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后望书 >

第39章

后望书-第39章

小说: 后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发现许许多多河流。

我国古代城市从择地、选址,到城工建设、街道布局都有明确的思想作指导,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城市的水系思想。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水,临水是建城的原则。

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以河流为坐标,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永定河与潮白河之间,演绎了北京的悠久历史。伊水和洛河,哺育了洛阳的繁华,河出图、洛出书——中国文化的源头“河洛文化”也与水息息相关。杭州地处西子湖畔、钱塘江边,是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之间的结合部。

不仅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水路交通两便,可以说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血脉——如何引水入城,怎样贯通,如何运用支流建筑各种桥梁,种草植树,以致形成园林景观,都有一整套学问。唐代是个温暖湿润的时代,水灾十分频繁。我国南方多数古城,在唐代经历过多次大水,疏竣河道,修建水闸,加固堤坝,通过治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系。

古代我国城池大大小小不下数千座,每个城市的建设都有自己独立的规划,十分重视与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伴相生”、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大城市都有水系。

战国时的秦都咸阳城,北魏洛阳城,汉长安城,唐长安城与洛阳城的迁址与建设,均使城市靠近大河或紧临河、湖。有的城市将大河引入城中,在作规划时,使河水穿城而过,水过城时,建水门。北宋时东京城有5条水系进入城中,仅汴河上架的桥就有几十座。元明清时的北京城更有很大的水系。车水马龙,则形容城市水陆交通的繁忙。

江南地区城镇基本上都有水网,河街水巷。如苏州和绍兴城,每一条几乎都与河相伴,构成水网系。每一条河道路过街口,上都要架桥。桥的式样很多,使得城镇风光秀美。如唐代扬州城里就有20多座桥,“廿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见景色很美、入画入诗。

历史上,很多城市由于战乱、天灾、人祸,经历过兴衰,城址也有所变迁,如金、元和明清各代,北京市中心的方位都不相同——这也与永定河及运河水系的变化有关。而苏州是少数几座一直没有迁移过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恰恰在城内有十数条大河,东西南北还有许多水巷,四通八达,全城有桥260多座,而且多是石桥。历史上从未有“水漫苏州”之说。可见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水系、乃至水网,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地质水文受到极大的破坏。现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几乎见不到河流了。一是道路拓宽,首先想到的是填塞河流。二是污染严重,河流首当其冲,河水发臭,不去加强治理,采取的办法,便是一填了之。于是城市中河流消失了、水系消失了,——改埋给排水管网,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给排水系统”。

现在,大雨经常造成我国很多城镇的水灾。

我的故乡黄岩,是一座水乡城镇。城中原有的水系是唐宋以来修整疏竣形成的,城内有5条河流,称“五支河”,此外水巷密布。城内街道地名多以河道或桥梁命名。城内河道与外江相连,由数座下水闸控制。大雨来临前,必先放水入江,以降低河道水位。所以自明清以来,城内从未发生过大水。而近几十年来,城市改建扩建,城中河道水系已荡然无存,原有城外西江、澄江等江河,也都萎缩。再加上原有的石板路石子路青砖路,全部变为水泥路,降水无法及时转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偶有大雨或台风过境,地势稍低的地方,必定积水数尺,行人如涉河中。

不仅仅是景观的问题,一场暴雨,即水淹南京,这与南京城市水系的破坏有直接关系。

人类的活动已经影响到整个地球的表层。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对生态与环境的压力尤大。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样由生物圈、大气圈、地圈和水圈共同组成。水患的频发乃与严重缺水,与城市水系的破坏有密切关系。如何保护、恢复和重建城市生态系统,包括水生态系统——而不仅仅限于保护“饮用水源”——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十一、《水经注》与当代“科学决策”

很难说我们比祖先智慧聪明多少,至少古人选择的居住地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不能否定过去江河有水利之便外,也有水害。古人逐水草而居,引流蒲津,把“鱼米之乡”作为理想的家园,知道保护水就是保护自己,保护水比保护自己重要。古人尊重敬畏江河湖泊,把对江河脾气和秉性的认识,上升到了“水经”的高度。经,即不可动摇必须遵循的规律。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此书简要记载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比较简略。著者与成书年代不详,当然,也不会是院士或博导。

值得重视的是,成书于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并非简单的注释,这是1400多年前的一部水利巨著。全书共40卷、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达32万字。描述了各个河流的发源地点、干流大小、支流分布、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流程长短、方向及水量和季节变化、含沙量、洗心革面等情况。北魏是我国南北分裂对峙的时期。郦道元对北方一些河流记载非常具体,说明他对这些河流是十分熟悉的,有过实地调查考察。他既引用了许多古书的记载,也有不少自己得出的结论。想起在那个交通不便年代,郦道元年复一年,风尘仆仆地奔走于江湖河谷之间,泛舟于急流险滩之上,这是何等的敬业与奉献。

这部书最瞩目之处,是其宏大的视角——虽然以水道为纲,但它并不局限于河流本身,而是尽可能详细描述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古迹乃至社会风俗。

我们治理开发过多少条河流?我们修筑了众多大坝的河流,还有多少显示勃勃的生机?

“与江河奋斗其乐无穷”。十三陵水库,曾经是新中国大修水利的样板。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和成千上万首都干部群众一起,挑土推车,堆筑大坝的图片与报道,定格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收入了当时的中学课本。人们没有忘记,当时有位文豪曾经发表过轰动一时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他随心所欲地畅想,信笔写道:十三陵水库发的电一直送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在看用十三陵水库发的电放映的电影。

现在,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十三陵去旅游的人,或许还能找到大坝,能见到乱石滩和沙化了的河滩,水库并没有多少水,更不用说发电了。——今天的青年人看来,这恐怕是一种妄语,一个很离谱的“卡通片”中才会出现的画面。

北京已经没有多少水了。

拒马河无水。永定河无水。流经北京的几乎所有河流,除了引水渠与纳污道,几乎都无水。

卢沟桥横跨在干涸的河道上。

“卢沟晓月”不再是一道风景。

圆明园的湖底“防渗工程”经媒体曝光后,曾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还有,奥运村正在开挖人工湖……

我来到了永定河上游。“亲水家园”成了房地产商不着边际的广告用语。除了大坝,还用橡胶坝拦水。上风上水之地,被开发商看中,建起了不少别墅。一一指来,这里有那个明星的房子,那位领导也有住宅,还有老板。水成了权贵和富有者享受的奢侈。

《水经》和《水经注》已经远去,成为遥远的绝响。现在,已经治理过无数条江河,修建了无数水利工程,制定过很多个水利规划,有成就,也有不足甚至失败。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不能把现代治水的思想、理念、目标、实施,写成一部新的科学经典?

后望书——8

大调水:用什么维系国家与民族的血脉

规模空前、耗资空前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箭在弦上

一本声称调西藏之水能救中国的书正在热销之中

旷世工程,水变成油,怎能维系我们民族与国家血脉

那些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流淌鲜血

现实、想象和理想,科学与伪科学

紧锣密鼓的造势与宣传,谁在忽悠中央?

一、调水工程:用不上水与用不起水

跨流域调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古代调水,多数是为了航运的需要,增加河流的水量,另外挖掘运河,沟通各个水系,就像修公路网。

如公元前360年动工开凿的鸿沟工程,引黄河水东流,注入圃田泽,经过这个湖泊的调节,然后“又为大沟而引甫水(圃田泽)”东到大梁,即现在的开封附近。鸿沟二期工程分为两支,分别把黄河水引入了淮河水系的汴水和沙河(《河南航运史》),大大增加了这两条河流的流量。“北水南调”、“引黄济淮”的“鸿沟水系”,使中原地区成为古代全国交通的核心,这实际上是大运河的雏形,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有人说黄河文明是一种“落后的文明”,黄河是害河,还是母亲河?这个争论肯定还会继续下去。东汉时期,刘秀定都洛阳,全国政治中心移出关中,洛阳成了大批漕粮的集中地。洛阳修建了有名的阳渠,因势利导,西引洛水为主源,又纳入其他一些河流的水量,运粮的漕船可直抵城下。丝绸之路,在洛阳通过运河,与淮河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他运河对接。从汉、唐至宋代,调水,治理河道,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从黄土高原腹地的关中,向东部平原地区的过渡和转移中,各大水系运河网起了决定性作用。

曾7次被黄河水淹没的古都开封,浓缩了古今黄河的变迁史,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洪水,死亡人数达35万之多,开封成了一座荒城。但不可忘记,开封几度因河而废,因河而兴。北宋时正因为调黄河之水入汴河,航运之利使开封成为人口上百万,富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至今,我们仍能从《清明上河图》中领略汴京的繁华与舟楫之便。

当代跨流域、远距调水,主要是补充流域和区域淡水资源,以满足工农业生产或城市用水。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规模、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有比较成功的,效益明显的,如引滦(河)济(天)津,至少天津增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水源。也有众说纷纭、评价不一的,如上世纪80年代投资10亿元修建的引黄(河)济青(岛)工程——如果考虑到近百万民工、6000多名解放军参加这一工程建设,还有6。5万亩占地、移民费用等等,工程实际造价大大超过了预算。

引黄济青工程全长290公里,从黄河边的打渔张引水闸到青岛,穿越小清河、淄河、潍河等数十条大大小小河流,有一座大型水库蓄水,大量隧洞、涵闸、数百座桥梁,沿途有5座泵站逐级提水,引黄济青工程建成后,设有工程管理局和分局。人员多,运行成本和管养费用高。水引到青岛后,价格大大高于当地开源和节水的花费,因此青岛尽量用本地的水源。但有关部门规定青岛即使不用水,一年也要交数千万元“水费”,以维持这一工程的运营。据了解,引黄济青工程利用率不到40%,引黄济青工程并未达到原来论证和规划设计的标准。另外,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平均每年断流时间在102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