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百年往事 >

第4章

百年往事-第4章

小说: 百年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年往事》中松鹤斋里除了字画也卖文房四宝,砚台好像也就大洋十块几十块至多上百的样子。有了以上的疑惑,才想到考据一下,一块好砚到底价值几何?

先捡容易的来,先就近在琉璃厂逛了一圈,像荣宝斋、中国书店里的新端砚、歙砚标价二、三百、至五、七千大元(人民币)不等。又查检了一下近几年几大拍卖公司的成交记录(拍品多明、清时期的砚)低的是八千一块高的也有到六、七万一方。

再检索有记载的文献资料,实物出土最早的砚,当属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属仰韶文化早期)出土的石砚,距今已有五千余年了。只是到了汉代砚的种类才真正发展起来。汉代之前的砚基本上多以磨制的菱状俄卵石和圆形臼窝及棒状岩石构成。有些砚面还残留有红色矿物质粉尘,看来此时的砚还兼有调色板的功能。

及至宋代,宋砚仍承袭隋唐砚风,以重实用为主,少装饰加工,形制上多为长方形抄手砚。(抄手砚是一种砚面略具坡度,砚堂与砚池呈自然过度,砚底掏空成两墙足的一种砚形。)所谓抄手,是执握砚时,便于手抄砚底。因砚底掏空,砚重减轻也便于携带。宋代亦流行瓦砚《文房四谱》上说:“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而贮水数日不渗。”历史记载铜雀台瓦在制作时,是将所选陶土,经葛布过滤,并和以胡桃油,烧制而成。看来曹操建的“铜雀春深琐二乔的铜雀台真是名不虚传呀!”

明清二代,砚台制作工艺有了巨大发展。由注重实用逐渐向观赏性及工艺美术品方向转变,制作风格由古朴趋向奢华,由简洁趋向繁缛。自明代起,砚体上铭刻增多,咏志、题跋、记事等其铭刻所附加体现的书法、人文价值开始超越了其实用功能。

再回到前面金农买的二块红丝碧端和蕉叶白,这红丝碧端从字面上看应是端砚,区分端砚高下的要看其“石品”所谓石品是砚石中因含矿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天然花色纹理。红丝碧端应该是绿底上带有红丝的端砚。只是查端砚中石品知名的名目,有“鱼脑冻与荡”、有蕉叶白、青花、火捺、天青、翡翠、金银线、冰纹、鹧鸪斑、石眼等名目唯独不见红丝碧端。或许是指产自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只是查红丝砚也末见红丝碧端的名目,看来只能存疑有待行家将来解惑了。

蕉叶白又称蕉白。蕉叶白在石品中排名第二,其形如蕉叶初展,鲜翠娇嫩,色白略带青黄,古人形容其“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如秋云绵密,或如水波微尘。视之不见浸入水中乃现”。如此说来其价甚昂,还是可以理解的。

我国四大名砚为,端砚、歙砚、澄泥砚、红丝砚。而历史上曾有端、歙高下之争。一般公认端砚“温润”,歙砚“坚润”。而有人喜“砚贵坚老”有人爱“砚重柔腻”不知您更得意那一种?

2002年我于城南得一端砚,其形椭圆,其石品为紫底与绿云相交,曾在砚书中见过文天祥铭文的“玉带生”紫端,玉带生只是紫石中围一环绿带,形制精巧可爱,而我获这一紫端是绿石如云漫过紫石,被工匠随形雕成一卧水中之鹅,入手温润柔腻,真是佳石。不知将其称为绿云紫陌可否?也算外一品吧。

百年往事:说纸

都梁新作《百年往事》讲述了琉璃厂以卖南纸起家的“松鹤斋”的百年兴衰的故事。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要溯源的话可一直追溯到东汉时期的蔡伦造纸。此说有《后汉书》中《蔡伦传》为证。

历代Zei8。电子书画家的创作又离不开宣纸,现在所指的宣纸,是指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主要以手工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书画用纸。它的特点是: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者能坚,厚者能赋,色白如霜,久不变色,折而不伤,耐腐难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在于它的“润墨性”。

所谓纸以地名,宣纸的得名源自于产地。唐代的“宣州”辖地,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地区,及今天江苏溧水、溧阳地区,其政府行政区设在宣城。这一地区生产的纸,同时又在宣城集散,于是便被称为“宣纸”。

根据对明代宣纸的取样化验,结果表明全部为檀皮浆纤维。这证实了明代制造宣纸的原料为单一的青檀树皮。而宣纸中加入稻草浆为配料则是清以后才兴起的。

青檀到底是何科何属,一直到建国前为止,并未弄清青檀的植物学分类。1937年贾氏《中国植物图鉴》曾收“翼朴”一种,入荨麻类、榆科,与青檀颇为相近,书中只说木材竖密,可造器具和建筑用,根本没提树皮可以造纸。陈嵘氏1957年的《中国树木分类学》虽为“青檀”正名并明确其科属,但是以北京房山、昌平一带为考察重点,而对皖南山区青檀的生长情况只字末提。直到1977年至1980年前后国内相关植物学家、造纸专家在审阅大量资料并实地对青檀生态进行调查后认定:青檀是我国特有的植物,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喜光、耐干旱、瘠薄,是一种石灰质指示性植物。其材可作建筑用,树皮是制做宣纸的主要原料。主产地在皖南的宣城、徽州、池州,与安徽相邻的湖北、浙江、江西的一些县也有生长。

晋唐以来在至明代,所有书画用纸,大都是熟纸。(即加工纸)唐人写字所用的加工黄纸,有染黄、硬黄之分,其中硬黄是以纸置热熨斗上,涂以黄腊,使纸变硬而透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宣纸大显于世是在明宣德年间。在此时期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画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宣纸特有的润墨性和渗透性又在载体介质上为书画家作品表现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宣德年间宣纸已有若干品种像:贡笺,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五色大簾纸、磁青纸,这里所有的宣纸以陈清款为第一。

说到品种种类,下面一简介:

根据配料比例,可分为绵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绵料:青檀皮约占30%至40%;稻草约占60%至70%

净皮:青檀皮约占60%至80%;稻草约占20%至40%

特净:青檀皮约占85%至95%;稻草约占5%至15%

根据厚薄不同可分为单宣、夹宣等。

所谓单宣即是单层,比较薄的宣纸。而夹宣则是经过连续二次抄造而成的宣纸。

当前生产的宣纸而根据加工的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笺纸三大类。

生宣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保留了渗化、吸水等特性,润墨性很强的普通宣纸。

熟宣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作“矾宣”。用于工笔画。

笺纸是用生宣按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纸。多称“花笺”或“锦笺”。

普通宣纸加工成笺纸后,往往冠以各种雅称。像玉版宣(是以淀粉为黏合剂、将两层以上生宣托裱制作而成)、虎皮宣(亦称金粟笺,是将宣纸加工点染成斑绞状,使之美观)。

一九九三年我在闽西山区出差恰逢偶遇一宣纸作坊,坊内工匠在水泥砌成的池子里用竹帘抄纸,满池的青檀和稻草配成的纸料加了杨桃藤汁等药料雪白一片,工匠手持竹帘熟练地将竹帘荡入池中,再轻轻抄起,屋外用水作动力的木碓反复舂捣青檀皮料之声,有如远古的鼓声在耳边身前伴奏,工坊内高二丈长十数丈晒纸炕墙内燃起火来,工坊内漫起一片纸浆的清香,工匠在随手擦了一把额上的汗,在嵌在池子边的一简化小算盘上拨上一颗珠子,留神一看,才发现是王匠用于计数的,抄五张进一位,此情此景恍如昨日。

起身到书架前取一本线装书,随意翻开,那种启人追忆轻软柔韧的书香又回到身边。

百年往事:琉璃厂的前世今生

都梁新作《百年往事》讲述了琉璃厂百年老店“松鹤斋”(荣宝斋)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经坎坷成为有质有信,名扬海内外的中国故事。

北京有句谚语:“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北京城)”,足见该寺历史的悠久。潭柘寺据史料记载始建于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而如果要说琉璃厂,那就不能不提海王村,早在元代约(公元1264………1295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时期开始在海王村建琉璃窑厂,以供应当年元大都的建筑使用。这琉璃厂后来一直延续到明永乐时期,建北京(紫禁城)宫殿时还是由琉璃厂等提供大量建筑构件。为京城这一情形在清初康熙时还在维持,直到康熙三十三年琉璃厂奉旨交窑户自办,窑厂才逐渐因缺少宫延定货逐渐消亡了。

窑厂被废除后,在海王村周围盖起了许多小房,慢慢自发地成为小街市,而琉璃厂这个因行业而形成地名也就保留下来了。

自明永乐、宣德一直延续至嘉靖以来,许多在京城为官的江南人士。到了退休离任后,虽然在仕途上告老,可还不愿还乡,于是有许多“离休老干部”就选择在琉璃厂附近定居下来。这些“退隐之士”聚居在一处,以诗、酒、琴、棋、书、画自娱,一些雅好考据金石和鉴赏字画亦常自发相互切磋以此修身养性。

到了明末清初,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试大多安排在京城举行,外地学子进京赶考成为各地学子通向仕途的唯一桥梁。而在琉璃厂附近居住的退休京官和名人学者,则引来各地赶考举子前往拜会,以期能拜在其门下求其携指教成功地晋身仕途。可真正能晋身仕途的还是极少数一些人。更多的则是名落孙山,这样许多落榜举子就只好自谋生路以待来年再考。落榜举子多以给人当私塾先生或代人写信,也有靠卖字卖画谋生,有的三餐不续只好卖掉随身带的文房四宝和书籍改行从商维持度日。据说安徽举人王致和就是于康熙八年进京赶考,落榜后改卖臭豆腐而致富的,时至今日北京人家居吃早点还少不了一口王致和的臭豆腐。令人没想到的是清政府里少了一位小官吏,民间却出了个臭豆腐百年老号。

到了乾隆年间,正逢“康乾盛世”乾隆爷喜倡文风,下令编纂《四库全书》这一全国文化盛典带动了琉璃厂旧书业的空前繁荣,并由旧书业波及到笔墨纸砚、碑帖、书画、金石等门类勃兴。据记载乾隆末期在琉璃厂西街开设的清秘阁和松竹斋都是文玩兼南纸店,清秘阁还承办六部衙门的奏章用纸私文具印泥等。松竹斋承办科举试卷。

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陈伯达、康生等人也是琉璃厂的常客。当年在那里寄卖的书画以今天来看真是非常的便宜,一张齐白石的立轴罗卜白莱,开价也不过三百元左右。

五六十年代末能赶上,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恰逢文革结束,记得在琉璃厂海王村开始能够淘到五四时期的一些新文学史料方面的影印本,那时的书以现在来看真是极便宜像一九二四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O,M,编的《我们的七月》(综合性文艺丛刊)当时只售五角五分钱。此书编者和作者都不具名,后据考证作者是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刘大白、潘漠华等均是后来的文学大家。还有像蔡元培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胡适的《尝试集》、周作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