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幺妹 >

第44章

幺妹-第44章

小说: 幺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报宁笑道:“让那笨蛋小子多受点罪也无妨,只是那喇嘛真是不知死活,这时节还敢不戒酒色。“

两人潜到水阁附近,因着水上只有一座木廊,又有蒙古武士守着,本是极难靠近。偏生喇嘛们玩得热闹。带来地蒙古武士又是在王府里享受惯了,那里还肯去巡查,聚在一处喝酒赌钱,胆大的偷了个几个妓女出来,围在一起调笑狎玩,淫声浪语不绝于耳。

杨幺与张报宁一路过去,倒也开了眼界,杨幺只当没看到,张报宁见得有些离谱,也不敢乱开玩笑。两人过了木廊。躲到窗口下,慢慢升头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原本有间隔的水阁,此时的木隔板全升了起来,五六十个喇嘛,或是赤条条,或是勉强挂着一件衣裳,正和一些女子行乐。

满屋子灯火通明,将那些喇嘛的丑恶照得分明,看那些女人的装 扮。或是招来的艳妓,或是抢来的民女,或是勉强笑着逢迎。或是哭喊着躲避,总是逃不开被嘻笑着围追上来的喇嘛们按在地上,剥得清光,如白羊一样,被人上下其手,变着花样的狎玩。更有甚者,四肢被吊在半空中。几个喇嘛轮番上进啃咬,行房,已经是气息奄奄。

杨幺便是多了一世地经历,这样的场景也是见所未见,顿时吓得软在了窗边,张报宁急忙伸手来扶,也被她杯弓蛇影地赶到了一边。张报宁急得要跺脚,却又不敢强行碰她。他自家看了这样的情景,也是触目惊心。不奇怪杨幺如此,只好冒险到水边摘了大荷叶捧了一叶水。猛在泼在杨幺脸上。杨幺惊叫出声,却被张报宁掩住嘴。好在女子惊叫声此起彼伏,也未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杨幺回过神来,扑到池边呕吐,张报宁急忙扶着她顺气拍背,嘴里轻声道:“罢了,我方才看了看,也没那带伤的喇嘛里面,我们在外面随便抓个蒙古人,问口供罢。”

杨幺伏在池边吐了些清水,勉强点了点头,振作起来,跟着张报宁离开水阁。张报宁去擒蒙古人,杨幺毫不留情,一剑刺死守住张国意的喇嘛,背了张国意,跳出南墙躲回了小楼。

待她回到澡房,倪文俊已经醒了过来,双目神光炯炯,抬眼看了过来,帮着杨幺将张国意解开,喂他喝了些水。张国意身上的伤倒也不 重,正清洗间,便醒了过来,看见杨幺和倪文俊,不由一愣,喃喃叫 道:“幺姨,倪大哥,是你们救了我么?“

“笨蛋小子,明知道不是对手,还去送死,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此时,张报宁跳了进来,瞪向张国意,张国意看来甚是服他,垂头丧气道:”小宁叔,因为下德被抓了,我怕她在喇嘛们手里吃亏,所以 才……”

杨幺心里打了一个抖,按捺住不安,正要说话,倒是倪文俊摇头道:“我听说那女 去练十六天魔舞,若是如此,除非是王府里的王爷、王子还有极得宠的喇嘛,是不能碰地,尤其是练成前,除了负责调教的嬷嬷们和玄观,任何人都不能接近。”

杨幺、张报宁、张国意同时松了口气,张国意受了伤,身心俱疲,此时放下心事,便沉沉睡了过去。

杨幺拿了件衣裳给他盖上,方才向张报宁道:“你可问出什么了么?”

张报宁苦笑道:“白费我们许多功夫,那喇嘛今日回来,因着受累牵动伤势,已是一命归西了。“

杨幺一呆,也不由吐了口气,满脸沉郁地坐到了一边,倪文俊自然大喜,却看到杨幺如此神情不由奇怪道:“你怎么了?“

杨幺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一想到我还要在这世上活下去,就觉得辛苦万分。“

张报宁听她说这句,哭笑不得,劝道:“待把蒙古人赶出中原,换了汉人坐江山,便好了。”

杨幺慢慢摇了摇头,涩声道:“只怕这汉人折腾起自家的女子来,更是龌龊万分。”转念间又想起当初给杨岳下地圈套,顿时一阵恶心,又是一阵干呕,挣扎着猛地扑到池边捞起一手水,拍在自家脸上,喃喃道:“不能再想了。”说罢,也不理他们,只是窝在一边出神。

张报宁虽是着急,见她安静下来也不敢去打搅,只轻声把事情和倪文俊说了。倪文俊睨了杨幺一眼,道:“果真是个女子,遇上这点事便成了这样,若是看不惯,一把火全烧了,才是干净。”

张报宁呆道:“那里面可还有抢来的女子和妓女……”

“她们被这般折腾,怕是难活得过今晚,便是活过了今晚,也怕活不过明晚,我们无力救她们,早早送她们上路才是正经。”倪文俊冷着脸道。

杨幺听得此话,猛地醒过神来,回头瞪向倪文俊:“你若是再如此轻贱女子性命,我便和你绝交!”说罢,转过身去。

倪文俊素来吃软不吃硬,顿时大怒,跳起来要反唇相讥,突地看到脚边杨幺给他准备的药材,又瞟到杨幺身子缩成小小一团,到了嘴边的怒骂不由化作一声长叹,道:“你这样心慈手软,将来总要吃亏的。”说罢,取了药材,穿窗而去,只留下一句:”我过蕲州去了,你们也早点走吧。”

张报宁苦笑着看着倪文俊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杨幺,暗叹这煞神没有发怒已经是极给面子了。

张报宁原想靠过去安慰杨幺,又怕惊了她,便也息了心,闭目养 神,三人都是累了一夜,休息了半日后,张报宁带着张国意去武昌与杨岳会合,商量救杨下德。因着杨幺受了惊,时时呆怔,张报宁死活不让她去,此时杨雄与杨相已是寻了过来,正好把杨幺接回家中,几人就此别过。

杨家与朱家人听说了此事,皆是惊惧,不约而同把杨幺送入了朱 府,深深安置在竹韵斋里,生怕被蒙古人和喇嘛们发现。

过了两月,天气热了起来,杨幺的痴病方才好了起来,因着听涛馆清凉,便日日泡在水边,不过是弹琴练剑,其它地功课俱都停了。

如此又过了三四个月,杨幺的精神终于振奋了起来,洞庭那边也传来的消息,因着玄观使力,杨下德有惊无险地从威顺王府全身而退,和杨岳、张报宁、张国意等人回到了水寨。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松了口气,便是云姨奶奶也念了声“阿弥陀佛”,准备第二日去城北的开福寺上香还愿。杨幺在家中守了快半年,听她一劝,便也同意一起出去散散心,于是乎,香车宝马,侍婢仆妇,总管家丁,林林总总几十来人,第二日一早,便向城北迤逦而去。

第二十六章 王孙千金

次时,潭州城里朱家和李家的声势正是如日中天。蒙古将军得罪了威顺王爷的二王子,被撤了军职,朱家李家使了钱,居然叫这个职位给空了下来。城里两千的蒙古军队和三千色目人的探马赤队无人指挥,如同一盘散沙,整日里只会吃喝玩乐,便是每日的操练都停了下来。 

蒙古人一系失了这个大援,自然安分了不少,便是蒙古百户哈毕见着杨恩、杨雄也是退避三舍。

欢喜堂的喇嘛因着民怨太深,又没有找到威顺王急需的佛女,失了宠,被潭州几个汉官向武昌告了几状后,便大部分被召回了武昌,现在欢喜堂里只有几个喇嘛看守,早没了当初的气焰。

正因是这般的情势,云姨奶奶方才敢带杨幺出门,去了开福寺。这开福寺是座尼庵,自南北朝时建起,已是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本是潭州善男信女经常去的地方,也是因着近傍欢喜堂的缘故,冷了一年的香火方才兴旺了起来。

主持静观师太欢喜地接下了朱府的贵人,引到了内院安顿下来。

杨幺其实极不耐烦这样的烦文琐节,但因着云娘在旁,便也忍了下来,只是端着架子、摇着扇子,时时微笑罢了。好不容易等得静观引着云姨奶奶去前殿上香,便托词看景,留在了内院。

云娘既不在,谁又能管得住她,便由着她一个人慢慢向后院走去,不过赏一些长年的松柏而已。

不知不觉,杨幺竟是已经走到了后院门口。眼看着门外是一条石道,远远延伸到了小山丘上,此时已是十一月,冷风萧瑟,石道上落满了一片厚厚的金黄落叶,杨幺犹豫了半晌,仍是禁不住诱惑,迈出门去,在石道中轻轻走着。

也是杨幺命中有劫。活该出事,她方走到半路,停在落叶中观赏暮秋之景。突地不远处响起一阵急促地马蹄声,杨幺一惊。来不及回避,匆忙间用手上的团扇挡住了半边脸,只见一个道士坐在马上急急而过。见得杨幺也是一惊,不禁放慢了马速,一边小步奔跑,一边隔着十多尺远看了过来。

此时的杨幺身着绵罗垂缨夹祅,下穿沉香八宝撒花裙,头上盘着双环髻,束着一圈夹金玉络,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世家贵女在此观景,那道人显是见过一些世面。不敢怠慢,远远打了个稽首,不敢再急奔。将马放缓,便要慢慢在杨幺面前横穿了过去。

因着这段时间。两人都结结实实把对方打量了个彻底。杨幺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玄观身边的亲信,曾经与她说过话的黄石道人,心里不免一松一紧。松的是到底是玄观的手下,还不算是敌人,紧的是,此人在此,玄观只怕也不远了。

那黄石道人虽不能如杨幺般细看,却也看出了端倪,此女子媚骨天生,气息沉厚,风姿卓绝,是绝品的佛女资质,可惜也仅有世家巨室才有这等地人材,哪里又能随便得手的?

因着杨幺遮住了半边脸,又改了打扮气度,黄石竟完全未认出来,只是恋恋不舍地去了,心下琢磨着是否要打听一下今日在开福寺上香的是哪家地女眷,等师叔到时,也好禀告一二。佛女如此难寻,眼见得去年开恩放了一个,十六天魔女也凑不齐,便是得不了手的,也总比完全没有影地好。十二月初八便是老王爷的五十大寿,七王子已是如热锅上的蚂蚁,看着也是可怜。

杨幺看着黄石远去,也失了兴致,慢慢走回寺中,与云娘会合,回府而去。

杨幺回了府里便有些懒懒地,却是受了寒,吃了三四天的中药,方才好了起来。

一日午后,太阳正暖阳阳地照着,杨幺独自一人来到听涛馆,弹了一会儿《流水》。一时兴起,知道自家弹琴时无人靠近,便取下碍事的珠翠,脱了华丽的夹祅,取了短剑,在听涛馆的瀑布前练起剑来

只见她一时将剑舞得急光点点,一时又飞到琴边弹上几段,逍遥自在,好不快活,杨幺怡情时不免叹道:“此时若是来一杯极品桂花酒便是极致了。”

只听得有人在高处拍掌笑道:“小姐好兴致,倒是和小王想得一样,也没白废小王在此受了半日的魔音穿耳之罪。”

杨幺听得这一口熟悉的西南官语,不由得呆在当场,头也不敢抬,瞬间左思右想,正要尖叫出声,又听得那人说道:“我劝小姐还是莫叫,小王是威顺王爷的七王子,小姐你也是世家千金,门第倒也配得 上,你衣衫不整,若是叫了开来,只怕我会被迫娶了小姐,听了小姐的琴声,又观了小姐的剑舞,只为了那一杯桂花酒之叹,我们俩还是不要为难自家地好。

说罢又是爽朗一笑,“小王名叫报恩奴,小姐自是姓朱,却不知闺名如何?小王打算从院墙上下来,小姐可恩准?”

杨幺急得跳脚,却又不敢丢了世家千金的仪态,她死死记住李普胜的话,“只要日日端着这世家千金地架子,那七王子便是和你打上无数个照面,也是认不出的。”

杨幺也不出声,只是取了丢在案上地衣物,正要离去,报恩奴又叫了起来:“小姐,若是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