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倾以墨-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晴丫不依,恼道:“小姐,别以为我听不出你在打趣我!”
“是打趣吗?”柳如墨明知故问道,面上还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跟了一句,“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本来说的是实话,你这一提,别说,还真有这意思了!”
晴丫:“。。。。。。”
小姐什么的,总喜欢拿她逗乐,晴丫欲哭无泪,捧着掌心的瓜子儿,恨恨地张嘴扔了一小撮进嘴,嘎嘣嘎嘣咬得直响。
“牙口好不带这么糟蹋的啊,晴丫!”柳如墨好心提醒道。
牙口。。。。。。
晴丫满嘴的瓜子儿皮混着瓜子儿仁吐也不是,咽也不是,“牙口好”是夸人的词儿嘛!
瞧见晴丫的表情,柳如墨终于良心发现,不逗她了,站起来拍了拍她的肩,从她张开的手掌里拈了几颗瓜子儿,笑着走开:“你照看着云弟,我出去一趟!”
出了明韶阁,柳如墨携了议程簿去了礼部。
“下官叩见国师大人!”
面前黑压压地跪了大大小小的一群礼部官员,阵仗倒是把柳如墨瞧得忍不住挑眉。
“你们如此多的人,就是这样安排皇上的登基大典的?”
将手中的议程簿递向跪在最前面的官员面前,柳如墨也不说话,等着看他如何解释。
只见那官员双手极为恭敬地接过议程簿,却为难地仰头望着柳如墨,一张脸都快皱成一团了,“国师大人,臣等原定了知会其他各国来参加,还邀请了京城最受众的戏班子进宫为皇上献艺,宫里的点缀装扮都也准备下达各宫筹办,谁知皇上不允,说是先帝入陵未久,他沉痛哀悼,实不能在此时张灯结彩的大操大办,臣等见皇上心意已决,实在无法,才简化了所有的议程,只在勤政殿设宴,登基大典过后宴请文武百官,算作礼数。”
青远不让对登基大典大操大办,这是何意?
柳如墨微微眯起了眼眸,自那官员手上再次取回议程簿,走向一旁的座椅,“你们都起来吧!”
窸窸窣窣的一阵响动后,官员们都站起来,却是原地立着,不敢妄动,眼瞅着国师大人再次翻开议程簿,细细地阅览。
稍顷,柳如墨合上议程簿,放在一旁,面向他们道:“在勤政殿宴请群臣,倒是可以,不过你们和其他各部都打好招呼,务必保证宴席之上的酒水膳食不出差错,而皇上和各位大人的安全问题也要进行合理的安排,登基大典那一日的四处宫门要严加检查,不得怠慢!”
听闻柳如墨没有驳回他们安排的议程,他们连连应好,将柳如墨交待的事情做了批注,那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模样儿,比在青远面前还要恭敬几分。
其实他们之所以会对柳如墨这般恭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原本在柳如墨继承国师之位时,朝堂之上,哪一个不是对她的能力存着质疑,更是对她身为女子却身负重要使命持着不看好的态度。
要往前追溯起来,他们对柳如墨彻底改观应该是从沈青告御状那一日算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沈青自称草民,又是沈鹤的家奴,怎么能够一大早的在早朝之前就进了宫,还在勤政殿外击响御鼓。
再说御状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告的?
禁军守着勤政殿,却对于一个身份不明的男人击打御鼓的行为不加制止,显然是早就得了命令的,后来的一系列事情在柳如墨负伤入殿时,他们也都反应过来,原是国师大人一手安排的,环环相扣,分明是要把国舅和苏家一锅端了的节奏啊!
这般想明白了之后,他们还暗暗庆幸,还好没有积极地去帮衬国舅,不然指不定也会被牵连进去,落得个同党的罪名,按律判处。
再见到国师大人,脑海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她垂着的手臂,一滴滴顺着衣袖滴在地上的血珠,滴答滴答的声音在勤政殿中格外的响,就仿佛叩响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心。
国师大人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能够让国舅连挣扎都没有就认了罪,再顺势把皇后也扯了进去,一并安了罪名,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更有传言说,皇上对柳如墨这个国师大人不知道存了什么心思,不仅丝毫不介意她的女子身份,直接任命让她继任不说,还给了她权力允她任意而为。
因为带兵擅闯明韶阁,二皇子坐了多年的太子之位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卸了去,因为意图阻拦国师大人,皇后娘娘及中宫上下全部被禁足,因为去中宫取国舅的罪证,皇后娘娘落得以下犯上,谋刺国师的罪名,苏家这棵大树,就在国师大人继任这半个月里,迅速地被连根拔起,满门抄斩。
二皇子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苏家一倒,他们就看得明白,三皇子远比他更得先帝欢心,三皇子要当储君那不过是时间问题,不过这个时间问题竟然也不是问题,没几天,先帝就提前了祭天仪式,快快地把皇位交给了三皇子就驾鹤西去。
与其说先帝把皇位交给了三皇子,不如说先帝把皇位和三皇子都交给了国师大人,国师大人负责辅佐新帝,这一挂上辅佐大臣的名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摘下。
“你们怎么不说话?”突然安静地有些过分,她不开口,他们竟然也没有人说话。L
☆、第177章 事与愿违的事
第177章事与愿违的事
她的问话平波无澜,却在落地的一瞬间让所有人内心无限飘远的思绪瞬间回笼,而在回笼之后的霎那,他们刚才脑子里百转千回的那些关于柳如墨的想法通通迅速地闪了一遍,有胆子小的已经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这样的念头太可怕了。。。。。。
这样的猜想若是真的,那么国师大人也太可怕了。。。。。。
原本身在官场,朝堂或是宫廷之中,这样的计谋与手段是算不得什么的,但是问题出在拿柳如墨和谁比了,若是和先帝比,那自是算不得可惧,但若是和前任国师柳霖大人相比的话,柳如墨担得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不仅仅是在能力上,还有心计上,女子啊!这一个女子从出现,到登上国师之位,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苏家,成了新帝的肱骨辅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把他们的神色不动声色地收入眼中,柳如墨轻声嗤笑,“各位大人,似乎对本官有些想法?”
“下官不敢!”竟是在这一句轻飘飘的问话之后,他们异口同声地呼道,这是不是更加证明了他们心里头的想法被她言重了呢?
柳如墨维持着那一抹笑意,站起来往外走去,临到门槛时,停住脚,微微侧头道:“敢与不敢本官不在意,只要各位大人能够想的明白,本官的出发点是什么便足矣了!”
说完抬脚迈过门槛,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
“呼…………”简直是大喘气啊!
在柳如墨走后,他们才回想她临走前说的话,出发点是什么?
国师大人的出发点。必然不是私心,毕竟国师在青国的地位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朝臣所能相提并论的,更何况各部的官员还会面临做不好贬职的危险,而国师却是柳氏一族世代传承,稳稳当当的地位和权力,根本无需她柳如墨去算计谋划,唯一的出发点。便是头顶上的那个人了。。。。。。
经柳如墨一提点。他们脑洞大开,竟然想着想着把所有事的根源都归结到了逝去的先帝身上,能够指使国师大人做这些事的人。恐怕也只有先帝了,苏家这棵大树,先帝定然早有连根拔去的念头,但是皇后娘娘是苏家人。二皇子还是太子,先帝的身份实在不方便去做这些事。而前国师柳霖大人又为人温和谦逊,恐怕也不是会做这些事的人,那么,现在的国师大人。柳如墨,其实执行的都是先帝的意思吧?
“各自去做事吧,把国师大人纠改的地方再仔细做一做安排!”礼部尚书摆摆手。轰赶着下属们去做事,以免他们再天马行空地胡乱想象。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凭空臆测出来的,国师大人什么都没有说,这再想下去,怕是要把先帝在世时的事情都要想得翻过来了。。。。。。
柳如墨一个人出了府衙,却没有直接回明韶阁,她漫无目的地在宫墙间长长的道路上走着,阳光隔着稀薄的云层倾泻而下,将她整个人拢了进去,停步站住,柳如墨微微扬起下颌,侧脸迎上迎面而来的光亮,缓缓抬起手遮在额前,眯了眼眸。
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作,无疑不是在告诉她,他们对她的惧怕,可是他们怕她什么呢?
继位以来,她一次次地接下青帝给她的考验,一次次地去把考验圆满了结,她从未想要做那些草菅人命的事情,就像桃溪和沈青,她不是也实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平反冤案,又安排他们安全离开皇宫了吗?
苏家的确与她无仇无怨,但奈何树大招风,苏家自身又太过招摇,惹了青帝的不悦,抚了帝王的逆鳞,帝王不容苏家,又岂是她一个人能够阻止的,青帝用她作刀,砍伐了苏家这棵大树,而她身为臣子,身后有柳氏一族要考虑,便只能心甘情愿做了青帝需要的那把刀,身上背负的罪责多了,她也会喘不过气来,只是她都压抑着不曾表现出来罢了,难道不表现出来就能自欺欺人的当做它不存在吗?
不,怎么会不存在?!!
苏家满门抄斩行刑那日,她把自己关在明韶阁哪儿也没去,不想去面对那铺洒在地淋漓鲜血,不想去面对那一个个无辜受牵连的生命。。。。。。
“大人,您要属下查的事情有眉目了!”耳边忽然由远及近飘来一句话,柳如墨收回手低下头来,四下寻望了一眼,快步走到宫墙拐角处停下,立时便有一道身影落在了她面前,单膝跪地,恭敬万分地禀告:“大人,这是方才传回来的消息!”
双手平举过头顶的是一个蜡封的信筒,柳如墨垂眸睨了一眼面前的暗卫,伸手取过抹去蜡封,将卷在里面的纸条取出,上面书写着:安城。
看吧,即使她有再多的不愿面对,这个时候,还是只能坐着理智的决定,事与愿违。
“让他们盯紧了,找准时机斩草除根!”
道出这一句命令时,她的手掌在袖子的掩饰下渐渐收拢,攥紧,而纸条也在袖中悄无声息地被处理了干净。
就像。。。。。。
苏家前不久才设宴庆贺降生的那个庶子,即使在苏家倒台之前便逃了出去,却仍是逃不了多远,逃不了被找到,被杀死的命运。
“是,属下这就去办!”暗卫拱手应下,瞬间便隐去身形,没了踪迹。
宫墙的拐角处再次只余下柳如墨一人,停了片刻,才踱着步子回到了大道上,继续漫无目的地走着。
暗卫在青帝驾崩之后,先交到了她的手上,青远身后没有母族的支持,朝堂之上又皆是旧臣,青帝为他培养起来的几名朝臣远远不够,更何况还有不死心的二皇子和深不可测的六皇子在旁观,这个皇位,拿青帝的话来说,便是:远儿要想坐稳这江三,还需要你的大力支持和辅佐,暗卫先由你管着,禁军则由远儿收着,一明一暗两处力量,定要保护好远儿的安全,平息潜在的威胁。
青帝碍着青远在场,说的很是隐晦,可她仍是听得明白,所谓潜在的威胁,除了青麟,青离,还有其他三位尚未成年的皇子,皇位只有一个,皇子却有一堆,更何况除了青麟,青离和青远,剩下的皇子公子母妃都尚在人世,若是她们留在深宫之中,不知又要掀起多少风浪,往时还有皇后苏氏压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