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还给自己的投诚,找到了心安理得的借口。徐兴夏是什么人?他是泰昌皇帝的女婿啊和明王朝根本就是一家人。他和明王朝的事情,根本就是皇室内部的纷争,和一般的造反完全不同。就算他闹得再厉害,也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和外人完全无关。
因此,他们在投靠白衣军的时候,完全没有心理压力。好像山东省的很多地方官员,都是集体投靠白衣军的。其中不少人,还被选为了该地区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在众多的地方官员里面,还是有极少数德才兼备的。他们有才华,也相对清廉,自然会得到重用。
结果,徐兴夏就按图索骥,将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都全部召唤到了自己的部下。袁应泰,就是其中的一个。徐兴夏给袁应泰的任务,就是考察整个山东的实际情况,给他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从他递交上来的报告看,袁应泰的确是做了不少功夫的。他对山东省的认知,和徐兴夏对山东省的认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正文 【第686章】缔造白衣军海军!
【第686章】缔造白衣军海军!
(0686)
“来人啊”
徐兴夏忽然叫道。
参谋刘汉武急忙进来,听候吩咐。
徐兴夏站起来,在书房里面来回的踱步。片刻以后,他缓缓的说道:“立刻派人告诉袁应泰,让他启程到登州去。我随后会前往登州。我要当面听取他的汇报。”
“明白”刘汉武答应着去了。
徐兴夏点点头,重新坐回到书桌的后面。
这一次,他拿起来的,乃是一大叠的报告。这些报告都是粘连在一起的,厚厚的一沓,估计有二三十份。显然,所有的报告,都是在描述同一件事情。事实上,每份报告的左上角,都有一个红色的标签。标签的上面都有两个字,那就是“海军”。这说明,全部的报告,都是和白衣军海军相关的。
大部分报告的标签上面,还有另外三个字,那就是“威海卫”。威海卫,听名字就知道是著名的军港。事实上,后世的北洋水师的总部衙门,就设置在威海卫。新中国海军,在青岛海军基地建成之前,在威海卫也曾经驻军,有大量军舰出没。
徐兴夏要建立白衣军海军,第一个选择的总基地,就是威海卫。这不单单是考虑到威海卫的天然军港优势,还考虑到了威海卫的战略位置。海军军舰从威海卫出发,可以直接威胁到辽东,威胁到朝鲜,威胁到日本。这么好的战略位置,徐兴夏当然不会错过。
建立白衣军海军的资金,基本上已经到位了。这次,白衣军横扫中原,查抄了很多王府和高级官僚。他们掌握的资财,最少有五千万两白银。这么多的钱财,如果投放到海军里面,在短时间内,应该可以增加相当数量的战船。哪怕建设海军需要的资金巨大,短期内造就一支海军舰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对于海军的具体发展思路,徐兴夏还不是特别的清晰。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发展,海军也必须应用到各项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西洋列强。坦白说,目前西洋列强的风帆战列舰,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白衣军海军想要在这方面超过西洋列强,不太可能。你的起步太晚,就算有钱,也是很难追得上别人的。
好像荷兰人的最强大战列舰,排水量已经超过一千吨,战列舰上面搭载的各式火炮,已经超过八十门。在未来的数年内,荷兰人的战列舰,排水量会更加的巨大,火炮的数量也会更多。两千吨的排水量,一百门以上的火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这仅仅是荷兰海军的情况,还没有算上日后的海上巨无霸英国人呢。
单纯就造船技术,还有火炮技术而言,英国人绝对是西洋列强中,最有优势的。他们将在日后称霸海洋两百多年的时间。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形成的。白衣军海军要赶上,甚至是超过英国人,必须在造船和火炮技术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果单独依靠目前的福船之类的战舰,肯定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白衣军目前有什么技术优势呢?一个是火药,一个是钢铁。白色炸药的出现,完全可以让黑色火药逐渐的退出舞台。而优质的钢铁,在铸造火炮的时候,也能够保持炮管的质量。还有一个蒸汽机,可以给军舰带来持续不断的动力,就算在没有风力的情况下,军舰依然可以继续行驶。只是,这些技术,要应用到海军方面,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光是一个后坐力,就能搞死不少人。
受到明王朝一贯的靖海政策的影响,当年七下西洋的郑和舰队的英姿,早就荡然无存了。明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基本失传。所谓的大型宝船,基本上都只是传说了。唯一继承下来的,只有小型的福船。抗日援朝的时候,大明水师最强大的战舰,排水量也只有四百吨左右而已。至于武器方面,更是惨不忍睹。
老实说,大明水师也就是遇到更烂的日本海军,否则,能否打赢对手,还真是不好说。排水量只有四百吨的战舰,又没有大威力的火炮,放在西洋列强的眼里,简直就和小舢板差不多。饶是如此,在露梁海战役中,大明水师还是战死了一个高级指挥官邓子龙。而朝鲜王国方面,也战死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李舜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在海军战舰方面,更是如此。你的军舰没有对方强大,你的火炮没有对方厉害,你就只有挨打的份。你打不到别人,别人却可以打到你,这不是被动的挨打是什么?海战和陆战不同。在海战中,双方的装备差距如果过大的话,是很难力挽狂澜而不倒的。徐兴夏可不希望自己的海军,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双方的装备,至少得是拉平的。
正在细细琢磨的时候,张天豪放轻脚步来到徐兴夏的面前,低声说道:“大人,袁可立来了。”
徐兴夏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请。”
片刻之后,张天豪就带着袁可立进来了。袁可立的年纪有些大了,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但是,他看起来精神还相当的不错,走起路来,脚步也是相当稳健的。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从袁可立的脸上,看到隐藏的憔悴的抑郁的神色。或许袁可立是想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憔悴和抑郁,却始终没有隐藏住。
没办法,袁可立在明王朝的官场上,一直是不得意的。他能文能武,可谓全才,在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也的确是做了不少令人称道的功绩。比如说平息倭寇什么的,都有他的功劳。但是,他在官场上,也的确得罪了很多人。结果,从万历二十六年开始,袁可立就一直赋闲在家,再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万历二十六年的袁可立,正是三十岁左右,血气方刚,精神抖擞的,准备大展拳脚年纪,结果,偏偏在这个时候,他被贬斥了。还一贬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段非常漫长的煎熬的时间。袁可立没有被这段漫长的时间击倒,没有一病不起,甚至是一命呜呼,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徐兴夏将袁可立叫来,主要是为了海军的事情。海军,是白衣军未来发展的主力。白衣军要登陆日本,要抢占台湾岛,要控制南洋,要顺着航线一路向西,占领印度,占领波斯湾,占领非洲,占领欧洲。又或者是一路向东,到达美洲地区,都离不开强大的海军的支持。更加不要说因为利益的关系,和西洋列强的海上争夺战了。
然而,徐兴夏本人,对海军的认识其实不多。海军其实是很专业的军种,绝对不是看看表面,就能够了解的。在后世,他尽管在网络上见过不少的军舰,现实中的军舰却是一艘都没有见过。至于海军的内部组织、训练、作战等,徐兴夏也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至于现实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还真是不好说。这些后世网络上的经验,放到四百年前,到底合不合用,徐兴夏自己都不知道。
为了稳健起见,徐兴夏决定找几个有才华的人,和自己一起将海军的架子搭建起来。幸好,他来的很是时候。他需要寻找的人才,山东的确还是有不少的。尽管抗日援朝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原来的大明水师,也已经是烟消云散。但是,大明水师遗留下来的很多人才,还生活在山东各地沿海地区。或许他们的年纪,稍微有点大了,他们的经验技能却还在。这些人,就是白衣军海军未来的基础。
当年大明水师提督陈璘组建舰队,前往增援朝鲜的时候,就曾经从山东沿海大量的征兵,因此,在战斗结束以后,相当多的水师士卒,也都是回到了各自的家乡。当时的战争就是这样的。开战才临时招募兵员,打完仗以后,又立刻解散部队,以节省费用。
徐兴夏初步估计,这些被解散回家的前大明水师官兵,至少有一万人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白衣军海军的初步需要。但是,仅仅是有普通的海军士卒是不行的,还必须有高级将领。遗憾的是,陈璘在打完仗以后,就带着大明水师的高层,回去了广东的南澳岛休整了。随后,大明水师处于半解散的状态,水师的高层,也都是散落在江南一带。山东地区,并没有高级将领的存在。
袁可立,就是徐兴夏钦定的白衣军海军司令部副部长。至于正部长,当然是徐兴夏自己了。之所以选定袁可立出任海军的实际负责人,就是考虑到,这个曾经怀才不遇的老头子,在治军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他需要袁可立来帮助自己管理海军。
在真实的历史上,袁可立还是很能干的。他担任登莱巡抚的时候,几乎是白手起家,创建了相当强大的军队,储备了大批的军用物资,对辽东地区的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援助。如果不是因为得罪了魏忠贤,又被罢官去职的话,他应该可以建立更大的功勋。
正文 【第687章】倭寇还是不死心啊!
【第687章】倭寇还是不死心啊!
(0687)
徐兴夏站起来,微笑着热情的说道:“节寰公,请”
袁可立稍微迟疑了片刻以后,还是坐了下来。对于徐兴夏的称呼,袁可立还算满意。从徐兴夏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一点的魔气。更多的时候,他乃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外面都在传言,说徐兴夏就是传说中的魔王转世,只怕是有点误会的。
徐兴夏对袁可立身后的人也点点头,做手势示意他们也坐下来。袁可立的后面,还跟着一个稍微年轻的官员。这个官员,就是孙元化。孙元化是被徐光启推荐到来的。他本来就是徐光启的弟子。徐光启被冷落的时候,他自然也跟着被冷落,无人理会。在徐光启被吸纳到白衣军阵营以后,孙元化的投靠,也就顺理成章了。
白衣军海军要建造战舰,要铸造大炮,自然少不了孙元化这个火炮专家。以白衣军目前的铸炮技术,在陆地上使用红衣大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是,要在战舰上装备火炮,就很讲究了。火炮的重量,火炮的后坐力,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是万万不能马虎的。因为,任何马虎大意的后果,就是船毁人亡。
孙元化这个人,其实是很有眼光的。和徐光启一样,孙元化对西方新颖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没有什么排斥心理。不过,他看重的技术,大部分都是军事用途的。他敏感的意识到,在将来的战争里,火炮在战场上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他一直着力于火炮的研究。他和很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