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477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477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惶恐道:“谢公主殿下赞誉,臣矣是看不过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对有功将士大肆打压而已,至于对侯爷伸出援手的话不过是个笑话而已,以侯爷之能何须臣多事。”
  马士英这番话说下来竟然不卑不亢,即便是朱媺娖也不得不暗赞这家伙会说话,怪不得就连自己相公也要对他另眼相看,她也知道这家伙来找自家相公肯定有要事,点了点头后便道:“马大人此番来必然有事要与驸马说,那本宫就先回去歇息了。”
  说完她便转身由两位宫女搀扶着回了内宅。
  “臣恭送公主!”
  马士英朝着朱媺娖的背影又躬身行了一礼,当他抬起头后,便看到正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的岳阳,正想说话,却被岳阳摆手打断了。
  “马大人,本侯还没谢过你适才的援手之恩呐。”
  马士英赶紧又对岳阳躬身行了一礼:“下官不敢,以侯爷之才何须下官出手,下官此举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好了,坐吧!”
  岳阳摆了摆手,是以他坐下。
  两人坐下后,自有宫女过来奉茶。喝了口茶后,马士英便对岳阳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岳阳也有心想要考究这个人,在言谈中也有意无意的询问他各种施政主张。而出乎岳阳意料的是虽然马士英依旧摆脱不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但对大明目前最主要的土地兼并的社会矛盾表示出了很大的担忧,并直言这种情况若不得到改变,那么象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流寇作乱的情况依旧会继续发生。
  “那么依马大人所言,朝廷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岳阳立刻追问。
  “这个就非下官所能解决得了的。”马士英神情一窘,随即又给岳阳戴了顶高帽:“但下官却以为若是大明有人能解决这个难题者非侯爷莫属,这点从侯爷麾下的山西、山东来看便得到充分的证实。”
  “你呀……倒是会说话!”岳阳有些哭笑不得的指了指马士英,最后才摇摇头道:“土地兼并最大的问题是我大明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的数目却是固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不停的扩张,以便有充足的土地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
  说到这里,岳阳也不得不暗自摇头,依目前的生产力来看,大明的土地能养活的人口着实有限,所以向外扩张就成了唯一的道路。而大明现在的东面是大海西边是印度,北面是西伯利亚平原,向这些地方扩张的成本太大,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向南面扩张,只要能在南洋站稳脚跟,那么就可以为今后华夏民族的扩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毕竟诸如吕宋岛、大泥、浡尼、占城等地方日后不是盛产粮食就是种植橡胶的好地方,而且各种矿藏也很是丰富,在另一个时空里诸多穿越前辈们可是为他竖立了良好的榜样。
  看着陷入沉思的岳阳,马士英不敢打搅,而是在一旁静静的坐着。过了一会岳阳这才回过神有些歉意的说道:“马大人,本侯想事情入神了,实在不好意思。”
  “没关系,侯爷心怀天下下官佩服还来不及,怎敢责怪。”马士英赶紧摆摆手,“想侯爷平贼寇、灭建奴,一身功勋变数大明开朝两百余载少有人及,可如今却遭小人嫉恨,每每念及于此下官着实叹息啊!”
  “哟……这家伙马屁的功夫不赖啊!”
  岳阳又发现了这厮的一个优点,那就是拍起马屁来他能脸不红气不喘,好像天经地义一般。
  想到这里,岳阳笑眯眯的看着他问道:“那么马大人今日来此就是为了向本侯说这些的吗?”
  “当然不是!”
  马士英知道这时候应该是自己表忠心的时候了,他站了起来向前一步朝岳阳深深做了个揖沉声道:“士英此来是告诉侯爷,士英愿以侯爷马首是瞻,一同为我大明江山之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擦……”
  岳阳还真是没想到这家伙竟然直接就表起了忠心,你好歹也是堂堂吏部右侍郎啊,你的节操呢?
  由于没有心里准备,我们这位岳大人直接就愣住了,不过他也很快清醒过来,看着面这位第一个主动投靠过来的朝廷大员他心里一瞬间就转动了无数次,最后才眯着眼睛道:“马大人,你也是堂堂吏部侍郎,却说出这般话来,不怕有失体统吗?”
  看到岳阳并没有立刻接纳自己,马士英有些急了,他今天的所作所为已然被满朝文武看到,散朝之后立刻来拜访岳阳的事更是瞒不住有心人,若是岳阳不肯接纳自己恐怕从今往后官场虽大却再无他立足之地了。
  情急之下的他又深深拜了下去泣声道:“侯爷,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您若是不信的话就请看下官日后的表现吧。”
  “嘶……”
  岳阳倒吸了口凉气,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低估了这年头官员们的下限,看来自己不接受这个家伙还真是不行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九章 志满意得

  呼啸的北风在荒野上掠过,能容纳四辆大车并行的官道上走过来一队队身着红色鸳鸯战袄的队伍,这支队伍大部分都是步卒,但偶尔也有少量的骑兵从一旁策马掠过,扬起了一阵尘烟,惹得路边行进的步卒低声咒骂。
  一辆外表颇为普通的大车缓缓行驶在车队官道当中,这辆大车的旁边围着上百名身着身形彪悍的骑兵,这些骑兵全都身着铁甲,铁甲打造得很是精良,一看便知是价格不菲。
  虽然这辆大车看起来颇为普通,但内里的装饰却截然相反,车厢当中不但镶嵌着铁板,而且内里的装饰也精致异常,车厢后是一张胡桃木打造的胡床,当中则是一个小桌子,两名气度沉稳的中年男子正在聚精会神的对弈。
  这两个人正是剿灭了张献忠后奉旨班师回朝的孙传庭和洪承畴二人,在两人的旁边点燃着一个小火炉,炉内的乌冈白炭燃烧后发出清脆的啪啪声,一名十五六岁长相清秀的女子正在小心的看着炭火,炭炉上一个紫色的茶壶正不断往外冒着热气。
  “啪……”
  一声轻响,一枚白棋落在了棋盘上,一名穿着紫色长袍的中年落子后抚了抚胡须微笑起来,而他对面的那名身着朱红色官服的中年人则是眉头有些皱了起来,手中拿着黑子盯着纵横交错的棋盘神情有些犹豫,虽然由于官道路况不好,大车有些起伏不定,但棋盘上的棋子依旧牢牢的贴在棋盘上纹丝不动。
  紫色长袍的中年人抚须笑道:“伯雅,你看我这一手如何?你能否破解啊?”
  对面那位穿着朱红色官服的男子又看了一会,这才没好气的说道:“你洪承畴也就会程咬金的这三板斧,待我参研好后再来跟你一决高下。”
  大车里的这两人就是从四川得胜归来的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一路而来甚是有些志满意得,如今大军快到京城了。两人心情放松之下便在车内对弈起来。
  这些日子两人在四川一起剿灭贼寇,也算是相处得不错,是以洪承畴虽然被孙传庭直呼名字,但他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道:“伯雅你的水准我是清楚的,想要胜我还得再下几年功夫不可。”
  孙传庭轻哼一声这才说道:“待到了京城我请卢建斗来对付你,看你还敢不敢这么张狂!”
  “哈哈哈……”洪承畴大笑了起来,“伯雅你自己下不过我,是打算请帮手吗?”
  “有何不可?”孙传庭面不改色说道,“这下棋就跟打仗一样。自己打不过自然就得搬救兵,有什么丢人的。”
  “你呀……”洪承畴无奈的指着孙传庭大笑起来。
  至此这盘棋已然告一段落,一旁的侍女将刚沏好的茶分别端给了两人。
  孙传庭接过茶杯,品了口香茗,只觉得一股淡淡的幽香随着香茗落入腹中,他闭上眼睛长长的舒了口气才赞叹道:“还是洪彦演会享受,不仅弄了这么一辆舒服的大车,就连赶路也有这么好的茶喝。”
  洪承畴嗤笑道:“你如果想也可以嘛,想你孙伯雅也是堂堂的陕甘总督。难不成连一部像样的马车也弄不了那不成了笑话吗?”
  孙传庭淡淡笑了起来:“我要那么奢侈的大车做什么,如今我大明贼寇已平,日后想要再度领兵恐怕也没什么机会了。到时彦演你可要小心点,我可是听说了。此次回京你可要小心那个人啊。”
  一听到这里,洪承畴来脸上的笑意便沉了下来,他将茶杯重重的放到桌上沉声道:“京城乃天子脚下,百官云集之所。我就不信他敢乱来不成!”
  看到洪承畴阴沉的脸,孙传庭心中轻叹,这个洪承畴平日里多自信的一个人。一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也会变得失态,看来这个人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很大啊。
  轻轻摇了摇头,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茶壶给洪承畴面前的茶杯倒满茶,他轻声道:“彦演兄,说句公道话,上次你在山西做的事确实不地道。人家出关跟鞑子决战,你却要抄了他的老巢,这事就是泥菩萨也要发火,人家没有起兵一路追杀过来已经是很客气了。依我看你不如趁着此番回京的机会向他低个头道个歉,依我看那岳阳也不是什么小肚鸡肠的人,若能把这个梁子给揭过去岂不是更好么?”
  “哼……休想!”洪承畴气哼哼的说道:“若是我洪某人就这么低头,日后如何面见满朝同僚,读书人的脸面还要不要啦?”
  “你呀……”
  孙传庭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洪承畴自从击败了张献忠后就变得更加气盛起来,认定了这次皇上和满朝文武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可那个岳阳难道就是善茬吗?要知道他可是就连皇上也要忌惮三分的人物啊。
  察觉到孙传庭心中的不快,洪承畴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跟他闹的不快,随笑道:“好了伯雅,这件事我心里自有主张,你就放心好了。昨儿个朝廷可是派人送来了公文,皇上要亲自带领百官进行郊劳,届时我们可要好好表现一番才是,可不能在皇上和朝中诸公面前丢脸啊!”
  “嗯……这是自然。”一提到这里,孙传庭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去,随即很快和洪承畴商议起如何列队进京的事宜来……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东阳阁大学士、三边总督洪承畴和挂兵部尚书衔、陕甘总督孙传庭
  率领两万多平叛大军正式来到京城接受封赏,崇祯率领满朝文武和数万百姓来到距离京城十里外的回乡庭迎接。
  郊劳的场面不可谓不大,除了崇祯外,京城内几乎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前来迎接的还有不少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将十里亭周围数里地全都挤满了。
  时值正午,冬季的寒风不住的刮着。崇祯站在十里亭上,亭子外面站满了文武百官,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外面。
  崇祯问身边的王承恩道:“大伴,孙传庭和洪承畴到了没有?”
  王承恩躬身道:“启禀陛下,适才御马监的探马传来消息,洪承畴和孙传庭二位大人距离十里亭还有不到三四里地,应该很快就到了。”
  王承恩的话音刚落,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喊声,有眼尖的人在不远处大喊:“大军到了!”
  随着话音的落下,前方传来了一阵兴奋的嘶喊声,很快一群黑点开始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间不长,先是一面面旗帜,随后一队队穿着鸳鸯战袄的士卒排着队列走了过来。
  约莫一刻钟后,这支队伍便来到了十里亭的前止住了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