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上全面地把握该地的风物、人文景观,而对一组风景的观照也尽量从不同角度、不同时光中进行反复辨析描绘,漏游之地,则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补游,有时对一座山、一川水常常选择不同季节作再游、三游……。游历中,他总是选择险途隘道,发微启幽,为追求一种真实全面的感受,力求“峰峰手摩足抉”,往往能出人意料地发现新的景观。
其次,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追求奇、险、绝。他不听信前人的论断或方志的误导,哪里最险则偏向哪里,越是人迹罕至之地越能激发他的兴趣,由于主观精神的追求,他的游记很少有人云亦云的现象,笔下充满对奇、险、绝景的描绘与记录,他说:“余谓游不必骑、亦不必同,惟指示之功,胜于追逐。余之欲行者,正恐其同;其不欲同者,正虑其骑也”。这种不畏艰险,愿为天下先而追求“指示之功”的精神,实在是旅行家之为旅行家的至高境界。其三,观察细致,记录及时,描绘准确。徐霞客每日必记,虽然白天旅途劳顿,晚上仍必执灯作记,把当时的游历详细记录,更有甚者,他白天也边走边记,在崖畔岩边,他依石为案,奋笔不止,最真实地记录下当时的胜景与感受。确因风餐露宿而不能当时作记,则必在二、三天内补记。其记虽在旅途中,却并不是对风景名胜的简单罗列,对每个风景的位置、特点、各景点的分布、地形变化、交通路线都有记录,不但真实可靠直逼实际,而且文字优美引人入胜。其四,徐霞客非常关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他不仅仅是一位旅游家,而且还是一位建设家,故在他的游记中多次提出了开发、修建、使用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方案。他选景不囿于传统,反对为凑足整数的所谓“十景”、“八景”的滥竽充数的作法,而是实事求是,如风景特好,也不厌其多。在开发利用方面,他反对湮灭历史遗迹的作法,认为智者应“追远而创其祠”,愚者才“最新而掩其迹”。
新建房舍应不妨碍古迹,风景区建设应借景而不应因此而掩景……一句话,风景区开发应首先保持其浑然天成的原始风貌,再行议论设计方便游览的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非常关注风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多次提出不能把风景区糟踏成牛宫马栈,臭秽不堪,这实在值得当世人借鉴学习。
除以上独特之处,《游记》还有两方面重要内容。其一是丰富的地学知识。由于他观察的细致和发微探幽的精神,使他的游历具有了科学考察的性质,记中可见他对地貌、岩溶、江河、水文、气象等都作了详尽的考备和记录,其中以对岩溶及江河的考察最为详尽和科学,以对气象的关注而特异于其他游记。举他对岩溶的考察为例,他系统地考察了从湖南到滇东磅礴数千里的石灰岩溶蚀地貌,对其分布状况、形成原因、由于发育不同而出现的地区差异等,作了科学的说明。
他深入考察了100多个岩洞,对每个岩洞的考察都力求全面准确。如他深入观察和描述了桂林七星岩的大小、深浅、洞内的复杂结构以及洞的外部情况等,其描述记录与近代科学技术实测的结果相当接近。他比欧洲最早描述和考察石灰岩地貌的爱士培尔早158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罗曼要早200多年。从这个角度说,《徐霞客游记》的科学文献价值也是不容低估的。其二是对社会历史的广泛描摩。
徐霞客在明亡前夕的社会大动荡的岁月,举步遐征,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使他更多地了解了社会底层生活状况,对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在他描绘一幅风俗长卷的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挣扎。作为一个旅游家,他虽不可能完全认清社会的本质,但作为一个有着博大同情心的社会观察者,他所关心的问题自然地与普遍的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他的游记总是记录下了各地农业、水利、手工业、商业贸易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他的旅迹遍涉于边陲大山,故对生活于此的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民族语言等等都有记述。他也非常注重我国宗教的发展,而且并不孤立地看待宗教,特别是在记述不少人遁入空门的原因时,更联系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一方面他流露出对佛教的好感,一方面也毫不避讳地真实刻划了那些身披袈裟、趋炎附势、趁人之危的丑恶嘴脸,并由此展开对社会政治黑暗现实的描绘,使其《游记》又具有了社会批判意义。
《徐霞客游记》的文学艺术成就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超出了前人的小品或规范而成宏篇巨制,显示了徐霞客的文学造诣的高超和笔力的雄健。可以这样说,他的游记既忠实于所记对象,有逼真的描绘,又充溢着大胆的想象和色彩瑰丽的渲染。他记游,其初衷可能并非追求文学效果,但出于对山川的热爱,激情难以抑制,因而其记中许多地方都充满感情,文字间充满诗情画意。它既弃绝了文人雅士的矫揉造作和虚拟滥情,使语言质朴可感,流畅清新,又曲尽自然之妙,温文细腻。他的白描手法极其高妙,几段线条勾勒使得文章条理分明,极有分寸感,同时简炼干净明澈透底。一般说来,像这样的长篇游记,其文章的剪裁处理是很难把握的,但徐霞客笔下既有精细描述又并不显得庞杂拖沓,特别是在记录重复游览之地时,更见其详略苦心和谋篇技巧,其《游黄山记》可作典型代表。
他善于穿插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增添了名山胜水的历史文化色彩,文笔也因而显得神采飞动气度不凡。最为独特的是,在他的笔下,万物皆有生命,自然山水等等都是以独特的生命形式显示出来的,这既是文章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更是徐霞客把自然作为宇宙主体的正常反映,足见他自己与自然万物相通相融的浩然之气,也反映出一代大旅游家热爱自然、崇尚自由的敏感心灵。
读《徐霞客游记》,不可让人忽略的是他本人的形象。可以这样说,他在完成他的游历的同时,“游历”也在完成着他。
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有很多,但他们各有自己的目的,而这些目的是不是真正的旅游尚值得探讨。他们或出于政治原因,或为国家朝政,或为求法朝山,或为追名逐利不一而足,而对徐霞客来说,没有国家资助也并非国家派遣,绝无政治和宗教目的,是最为单纯的旅游,只出于一种热情一种毅力。他一路游程非常辛苦,靠变卖家产、沿途求友而获取游资。
有时身无分文,被迫卖掉身上所穿衣服以获一餐饭食。
一路顶风冒雪,卧石宿洞,曾三次被盗,多次历险,为寻幽访胜他日夜兼程,常于深山老林间迷路困顿,但这一切都未能动摇他的意志。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光辉的一次游历,此时他已50多岁。
他远游南方各省,但由于长期的野外生活和痒毒湿气损害了他的健康,崇祯十二年(公元1641年)八月重返云南鸡足山时,全身俱发疹块,以致两足俱废,他再也不能游览名川大山,也因此,他未能入游四川剑阁、峨嵋胜境,成为他永远的遗憾。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3年)他与世长辞,只活了56岁。
他的一生不算长,但他的一生极其辉煌,他留下的六、七十万字的游记既是祖国山河的画卷,是他生命的写真,也是他旷世才情的显露。但愿这部花尽一代旅游大家心血的《游记》能长流永世,与青山同在。
唐云一九九五年八月于歌乐山下
━━━━━━━━━━━━━━━━━━━━━━━━━━━━━━━━━━━━━━━━━━━
目录
游天台山日记……………………………………………(…1)
游雁宕山日记……………………………………………(…6)
游白岳山日记…………………………………………(…10)
游黄山日记……………………………………………(…14)
游武彝山日记…………………………………………(…20)
游庐山日记……………………………………………(…27)
游黄山日记后…………………………………………(…33)
游九鲤湖日记…………………………………………(…37)
游嵩山日记……………………………………………(…42)
游太华山日记…………………………………………(…49)
游太和山日记…………………………………………(…53)
闽游日记前……………………………………………(…58)
闽游日记后……………………………………………(…65)
游天台山日记后………………………………………(…73)
游雁宕山日记后………………………………………(…79)
游五台山日记…………………………………………(…87)
游恒山日记……………………………………………(…91)
浙游日记………………………………………………(…95)
江右游日记……………………………………………(…113)
楚游日记………………………………………………(…168)
━━━━━━━━━━━━━━━━━━━━━━━━━━━━━━━━━━━━━━━━━━━
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
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
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
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