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仙都 >

第24章

仙都-第24章

小说: 仙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秦贞闻到烤肉的香气,仿佛在梦中,她紧闭着双眼不敢睁开,生怕睁开眼,梦就会醒。

一只熟悉而温暖手掌抚过自己的脸庞,秦贞激动得颤抖起来,泪如泉涌。

“好了,没事了。起来吃肉——看看你,都瘦了!”

秦贞目不转睛盯着师兄,看着他眼中的自己,不知该说些什么。想了良久,她慢慢爬起身,伏在魏十七腿上,低声道:“师兄,我已经凿开了七处窍穴,贯通手少阳三焦经,正在凝炼道胎。”

魏十七皱起眉头,道:“你太性急了,七处太少,即使凝成道胎,也只得下品,以你的天资,至少要凿开一十三处窍穴。”

“可是我等不急了……师兄,我嫁给你做老婆好不好?”

她的心怦怦乱跳,等着魏十七答复。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贼吧电子书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四十九节 也不改主意
魏十七抚摸着她的秀发,随口道:“好,你敢嫁,我就敢娶,等你再长大些,如果不改主意的话,就嫁给我做老婆。”

秦贞听他说得悲壮,“噗嗤”笑出声来,又觉得害羞,不敢抬头看他。过了片刻,她自信满满地说道:“我不会改主意的,山无陵,天地合……也不改主意!”

魏十七微微一笑,有些感动,也仅仅是感动而已。他知道山盟海誓,终究只是青年男女舌尖上的一句情话,当不得真,秦贞眼下是如此依恋他,但若有一天,他变成嗜血的妖物,她又该如何自处?

所有的誓约,都是有条件的。

二人定下婚约,相互依偎了一阵,魏十七才问起当日发生的事。

原来青狼背着秦贞离开鬼门渊后,并没有走远,她焦急地等了片刻,鬼门渊方向突然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尘烟滚滚,地动山摇,隐隐看到剑光回环穿梭,妖魂飞舞,尖叫声撕裂云霄,但所有的动静都没有越过石碑,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壁挡住。

争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待尘埃落定,秦贞迫不及待前往鬼门渊查看,却只见遍地狼藉,生灵全灭。她发疯似地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师兄的踪迹,才稍稍定下心来。

经此一战,鬼门渊彻底安定下来,妖物仿佛被吓破了胆,一个个销声匿迹。秦贞遍寻师兄不见,本打算冒险攀下鬼门渊,被青狼死死拖住,转念一想,以她现在的修为,下去了也无济于事,鬼门渊如此深邃,一处处搜寻过来,十年八年都未必能找遍,当务之急,是尽快贯通经络,凝成道胎,习得御剑术,一来足以自保,二来御剑飞行更为迅捷。

拿定了主意,秦贞当即赶回秋桃谷,向荀冶禀告遇险之事,荀冶当即带她再赴鬼门渊,察看争斗的痕迹,推测是平渊派的戚都全力出手,催动本命飞剑垂星,与他交手的是一头化形妖物,实力略逊一筹,但相差也不远。四下里没有发现魏十七或孙二狗的尸身,倒是有一具人面鸠的尸体被碾成肉糜,荀冶从血肉中找到一颗赤红的妖丹,其中的离火之气完好无损。

秦贞告诉他魏十七斩杀这头人面鸠的经过,刻意提及寻龙剑,荀冶对徒弟手中的飞剑有些动念,但这还不足以说服他下鬼门渊冒险。秦贞无法可想,只得双膝跪地,央求他传自己凝结道胎的速成之法,荀冶想了想,把人面鸠的妖丹交给她,传下一篇《合气指玄经》。

临走前,荀冶叮嘱她留在鬼门渊修炼,他会赴千仞峰平渊派问清魏十七的下落。

荀冶一离开,秦贞开始日以继夜地修炼,渴了,喝几口山泉,饿了,吃几个果子,这倒暗合了辟谷修行的诀要。等她完全炼化了人面鸠的妖丹,顺利突破第七处窍穴,便迫不及待尝试贯通经络,凝炼道胎。

所谓贯通经络,即催动《太一筑基经》秘传心法,将体内元气汇聚于一处,循经络运转自如,为凝结道胎扫清障碍。以翻车引水打比方,先天窍连通低洼的水源,后天窍是翻车脚踩的拐木,经络是淤结的河道,水源愈足,翻车拐木愈多,水流就愈激,河道清淤也愈顺利。

元气一旦贯通经络,固然运转随意,但窍穴也随之僵化,不再能开辟新的后天窍。

以秦贞的资质,原本无需急于求成,她大可将手少阳三焦经和任脉分别凿开十三处以上的窍穴,再贯通经络,凝结道胎,以两条经络为起点,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凝成上品道胎。

但是她等不及了。

一个多月后,荀冶回到鬼门渊,他刚从千仞峰回转,戚都闭关不见客,只见到他的徒弟孙二狗。说起当日之事,他们遇到的对手是一名人面鸠所化的少女,名叫棲落,魏十七不敌棲落,主动跳下鬼门渊,之后戚都赶到,与棲落一场大战,将其重创。

这个消息更坚定了秦贞的决心,师兄果然是在鬼门渊下,师兄吉人自有天相,只要她变得足够强大,就能下鬼门渊去找他。

荀冶没有劝她,强行把秦贞带走不难,但那会毁了她,仙都的道法讲求片尘不染,心无挂碍,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让她一条道走到黑吧。荀冶能做的,就是为她最后讲解一遍《太一筑基经》和《合气指玄经》,之后是福是祸,就交给运数了。

师弟齐云鹤最看好的两名徒弟,一个落入鬼门渊,九死一生,一个匆匆忙忙凝结道胎,在刀尖上行走,人生的际遇,竟如此变幻莫测,荀冶想到自己,觉得前路一片灰暗,心情低落得无以复加。

就这样,秦贞独自留在了鬼门渊,孜孜不倦地汲取离火之气,开始《太一筑基经》最为艰险的一步,凝结道胎。

魏十七听她断断续续说了自己的经历,没有劝解,也没有安慰,求仁得仁,不怨不悔,这是一种幸福。他忖度片刻,拉起秦贞的右手,问道:“手少阳三焦经已经贯通,凝结道胎到了哪一步?”

秦贞有些忸怩,“才刚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头绪。”

“那就暂时放一放,先开辟任脉的后天窍,从天突穴开始。”

“好。”秦贞乖巧地答应下来,忽然又想起一事,讪讪道,“师兄,我跟荀师伯说起你手里有一柄飞剑,削铁如泥,厉害得不得了……”

“没事,我也没打算留着,正好孝敬师父。再说平渊派的‘孙小师叔’不是也看在眼里,瞒不过去的!”

秦贞“嘻嘻”一笑,显然想起了那个老气横秋的“小师叔”。

魏十七看了她一眼,道:“你跟师父说飞剑的事,是不是动了心计,想骗他下鬼门渊寻我?”

秦贞嗔道:“什么骗不骗的,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她眼帘低垂,嘴角却忍不住露出狡黠的笑意。

“以后不要这样了,你这点小心思,瞒不过他的。”

“知道了。”

二人说了一阵话,魏十七取下火堆上的兽肉,挑肥嫩的腿肉递给师妹,秦贞笑盈盈接过来,撕下一小条放入口中,慢慢咀嚼着,满心欢喜,觉得这寒风怒号,漫天风雪的昆仑山,无异于仙境。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贼吧电子书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五十节 居然活到现在
礼节不可废,既然已经从鬼门渊脱险,倒必须去拜见师父一趟。

风雪昆仑山,一步一滑,路途艰险,好在魏十七和秦贞都是修道之人,洗炼过身体,不以为苦,三百余里只作等闲看。

这一日,他们回到了天都峰下。

荀冶在月牙潭指点宋氏兄弟修炼《太一筑基经》,见二人平安归来,心中大为震惊,脸上却不动声色。众人并不知他们在鬼门渊遇险,围上前寒暄一二,说几句闲话,也各自散去。

荀冶叫上魏十七,让他陪自己走走。

师徒二人沿着山路走进秋桃林,天地间白皑皑一片,桃树落尽枯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

荀冶看了徒弟一眼,忽然想起一事,问道:“你体内丹毒可曾发作过?感觉如何?”

“每隔七日发作一回,以艮土之气炼化,勉强还撑得过去。”

“那就好。”

荀冶本来想问邓元通借青蜂剑一用,驱使青铁蜂王的残魂吸取丹毒,但奚鹄子觉得不妥,妖物魂魄入体,万一趁机夺舍魏十七的肉身,为祸不浅。掌门不同意,荀冶只好作罢。

魏十七不等荀冶提及,主动奉上寻龙剑和玉简,道:“师父,徒儿在鬼门渊下,侥幸找到玄通派黄龙子前辈坐化的雪窟洞,得了这两样东西。”

荀冶拔出寻龙剑看了一回,赞道:“果然是把好剑,可以与平渊派的垂星剑一争高下。”他又接过玉简,稍一翻看,见是冰心诀,一时间又惊又喜,失了一贯的镇定。

魏十七察言辨色,心知这两件东西合了他的心意,当下道:“徒儿修为低下,这飞剑和功法留在身边也没什么用,一直惦记着孝敬师父,只是脱不开身,今天才有机会奉上,还请师父笑纳。”

荀冶呵呵一笑,也不客气,道:“你也是有福分之人!跟为师说说,是怎样找到黄龙子坐化的雪窟洞的?”

魏十七毫不隐瞒,把当日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讲了一遍,荀冶对他跳崖躲避棲落的举动大为赞赏,该搏命就搏命,该逃命就逃命,最忌犹疑不决,首鼠两端。

二人在桃林中谈了大半个时辰,荀冶从袖中取出三枚妖丹,两大一小,大的两颗赤红,小的一颗银白。“这是为师从蓬莱殿中换出来的,你和秦贞都修炼《合气指玄经》,炼化了增长些修为。三天后是掌门的寿辰,齐、鲁、张三脉的试炼弟子都要上仙云峰长瀛观祝寿,各推一人当庭切磋,张景和一脉倒罢了,没什么出色的弟子,鲁十钟的徒弟辛老幺有邓元通亲自指点,已经突破一十三处窍穴,凝成中品道胎虽不能说十拿九稳,也有六七成把握,元通师弟禀告掌门,已传他重阳重剑,你要小心。”

有些话,荀冶没有说出口,他原本打算等魏十七凝成道胎,跟师父开口,传他重阳剑和重剑剑谱,没想到被邓元通抢了个先手。邓元通在师父跟前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再这样下去,仙都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不争气,始终无法突破御剑关。想到这里,荀冶长长叹了口气,随即又振作起来,有了寻龙剑和冰心诀,或许能觅得一丝转机。

魏十七在秋桃林辞别师父,回到天都峰下。他无拘无束自在惯了,不愿跟师兄弟去挤一间狭小的石室,干脆叫上秦贞,仍在天都峰中露宿。大雪封山,严寒刺骨,他回想着爱斯基摩人的手艺,麻利地建了一座冰屋,看得秦贞啧啧称奇。

三天光阴转瞬即逝,荀冶、鲁十钟、张景和领着这一拨试炼弟子,逶迤踏上了仙云峰。对其他人来说,仙云峰和长瀛观都是故地重游,魏十七和秦贞却是第一遭。

没有护山大阵,没有仙乐飘飘,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山路,通往山巅的长瀛观。

经过半山腰的起云亭后,云雾渐浓,沾衣欲湿,除了脚下的山路,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一行人攀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来到长瀛观的山门前,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仙云长瀛。

山门之后,是一方平整的青石地,四周阑干环绕,下眺云海。青石地之后坐落着六座大殿,三清殿居前,蓬莱殿殿后,青阳殿、朱明殿、白藏殿、玄武殿分列左右。

仙都派掌教奚鹄子共有五位亲传弟子,四男一女,除首徒荀冶外,其余四人都收了徒弟,内门十一人,外门七人。师有事,弟子服其劳,门下人头济济,支使跑个腿什么的也方便,毕竟修道乃逆天而行,财侣法地缺一不可,徒弟的孝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