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逍遥-第7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应该降。毫不夸张地说,畸高的房价已成了顽疾,必须动动手术刀了,否则后患无穷。拿我们瑞东省会双临来说,稍微好那么一点的地段,房价动不动就三五万一平方,边沿区域也要一万左右,这对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是超出承受能力范围的。原因就是政府卖高价地,搞经济总量,而房产商更是玩足了噱头从中渔利,所以最终受损只是老百姓。”
“嗯。”郁长丰点点头,“你想从哪个环节入手?”
“从根本上开刀,掐断政府性的链条,国家不是提出了不唯GDP吗,正好顺应趋势。”潘宝山道,“那样一来,让房产商在双临就渐无施展的空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有难度。”郁长丰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你的着力点放在哪儿?”
“解铃还须系铃人,由政府方面发力,广建廉租房和保障房。”潘宝山道,“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削弱商业性投资开发建房。”
“廉租房和保障房的需求是基础性的,可还有一部分人需要或者适合比较高档的纯商品住房消费,那个问题怎么解决?”
“高档住宅不是不开发,而是要限量、限地域,再说现有的市场保有量也还算丰沛,一段时期内保平稳供应不成问题。”潘宝山道,“下一步,把高档住宅朝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规划,什么别墅、阳光房应有尽有,市场是保证的。仅就目前来说,新兴的双迅绵新城,瞄准的就是高档目标,正好让有需求的富人们过去,那样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也达到了新城的繁荣,对瑞东的城市综合体也有很大的贡献。总的来说,市区是人民大众的市区,是人民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要还空间于民。”
“道理上是可行,但刚才我就说了,房价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牵涉的方面比较多。最直接的一点来说,房价降了以后,部分民众的情绪怎么安抚?毕竟有些人已经花了几代人的心血买了房子,如果房价短时间内大幅下降,他们的心理能平衡?不是已有报道说,不少地方的业主在闻听降价后集体上访要退钱或退房吗?如果那种情况在瑞东普遍存在,不也是个问题?”
“从根本上说,类似闹事、上访是不是合理的,说白了是失信。市场化的东西,就是要愿打愿挨,房价巅峰时既然出手买房,那就要有风险承受能力。”潘宝山道,“当然,那只是理论,出于现实需要,比如维稳等,还是要重视起来。”
“是要重视啊。”郁长丰道,“我说的只是小问题,大的方面,房价还关系到全局性的工作。你也知道,现在各地普现救市举措,甚至国家层面都出台了倾向于救市的首套房贷款界定政策,如果瑞东的动作过猛,怕是也不合适。”
“救市,从全局来看是必须的,否则大局不稳。但也正是如此,也更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做有益的补充,才能让房价在左右磨合中最终实现软着陆。”潘宝山道,“所以我打算一步一步来,力争在三五年之内,让房价回归到更加合理的曲线上。”
“三五年时间,也够充裕,我以为你要急于一步到位呢。”郁长丰微微一笑,“不过即便如此,在实际操作中也还是会困难重重的。”
“直接又单一的措施,困难肯定会不小,可如果辅以有力的配合措施,阻力就会大大减小。”潘宝山道,“我已经找准的发力点,就是教育改革。从全国范围看,除了像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外,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好地段的楼房自然价高,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城市来讲并不如此,房价之所以高,主因是受教育资源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区房。这一点,就算是北上广等地也有此规律,看看重点学校周围的房价,都高得离谱。当然,这也是市场规律,一定程度上说不可避免。”
“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郁长丰问道,“什么情况可避免?”
“就是推行教育改革,广泛实行教育集团化,把有实力的学校形成各自的集团,然后将所有的市区学校划分到个集团,由集团合理分配资源,做到均衡发展。这项工作,配有督察组,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立刻撤换集团甚至是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效果应该很好。”潘宝山道,“当教改积累到一定火候,就不存在所谓的优差‘学区’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学区’不存在,哪里还会有‘学区房’?没有‘学区房’,开放商也就没了钻空子的机会。”
“嗯,从教改入手,听上去是比较可行。”郁长丰点头道,“教改的问题,你在松阳时做得不错,是个套路,现在情况怎样?”
“总体来说连贯性很好,可以说,松阳的教改是个典型,可以推广开来,不说大范围,起码在瑞东是可以施行的。”
“看来你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可以尝试。”郁长丰道,“不管怎样,凡是关注民生,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工作,我都赞成,你尽管大刀阔斧地去做。”
“有郁委员的支持,我有底气多了,也更加坚定了信念。”潘宝山一下轻松了不少,不过又抿了抿嘴唇,道:“不过我也很把不准,关键问题是段高航,毕竟他是指挥棒。”
“你这么说并不准确。”郁长丰微微一笑,“党领导一切,要听党的话,但很多时候个人不代表党组织。尤其是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风气大转,现在活动即将结束,但效果是持续的,所以说,往后的各项决策会更加公开透明,指鹿为马的强硬做派会得到进一步遏制。因此,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拿到会上讨论,往后,多数人的意见会越来越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了,瑞东的常委圈里,你的立场有多少人拥护?”
“目前来说还有些弱势,不过等做做工作以后,应该能占优。”
“做做工作?”郁长丰微微一笑,含义丰富地点了点头,道:“做工作,万万要注意分寸啊,过犹不但不及,还会遗患。”
说到这份上,话题就此打住,再深入也是过犹不及。潘宝山接着又说了几件事,垄断行业国企改革、沿海战略、城建开发、医疗改革等等。
郁长丰听了思索一阵,说铁路、石油、水电气、通信等垄断性国企改革等问题,一定要慎重。至于原因,郁长丰没多讲,只是说垄断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重要,很多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危的,时机不成熟就不要强行推进,比如铁路、石油等,来不得马虎。
潘宝山当然明白,说那就稳住,垄断性国企的彻底改革,待时机成熟了再说。郁长丰笑了笑,说也不是不能着手,只是要小心再小心。末了,郁长丰又含蓄地告诉他,以后在工作方面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看着办,没必要跟他交流,因为话说多了无形中限制也就会多,看上去稳健,但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这个是比较清晰的暗示,潘宝山能领会到,他很高兴,照此看来,以后的自选动作空间会更大。
第九百四十二章 花钱书记
收获颇丰的潘宝山回到瑞东,开始谋划如何开展一系列工作。当然,打基础的事不能放松,他还没忘记找鱿鱼问问,昨天的电话里有什么事情要说。
鱿鱼把昌远树的事情讲了,说差不多一切尽在把握。潘宝山很认可,说可以立刻行动,早日把昌远树拿下,就能早一些在友同插上小红旗。当然,迅光那边的情况也还没忘记,相对来说,迅光的市委书记乔汇良分量很重,毕竟是省委常委。
“乔汇良的情况应该也走不了大辙吧,现在的官员真可以随便抓的,哪个能说没点问题?”潘宝山道,“不过往后就难说了,中央下力气整治**,成效很好,应该说凡是新上任的干部,心里都绷紧了一根弦。”
“这一点我也感受到了,以前托人办事很容易,钱到了就能解决,如今却都缩了手,如果没有底实的关系,捧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呐。”鱿鱼道,“好在乔汇良没赶上好时候,否则还真不好抓他个尾巴。”
“看来情况还不错,有多少把握能拿住他?”
“现在尚未深入,还不好说有多大把握,不过据我估计应该没多大困难,搜集他的证据不会有什么大的阻力,因为他的口碑很差。”鱿鱼道,“乔汇良的做派十分强硬、傲慢,迅光市上下对他的意见都大得很。只是说官场内部,就很不得人心。”
“做官,首先是做人,不说要谦和,但起码不要强硬到气势凌人的程度,否则不管别人的感受就以貌似雷霆万钧的正气去压人,那怎么能行?”潘宝山道,“还有傲气,那也是伤人的利器。人可以傲,但要傲在骨子里,不是有句俗话嘛,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的确是,乔汇良就犯了这个错误,导致周围的人对他都不满。”鱿鱼道,“就拿经常性的工作来说,在开会一事上,几乎所有的人对他都有意见,因为不管大会小会他经常迟到,有时都晚到将近两个小时。等到了以后还不以为然,不要说道歉了,连句解释都没有,还一副处之泰然的样子,他一点都不在意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有多少。反过来,如果自己准时了,对那些迟到的人就大加呵斥,训得人家帽子都戴。还有的官员更是有苦难言,被叫去汇报工作,有时从九点一直等到十二点,结果最后等来一句‘下午再来’。”
“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最能折腾。”潘宝山道,“那样的人,身边的秘书都遭罪。”
“迅光市委办科室的秘书们都要崩溃了,乔汇良喜欢迎来送往,还喜欢在媒体上宣传自己,所以逢到事情就搞左拥右簇,大小秘书都得忙活起来。”鱿鱼道,“特别是负责审核媒体稿件的几个人,更是焦头烂额。乔汇良有个特点,媒体稿件最后要亲自过目,但他又不把媒体的工作当回事,每天下班后总是招待吃喝享乐,然后就是健身,累了,洗个澡小睡一会,醒了才开始想到要看看宣传稿、定个标题,便打电话让秘书把稿件送过去过目。”
“谁有那么大精力陪他耗,时间一长,还不都垮掉?都是有家室的人,除非异地生活的还能顶一顶,否则家庭矛盾肯定激发。”潘宝山道,“当领导的忙个昏天黑地,做家属的多少还能理解,毕竟有无形的价值嘛。可顶个一官半职或者只是个普通小秘书,一年到头忙个屁颠,又算怎么回事?”
“那也没辙,都得忍着,碰到那样的领导只能是自认倒霉。据我所知,每天晚上市委副秘书长,也就是他的专职秘书,还有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都得陪着熬。碰到重大的会议或节点庆祝活动,秘书长和宣传部长也都得跟上。”鱿鱼道,“总之所有的人都憋着一股气,但又不能发作。最难过的是他的专职秘书,可以说一年中得有三百六十天跟着他服务,结果造成了那专职秘书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跟他一样,很是嚣张跋扈,对各大局的一把手甚至是副市级领导,都是一副气指颐使的样子。”
“无形中,他是把自己当成乔汇良的角色了。”潘宝山道,“那也是种发泄吧,人总得有个情绪宣泄口,否则还不憋死过去吗。”
“没错,听说迅光市的媒体个个都气得要死,尤其是主流媒体报纸,更是苦不堪言。”鱿鱼道,“具体负责版面的记者和编辑,天天都骂娘,迅光日报社的大楼里,每到夜半时分,窗口里就会飘出诸如‘乔汇良,你妈个×,稿子还没审好啊!’的骂声,也难怪,因为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