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后望书 >

第9章

后望书-第9章

小说: 后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并不缺少相关的法律。而是缺少实施法律的公正的环境,缺少对破坏者的监督,缺少维护居民最基本权利的意识—许多破坏和拆迁的实质,就是对原住民、对私有财产的无偿侵占。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竟相拆除庙宇、牌楼、会所、城墙与城门楼,以至戏台、祠堂等等,除了一些确有需要外,实际上已经打上了“政治化”的色彩,这些老建筑是的封建时代和资产阶级的东西,拆就是“破”,就是革命的象征。而这种破的狂热,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顶点,一被演变成为“打砸抢”。

图片2-02,图片2-03,图片2-04

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善交通,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这几乎是各地政府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的一致说词。——改造与完全拆毁重建是两个概念。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完全推平重建,与改造“危改”毫无共同之处。

北京已经不是原先的北京了,大片大片的胡同和四合院被拆除,仅在一些也被分割,被高楼大厦所淹没,被大楼巨大的阴影所笼罩。

古都文化和历史的断代标志正在不断遭到被坏,被岁月湮没。北京的历史进一步向明清故宫退缩。这就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代价?

没有胡同的北京,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吗?

四、城市的大门:老火车站与新建筑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往深圳的考察团和成千上万的游人,不可忽略的景点就是徽缩景观“中国之窗”和“世界之窗”。

建于1989年的“世界之窗”,聚集了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和环境。当时,人们出国还不那么容易,“世界之窗”使国人感到不用出国就可以“走遍天下”,领略西方建筑的风采,一时游人摩肩接踵。中国的建筑师,规划师的信心又发生了动摇,竞相追求时尚。“世界之窗”也成为来势迅猛的国内建筑仿欧之风的肇始。

当代,在中国的城市里,概念不清、断章取义、形式混乱、粗制滥造的“罗马花园”、“欧陆风情”、“巴黎别墅”、“日尔曼家居”不断出炉。

其实,中国近代城市建筑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已有100多年。19世纪中叶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随着近代交通线路和港口的修建,我国城市的格局也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种种原因,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哈尔滨等新兴城市受欧洲文化的影响较大,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特点的建筑,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还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建筑和日耳曼建筑、俄罗斯建筑等等,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这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中外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上海城市的突出特点就是中西交融。广州中西合璧的城市建筑风格,以西关骑楼和沙面租界建筑群为代表,既保留了岭南的传统风格,同时又吸收了欧洲的风格。

可有谁想过,各地在大建仿欧建筑的同时,真正的经典的欧洲文化建筑,却不断在我国遭到无情的毁坏。

北京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三门大街南侧。周边的建筑,包括巍峨的前门和正阳门箭楼,与展览馆毗邻的,则是北京有着欧洲建筑风格的前门火车站,以及前门和大栅栏老街。

前门街区,留下岁月变迁的沧桑和特征。

100多年前,欧洲建筑师们踏上东方古老国度的土地时,还是小心翼翼的,对东方的建筑充满敬畏之情。而他们也倾其才能和心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以留存。

前门火车站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奉铁路从马家堡经永定门修到了北京的东侧,同年建成了“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火车站”。

前门火车站与古城箭楼相望,是典型的欧式风格,由英国铁路工程师设计。我们可以从这些建筑上读出“历史年轮”和演变的规律,倾听砖石讲述的故事。令人惊异的是,这座与中国传统城楼近在咫尺的欧式建筑,竟与周边的环境十分和谐,共存在一座城市、一个街区中。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从前门火车站高度处理与钟楼的设计等,都可以看出英国建筑师的匠心独运,和对中国经典建筑的敬畏之心——前门火车站的整体高度比前门和正阳门城楼要低得多。这几幢建筑,组成了历史延续和时代演绎的生动范例。此后半个多世纪,这座北京最大的火车站,成了流驻时光、延续感情的地方,是许多重大事件和动人故事不变的背景。

此外,前门火车站还与东交民巷那些风格各异的西式楼房,组成了别致的建筑群落。

1958年,当时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新北京站建成,前门不再有汽笛与火车的疾驶。前门火车站成了北京铁路职工俱乐部,近年,又改成了百货和小商品的商场。岁月的淘洗是最无情的。近年,前门火车站进行了修复,恢复了原有的风格。不少有识之士呼呼,建议把具有经典欧洲风格的前门火车站改成博物馆——这可以看出百年老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

五、失败的规划与规划的失败

不会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科学态度、生活状态和知识水准决定一个人的视野,其最能体现的便是城市规划。

2005年初,北京新建成了一座展览馆,即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北京规划展览馆。这座展馆由一整座商厦改建而成,非常现代和气派,玻璃幕墙闪闪发光。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夫人劳拉访华时,专门安排总统夫人去参观北京规划展览馆。

报纸和外电,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次走访:“美国第一夫人劳拉,走在北京的古老与现代之间。”

美国第一夫人参观了北京区县规划、城市模型、奥运场馆规划等展厅。虽然记者用了“兴致勃勃”等词汇,但她更感兴趣的,显然是北京城市的变迁和古迹。如木结构的北京故宫全景模型,高10米、宽9米的《北京旧城》巨幅青铜浮雕等。

北京是当代中国规划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

英国《观察家》发表德扬·苏吉奇在参观规划馆后说:“规划展览馆的主要绘制图设在顶楼。这里奥林匹克游泳池大小的空间展示着北京将展露的容颜。绘图详细得令人叹为观止,但同时会让你明白,未来将消失无踪的不仅仅楼下青铜浮雕显示的那座城市,还有后来毛泽东打造的那个新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幸存下来,但其他一切似乎都不会‘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即使是北京这样一个引以自豪的规划,国内外仍然评价不一,赞美与肯定的并不多。

夏天,我来到了北京规划设计展览馆。上楼,入座,步入影视厅,戴上眼镜看立体宽银幕电影。主人先让我们看两个影片。一是介绍老北京历史的《不朽的城》。另一个则是介绍2008年“新奥运新北京”规划的影片。音响和视觉的效果具有冲击力。两部片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前者纪录了从燕京、金中都、元大都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规划和建设。北京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时光飞逝,高大的城墙、辉煌的殿宇,画栋雕梁、园林幽胜。还有静静的街道和胡同、古朴的院落、高高低低的屋顶……真是气象万千,大气磅礴,或典逸雄放,或深沉纯净。城的不朽,在于千回万转,血脉生生不息,吸引了无数惊诧的眼神,令人赞叹。古城神奇的气质和血脉,源流、造化和伟力,天地倾斜之中又兀然独立,光芒四射。观毕,天地之势自心中缓缓升腾。

主人的好心安排,实在不敢恭维。犹如大餐过后,给你端上一堆盒饭。介绍新北京规划的片子中,展现的画面凌乱、繁杂,如同潮水涌来时激起的浪花和泡沫。有的甚至可以用的拙劣来形容。几乎完全是大小方块“积木”的堆砌,和万花筒般旋转——这是在任何一部星球大战之类动漫影片都可以见到的景象,凌空盛开的不是鲜花而是立交桥。高楼如林,车流如蚁。眼花缭乱,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连清醒和宁静的瞬间都没有。我不知道这两部片子是否是同一个摄制编辑组,视觉效果上如此差距,也许是规划部门的领导始料未及的。

用不着敬畏。在北京市规划设计展览馆顶层大厅里玻璃的地面下,有一个上百平方米的城市沙盘模型,据说这是世界最大的。参观者可以走到“城市之上”,以一个“巨人”的傲慢姿态,俯瞰和“脚踩”天安门、长安街,寻找自己在这个城市的居所。我突然想到,当前城市建设中许多败笔的出现,正是与虚高的视角与自大有关——在沙盘与模型前审视,中国式的园林显得琐碎,四合院显得低矮单调,亭台楼阁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点缀。而大、怪、奇、高很容易夺人眼球。

北京规划展览馆里还有一些北京四合院、城墙等等图片和实物展览——这都是些“样板间”,原来的建筑物或许已经拆毁,荡然无存。凝视玻璃柜中的一砖一木——玻璃柜中还放有北京的城砖——像看植物的标本、老城的标本,使人更有“伤逝”之感。

也许有些问题过于深奥。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人文奥运”的支点是什么?北京城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创造之间有什么联系?世界上艺术的精华,都是有客观价值标准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民族艺术也都有客观价值标准,任何建筑艺术创造都不能完全脱离以往传统的基础而独立。

有专家提出了“古都特色、中国风格、东方气派”的北京城市形象。除了“营造城市景观和改善环境”外,如何深入、系统地挖掘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在建设新城的同时,抢救和维护旧都风貌,进而复兴和创造我们时代新的城市规划建筑思想、建筑理论呢?

后望书——3

欧风美雨涤荡下的中国城镇

幅员辽阔的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城镇最多的国家。

也许,中国传统的文化城镇,在爆破和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已经掀向它的“最后一页”。

欧风美雨正扫荡着中国大小城镇。摩天大楼森林一般生长,古老的街道和建筑正在消失殆尽——

一、追寻中国城市的血脉

中国国家的概念起源于古代城邦——一座城市便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广布在城乡,但主要凝聚和保留在城镇里。这是孕育我们智慧和生命的地方。

“不积圭土,难成高山”。中国城镇延续绵长,历史从未间断,中国的2000多个古城镇,几乎每一城市都可以追溯到久远,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即使遭过战火焚毁、洪水的淹没,古城中仍存在不同时代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像涝灾过后沃土上生长出蓬蓬的新一茬庄稼一样,城市的修复与重建同样是生命与文化的延续与生长。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那么城市就应该是一部凝固的乐章。

把中国的城市的规划和建筑简单地归结为“农耕时代产物”、走完了历史进程的“木构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不出自己的民族建筑”等等,是“博学”的无知与浅薄。

把中国当代城市文化特色的消失,产生不出东方的经典,归之于缺少规划和设计大师,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高潮中,中西方文化强烈的碰撞、古老与现代的对接之中产生不出大师?

我们不妨略作回望。

在上个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