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凤栖梧 >

第23章

红楼之凤栖梧-第23章

小说: 红楼之凤栖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就不许别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小心误说出一字者,她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她着实是一泼妇,就连薛蟠那呆霸王她都治得住。薛蟠打死人命被下在牢里,她又耐不住寂寞,**薛蝌。她极端嫉妒香菱,不时地折磨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求怜),还遭谋害——夏金桂想用砒霜毒死她,但香菱侥幸躲过,夏金桂倒把自己毒死了。

这个女人从小就没有得到正确的、良好的教育。她既没有像李纨幼年那样读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教导女子做个名媛淑女的书,也没有像自己那样“自幼假充男儿教养”,“从小儿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她的独断专行、骄横无礼、凶狠残忍,养成既泼辣又凶悍的性格,妇德、妇工、妇言没有一项达标,本来她也是“具花柳之姿”的青春女子,应该说“妇容”还是不错的,可一想到她又哭、又骂、又打,撒泼闹事,聚众斗牌作乐,啃着骨头喝酒的样子,即即使她长得再美,也实在难以对她喜欢起来了。

熙凤想了一想不由打了个冷战,这么一个泼妇给自己做嫂子,想来薛家是不会安宁的,到时候这薛大傻子肯定会时不时来麻烦自己,自己可不想跟个泼妇打交道,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薛蟠的红线牵在别人身上吧。

于是熙凤抬头笑道:“哥哥若是喜欢那甄小姐,自然需要费一番功夫的。要不然她今日养在了深闺中,如何知道你对她有意?就是嘴上也不好再吵嚷起来,若是被他人听见了,岂不是坏了甄小姐的名声。她可是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幼年又遭了那么多苦楚,那容貌气质配你绰绰有余,若是姑母见了也只有欢喜的份儿。

你就听妹妹的,先不要再跟姑母说这件事来,等到以后咱们与林姨夫一家多多来往,想必姑母也会见着那甄小姐,等她喜欢上了这甄小姐,你大可让姑母替你去求亲,这样岂不是更好?”

薛蟠一听熙凤同意他的想法,顿时喜不自禁。想起英莲莹白的小脸,桃红的腮,眉间那一点胭脂痣,一直在自己脑海中晃啊晃的,其他庸脂俗粉再也进不去他的眼了。

熙凤刷的一声又打起了帘子,“哥哥要省得,这事儿定要有诚心,一年半载的不会出什么结果。但若是哥哥敢和狐朋狗友去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休怪凤儿不再帮你!”

薛蟠自是应答不迭,他不知道他以后的命运可能就因为眼前这个少女而慢慢改变了,他的性格与品德也在一点一点的被同化过来。

而后面青棚小马车上的宝钗却也在发着愁,因为自己此次入京,还有一件关乎自己未来命运的大事。

她本出自于皇商之家,虽地位比那些勋贵家的小姐要差一些,但她自小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第四十三回 黛玉入京

前面的马车行的好好的,突然从前方传来一阵气促的马蹄声,一个驿站信差模样的人急匆匆地奔来,见此处有人出行,便下马来拱手行礼道:“各位大爷请了,小人急着送信去,所带的水囊中已经没水了,恳请哪位大爷赐水一袋,不胜感激。”

王忠催马上前,“不过是一些饮水罢了,值得什么,大哥只管过来喝个饱便是,一会儿我让仆从再给你装上满满一袋子,干粮什么的也给你装上一些。”

那驿差也是十分感激,连连称谢。坐在车中的熙凤却突然有了不详的预感,命柠檬前去问问送的是哪里的急件,这么跑下去可能人和马匹都要吃不消了。

那驿差见人来问,也不好不说,只说是姑苏林老爷家的丧信要送往金陵王家的。熙凤一听,脑袋顿时嗡了一声,一下子跳下马车,问喝道:“可是巡盐御史林如海林老爷的信?吾等便是金陵王家的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那驿差被问的一愣,口中答道:“是,正是那林老爷家的信。”

熙凤等不得许多,跳到那驿差的面前伸出手来,“快,快把信给我!”

王忠见女儿慌慌张张的,不像平时那般稳重,便知是那林家出了大事儿,连忙向那驿差拱手道:“差大哥,我等便是你要送信去的王家,此处有在下的路引为证,那林家传来的书信还请快快拿出,免得我们心急误了事。”

那驿差刚刚摸出信件,便被王忠递给了女儿熙凤,因为他知道自己与那林家并无什么来往,那份情谊还是自己女儿去结交的,有事自然要先让女儿看看。

熙凤非一般的聪明,早已猜到这书信中不是什么好事情,果然,是那贾夫人突然病逝了,留下小小的黛玉一人也病的起不来床了。林家子嗣单薄,本就没什么亲眷,如今林如海一人忙里忙外,又要操办丧事又要照顾女儿,实在是忙不开,希望熙凤家里能够来人将女儿暂且接走,照顾一二。

熙凤心急难耐,谢了那驿差便命令家人迅速赶路,薛蟠惦着英莲,也跟着焦急,催促着自家人也跟着快敢。这便使行程变的艰难了许多,道路本不平稳,快行之下更添了颠簸。薛姨妈嘴里不说,心里也是很不舒服,还是宝钗一一劝住了。

紧赶慢赶,熙凤一行人不过一两天间便到了苏州,一家人换上素色衣服前去吊唁。黛玉一见熙凤,更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旁边若不是英莲扶着哄着恐怕就要昏厥过去了。

王忠夫妇到外面去帮着林如海处理丧事,留下熙凤和宝钗在里面陪着黛玉。宝钗与那黛玉虽有亲戚但也是第一次相见,只不过说些场面话罢了,便被熙凤说她年小,路上颠簸着了,吩咐着丫头们好生伺候着回屋子里面歇着不提。

当下熙凤一刻不离黛玉,只是紧紧抱着她,抚摸着她瘦骨嶙峋的后背,任她在自己怀里哭泣。这贾夫人养在贾母身边的时候,便比正常的女孩儿柔弱许多,再加上天资聪慧,每天烦恼的事情便更多,这样耗尽了心血,导致她连生了两个哥儿都没站住,一个哥儿养了三岁还夭折了,现在剩下这么一个女儿也是病歪歪的。这贾夫人不过是受了些风寒便成了症候,一病不起不过几月间便去了。

好不容易丧事处理完,已经过了半月有余,林如海请来王忠夫妇,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如何好生将小女送去,兄长便来此相助。弟已修下书信一封,希望兄长嫂嫂将小女一同带去京城,弟不胜感激。”

王忠便道:“如此也好,我等两家女儿虽交好却也不是玉儿的骨肉至亲,教养在她外祖母的身旁必定是极好的。贤弟也不必太过伤感,若是他日思念玉儿,我等也可将她带回与你团聚。”

林如海听了又谢过了王忠,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

事后王忠说与熙凤的时候,熙凤不由讽刺一笑,这回那个贾雨村可没机会借着贾府的势力耀武扬威了,这等小人就应受到些教训。一方面又对黛玉更为怜惜,送她去贾府的事情是他父亲做的决定,自己虽和黛玉要好,却也不能干涉这等大事,只能在旁心细照看着些了,免得这颗绛珠仙草泪尽而亡,不得善终。

黛玉此时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和熙凤一行人登舟而去。

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早已让手下奴仆前去送了信儿,贾母等人正翘首以盼。黛玉在船上每日只跟在熙凤身旁,熙凤潜移默化地教导她要自强独立,如果荣国府中有人欺负了她,一定要告诉姐姐知道。轻则教训他一次,重则便将黛玉领回金陵,在王家照看便是。

黛玉被絮絮叨叨的熙凤逗笑了好几次,内心丧母虽伤痛无比,但一路上身边有熙凤姐姐照顾开导,那郁结也在慢慢化开。再加上熙凤的父母对她也是格外疼爱,一路上倒也玩赏了几处山水,调节身心,黛玉的身体倒一点点好转起来。

黛玉本是独女,父母宠爱又多病痛,本有些尖酸小性儿,但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见熙凤一家人对自己一如既往的好,自己内心也是颇为感动,渐渐把熙凤当成了自己亲姐姐一般依赖着,若不是父亲的命令她几乎不想住到荣国府去,只想跟着熙凤一起待着。熙凤知道她的想法,也笑着劝道:“我的好妹妹,你这次去是到外祖母身边教养的,你外祖母如何疼你母亲便会如何疼你,你且放宽了心。再不济,姐姐也在那京城呢,若是闷了只管派人来找我便是。”

第四十四回 王家堂姐

且说熙凤、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黛玉与熙凤依依惜别,熙凤拢了拢她鬓角的碎发,悄悄道:“过几日姐姐就去瞧你,这几日可不能想我想的哭鼻子哦!”黛玉抿嘴笑了,上了贾府的轿子不提。薛姨妈一行人也自然来的车马相接,宝钗只不过略辞了辞熙凤,便自上轿去了。

熙凤撇了撇嘴,这小丫头现在还小呢,将来的手段也是不错的,可惜装的太过了些。转身上了自己的轿子,跟着父母往那王子腾家去了。

这京城王家果然富庶,熙凤刚刚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衣着装扮,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进了那王家府邸,王子腾的长子王轩亲自来迎接。刘夫人与熙凤却被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刘氏与熙凤下轿。

熙凤扶着刘夫人的手,进了正院,这里绿树葱葱,倒也生机勃勃,只是一片寂静了无趣味。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素色褙子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王家大奶奶和哥儿姐儿都到了。”

熙凤想着,若是那荣国府定不会是这般景象,里面的丫头皆穿红着绿的,莺声燕语自然生机盎然,只是一家有一家的规矩,这京城王家的规矩却是严谨了许多。

王子腾今日并没有休沐,在外办事。见着了那王老太君却是一个病病殃殃的瘦弱老妇,见来了人不过睁了睁眼皮,就算是见过了。这京城王家的子嗣也不是很多,这王老太君只生了王子腾、王夫人、薛姨妈三个孩子,王子腾只有王轩一个嫡子,还有一个叫王辙的庶子和一个比熙凤略大了两岁的嫡女王妩瑶。

这王妩瑶真真是一幅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看着刘夫人也不甚恭敬,略行了个礼便算是拜见了。刘夫人初到了这等京城富贵地方,倒也有些拘束,也没在意眼前的小辈对自己的无礼。只不过略住了几日,王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