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水世界-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才能正式生效。对于这个安排,罗校长本来就有心理准备,于是也同意了。
过了几天,又有多名中层干部和二十几个一般干部也要求调离现有的工作岗位,转到其他单位工作。李大山感到很奇怪,如果说年龄大的领导干部想走,是因为思维模式已经有些僵化,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但是这些年轻人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应该很容易就能适应学校的新体制才对。带着疑惑,他请教了罗校长。结果,他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省、市重要部门的大领导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批条子硬塞进来的,工作能力差不说,还经常造成矛盾纠纷,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现在学校加强了管理,而且。体制也变成了民营控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再想吃大锅饭已经不可能了,这些人当然就想赶紧跑路。因此罗校长建议李大山尽快答应这些人,免得他们反悔。李大山一听,好家伙,原来都是有背景的人物呀!他同意以后,没过多久,这二十多人竟然真的都自己找到了门路,全部调走了,而且都是比牧业学校好得多的单位,让李大山大跌了一回眼镜。
在随后召开的牧业学校教职工。大会上,李大山首先把罗校长草拟的制度拿出来给大家讨论。所有到会的同志,事先都知道学校管理体制将实行比较大的变革,但是没想到真的像传闻中说的那样,自己也能对这些决定学校和自身命运的重大决策发表意见,投上神圣的一票。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大家开始认真的阅读发下来的文本。
不一会儿,大家就针对这些文。本中的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最伟大,群众的智慧最闪耀。经过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议,草案中很多细微的问题都被找了出来,很多考虑得不周到的地方也都提了出来。就连罗校长也忍不住,在台上嘟囔了一句:“这些人真是怪了,以前问什么都说没有问题;现在才几页纸的东西,就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唉,人心思变啊!”李大山因为听力好,自然是很清楚的听到了这句话。对于罗校长的感慨,他也大约明白一些:这些人以前处于完全计划式的管理体制下,自然不敢对管理者提意见;但是现在按照制度草案设计,他们即将成为这所学校真正的主人,如果这会儿不提,那还等到什么时候提呢?
由于时间有限,这次会议上并没有收集完所有人。的意见和建议,李大山就要求学校办公室做好这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务必确保每个人都完整的表达出自己意见的权利。经过三天时间的收集,包括会议当天,共收到意见和建议一千多条!剔除重复和明显不合适的内容,也有六百多条意见,也让管理层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在充分吸收这些意见和建议以后,最新最合理的相关制度草案就正式出台了。
在教职工大会上,大家见到的是一份份凝聚着大。家的集体智慧和利益诉求的制度草案,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可想而知,最后,这些制度草案都被高票通过,正式成为学校的管理制度。在这次会上,七百多名教职工还选举了共二十五人的第一届教职工代表会代表。二十五名代表随即又内部选举产生了会长和副会长,主持代表会的工作。其中会长还是专职担任,以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不再承担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级别和待遇与罗校长平级。
此次被选出的会长姓宋,名长田,三十五岁,原本。是畜牧专业的教师。虽然职称仅为讲师,但是因为教学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加之平时待人和善,敢于仗义执言,在教职工中享有不错的声誉,所以这次被大家选为代表会会长。不过就像他自己发表的任职感言中说的一样,这个职务权力很大,可以说是代表全体教职工,主持着学校重大政策的决策;但是压力更大,因为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不仅行政管理层会提出很多要求,就连普通的教职工也会为了工作和自身利益对他实行最严格的监督。所以他现在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和厚爱。但是他也表态,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大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果然,宋长田上。任没多长时间,就积极开展工作,听取大家对办好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并形成了一份正式的报告,递给了李大山。看着这份长达一万多字的文字材料,李大山能够想象他一定收集了很多人的意见,加了很多个班,才完成了这份厚重的报告。随后,李大山开始认真阅读起来。不得不说,宋长田的这份报告写得非常贴合牧业学校的实际,特别是针对前期大家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初步看上去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第一,他提出要加强学校管理团队的建设。通过对外广泛宣传,以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社会精英人才的加盟;将现有的管理人员和外来竞聘的人员同等对待,一同参加新行政管理团队的上岗竞聘。评委除了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外,无记名抽签选取部分教职工参加考评打分。同时,管理团队的职责要予以明确,就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信息、项目、经费、条件、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这一条,李大山心里已经认可了。只有一个,罗校长这个位置不拿出来竞聘,而由大股东在第一届班子上任时,颁发证书正式聘请他。
第二,他建议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充实学校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通过制定明确、可操作的科研考核指标,充分调动现有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科研任务的设置上要综合考虑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有潜力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项目,要在经费和开发时限上,要予以特别的优待。不能像以前那样,赶鸭子上架,也不能杀鸡取卵,避免任何一个优秀的创意和科研方向被白白浪费。同时要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学科研究方向,让他们产生“经费、责任、效果”的良性互动,发挥科研成果的最大价值。
对此,李大山在前几次的研讨会上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计划体制下科研模式的弊病。事实上,牧业学校几十年累计下来,也花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但是却没有产出一个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一方面是研发能力所限,但是和分散有限的研究资源、硬性规定课题研究时间等不合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第137章 真正的农民大学(二)
看了这段报告以后,李大山觉得不仅要大量引进人才,而且对于现有的教职工也要给予扶持和关照。首要的一条就是切实提高教职工在管理教学科研之中的地位和发言权(目前已经在筹划实施),其次就是准备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以期从物质上、精神上双重激发所有人的工作热情。而且,他从报表上发现,学校教师每年拿到的工资竟然比日新村的村民还低,更不要说和农场的职工比了。考虑到他们这些年为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农牧业专业人才(虽然在李大山看来还不算优秀,但在当时的体制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点报酬显然是太少了。不过,李大山现在不准备宣布这个决定,他想等新的管理团队上任以后,由他们和教职工代表会一同来宣布,这样可以增强管理层和教职工之间的互相信任。
第三,宋长田认为现有的学生培养体制需要大变革。牧业学校作为一所大专,长期起来,实行的却是大学科研型的教学模式,这和牧业学校微薄的实力不相称,更和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很不相符,这也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学生上学三年,虽然学习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如果毕业后不是从事相关行业的科研工作,在校期间学习的很多基础知识根本没有必要掌握。而且,学校现在设置的学科太多,太细,导致学生只能掌握到很狭窄的部分知识,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因此,他建议大面积合并现有的学科专业,大比例削减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大幅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的考核力度,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看到这里,李大山也忍不住叫上一声“好”。因为这些和他的思考太接近了。通过这些年的接触,李大山虽然对牧业学校的学生比较满意,但是他始终觉得花三年时间掌握农场上一年时间就能学会的知识,实在是有些浪费。虽然,大学教育对塑造年轻人的品性、气质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考虑到这些学生相对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来说,实在是没有奢侈的必要。
在此基础上,李大山的思想也明晰起来,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总体思路——按照宋长田提出的“三大”原则,彻底改造牧业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学机制、科研模式,将它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学!其含义就是,不仅这所大学要承担起培训周围农民,将他们培养成拥有一技之长的新式农民的任务,而且要按照社会现实需要,完整、快速、合理的教会每个学生所有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尽最大可能避免大家在学校里空耗宝贵的时光。
在此之后,李大山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和罗校长、宋长田做了意见交换。俩人对李大山的新鲜想法非常感兴趣,经过讨论,俩人都同意把李大山提出的办校理念,并商定由宋长田负责提交给教职工大会表决。一旦通过,将作为牧业学校长期坚持的指导性思想,整个学校的管理、科研、教学和长远发展都将围绕这一原则开展。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情况说。明,宋长田的改革理念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赞成。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作为规模较小的专科学校比较合适的改革探索道路。虽然没有任何人敢说这个方案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大家都觉得,在现在这么艰难的局面下,学校不改革必然死亡,尝试一下变革之路已经成为最后的挣扎。在这一共识之下,大家都投了赞成票,提案顺利得到通过。
在这次大会上,宋长田还将经过。进一步修改的其他改革方案提交给大会讨论,最后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赞成,正式列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依照这一规划,罗校长带领已经残缺的管理队伍开始了紧锣密鼓、面向全国的招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虽然新校区的位置比较偏僻,但是由于招聘广告覆盖范围较大,开出的薪酬很有吸引力(年薪六万至十万不等,在农业学校已经算很高的了),加上漂亮、设施齐全的新校区蓝图,还是吸引了不少自认为有实力的人前来竞聘。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人是对现有的工作岗位不满意,想到牧业学校来看一看,试试手气。特别是学校拿出来的校领导岗位因为几乎没有门槛限制,更是刺激了不少人的眼球,有些甚至不远几千里跑来报名。
经过数轮激烈的竞争以及实。验教学打分,一批学历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被正式录用,其中包括了二名教授、三名副教授。经过罗校长的介绍,李大山才知道这几人都是农牧业研究领域内小有名气的专家。为此李大山还专门设宴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也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大学无大师”的局面得到了初步解决。至于这几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