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 >

第170章

剑桥中国史-第170章

小说: 剑桥中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也由于慧皎(公元 497—554 年)编写的《高僧传》等著作而正在使人感
到它的影响;这是一部主要关于翻译家生平的巨著。①佛教和道教因此被逐渐
形诸与受教育的精英阶层所熟悉的传统准则相吻合的文学和理论著作。这种
工作对道教人士来说要困难得多,因为他们的经籍据说由诸天神圣在不确知
其日期的情况下传授下来的,而佛教译书的日期和高僧的生平都因有充分而
精确的文献记载而能确切地为人所知。
第三位中国南方的伟大道士是陶弘景(公元 455—536 年)。②他完成了
两位前人的事业,是六朝末年道教教义的真正集大成者。陶弘景生于建康附
近,492 年隐居距京师不远的茅山,此即上清派所在地;它与灵宝派——此
派奉灵宝经总集为权威——为双峰并峙之两派。陶弘景受过很好的教育,精
于医药和当时的各种科学,他还是一位精通佛教经籍的大收藏家。他出身于
佛教家庭,据说在他所住的山中建有一座佛塔,里面同时供有一尊道君像和
一尊佛祖像。甚至有人说他曾取名菩提萨埵,并发誓要遵守佛门居士的五戒
(pa■ca-■ilāni)。梁武帝是一位热心的佛教徒,陶弘景在梁武帝于 502
年即位之前曾与他有过接触;陶弘景后来继续做梁武帝的顾问,像寇谦之做
北魏太武帝的顾问那样。
准确地说来,陶弘景的主要著作可能是名为《真诰》的书;它的内容是
道教真人所授的图籍。它是非道教文人也能看到的当时道教的一部新百科全


① 关于葛洪,见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第 5 卷第 3 部分,第 75 页以下;以及吉冈义丰:《道教的长生
之愿》,第 60—73 页关于《抱朴子》内容的分析。又见克里斯托福?施希佩:《抱朴子内、外篇词语索引》
(巴黎,1965,1969)。
② 见马伯乐:《道家和中国宗教》,第 314—315 页;吉冈义丰:《道教的长生之愿》,第 93—95 页;以
及前面的《佛教和道教的诺斯》。
③ 见上面的《佛教和道教的诺斯》。
① 见芮沃寿:《传记和圣徒传记:慧皎的高僧传》,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25 周年纪念集》(京都,
1954),第 383—432 页;罗伯特?施译:《高僧传》。
② 见吉冈义丰:《道教的长生之愿》,第 100—114 页。
 



书。它受有佛教很深的影响。陶弘景在它的刊后语中宣称,它的内容都是真
人所授,像佛经之“出于佛陀之口”那样,其中的《甄命授》就完全模仿《四
十二章经》,是借真人之口说出来的。这部“经”的日期可以上溯到释、道
二教紧密混杂的时期,①这个时期可能很适合进行这种抄袭。这种抄袭本身似
是陶弘景取法于 5 世纪他的前辈之一的顾欢,②也取法于保存在道教经籍中的
上清派的一部著作。佛教徒方面也同样回报道教抄袭者。佛教的《宝藏论》
这本小册子据说是僧肇所作,但可能出自他后来的一个门弟子之手;此书的
开头便是逐字逐句地模仿老子:③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

佛教和道教的糅合最初主要是在哲学方面,后来继续发展到宗教方面,
尽管它们双方的徒众争吵不已。可是,这两种宗教的交流逐渐变成了单方面
的,因为道教从佛教输入的多,向佛教输出的少,特别是在制度方面。“道
士 ” 相 当 于 庙 宇 中 的 僧 伽 , 道 教 的 法 伦 斯 泰 尔 组 织 称 为 道 “ 观 ”
(observatory),④则颇像佛“寺”。像佛教和尚要穿袈裟那样,道士也有
他们特殊的道装,而且他们甚至也要宣誓过独身生活,虽然这又与道教的两
性理论和实践相径庭。我们发现,6 世纪中叶的道教大师宋文明便要他的弟
子禁欲,并且穿着特定的服装。某些道士直到隋代还在反对这一点,但是,
禁欲的要求在唐代还是规范。⑤自此以后,道教教会实际上对佛教教会亦步亦
趋。
可是,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道教徒没有保留他们自己的教义和实际活
动,其中包括一整套类似印度瑜伽的心理-生理锻炼。陶弘景在他的《登真隐
诀》一书中试图把道教万神殿中的诸天神圣(总数有 36000 名)画出等级座
次,根据旧的微观-宏观宇宙观念,这些神圣住在人的体内,也住在人的体外。
最高的神太乙有三个互相矛盾的本质,因为道教迷恋于“三”字。这就是位
于人体内被称为“丹田”的三个重叠区的“三一”;它是长生药的引喻。方
士能够通过内视(内观)来省察“三一”;这种内视又能使他跟随并控制气
在体内的运行;据说气在运用精气方面起着基本的作用。借助于体操、饮食、
吐纳、性爱和其他锻炼,他能够做“养性”功夫并保证长生,有“金骨玉肌”
做成的不坏身躯。
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宗教世界的全貌,它有其显著的独创性;现代的中
国学正在对它进行研究。对于这个宗教世界的认识在了解近代中国的民间宗
教中是重要的途径;另外,中国科学也从早在南北朝时期道士所从事的炼金
术、药物学和医学研究中获得很多教益。





① 见前《洛阳佛教的开始》。
② 见前《南北朝时代的道教与佛教》。
③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五,no。1857,第 143 页;鲁滨逊:《印度和中国早期的中观学派》,第 125、
155 页;以及吉冈义丰:《四十二章经与道教》。
④ 此词(observtory )可能用作同音字“观”,意为“寓所”、“旅店”、“大楼”。
⑤ 马伯乐:《道家和中国的宗教》,第 390—391 页。
 



隋代的佛教和道教

隋王朝(公元 581—613 年)的开国皇帝名杨坚,他一直统治到 604 年,
称为隋文帝;他被作为佛教徒抚养长大,所以他即位之初的所作所为中有一
件事就是停止北周所掀起的灭佛运动,重新恢复了佛教。①当他于 581 年结束
了北朝和 589 年灭掉了南朝而征服了全国的时候,他依靠佛教来保证实现中
国的重新统一。但是,他小心翼翼地也不忽视曾受到北周王朝迫害的道教。
他甚至把他的第一个年号取名为开皇(公元 581—600 年)。这是道教模仿佛
教而确立的世界演化过程的几个时期——即所谓宇宙浩劫(■ol-pa)——之
一的名称。①他急于想培育他的臣民达到精神上的一致,在他们的宗教信仰方
面他并不偏袒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隋文帝于 581 年即位后不久即发布命令宣称,②他和崇敬佛祖一样崇敬老
子,他强调这二者都试图使一切事物归于“一”;不过,在这份诏书中这是
要建立遭到禁止的佛教寺院。但是,他于次年在长安建立了道教的玄都观。
他在那里安置了道士,使之负责发展能对国家服务的道教技艺。玄都观的主
持人称为观主,国家通过他来控制这个道教社团。中世纪道教哲学著作,按
其原来形式说,应上溯到隋代。这就是《本际经》,③此书深深浸透了佛教气
息,甚至它的标题也是这样,它和梵文 Pūrva-koti 是相对应的。
公元 585 年,隋文帝就老子化胡④的问题组织了一次辩论,在辩论中他可
能偏袒佛教,虽然他在 586 年却建造了一座老子庙。他也不怠慢儒教,谨遵
儒教的仪式和教诲以赢得有教养的官吏们的心,特别是要赢得南方官吏们的
心。他又重新清理了秘书省因受战乱影响而严重残毁的图籍。凡私人藏书家
献书一卷供抄录者则赐缣一匹,国家为此征课人头税。据说,用这种办法搜
集的佛教典籍远远超过了儒家经籍的数目。⑤
隋王朝采取国家严格控制佛教教会及其活动的步骤,其政治动机和北朝
的动机一样,是很显然的。公元 600 年三阶教①被禁止,607 年和尚们奉命必
须敬拜皇帝和官吏。管理佛教的中心设在大兴善寺;现在在长安仍可见到此
寺的遗址。“大兴”事实上是隋文帝新建的围以城墙的都城之名,“善”字
则是该寺所在的街道名称,位于玄都观对面。②寺内有一个行政单位名昭玄
寺,其中有由“大统”寺官主持的官僚等级系统。昭玄寺在各州设有分寺。
这个管理体系是从北朝承袭下来的。
作为对国家承认的报答,佛教徒必须参加王朝祭祀。大约在公元 584 年,


① 芮沃寿:《隋炀帝:个性与陈规旧矩》,载芮沃寿编:《儒教信仰》(加州斯坦福,1960),第 54、56
页;陈观胜:《中国佛教的历史考察》,第 194—209 页;崔瑞德编:《剑桥中国史》,第 3 卷,(剑桥,
1979),第 75 页以下。
① 关于道教的“劫”,见《隋书》卷五三,第 1091 页。
② 见芮沃寿:《隋代意识形态的形成,公元 581—604 年》,载费正清编:《中国的思想和制度》(芝加哥,
1957),第 86 页。
③ 见吴其昱编:《本际经,7 世纪编辑的道教著作,敦煌手稿写本》(巴黎,1960)。
④ 见前《公元 3 世纪哲学的振兴》和《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⑤  “数十百倍”,见《隋书》卷三五,第 1099 页。
① 见前《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② 见山崎宏:《隋唐佛教史研究》(京都,1967),第 45—46 页。
 



大兴国寺遍建于 45 州,以负责国家交给的宗教法事任务。皇帝仿效“转轮王”
③而自称为普世之君;转轮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传说中的阿育王。为了效法转
轮王,隋文帝在平定南方之后有三次(公元 601、602 和 604 年)分舍利,并
为藏舍利而修建了庄严的佛塔。但他只建了 111 座佛塔,而阿育王据说在一
日之间就建造了 84000 座佛塔。
中国南方直到公元 589 年才完全平定,隋王朝在那里最初遇到了猛烈的
抵抗,因为它被视为外夷,正象曾经受到几代逃亡者所斥责的早期北朝那样。
佛教教会的领袖们被隋王朝的支持者所取代,因为佛教僧徒卷入了叛乱;对
他们的财物也毫不客气。那时南方的佛教高僧是天台宗的创始人智f ,④隋文
帝的长子杨广——即未来的隋炀帝(公元 605—617 年在位)——对他礼貌有
加。杨广娶了一位南方的公主;590 年他当上了扬州总管,事实上就是整个
中国东南部的总督。我们现在拥有这位赫赫人物和可尊敬的和尚之间的通
信,知道智f 本人很有保留态度,但最后还是去建康给这位皇子受了菩萨戒。
他后来便隐居到江西的庐山;公元 593 到 595 年他再度到建康,此后便返回
他在天台山(浙江)的隐居处。598 年初在这里圆寂。
从教义方面来看,隋代的两位佛教伟大人物是吉藏和智f ;他们都是南
方人。吉藏(公元 549—623 年)出生于建康,但其家庭的先世却是出自伊朗
(安息:Arsak),通过(安南)东京和广州流寓到了中国。①他在南朝的陈
王朝(公元 557—589 年)开始他的佛教徒生涯,隋军南下时他逃往会稽(浙
江),住嘉祥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