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永乐风云 >

第206章

永乐风云-第206章

小说: 永乐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堤,河水漫过东平境内的安山湖而向东流,于是会通河道被彻底淤塞,许多河段甚至被完全填平。如今再要疏通,费用大大增加不说,而且当初的河道被黄河泥沙填满后,当地百姓又私自在上头排淤垦荒,如今已经成了良田。本来,官府应该过问此事。不过山东人多地少,许多农户本就无地可耕,这才找到这么一块新形成的“膏腴之地”,若强将他们驱走,那这些百姓就会成为流民。无奈之下,当地官府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未将这些“新田”造册,但却比照官田税额征税,百姓对此也已接受,十余年下来已成成例。现在要重新疏通会通河,这些农民立时就没了衣食。而且,按照计划,会通河道也要拓宽,这又要侵占许多良田,这两样加起来,仅会通河道沿线就得多出大几万的农民需要朝廷安排生计。

当然,朝廷完全可以像以前那样,将这些人移往北直隶,充实行在人口。不过经过永乐初年的几次大迁徙,现已有好几十万山西、河南、山东的百姓移往北直隶,现在那里的上好土地都被分尽,再要把这帮山东农户移过去,就只能是到塞上的贫瘠之地了。想当初派分富饶好地,朝廷都耗费巨资,还免了移民三年赋税,这才使他们得以自食其力。要再将这些运河移民迁到鸟不拉屎的塞上,那朝廷得花上多少钱?

除了耗费外,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水源。元代会通河河窄水浅,年运粮不过三十万石,现在朝廷要将运河的运力提高到二百万石以上,这不光是要拓河道,清淤泥,更重要的是还要寻找到足够的水源以资运河!水从何来?无非是周边河流而已。而综合水量、地势以及距离等多种因素,蔺芳认为唯一合适的水源便是汶河。

汶河分大汶河和小汶河两条。其中大汶河出自泰安的仙台岭南,小汶河则出于济南府新泰县境内的宫山下,两河在济南府与兖州府交界的徂徕山西合流,经宁阳县北堽城,在这里再一分为二,其中干流汶水又再往西南一百余里,抵达汶上;而其支流则是洸河,另向罡城西南向流三十余里,在济宁城外与泗水汇合。元朝初年曾在堽城筑坝,再分汶水主干之一部分流入洸河,以资济宁与徐州之间的南截河道。到至元年间,因北截水量不足,又重新在堽城分流,将一部分河水北调,流入济水,再至临清通漳、运二河流入大海。这才保证了元代会通河的贯通。

蔺芳一开始也想采用此法,但问题是,汶河毕竟不是大河,水量有限,会通河四百五十多里河道大部仰仗于它,贯通倒是可以做到,但想水量充足可就难了!尤其是东平境内的开河口至大清河这百余里河道,由于地势绵延起伏,想找到合适的通道建引水渠颇不容易。

纸上谈兵易,临阵破军难。直到亲自参预其间,蔺芳才明白为什么像郭守敬这样不世出的河工大家,修出来的运河也如此中看不中用。不过他已在永乐面前打了保票,现在想反悔也不可能,何况蔺芳也不是那种遇难即退的人,现在他最想的,就是抛开元代引汶济漕的旧道,另辟他途,使汶河水得以流经会通河全线,并尽量将这花费减下来。

不过要再寻路径,能否成功且不说,勘察的时间肯定会有所延长,这需要重新奏请朝廷。蔺芳不过是个九品司务,并无上书之权,只能由宋礼上奏,故蔺芳必须先取得宋礼的谅解。

宋礼也是心事重重。本来,对于疏浚会通河,他也是极力倡言,并希望以此作为自己的一大政绩。只是没料到,自己一向视为水利奇才的蔺芳,却在这关键之处出了岔子。宋礼本是个急躁刚烈的性子,若在平时,下属出这么大娄子,他必然勃然大怒。不过今日他反而未有发作。在宋礼看来,事到如今,想抽身也不可能了,与其训斥蔺芳,倒不如多加抚慰,反过来促使他把事情做好。而且蔺芳看上去仍信心十足,这也让宋礼稍觉安心。想了想,他道:“事已至此,也只能另寻通途。至于时限,仲文不必担心。仆回头给朝廷上奏,请再宽限一两个月,想来陛下不会不允。”

“多谢大人体谅!”蔺芳感激地回道。

“仲文,关于这引汶济漕,若前元旧道不可用,那你觉得应从哪里过比较好!”

“下官准备这两天再到开河口和寿张转转……”蔺芳正回答着宋礼的话,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二人转身一看,一个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穿皂色盤领衫的州衙典吏正跑上堤来。待到近前,来人来不及抹汗,便急声道:“二位大人,潘大人派小人前来,请您二位速回州衙!”

“哦?”宋礼有些意外,“潘知州找本官所为何事?”

“只说是有贵客造访,具体小的也不知!”典吏老老实实地答道。

听典吏这么说,蔺芳有些迷惑,宋礼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遂也不多言,对蔺芳一打手势,道:“赶紧回城!”说着便急匆匆地走下河堤。蔺芳一愣,旋也赶紧跟上。

回到州衙,济宁知州潘叔正便迎了上来,宋礼翻身下马,将一旁从人摒开,压低声音问潘叔正道:“是小殿下来了吗?”

潘叔正抿嘴一笑,道:“里头那位不让声张,大人进去便知!”说着又做了个请的手势。宋礼遂不再说话,只赶紧整了整衣冠,直接向后院走去。蔺芳不知内情,此时又没听着二人说话。但瞅着宋礼神态,便知他要见的人来头不小。不过宋礼只顾着自己入内,也没嘱咐他要不要跟着,蔺芳顿时有些犹豫,潘叔正瞧着,便上前道:“蔺司务也一起进去!”蔺芳听着,这才心里有了谱,遂也效着宋礼将衣冠整理好,旋亦步亦趋跟上。

宋礼与蔺芳一前一后进了后院,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便出现在眼前。虽然男子身着一袭大户人家仆役常穿的方领对襟罩甲,但嘴上却一根胡须也无,也没有喉结,在京中待久了的蔺芳一看便知十有八九是内官。果不其然,宋礼上前一拱手,沉声道:“请李公公禀告皇长孙,工部尚书宋礼与刑部司务蔺芳求见!”

蔺芳听着大惊,这才明白朱瞻基来了济宁。而眼前这位,正是皇长孙跟前的大伴李谦。蔺芳正揣测瞻基来意,李谦已还了宋礼一揖,客气地笑道:“不用咱家通禀了,殿下命我在这里候着,只待二位一到,便直接带进屋去见他!”

“那就劳烦公公了!”宋礼掏出一张五两面值的洪武宝钞,递到李谦手里。李谦一笑,不动声色地塞进自己的袖中,旋道:“二位大人请!”说完便转身往内走去,宋、蔺二人也忙跟在他身后。

济宁州衙后院不大,但布局错落有致。据说是因为潘叔正之前的两任知州都是苏杭人士,在当初修缮后院时,便亭台楼榭、池塘假山都搬了进来。不过到底是官衙,不敢太过铺张,故只是借了江南庭院大致的形,要论雕饰和选料做工上仍是远远不如。不过饶是如此,在山东能见到这么一座宅院,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自来济宁后,宋礼和蔺芳就住在后院西首的两间厢房里,有时得闲也会出来赏梅观雪,一弄风雅。不过这时他二人却丝毫没有赏景的心思。李谦左弯右拐,带着他们来到西北角一间不起眼的厢房前,方止步回头道:“殿下就在里头,二位请进!”说着推开房门。

宋礼与蔺芳蹑着脚进入房内,见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坐在里间炕上,二人赶紧一撩袍角跪下,行了一叩之礼,山呼道:“臣宋礼、蔺芳叩见殿下!”

蔺芳倒也罢了,宋礼是正二品下部尚书,堂堂九卿重臣,瞻基虽是金枝玉叶,但也不敢过于托大,遂跳下炕伸手一虚扶,道:“二位大人请起!”又朝着房门方向对外面守着的李谦大声道:“拿两个手炉进来!”说完又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宋礼笑笑道:“二位大人刚从河边过来,想来也冷坏了。我这里寒碜,除了这个炕,就连个火炉都没,只好委屈你们用手炉凑合着了!”

瞻基说话间,宋礼与蔺芳已经起身。他们举目一望,这才发现,瞻基这间厢房的确简陋得可以,除了一张炕、一套桌椅,一个书架,竟是一件其他的家具也无。宋礼当即眉头一皱,道:“这潘叔正也太不像话了,怎能拿这种地方来给殿下歇息?回头臣一定狠狠参他一本!”

“都说宋大人待人严苛,今日一见果然不假!”瞻基哈哈一笑,又道,“不过这与潘叔正没关系,是我自己要住这里的!”瞻基说着,房门又打开,李谦拿了几个手炉进来,身后还跟着工部左侍郎金纯。宋礼两日前已收到永乐的密旨,言瞻基与金纯一道前来协助自己治河,此时见到自己的这个副手自也不奇怪,倒是蔺芳又吃了一惊,赶紧向金纯行礼。

李谦给三位臣子一人一个手炉,又将三张椅子搬到瞻基面前,自己才蹑脚出屋。宋礼他们重新落座,瞻基道:“我与金大人此来的目的,想来宋大人也都知道了。此次疏浚会通河,乃是关系到我大明千秋之基的大事,我年幼识浅,便想借着这个机会多历练历练,皇祖父与父亲殿下也都允了。只是虑着我年纪小,又碍着这劳什子的皇孙身份,明里放出来怕惹得地方官府鸡飞狗跳,所以就让我微服前来,跟在宋大人身边学习便是了!”说完,他又一指金纯道,“不过金大人倒不用隐姓埋名,他是皇祖父派过来参谋治河的。此外他老人家还想着一旦确定开工,立刻就要征调大批民夫,故又再遣了行在后府都督佥事周长过来打前站。周长人在北京,待接了旨再赶过来,恐怕还要过个几日!”

宋礼之前接到的密旨中有不得外泄瞻基行踪的话语,再加上此时他本人的解释,宋礼也就明白了他之所以会住这间偏僻陋室的缘故。不过与简明扼要的密旨不同,瞻基说的比较详细,连宋礼本不知道的周长亦将前来的事也都道了出来。待瞻基说完,宋礼再分析一番,愈发觉得心忧。

连负责调度民夫的周长都已先派了过来,宋礼明显的感觉到了皇上对疏浚会通河的重视。而且,瞻基前来历练这个行动本身,就还包含着东宫的期待。现在皇帝、太子,以及最有希望成为大明第四任天子的皇长孙,都出于各种目的,对疏浚运河寄予厚望,宋礼作为监督治河的工部尚书,立时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可是现在,前期勘探遭遇梗阻,能否顺利开工未尝可知。面对皇长孙期盼的目光,宋礼觉得又羞又愧。

“不知二位大人勘察得怎么样了?方案拟定了吗?”宋礼正自为难,瞻基偏偏就提到了这茬。

宋礼一愣,正不知该如何作答,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蔺芳已先一欠身,苦笑道:“微臣有罪,先前把这事想得太容易了!”接着,他把这期间发现的种种问题向瞻基详细解释一遍。

蔺芳话一出口,瞻基的神情便有些凝重。待他讲完,瞻基呆了一呆晌,旋将左手摸向腰间的扇袋,掏出一把折扇展开,轻轻扇了起来。

这折扇又名聚头扇,原出自日本,唐宋时曾一度传到过中原,但流行不广,当时的汉人仍习惯用团扇。待到元朝,中日交恶,两国断绝往来,折扇在华夏大地也就几乎绝迹。但到永乐登基后,遣郑和出使日本,他又将折扇作为海外方物带回中国,这一次却受到永乐的青睐。永乐常在扇纸上题字,然后再赐予臣下。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从此以后,折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