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鲁迅 >

第87章

鲁迅-第87章

小说: 鲁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字眼,新的句法。实际生活的要求是这样。难道一九二五年初我们没有在上海小
沙渡替群众造出“罢工”这一个字眼吗?还有“游击队”,“游击战争”,“右倾”,
“左倾”,“尾巴主义”,甚至于普通的“团结”,“坚决”,“动摇”等等等类……
这些说不尽的新的字眼,渐渐的容纳到群众的口头上的言语里去了,即使还没有完
全容纳,那也已经有了可以容纳的可能了。讲到新的句法,比较起来要困难一些,
但是,口头上的言语里面,句法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大的进步。只要拿我们
自己演讲的言语和旧小说里的对白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得出来。可是,这些新的字
眼和句法的创造,无意之中自然而然的要·遵·照·着·中·国·白·话·的·文
·法·公·律。凡是“白话文”里面,违反这些公律的新字眼,新句法,——就是
说不上口的——自然淘汰出去,不能够存在。
  所以说到什么是“顺”的问题,应当说:真正的白话就是真正通顺的现代中国
文,这里所说的白话,当然·不限于“家务琐事”的白话,这是说:·从一般人的
普通谈话,·直·到大学教授的演讲的口头上的白话。中国人现在讲哲学,讲科学,
讲艺术……显然已经有了一个口头上的白话。难道不是如此?如果这样,那么,写
在纸上的说话(文字),就应当是这一种白话,不过组织得比较紧凑,比较整齐罢
了。这种文字,虽然现在还有许多对于一般识字很少的群众,仍旧是看不懂的,因
为这种言语,对于一般不识字的群众,也还是听不懂的。——·可·是,第一,这
种情形只限于文章的内容,而不在文字的本身,所以,第二,这种文字已经有了生
命,它已经有了可以被群众容纳的·可·能·性。它是·活·的·言·语。
  所以,书面上的白话文,如果不注意中国白话的文法公律,如果不就着中国白
话原来有的公律去创造新的,那就很容易走到所谓“不顺”的方面去。这是在创造
新的字眼新的句法的时候,完全不顾普通群众口头上说话的习惯,而·用·文·言
·做·本·位的结果。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本身就是·死·的·言·语。因此,我
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有勇敢的自己批评的精神,我们应当开始一个新的斗争。
你以为怎么样?
  我的意见是: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
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这样的直译,·
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
来·写。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
“多少的不顺”(就是不用口头上的白话),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
  当然,在艺术的作品里,言语上的要求是更加苛刻,比普通的论文要更加来得
精细。这里有各种人不同的口气,不同的字眼,不同的声调,不同的情绪,……并
且这并不限于对白。这里,要用穷乏的中国口头上的白话来应付,比翻译哲学,科
学……的理论著作,还要来得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只不过愈加加重我们的任务,
可并不会取消我们的这个任务的。
  现在,请你允许我提出《毁灭》的译文之中的几个问题。我还没有能够读完,
对着原文读的只有很少几段。这里,我只把茀理契序文⑩里引的原文来校对一下。
(我顺着序文里的次序,编着号码写下去,不再引你的译文,请你自己照着号码到
书上去找罢。序文的翻译有些错误,这里不谈了。)
  (一)结算起来,还是因为他心上有一种——“·对·于·新·的·极·好·
的·有·力·量·的·慈·善·的·人·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极大的,无论什
么别的愿望都比不上的。”更正确些:
  结算起来,还是因为他心上——“·渴·望·着·一·种·新·的·极·好·
的·有·力·量·的·慈·善·的·人,这个渴望是极大的,无论什么别的愿望都
比不上的。”
  (二)“在这种时候,极大多数的几万万人,还不得不过着这种原始的可怜的
生活,过着这种无聊得一点儿意思都没有的生活,——怎么能够谈得上什么新的极
好的人呢。”
  (三)“他在世界上,最爱的始终还是他自己,——他爱他自己的雪白的肮脏
的没有力量的手,他爱他自己的唉声叹气的声音,他爱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行为
——·甚·至·于那些最可厌恶的行为。”
  (四)“这算收场了,一切都回到老样子,仿佛什么也不曾有过,——华理亚
想着,——又是旧的道路,仍旧是那一些纠葛——一切都要到那一个地方……可是,
我的上帝,这是多么没有快乐呵!”
  (五)“他自己都从没有知道过这种苦恼,这是忧愁的疲倦的,老年人似的苦
恼,——他这样苦恼着的想:他已经二十七岁了,过去的每一分钟,都不能够再回
过来,·重·新·换·个·样·子·再·过·它·一·过,而以后,看来也没有什
么好的……(这一段,你的译文有错误,也就特别来得“不顺”。)现在木罗式加
觉得,他一生一世,用了一切力量,都只是竭力要走上那样的一条道路,·他·看
·起·来·是·一·直·的·明·白·的·正·当·的·道·路,像莱奋生,巴克
拉诺夫,图皤夫那样的人,他们所走的正是这样的道路;然而似乎有一个什么人在
·妨·碍·他·走·上·这·样·的·道·路呢。而因为他无论什么时候也想不到
这个仇敌就在他自己的心里面,所以,他想着他的痛苦是因为一般人的卑鄙,他就
觉得特别的痛快和伤心。”
  (六)“他只知道一件事——工作。所以,这样正当的人,是不能够不信任他,
不能够不服从他的。”
  (七)“开始的时很,他对于他生活的这方面的一些思想,很不愿意去思索,
然而,渐渐的他起劲起来了,他竟写了两张纸……在这两张纸上,居然有许多这样
的字眼——谁也想不到莱奋生会知道这些字眼的。”(这一段,你的译文里比俄文
原文多了几句副句,也许是你引了相近的另外一句了罢?或者是你把茀理契空出的
虚点填满了?)
  (八)“这些受尽磨难的忠实的人,对于他是亲近的,比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更
加亲近,甚至于比他自己还要亲近。”
  (九)“……沉默的,还是潮湿的眼睛,看了一看那些打麦场上的疏远的人,
——这些人,他应当很快就把他们变成功·自·己·的·亲·近·的·人,像那十
八个人一样,·像·那·不·做·声·的,·在·他·后·面·走·着·的·人·
一·样。”(这里,最后一句,你的译文有错误。)这些译文请你用日本文和德文
校对一下,是否是正确的直译,可以比较得出来的。我的译文,除出按照中国白话
的句法和修辞法,有些比起原文来是倒装的,或者主词,动词,宾词是重复的,此
外,完完全全是直译的。
  这里,举一个例:第(八)条“……·甚·至·于比他自己还要亲近。”这句
话的每一个字母都和俄文相同的。同时,这在口头上说起来的时候,原文的口气和
精神完全传达得出。而你的译文:“较之自己较之别人,还要亲近的人们”,是有
错误的(也许是日德文的错误)。错误是在于:(一)丢掉了“甚至于”这一个·
字·眼;(二)用了中国文言的文法,就不能够表现那句话的神气。
  所有这些话,我都这样不客气的说着,仿佛自称自赞的。对于一班庸俗的人,
这自然是“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
·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使我对于你说话的
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商量一样。
  再则,还有一个例子,比较重要的,不仅仅关于翻译方法的。这就是第(一)
条的“·新·的……·人”的问题。
  《毁灭》的主题是新的人的产生。这里,茀理契以及法捷耶夫自己用的俄文字
眼,是一个普通的“人”字的单数。不但不是·人·类,而且不是“人”字的复数。
这意思是指着革命,国内战争……的过程之中产生着一种新式的人,一种新的“路
数”(Type)——文雅的译法叫做典型,这是在全部《毁灭》里面看得出来的。现
在,你的译文,写着“人类”。莱奋生渴望着一种新的……人类。这可以误会到另
外一个主题。仿佛是一般的渴望着整个的社会主义的社会。而事实上,《毁灭》的
“新人”,是当前的战斗的迫切的任务:在·斗·争·过·程·之·中去创造,去
锻炼,去改造成一种新式的人物,和木罗式加,美谛克……等等不同的人物。这可
是现在的人,是一些人,是做群众之中的骨干的人,而不是一般的人类,不是笼统
的人类,正是·群·众·之·中的一些人,领导的人,新的整个人类的先辈。
  这一点是值得特别提出来说的。当然,译文的错误,仅仅是一个字眼上的错误:
“人”是一个字眼,“人类”是另外一个字眼。整本的书仍旧在我们面前,你的后
记也很正确的了解到《毁灭》的主题。可是翻译要精确,就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

  《毁灭》的出版,始终是值得纪念的。我庆祝你。希望你考虑我的意见,而对
于翻译问题,对于一般的言语革命问题,开始一个新的斗争。

                        J.K.
                     一九三一,十二,五。

                                  回信

  敬爱的J.K.⑾同志:
  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以后,使我非常高兴。从去年的翻译洪水泛滥以来,使
许多人攒眉叹气,甚而至于讲冷话。我也是一个偶而译书的人,本来应该说几句话
的,然而至今没有开过口。“强聒不舍”⑿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
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⑿这一句古老话。况且前来的大抵是纸人纸马,说
得耳熟一点,那便是“阴兵”,实在是也无从迎头痛击。就拿赵景深教授老爷来做
例子罢,他一面专门攻击科学的文艺论译本之不通,指明被压迫的作家匿名之可笑,
一面却又大发慈悲,说是这样的译本,恐怕大众不懂得。好像他倒天天在替大众计
划方法,别的译者来搅乱了他的阵势似的。这正如俄国革命以后,欧美的富家奴去
看了一看,回来就摇头皱脸,做出文章,慨叹着工农还在怎样吃苦,怎样忍饥,说
得满纸凄凄惨惨。仿佛惟有他却是极希望一个筋斗,工农就都住王宫,吃大菜,躺
安乐椅子享福的人。谁料还是苦,所以俄国不行了,革命不好了,阿呀阿呀了,可
恶之极了。对着这样的哭丧脸,你同他说什么呢?假如觉得讨厌,我想,只要拿指
头轻轻的在那纸糊架子上挖一个窟窿就可以了。
  赵老爷评论翻译,拉了严又陵,并且替他叫屈,于是累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