吧。
多多拿着茶缸,当着所有人的面,用灵力将茶缸捏扁,再递给王强,语气非常平静的说:“等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个茶缸给还原了,我什么时候道歉!”
班里的人都吓傻了,王强拿着茶缸来回的看,真的扁了,平时摔在地上都没变形过,就被这个小丫头徒手捏扁了,这得多大的力气啊……
多多一出手,全干没电了,接下来的课程,总有人偷偷的看她 ,不过她一点儿也不怕,自古以来不被人嫉妒的人都是庸才!她虽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但也算是个人才了。
再老师再三的提醒后,孩子们开始认真听课了,多多跟文浩则继续练字。她现在非常想赶紧跳级,赶紧毕业,可是这绝对是妄想。所以在还没想到如何打发这寂寞的幼儿生活时,她打算先这样练练字。毕竟一个人的字就像一个人的脸一样。
多多跟文浩这个学就上了不到一个月,天气就冷了,育红班里的小朋友开始大范围的得了感冒,钱爷爷钱奶奶怕他们两人被传染就不让去了。李杰虽然觉得公公婆婆有些小题大做,但还是同意了。
在东北,11月份基本就意味着第一场雪的到来。这场雪,不会很大,也不会很黏,只是慢慢悠悠的下着,这场雪也传递了一个信息,冬天来了,该加衣服了。等11月份的雪成功地将气温完全降低以后,12月份带着冬天慢慢降临。仿佛怕被人忽视一般,12月份总会在月初给人们带来一场大雪,却没有风,漫天大雪,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颜色。雪落到地上,松松散散的,积得很厚,河里的冰也冻得厚实了,孩子们开始了他的游戏,溜冰,打雪仗,抽冰噶,拉雪橇……
大人们开始了钊冰窟窿网鱼。这个时候多多跟文浩每天都穿着厚厚的大棉袄,跟着钱爸爸和宝林叔叔到处跑。因为鱼需要透气,冰面全封住的话鱼在水下氧气不足,开了窟窿的地方鱼就会游上来透气,这个时候只要把鱼网弄好,就能捕到鱼。
回来的路上,运气好,还能碰到野鸡、野兔等野味。野鸡的羽毛非常漂亮在雪白的野地里非常的抢眼,它们害怕寒冷,所以有时候会把头埋到雪里取暖,这个时候你只要像拔大萝卜样,把野鸡给拔出来就行了。野兔就不那么好捉了,每次都需要多多跟文浩来回堵截才可以,回家后,也不吃,都养起来,打算来年做种鸡种兔。
钱爸爸不出去的时候,多多跟文浩也被禁足在家,两人就弄个喂鸭子的竹筐,用绑着绳子的木棍支起来,再撒上一些苞米渣滓,然后躲起来,等待猎物出现。还别说命中率还挺高的,十次有五次能捉到,捉到的鸟就被爷爷直接去皮,然后放到炉子里慢烤,烤熟了再抹些油撒点盐,那滋味真是美极了,怪不得都说“宁吃飞禽四俩,不吃走兽半斤”。
021 出鱼
94年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刚过完元旦,大家就开始了忙着准备年货。爱睍莼璩不过在过年前池塘里的泥鳅也要出鱼了。
养泥鳅的事情是从6月份的时候正式开始的,为了更好的养泥鳅,特意在水泥池底铺了15-20厘米深的泥土。而且在放苗前还铺施底肥,钱爸爸平时还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自从放苗以后,一步一步的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也多种多样,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等。肥料则以晒干的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为主。水温也控制的很好很好,偶尔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就适当的减少饵料。通常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可达每亩250-400千克,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
可能是钱昱永更加精心的缘故吧,短短六个月,泥鳅的尾体就长到了20厘米左右,每条体重都达到了25-30克,原本早就可以卖的,可是为了能赶上了个高价,刑宝林特意让他多留了一个月。
一条条的长的溜肥喜人,份量十足了,泥鳅池水面上种的菜也青翠欲滴,比土地种出的菜看上去是还要通透喜人,现在市场上的菜价和泥鳅价格都飙到了最高峰,正是出鱼的好时机。。电子书下载
钱昱永按照多多说的留了八十多斤个大肥溜,性成熟的公母泥鳅做种鱼,分别盛在大水箱里好配鱼用,然后都搬到了多多跟文浩的房间里。一入冬,多多一家四口就搬到了东边的门房里,两个小孩的屋子里有暖气,24小时屋里的温度都能达到20度,所以更适合鱼苗的生长状况。
出鱼的那天学校已经放假了,大姐跟三姐也去了他的爸爸妈妈那里。一大早四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就站在大门口等着拉鱼的车来。周围看热闹的地邻们也纷纷扔下手中的活儿,围在大门口凑凑热闹。
钱老二家要出鱼了,这可是最近的头号新闻,钱家村一直都是用大棚中蔬菜的,还从没有人养过泥鳅呢。这钱老二厂子破产了,又跟儿子鼓捣起养鱼了,如果真的成了,那他们就也跟着学上一学,沾沾光。
请来干活的几人则聚在钱家的院子里,三五成堆,小声的讨论着,不时的瞟一眼不远处的马路。一会儿拉鱼的车,就从那马路上过来。领头的当然是刑宝林了,他开了一辆青岛大头车,后面又跟着一辆大头车,朝着这面轰隆隆而来了。
“二叔二婶,三哥三嫂,等久了吧。”刑宝林下车,热情的跟钱家人和一众地邻打招呼。
“宝林,这可多亏了你,不然我这泥鳅就是养成了,也不知该上哪卖去。”
“来,三哥,跟你介绍一下,这是老马,我同行,你的另外一池泥鳅啊,就是包给他了。”刑宝林又拉过老马:“老马呀,这就是我哥。他养的泥鳅可肥,要没有我啊,你可拦不到这么好的货。”
老马有些不信,刑宝林一眼就看出来了,跟钱昱永使了个眼色,钱昱永立刻会意,“你们这么一大早来,肯定还没吃饭吧,我妈做了新泥鳅,就是自家产的,要不你们尝尝!”
老马有些意外,但是人家既然特意准备了当然得给面子了,进了屋子,钱奶奶立刻端出一盆做好的泥鳅, 李杰则拿出一大堆的碗筷,请大家品尝。
老马是主要的客人,当然得先尝了,看着盆里的泥鳅个大肥溜,吃一口,味道鲜美
钱昱永大棚里出的泥鳅刑宝林已经早就下了锅,尝过了。这批泥鳅除了个儿够大,味道竟然还没有土腥味。要知道,泥鳅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就是冲着它的营养来的。可是,它的土腥味儿也很难驱除,这让一些喜欢它的人望而却步
早就听宝林说过,他三哥家养的泥鳅,没有土腥味儿,他本来还不信,现在品尝过了,他觉得这肯定会轰动水产市场,引来许多抢购的。看来按照宝林说的高价收购,他只赚不亏。
几个帮忙来干活的人尝过也都说好,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都出了屋子。大家七手八脚的把称抬了下来,摆在后园子大棚门口的平地上。
老马自己也带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