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鲁迅 >

第99章

鲁迅-第99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ings)以下,许多反动底宣传影片,列举名目就不胜其烦。不消说,那些电影是
没有战时的纯粹的煽动影片一般地露骨的,制作之法,是添些乐剧式恋爱的适当的
甘甜,以及掩饰些人道主义底的战争批评的药料,弄得易于下咽,使能在较自然,
较暗默之中,达到宣传的目的。但虽然是十分小心的假面,而其究竟目的之所在,
则同是将遮眼的东西给与大众,使不明帝国主义底战争的本质,以及赞美亚美利加
军队的英雄主义,有时还宣传军队生活的放恣和有趣罢了。(我深惜在这里没有揭
出这种战争影片的完全的目录,以那代表底的几个例子,来使我的叙述更加具体起
来的纸面和时间了。但我相信将来会有补正的机会的。)
  就战争和电影所历叙的这些事实,那自然,也决不是惟亚美利加所独有的特别
现象。倒是在别的一切帝国主义强国里,都在争先兴办的。德国将《大战巡洋舰》
(Emden)《世界大战》(Weltkrieg)等呈在我们的眼前,法国是制作了《凡尔登
——历史的幻想》(Verdun——Visiond' histoire)《蔼克巴什》(L' Equipage)
等,英国则以《黎明》(Dawn),日本则以《炮烟弹雨》,《地球在回旋》和《蔚
山洋西的海战》等,竭力用心于“军事思想”的普及。
  当叙述完战争电影之际,而没有提及作为几个例外底现象的反对战争的倾向,
怕是不妥当的罢。
  我们在《战地之花》里,在几个段落里,虽然是太感伤底的,然而总算也看见
了描写着诅咒战争的心情。那心理,在《战地鹃声》(What Price Glory)中,就
更为积极底地表白着。但在这些影片上,对于战争的确然的批评和态度,并无一定。
只有着和卓别林(Charlie Chaplin)曾在《从军梦》(Shoulder Arms)里,将战
争化为谑画了那样的同一程度的认识。
  和这比较起来,技术上非常卓拔的战争影片《帝国旅馆》(HotelImperial)的
导演者ErichPommer所作的《铁条网》(BarbedWire),倘临末没有那高唱人类爱的
可笑的夸张,则和猛烈地讽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名喜剧《阵后谐兵》(BehindtheF
ront)一同,大概是可以属于反战争电影的范畴的了。

  四 电影与爱国主义

  爱国底宣传电影,也是世界大战后的显著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电影,
虽有外形上的差违,但终极之点,是在向帝国主义战争的意识的准备,鼓舞,在那
君权主义上,在那好战性上,和战争影片是本质底地相关联的。
  那么,那目的是在那里呢?
  直接地,是宣传团体观念,国旗之尊严,间接地,是奖励暴力,使民心倾向右
翼政党,当和外国争夺资本市场之际,即刻有军事行动的事,成为妥当化。
  这种影片的最活泼的影响,大抵见于选举国会议员,选举大总统的时期,如德
国的国权党,尤其是能够仗了爱国主义的电影,博得许多的投票。
  例如叫作《腓立大王》(FridericusRex,这在日本,是大加短缩,改题为《莱
因悲怆曲》了)的普鲁士勃兴的历史影片,是其中的最获成功的。那正是大战后的
张皇的时代,且正值跟着德国革命的失败而来的反动的火头上,这是有产阶级的巧
妙的宣传。穷极,饿透了的小市民们,在这影片中,看见精锐的腓立大王的禁军的
行进,看见七年战争的冠冕堂皇的胜利,于是想起了往日的皇帝的治世,便在无智
的廉价的感激中,鼓掌蹈足,吹起口笛来了。
  接着这个,而国民底英雄俾士麦的传记,化成电影了,兴登堡的传记,化成电
影了。
  《俾士麦》(Bismarck)者,单为了那制作,就设起俾士麦电影公司来,照成
了两部二十余卷的巨制,凡在这帝国主义底政治家一生中的一切爱国底,煽情底的
要素,都一无遗漏地填进在那里面。①
  《兴登堡》(Hindenburg)者,是乘这老将军当选为大统领——这叨光于影片
《腓立大王》和《俾士麦》之处是多么793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①《俾士麦》影片公
演时所散布的纲要书上,载着这样的说明——“我们的影片的祖国底的目的(derv
aterlaendischeZweck),也规定了那内面的结构和事件的时间底限制。所以俾士麦
的少年时代,仅占了极简略的开端。(中略。)而且这故事,是应该以一八七一年
的德意志建国收场的。为什么呢?就因为跟着发生的国内的纷争,以及他的退隐,
是惹起阴沉的回忆,不使观者结合,却使之乖离,有违于这电影全体的祖国底的目
的的缘故。这影片的主要部分,是将从一八四七年,俾士麦入了政治底生活的时候
起,至一八七一年止,作为一个完成了的戏曲的。(下略。)”的大呵。——之机,
为了他的收罗人心而作的。
  一九二七年春,德意志国权党领袖之一,奥古斯德·霞尔书店的事实上的所有
者福干培克,乘德国大公司之一乌发公司的财政危机,买进了那股票的过半,坐了
乌发公司总经理的交椅了。于是德国的电影事业和那影响力,便全捏在国权党的手
里。福干培克立刻在乌发公司的出品计划上,露骨地显示了他的政治底主张。那最
是世界底的例子,是《世界大战》(Weltkrieg)的二部作。
  对于这,社会民主党的内阁便即刻取了牵制底手段。就是,使德意志银行来对
抗福干培克,投资于乌发公司。为了使德国的独占底大电影公司不成为国权党宣传
机关,这是不得已的方法。
  《世界大战》①已有删节的片子,绍介于日本(译者按:在上海,去年也大演
了一通),那是有着怎样的倾向和主张的事,大约现在早可以无须详说了罢。
  在表面上所标榜的,《世界大战》是将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的战争中所摄
的各国(大抵是德法)的照片,凭了纯粹的历史底客观而编辑的留在软片上的记录。

  而且这比起专一描写本国军队的胜利,的勇敢,的爱国的亚美利加式电影来,
也真好像近于写实。然而注意较深的观察者,却即刻可以看见。从丹南培克之战起,
常只将兴登893鲁迅全集·二心集①当《世界大战》开演之际,关于这影片,有一个
将军述其所感,登在报上道。——“战争是完全可怖的,但我们是认战争,因为在
战争中,再没有较之辱没自己的职务,尤为可怖的运命了。我们的青年们,对于战
争的恐怖,应该以平静的镇定和确固的意志而进行。所以这影片的凄惨的场面,决
不是可以厌恶的东西,却对于这影片给了意义,增了价值。”
  堡将军的胜利,重复地映出了好几回。而且和写着“在战时屡救祖国的将军,
当平和时,也作为大统领而尽力于祖国”等语的字幕一同,这电影也就完结了。①

  五 电影和宗教

  通一切时代,宗教一向在供支配阶级的御用,是已经证明了许多次数的。
  这在东洋,则教人以佛教底的忍从和蔑视现世,在西方,则成为基督教底平和
主义,想阻止现存的阶级社会的积极底改革。
  到二十世纪,宗教虽然已经失却了昔日的权威和信仰,但倒是因为失却,所以
对于那支配阶级的奴仆状态,也就愈加露骨,故意起来了。
  在物质文明发达较迟的国度中,宗教还有着大大的宣传煽动力。资本主义于是
将宗教和电影相结合,能够同时利用了。
  例如,《十诫》(The Ten mandments),《基督教徒》(Christian),
《宾汉》(BenHur),《万王之王》(Kingof Kings),《犹太之王,拿撒勒的耶
稣》(I.N.R.I)之类的1993现代电影与有产级①作为属于这范畴的影片,可以
列举出《路易飞迭南公子》(PrinzLouis Ferdinand),《乌第九号》(U.9.),
《猫桥》(Katzensteg),《律查的猛袭》(Luelzows Wilde Verwegene Jagd),
《希勒的军官们》(Schillsche Offiziere),《大战巡洋舰》(Emden),《我们
的安覃》(Unser Emden)及其他的德国影片;《拿破仑》(Napoléon),《贞德》
(Jeanned'Arc)——但并非输入日本的Karl Dreier的作品——等法国影片;《珂
罗内勒和孚克兰岛的海战》(The Battles of Coroneland Falkland Islands)等
英国影片来。至于亚美利加,则连在《彼得班》(PeterPan》,《红皮》(RedSki
n)之类的童话和乐剧中,也发见了训导Starsand Stripes(译者按:星星和条纹=
花旗)之尊严的机会了。教宣传电影,《亚细亚之光》(DieLeuchte Asiens),
《大圣日莲》之类的佛教电影,是和感激之泪一同,从全世界的愚夫愚妇,善男信
女的衣袋里,赚得确实的布施,从商业底方面看起来,也是利益最多的影片。一切
宗派中,罗马加特力教会是最留意于电影的利用的,每年开一回电影会议,议定着
那一年中全世界底宣传的计划。
  在我们的周围,宗教之力早已几乎视若无物了。至多,也不过本愿寺,日莲宗
之流,组织了巡行电影团,竭力想维系些乡下农民的信仰。然而因此便推定宗教的
世界底无力,是不可以的。只要看在苏维埃的文化革命的历程中。还不能放掉对于
宗教的斗争,而在实行的事实,大概就可以明白其间情势了。①

  六 电影和有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底生产方法和有产者政府的监视所拘束的现今电影的一切,几乎都
被用于拥护有产阶级的事,我相信是已经很明显了的。
  但在这里,却将电影和有产阶级的关系,限于较狭的意义,只来论及直接服役
于市民有产阶级的光荣和支配的电影这一种。
  这种电影,可以分成三样概括底区别。
  那第一种,是和封建底,乃至贵族底社会相对抗,而尽讴歌有产阶级之胜利的
任务的。因此那全部,几乎都是取材于市民底社会的勃兴的历史影片。××,或者
××的野兽底横暴,在其下尝着涂炭之苦的农民,工商阶级。到影片的第七卷,而
有产阶级终于蜂起,将电影底的极顶(Climax)和壮大的群集(mobscene),在这
里大行展开,这是那典型底的结构。但在大多数的影片上,有产阶级是决不作为一
个阶级底总体而蹶起的,大抵由一个(往往是贵族出身,年青,而又眉目秀丽的!)
英雄所指导,力点就放在那个人底的英雄主义上。作为那最是性格底的作品,读者
只要记起《罗宾汉》(RobinHood),《斯凯拉谟修》(Scaramouche),《定情之
夕》(A Nightor Love)来,大约就足够了。在日本的时代剧,尤其是剑剧影片之
中,我们也有那不少的例子。
  但是,我们又能够在那历史底时代,发见新兴有产阶级所演的革命的脚色,和
现在的无产阶级的斗争,其间有很大的类似(Analogie)。倘作者将意识底的强音
(Akzent)集中于此的时候,是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的。如《熊的结婚》,《农奴
之翼》,《斯各丁城》,《忠次旅行日记》等,便是那仅少的代表。
  第二种,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电影。
  《党人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