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

第360章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360章

小说: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玠见了这一幕不由的怪异不已,因为以他在民间的声望,百姓见了往往都是上前来打一声召唤,尤其是在历城被围之后,这些百姓与魏军同仇敌忾,更是把他当成了亲人一般,可是现在远远看见之后竟然就立刻多开,避之惟恐不及,这里面绝对有古怪。

毛玠立刻便派了一名亲兵,赶上前去问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位亲兵便拦住了一位四十岁上下的汉子,然后笑着问了几句,可是那汉子却是神情慌乱,根本没有耐心回答亲兵的问题,只是应付了两句便匆匆离开。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毛玠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满是疑虑的想道。

在此之后,毛玠在巡城的过程中又见到了几波聚在一起的百姓,都是和方才那般见了自己就散开,问也问不出个结果,最后还是由于一名亲兵的家眷也在城中,这名亲兵回家问了问,这才最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一切都是那个刘琦搞的鬼,嗯,这里面还有荀文若这个老儿,他们的这一封《高历城百姓书》实在是厉害,刘琦本来就是汉室宗亲,荀彧又现身说法,这两个人联合起来,虽然没有能够策动百姓出城投降和销毁自己的财物,可是却已经让百姓心旌摇动了,成功离间了城中的军民关系。让百姓不愿再帮我们守城了。其实如果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历城说不准连三天都守不下来,这可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毛玠不由得犯起愁来,如今百姓已然离心,只能用怀柔的手段而不能用强,因为一旦用强,将会进一步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上来,这反而是成全了刘琦,可是百姓根本就不想见他,他又如何去安抚百姓?再者说了,如今的刘琦依然站在了正义的立场上,百姓就算听,自己又该如何劝说?

毛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苦笑,暗暗说道:“恐怕魏王没想到汉室在民间竟然还有这般影响力吧?否则他就不会公开称公称王了,这与当初我劝他协天子以令不臣的用心正好是相反的,拥立天子是为了拉拢民心,为我所用,可是称公称王却只是证明你的野心,对于大业虽然有帮助,可是却失去了更多人的支持,实在是不智之举呀。更何况,你称公称王更是成就了那些汉室宗亲,尤其是成就了刘琦,否则的话,你以堂堂丞相之尊,手中更是握有天子诏命,刘琦如何敢随意侵我州郡?”

就在毛玠苦笑不已的时候,忽然听得亲兵禀报,百姓们尽皆集中于城南,要求回家休息,不再参与守城。

毛玠顿时大惊,连忙率队赶过去,因为一旦百姓不再帮助守城,仅仅靠城内的两万多军队,根本就难以抵挡刘琦的进攻,因为他们除了正常的守城之外,还要分身去做百姓目前在做的那些粗活重活,这样一来会让军士的疲惫加倍,而最重要的是,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军心还会不会像原来那般稳定?士气还会不会像原来那般高涨?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实在是太严重了,严重到他都不敢承受。

无奈之下的毛玠只好拨弄着自己的唇舌,劝百姓守护家园,赶跑侵略者,可是他这一番原本很能调动起百姓热情的话如今却像是喝了白开水一般,没有丝毫的滋味,百姓听了根本就无动于衷,依然吵着要回家。

毛玠见劝解无用,最后只能把心一横,当即宣布,凡是百姓帮助守城的,一律赏以钱粮,每日得十钱,米三升。

守城的百姓加起来有七万余人,如果参加守城的一律发放酬劳的话,府库中每天都要支付钱七八十万,米两千余石,再加上军队的粮食支出,库中存粮恐怕连一个月都支撑不住,毛玠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历城失陷吧?所以即便是饮鸩止渴,也只能这样做下去了。

毛玠通过这种手段总算是将百姓安抚住了,大多数人都不再坚持回家,继续在城头帮忙守城。

可是接下来毛玠竟然发现这些民工都在消极怠工,平均每天所做的工作量不及原来的一半,这固然与刘琦暂缓攻城、局势缓和有关,也与百姓听信了刘琦的话,不愿真心相助反贼,以免将来城破之后受到追究有关,可是楚军的威胁毕竟还在,刘琦随时都会加紧攻城如果到时候这些民工们还像如今这样消极怠工,这历城还怎么守?

更何况这民工们也不是白干活,每天都送给他们十个五铢钱,三升米,他们相当于是官府雇来的,拿着钱粮不干活,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道理存在吗?

而更加令毛玠感到担心的是,军中的将士本就对他用如此丰厚的代价雇佣民工感到不满,如今见他们消极怠工,更是满腹怨言,导致军民矛盾越来越大,即便是以毛玠之能,面对眼前的困局也是一筹莫展。

第四百六十二章历城城破

随着毛玠对民工的一再忍让,军中的不满在不断加剧,他们与百姓的矛盾在不断升级,双方之间原本鱼水一般的合作关系荡然无存,于是在城头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军士嫌民工懒惰,消极怠工,白吃白拿还不干活,民工却嫌军士跋扈,欺压百姓,许多百姓忍受不了这种压迫,转身就走,但是更多的民工却是团结起来,与军士闹事。

原本双方之间还只是相互指责,可是到了后来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终于在某一天,这种矛盾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冲突,数千名民工与数百名军士之间动上了手,结果引来了更多的军民参与,使得场面失控,局势空前混乱了起来。

毛玠听说双方发生了冲突的消息之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骑着马赶到事发地点,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军士强制分开正在冲突的双方,然后准备疾言厉色的训斥一番,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以便化解矛盾。

可是没想到负责劝架的那些军士竟然偏心于他们的袍泽,乘着混乱对百姓进行拳打脚踢,结果引发了更大规模的不满,百姓们挥舞着身边的工具,开始向军士的身上进行招呼,军士也不甘示弱,取出了武器,准备将那些不识抬举的百姓杀死几个以立威。

这样一来,冲突再度升级,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械斗。

毛玠见状大怒,立刻站在高处,大声喝止双方,命令亲兵将那些抽出武器的将士全部擒下,并且当场重打四十军棍以示惩处,同时又对领头闹事的几个军士分别进行了处罚。同时勉励百姓好好工作,这才算将这场争斗压制下去。

但是不成想,毛玠的举动根本就没有化解矛盾,反而令军方对他的不满加剧了,认为他一味偏袒百姓,对于军士却蛮横血腥的进行镇压。被打了四十军棍的几个都伯尽皆叹气不语,暗暗想着与其为了并不维护自己兄弟的毛玠卖命,还不如去投降楚王刘琦。

所以,经过了一番商议,他们便暗暗联合了一些什长、伙长、都伯之类的低级军官,聚集了数百人,悄悄来到城门口,打开了城门,然后投降了刘琦。

军中突然失踪了数百人。这绝对是一件大事,所以第二天一早,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历城,百姓们纷纷指责军方将士只知道欺压百姓,在外敌入侵面前丝毫没有气节,竟然无耻的变节,还不如百姓忠诚。

百姓的指责让军方更加恼怒,因为如果没有百姓闹事和主将毛玠对百姓的偏袒。这些兄弟们如何会选择投降?所以他们立刻联合起来,到毛玠的营门外请愿。要求毛玠驱逐城头上的民工,他们愿意独自抗敌,如果毛玠不答应的话,他们宁可去投降刘琦。

毛玠现在是进退维谷,一脸苦笑,真不知道事情竟然发展到了这一步。虽然他知道没有了那些民工,城池的防守难度绝对会提升数倍,但是如果守军不再卖命的话,恐怕城池一天也守不住,无奈之下的他只好遣散了民工。又对将士好言安慰,又是犒赏又是摆宴的,总算是渡过了这么一场危机。

可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许多百姓拖家带口的来到城南,强行要求守城军士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向刘琦投降,守城将士职责所在,当然不会同意,于是这些愤怒的百姓仗着人多,强行打开城门,放下了吊桥,然后向刘琦投降。

刘琦见百姓投降,心中也是分外高兴,马上按照之前的承诺,给他们发放绵三斤,钱三百,并开具免税一年的契约,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土地的要求,也都是开具地契,将城外那些无主的土地划给他们进行耕种。

这些得了实惠的百姓自然是心中喜悦,他们接下来便依着刘琦的要求,又一起来到了历城城下,载歌载舞,赞颂楚王诚实守信,按照约定给了他们相应的报酬,并且向城上喊话,希望他们的亲戚朋友也都尽快投降楚王。

虽然城头上的守军防范甚严,不允许百姓随意登上城头,可是这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城中,所以当天晚上,更多的百姓集中到了南城门,要求开城门放他们出去投降楚王。

这时候的毛玠也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率领军队亲自进行弹压,甚至杀了几个带头的,这才让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可是这其实也是一种饮鸩止渴的举措,因为城内百姓的愤怒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这一次连那些衙役、捕快、坊丁等人,还有当地的世家大族也都同仇敌忾起来,他们纷纷发动关系,拉拢那些原籍都是当地的士兵们,让他们联合起来,向楚王献城投降。

结果当天晚上,他们便派出了一个使者,持着城内那些世家大族族长们联合签名写下的投降书,悄悄缒城而下,来到了刘琦的军营,向刘琦约降。

刘琦见信自然大喜,连忙下令重赏使者,又亲自写了一封回信,夸赞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长们、以及城内的百姓们忠心汉室,并分别对那些官吏士绅进行褒奖,又保举城内第一大族林氏族长林翔之子林玮、第二大族族长房氏族长房英之子房程为茂才。

在送走了使者之后,刘琦便开始安排攻城事宜,即便是城内军民因为遭到毛玠的强力弹压而无法顺利打开城门,他们也会在城外攻城以作策应,这样里应外合,相信金也一定可以取下历城。

张飞当初对于将百姓主动引出来的话只是随口一说,其实连他也根本不相信,没想到经过刘琦和荀彧这么一番谋划,竟然真的实现了这一点,连他都有点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了,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也容不得他不相信。明明原来将近十万人守护的城头,如今看起来竟然稀稀疏疏,一下子减少了近八成,即便是现在强攻的话,也绝对比原来至少要少造成一半的损失。这样的妙计实在是不可思议,就算是比起贾诩之前提到的那个驱赶民众攻城的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贾诩的计划会让人感受到楚军的残暴,而后者却让人感受到楚军的仁义,两者高下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于刘琦的这个计划,贾诩也是佩服不已,同时心中也感到惭愧,这时候刘琦早看到了他的神色,轻轻走过来,握着贾诩的手说道:“本王知道贾相国也是一心为国,他像是程仲德一般,为了本王的大业宁可委屈自己,让自己留下残忍暴虐的恶名,可是你可是我大楚国相,众文官之首,又是本王这么多年来所依赖的重臣,本王又怎会忍心让你背上这么一个恶名?所以本王没有同意你的计策,希望文和不要有什么想法。”

贾诩闻言,早已感动的泪流满面,躬身说道:“老臣愿为大王粉身碎骨,以报大王厚恩。”

刘琦轻轻扶起贾诩,之后又细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