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人生-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是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香江人一般的家庭都要住上好几口,老少三代同居一处,卧室、客厅,双层床、打地铺,这样的情形是很普遍的。
当然,房价这么贵,肯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政府就制定了相当完善的廉租屋制度。
其中规定,廉租户在廉租屋住满5年后就有资格花钱购买该廉租屋成为自己的物业,既然是自己的物业,那么也就可以自由买卖,于是许多5年前的穷人通过廉租屋政策的扶持,较快地走上了有房产可住可卖的生活台阶。
三人在一个高级公寓前下了车,随后楚琛和吴可两人,就跟着乔茜往她家里走去。
乔茜家住在三楼,是一户一百三十多平米的住宅,这在普遍只有四五十平米住房的香江,已经算得上是一处豪宅了。
不过这样的一处让乔茜一家人引以为豪的住宅,却因为乔茜父亲的一次投资失败,很可能马上就会改变户主,这也难怪楚琛一踏进乔茜家里,很明显的感到她的家人都是一片愁云惨淡。(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有些奇怪
乔茜家算上她的话,一共住着四口人,除了她的父母之外,还有奶奶也住在这里。此时在家的只有米家英和乔茜的奶奶两个人,至于乔茜的父亲陶家辉则出去筹集资金了。
米家英看到乔茜带着楚琛和吴可一起回来,就觉得有些奇怪,她到是知道女儿去机场接她的同学和男朋友了,不过去没想到会把他们一起接回家,这让她心里顿时觉得女儿有些胡闹,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把同学带到家里?
要知道这处住房随时都有可能被收走,如果正好是这两天,这不是让同学尴尬嘛!
不过当听到女儿的介绍时,米家英的脸上就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她还真没想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会是自己哥哥的师弟,这也实在是太巧了点吧!
震惊归震惊,米家英听说楚琛是哥哥的师弟,连忙让楚琛和吴可入座,又是端茶又是递水的,相当的热情,就好像楚琛是她的亲弟弟一样。
“家英姐,这是师傅让我带给您的东西。”说着,楚琛把刘老要他带的东西递了过去。
米家英接过袋子,随后她就把袋子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却是两支老山参,而且从参须来看,这两支老山参的年数已经不短了。
米家英有些感慨的把老山参放了回去,“小琛,回去以后一定记得帮我谢谢刘老!谢谢他还如此的记挂我!”
“我一会帮您转告的。”楚琛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家英姐,我冒昧的说一句。既然您有困难,为什么不给师傅打电话呢?”
米家英微微一叹道:“我知道给刘老打电话的话。他一定会帮助我的,不过这些年。他帮我们家的已经够多了,要不是他,家辉的公司也开不出来,搞成现在这样子,我哪有脸去求他啊!”
楚琛摇了摇头道:“家英姐,您这就太见外了,再说您这样想也是大错特错,如果师傅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您瞒着他,他老人家肯定会很伤心的!”
“小琛。你说的我也知道,可是……”说到这里,米家英轻轻一叹,她又何尝不知道会让刘老觉得她见外,但这些年一直都得到刘老的无私帮助,已经让她的心里再也不好意思去麻烦他老人家了。
楚琛并不清楚米家英的想法,不过无论是为了师傅,还是那位素未谋面的师兄,这个忙无论如何他是得帮的。于是他开口问道:“家英姐,不知道姐夫的公司,现在需要多少资金?”
“小琛,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不过公司需要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米家英连忙摇了摇头说道。
楚琛呵呵一笑道:“如果是几亿rmb那我一时确实拿不出来,不过几千万的话,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听到这里。米家英一家都愣住了,他们都没想到。楚琛居然开口就是几千万,那他资产最少应该也有上亿了。这么年轻的亿万富翁,也难怪他们会感到震惊。
其中感触最深的,就要数米茜了,她原以以为楚琛最多只是个百万或者千万富翁,完全没料到他居然会是亿万富翁,而这样的亿万富翁,居然是自己同学的男朋友,而且两人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这让她觉得震惊之余,心里也对吴可很是羡慕,甚至羡慕之中还带着一丝嫉妒。
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换个心胸狭窄的人,很可能已经是嫉妒加上恨了。
“这个,小琛,你说的是真得?”米家英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楚琛笑道:“这种事情我也不没必要骗您,毕竟一会我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才好借给您,您说是不是?”
米家英一想也是,毕竟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被戳穿的,况且楚琛也没必要在她面前吹这样的牛。
“家英姐,您需要多少钱?如果真的是几亿的话,那我也会帮您协调的,不过能不能成,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楚琛笑着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毕竟以米家英家里的条件,别说几亿了,他估计几千万都不太可能。
米家英笑道:“小琛,你尽开玩笑,你说我们可能会欠上几个亿嘛!如果真欠上几个亿,那我和你姐夫都得跳楼了!其实我们家……”
说到这里,她又觉得问一个小辈,而且还是只认识了几个小时的小辈借钱,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一时间她都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楚琛也看出了她的想法,于是就直接问乔茜道:“乔茜,你说说呢!”
“好了,她一个小丫头知道个什么!”米家英也知道这关趟不过去了,就算不问楚琛借钱,等刘老知道了,肯定也会借钱给她家的,与其到时觉得更没面子,还不如让楚琛帮忙解决了。
于是她硬着头皮说道:“现在林林总总的钱算下来,一共六百万吧!”
“那流动资金也算进去了没有?”楚琛问了一句。
“应该差不多了吧,具体的还是要问家辉才行,一会等他回来之后,你和他去商量吧。”米家英说道。
楚琛点头道:“行!没问题!”
解决了资金上的问题,一家人的心情无疑轻松了许多,家里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妈!我肚子饿了!”乔茜拍了拍肚子说道。
米家英拍了拍额头道:“嗨,你看我,不过今天家里实在没什么准备,咱们还是出去吃吧!”
楚琛和吴可都表示不用麻烦,随便吃点东西就可以了。不过米家英却没同意,最后大家还是去了小区旁边一家中餐馆饱餐了一顿。
一行人回到家里,老太太就走到自己房里去睡午觉了,这些天她一直都在为钱的事情而犯愁,不过她一个老太婆也解决不了这事,只能干着急,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整个人都因为这事而瘦了十几斤,现在事实总算解决了,她也可以好好的睡一个安稳觉了。
乔茜重新为大家泡了茶,随后就问米家英道:“妈,爸爸到哪里去了?”
“哎!”米家英叹了口气后说道:“他去讨债了,以前他一个朋友还欠了他五十万hkd,不过对方一直没钱,就一直欠到了现在,今天去也不知道讨不讨的到,不过就你爸朋友那赖皮一样的性格,我看是难!”
也许是应了一句老话,说曹操曹操就到,米家英的话音刚落,大家就听到了开门声,没一会,楚琛就看到一位四十多岁,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此人正是米家英的丈夫陶家辉。
陶家辉看到坐在客厅里的楚琛和吴可,一禁微微一愣,随后米家英连忙双方做了下介绍,和米家英之前一样,当陶家辉听到楚琛的身份时,他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模样。
而且当他听米家英说楚琛可以借钱给他时,更是显得相当的兴奋,握着楚琛的手,用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个劲的对楚琛表示感谢,同时额头上的皱纹都淡了许多。
双方寒暄了一番,正当楚琛准备和陶家辉商量借款的相关事宜时,乔茜看到父亲拎回来的一个锦盒,就好奇的问道:“爸,您拿回来的是什么啊?”
“还能是什么,抵押给我的东西呗!”陶家辉无奈的说道:“五十万就换了一个破瓶子,也不知道值不值!”
楚琛闻言神情一动,连忙问道:“难道是古玩?”
“说是说古玩,但谁又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啊!”
陶家辉苦笑的说道:“如果是假的,那五十万也就泡汤了!”
“那你难道不会不会嘛!”米家英有些埋怨的说道。
陶家辉苦笑连连道:“我是想不要的啊,不过对方就是硬塞给我了,我就是想不要都不行!”
“姐夫,里面的东西能不能给我欣赏一下?”楚琛问道。
“对啊!”米家英想到楚琛的身份,连忙说道:“小琛可是刘老的高徒,真假应该一眼就看得出来的!”
陶家辉也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还请小琛你快点帮我看一下!”
“行!”
楚琛也没有说什么废话,直接把盒子打了开来,里面放着的是一只青花梅瓶。
此瓶器形端正,釉色莹润。肩部饰以云凤纹,腹部绘以云龙纹,五爪伸张,鬃髮上扬,闭口鼓目,形神威猛,近足处饰以海水江牙之纹,画工相当的精湛,看上去有非常明显的宣德时期的风格。
而且此瓶青花色泽浓艳,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看上去就好像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还有其它的一些非常明显的特征,楚琛可以认定,这只梅瓶的青料应该是郑和下西洋从西亚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
楚琛到是没想到,这只梅瓶所使用的青料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苏麻离青”,这个发现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能使用这种青料的青花瓷,往往都不一般。
不过让他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这只梅瓶的上的青花发色,无论是和永宣时期,还是和成化时间的“苏麻离青”的发色,都有些不同……(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空白期
最关键,也是最让楚琛感到奇怪的是,这只梅瓶居然没有任何款识!
要知道,这只梅瓶无论从器型和画工,还有胎骨来说,楚琛都可以肯定它应该是一件明代的官窑瓷器。而一件明代官窑烧制的青花梅瓶,而且还是使用的苏麻离青料的瓷器,居然会没有款识,这种情况在明代可是非常少见的。
也只有楚琛记忆中的那个时期才可能有这种情况出现,而这个时期,正是陶瓷界基本上每个人都多少有些了解的“空白期”。
宣德以后,明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变革,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患与内讧相继,经济萧条。所谓空白期即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历时近30年。
在这一情况下,瓷都制瓷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官窑瓷器基本停烧。到目前为止在传世的以及出土器中,能明确确定年代,写有纪年款的传世瓷器楚琛还没有看到过,虽然如此,但也不能说绝对没有。
正因为如此传世品中至今未见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见瓷器均为民窑所产,故学术界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而也正是因为现在发现的这三朝的瓷器均为民窑所产,导致许多专家都认为当时并没有官窑器烧制。
不过楚琛以前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从这些文献记载中得知,这段时期无论官窑还是民窑,虽说有禁烧与减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