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外,其余药物用文火微炒;再共碾细过一至二号筛,分装备用(每袋十三
克),每次一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一至二次)。
功用:清凉解暑。
选按:方中青蒿《本草新编》云“退暑热”,伍用薄荷等,清热解暑尤
佳。故本方可用于预防中暑,亦可用于治疗。
7。积雪草茶:积雪草三十克。制成粗末,水煎代茶饮。
功用:清热利湿,清暑解毒。
选按:本品苦辛寒,《闽东本草》云“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广
东中药》亦云“清暑热,去湿热。”可见积雪草为南方防治暑病的要药。
8。百解茶、百解六十克,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频饮。
功用: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选按:百解,是岗梅根的别名,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根,药出清·何
谏《生草药性备要》,其性味甘、苦、凉。因其有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功效。
《岭南宋药录》谓“清热毒,凉茶多饮之”。适用于预陈中暑。
9。糖盐茶:食盐、白糖适量,开水冲代茶饮。
功用:清热补虚。
选按:暑热出汗,消耗体液。本方相当于补充葡萄糖盐水的口服补液疗
法,也可作为防暑饮用,是民间通用的防暑饮料。
10。药王茶:药王茶叶十二克,代茶泡饮。
功用:清暑热,益脑清心。选按: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老梅的叶,性味
甘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载“清暑热,益脑清心”。即能清热解暑,
治疗暑天心悸头昏等症。
11。太白茶:太白茶适量。开水泡饮。
功用:清热解渴,安神。
选按:太白茶,又名雪茶。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体。性微苦、凉,
无毒。《纲目拾遗》载:“烹沦食之,入腹温暖,味亦苦洌香美,较他茶更
厚”。《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云其能“清热,解烦闷”,《陕西中草药》
云能“清热解渴,安神养心明目,治心中烦热。。中暑”。故本方适用于预
防中暑和治疗中暑之轻症。
12。芝麻叶茶:芝麻叶(于)十五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解暑,止渴。
选按:芝麻叶,性味甘寒。《千金·食治》载:“主伤暑热”。谓其有
清暑解热之功。本方适用于中暑,症见头昏、身热大汗、胸闷呕恶等症。
13。建曲茶:广藿香、苏叶、香附、苍术、广陈皮各一百二十克,川朴、
白芒、白蔻衣、法半夏、茯苓各六十克,砂仁四十五克,桔梗、槟榔各九十
克,麦芽二百四十克,山楂一百八十克,甘草三十克,陈曲三千二百五十克。
上药干燥,混合碾细,再加榆树叶粉四百二十五克,用适量水调匀,成曲,
以模型打成曲块。每用十至二十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芳香化浊,健脾和胃。
选按:亦名范志曲,此曲采百草罨成,故又名百草曲。“药性考,泉州
神曲,微芳香甘,搜风解表,调胃行痰,止嗽疟痢吐泻,能安温疫岚瘴,散
疹消斑,感冒头痛,食滞心烦,姜煎温服”(拾遗)。本方可用于防治暑湿
病,尤其是夏日远行者宜备用。
14。金花牡荆茶:玉叶金花藤、牡荆叶各二十至三十克,制成粗末,加薄
荷少许。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清热解暑。
选按,玉叶金花藤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性味甘淡凉,有清热解暑、
凉血解毒功能。牡荆叶辛苦平,《福建中草药》载:“预防中暑,牡荆叶六
至九克,水煎代茶饮”。薄荷清凉疏风解表。本方配伍,是预防中暑的良方。
15。清暑茶Ⅲ:金银花、益无散、绿豆衣各九克,薄荷六克。煎水代茶饮。
功用:清暑、利湿,生津。
选按: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云:银花“清热解毒。制成凉茶,可预
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益元散、绿豆衣均能清暑利湿。故本方适用
于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作业,胸中灼热,皮肤干燥,时起疙瘩,心悸烦闷,
饮不解渴等症。亦可作防暑降温饮料。
16。鸡蛋花茶:鸡蛋三至九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清热解暑利湿。预防中暑。
17。鸡骨草茶:鸡骨草三十克,制成橙末,煎水代茶饮。功能:清热利湿
解毒止痛。预防中暑。
18。砂母二草茶:海金砂藤、火炭母草、地胆草、甘草各二十克。制成粗
末,煎水代茶饮。
功能:清热解毒清凉解暑。防治暑热。
19。金鸡脚草茶:金鸡脚草十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行气化湿,清热解毒。防治暑热症。
20。地榆叶茶:地榆叶十克。制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清热凉血。防治暑热症。
21。石制茶:鲜石斛三十克。切片,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暑热口渴。
22。参梅甘草茶:太子参、乌梅各十五克,甘草六克,白糖适量。煎水代
茶饮。
功能:益气生津止渴。适应夏季伤暑口渴、汗多、全身乏力等症。
23。银菊获:银花、菊花各三克。沸水冲咆代茶饮。
功能:清热解毒,清凉解暑。适应暑热、心烦、口渴。
24。二子茶:枸杞子十克,五味子三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生津止渴、益气补阴。适应暑热伤津汗多,心烦口渴。
25。焦大麦茶:焦大麦十克,沸水冲泡或煎水代茶饮。
功能:清暑健胃。热天伤暑胸闷纳呆。
26。苦刺花茶:苦刺花五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清凉解暑,防治暑热症。
27。清暑明目茶:白菊花、决明子、槐花各十克,煎水代茶凉饮。消暑消
热,明目提神。治暑天头昏、目眩,高血压。
28。祛暑清心茶:鲜竹叶心、麦冬心、莲心、鲜佩兰各六克。煎水代茶凉
饮。
功能:芳香清心,清暑醒脾,帮助消化。预防和治疗暑热所致的胸闷汗
多,心烦口干,疲倦纳差。
29。霍香夏枯草茶:霍香、夏枯草各十克。制成粗末冲泡代茶饮。清热解
暑化湿,适应暑热症。
30。在盐汽水成分上去香精加红茶浓汁适量配制,代茶服用。
31。茶叶一克,食盐六毫克。用开水五百毫升冲泡,有祛热解暑,补液止
渴作用。
32。绿茶一克,蜂蜜二十五克。开水三百至五百毫升,浸泡五分钟后温饮。
或煎服。日服一剂。
33。在红茶中放几块冰块,在炎热的夏天里喝可降体温。
34。茶叶五克,白萝卜一百克。先将萝卜洗净切片,加盐水煮烂,掺入茶
汁。每日二次。有清热散风,止痛消肿之效。
()好看的txt电子书
35。绿茶二克,柿叶十克,加开水四百至五百毫升,浸泡五分钟,分三次
饭后温服,日服一剂。(注:柿叶九至十月采摘,洗净,切碎,蒸三十分钟,
烘干后备用)。
【拔罐疗法】
取||穴:背脊部膀肌经内侧循行线全程、太阳、额中、中院。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涂云香精罐法(背部膀胱经采用疏排罐式),留
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针对某些突出症状,选取有关||穴位行闪罐法五至
六次(如胸闷、心悸选肺俞或心俞,恶心,食欲不振取脾俞),每日一次,
一般施术一至二次告愈。
疗效举例:周某、因烈日下劳动中暑昏厥。猜醒后精神不振,心烦,全
身疲乏,头晕胀痛,胸闷恶心,口干,不欲食。取背脊部膀腕经内侧循行线
全程涂云香精,每侧排罐五个,太阳(双侧)、额中、中脘也涂云香精拔罐,
留罐十五分钟,起罐后取肺俞、脾俞每侧每||穴闪罐六次。术后症状减轻,能
吃粥两碗,翌日痊愈。
【脐疗法】
1,药物:仁丹(中成药)十五克。
制用:研成粉末,温水调糊,填脐内,外用胶布固定。用于中暑。
来源:《中医简易外治法》。
2。药物:痧药(中成药)三克。
制用:研粉末,填脐,外用胶布贴之固定。用于中暑。
来源:《中医脐疗大全》
3。田中干泥圈脐方。
药物:田中干泥适量。
制用:取田中干泥做一圈,堆在病人肚上,让少壮人撒尿于泥圈肚脐中,
片时即得生矣。苏醒后不可饮冷汤,须进温米汤。用于中暑昏眩烦闷欲绝者。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
备注:《增广验方新编》、《万病回春》、《理沦骈文》等书均有类似
记载。如《增广验方新增》:“夏天道路受热忽然昏倒,名中热,又名中喝,
切不可误用冷水喷灌,一受寒冷则不可救。急用稻草节结为带,曲盘肚脐外,
用热土搓碎围之,使人撒尿其中,令温气入腹,久之自愈。。。又方,用布
()
蘸滚水,重换熨之,熨脐与脐下三寸为要,醒后仍忌饮冷水,饮之复死”。
4。中暑糊。
药物:硫黄十五克,硝石十五克,明矾八克,雄黄八克,滑石八克。
制法,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以白面五十克加水掺药末调如糊状。
用法:将药分别涂布神阙、天枢(脐旁二寸)、气海(脐下一点五寸)、
关元(脐下三寸),干后另换,一日不间断。用于中暑。
来源:《||穴位贴药疗法》。
5。炙脐法。
药物:食盐、艾绒各适量。
制法:将食盐研成细末,艾绒制成艾炷。
用法:将食盐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炙之。用于中署汗出脉绝者,在急救
时应用。
来源:《针炙学简编》
【药熨疗法】
1。取十滴水适量,医者以指、掌搓摩至热,沾取药液指摩入中,太阳||穴,
掌擦膻中,背腧诸||穴。
2;白虎汤:生石膏六十克,知母三十克,山药十克,生甘草十克,水煎
取汁,以纱布或毛巾温熨胸部募||穴,背腧||穴及气海||穴;药渣袋装,热熨脐腹
部,以症缓为度。
注意:皮肤感染、破损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骰部,不得施以本疗法,治
疗后应避风保险,静卧休息。
【热敷疗法】
1。取毛巾或纱布浸泡热水后,敷于肚脐及气海||穴(肚脐下一寸半处),
并不断地将热水淋于布上,使热气透入腹脐,可以促进患者苏醒。
2。以砖热敷法。
将砖烧温热,乘热敷于患者心前,冷即更换。中暑昏迷者,施行本法,
可以促使其病人苏醒。
【取嚏疗法】
1。红丹灵:冰片三克,麝香一克,朱砂六克,银硝三克,雄黄、硼砂、
青礞石各九克,研细混匀,抹鼻取嚏,苏醒即可。
2。卧龙散:灯心灰二克,猪牙皂、闹羊花、细辛各六克,麝香、冰片、
牛黄各一克,研细混匀,抹鼻取嚏。
3,风油精、薄荷锭:用时旋开瓶盖即可,用于暑热天防治中暑,疗效极
佳。
4。取暑证片(市售)研细末,抹鼻取嚏。
5。开关散:灯心灰二克,羊踯躅,细辛各五克,蟾酥一克,牙皂三克,
牛黄零点五克,冰片三克,麝香零点五克,共研细末,取零点三克左右抹鼻
取嚏。
6,取蟾酥、牛黄各一克,冰片、雄黄各三克,细辛六克,共研细末,用
时取适量,得嚏即可。
【按摩疗法】
自我按摩对中暑轻症有较好的应急治疗作用,可以缓解病情。
1。掐水沟:适应于重症中暑,先把病人平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家人用
右手拇指指锋用力掐按水沟||穴一至二分钟,直至病人有反应或清醒为止。
2。拿极泉:一手将上臂抬起分开腋窝,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拿起腋窝下
的大筋,连续提拿数次,可缓解中暑症状。
3。推承山:卧位或坐位,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小腿肚的上缘从委中
推到承山,再由承山推至足跟,由上向下往返五至七遍,可预防和治疗中暑
所引起的腓肠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