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乐(手打)-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也就五千两罢了。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按照宗法制,庶子可是一点儿财产也得不到的。
白白得了五千两,艾芬已经偷着乐了。
只是没想到,这分得的家产,这么快就要吐回去。艾芬在心里飞快地算计府里的现银,还好,不算太多,不至于太心痛。
阳家的两位旧人,阳凯青和姚氏听了魏氏的话,脸上也流露出意思留恋的神情,想起了昔日阳家的种种。
魏氏长叹一声之后,没人顾得上答话。
没人接话,魏氏只好自己说下去:“凯青,你弟弟是个什么样儿的人,相比你心里也清楚。自从你父亲去世以后,在银子方面没人能管的住他,整个阳府被他挥霍了几年,现在连五千两现银也拿不出来了。”
“不是吧!”两个声音不约而同地惊叫,来至于阳凯青和姚氏。
阳凯青脱口而出:“父亲去世到现在,也才五年啊!”
想到阳凯梓的那一群穿金戴银的妾室们,众人又有点了解了。自古温柔乡就是消金窟,那些貌美如花的女子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没有一样不是最好的,没有一样是不花银子的。
看众人沉默,魏氏心里着急,又开始哭起来:“凯青,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西王府只给了我们三天时间。三天时间一到,要是没凑上银子,你弟弟就得给那人偿命了。”
王爷和平民,不同的两个阶层,双方地位的悬殊,让阳家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三天时间,对方只要现银。
“只是我们府里也没有那么多现银啊!”阳凯青也心急,自己家里什么情况,他最清楚不过:“所有的现银加起来,只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我能让这三万两银子都由你出吗?”魏氏擦了下眼泪,将满怀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大房身上:“能借的地方我都借了,现在只差六千两银子就能将你弟弟赎回来了。这六千两银子,你们千万替我想想办法。”
不到万不得已,魏氏是不愿意来找大房的,对于这个姚氏生的庶长子,不论那一方面,都比她的亲身儿子强太多,所以她对阳凯青的看法一致很复杂。
只是魏氏已经想尽了一切能想的办法,就连阳凯梓的那些小妾们,也都被逼将私房的东西全部掏了出来。
()
能折现的珠宝首饰,魏氏也顾不得心疼,低了三层,让人当了出去。除了阳家的那些田产、地产、铺子没动之外,魏氏差不多将值钱的东西都让人当了。
只要那些田产、地产还在,阳家二房的根基就没有动摇。只要那些东西还在,等缓过这一阵儿,阳家二房仍旧像以前一样。
盯着火盆里的燃烧得火红的炭,阳凯青想也不想就问艾芬:“芬儿,我们现在能拿出多少现银来?”
阳凯梓是他的亲弟弟,虽然这几年大了,不像小时候那般亲近,可他们依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
什么是亲兄弟?
亲兄弟就是永远也不能离分的手心手背。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兄弟死去,哪怕他的兄弟是个杀人犯。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没有丝毫道理可讲。
他疼艾芬,敬重艾芬。艾芬在他的心里,从来不是世俗的女子,不会小意,不会吝惜,更不会见死不救。
所以他这句话问的很是坦荡。
深深看了阳凯青一眼,对于这件事情,艾芬第一次开口:“你们两本就是亲兄弟,弟弟有难,你这个做哥哥当然因该义不容辞的帮忙。只是六千两银子实在太多,我们现在是确实是拿不出的。”
要说一点不满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孝顺父母是因该,要是魏氏有难,魏氏病了,这银子出的也因该。只是凭什么阳凯梓出了事,也就要他们担担。
这不是‘借’银子,魏氏从头到尾没说一个借字,这是直白的要银子。难道当他们大房事摇钱树么?
艾芬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阳凯青做为庶出子,如果没娶她,如果他们没有种棉花,那他们所赚的银子也就只够维持府里的日常开销罢了。
这种情况下,阳凯青又哪里有银子去救兄弟呢?去偷还是去抢?
这魏氏……未免也太偏心,太厚此薄彼了一点。
“留够日常开销的银子。”阳凯青不知道艾芬心里的弯弯绕,敲了下书案做出决定:“把其他现银全都拿出来。”
隐隐觉得阳凯梓的事情不单纯,西王府如果单纯自是为了银子,逼迫一下阳家那是因该。
要是只是为了银子,又怎么只给阳家三天时间准备呢?佳如三天的时间里,阳府凑不出三万两现银,西王府会要阳凯梓偿命吗?
让阳凯梓偿命了,这银子阳家当然也不肯给了。要是不让阳凯梓偿命,为什么又要限期?
这事情不仅矛盾,还隐隐透露出一股子诡异,阳凯青莫名地不安起来。
“三间铺子的收益你也清楚,一个月也就几百两。卖棉制品的银子,我们买了几倾地,又买了之前你租的那间铺子……现在手上的现银全部加起来,不超过一千五百两。”艾芬认真地算起帐来:“留过过年用的银子,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一千两左右。”
怎么可能才这么点儿?
离六千两银子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来此之前,魏氏可是满打满算地认为这六千两银子,肯定能稳妥到手。不想来了之后,才能有一千两银子。
难道是大房不想出银子救人?魏氏心里顿时有点生气:“凯青,凯梓可是你的亲兄弟!都说兄弟手足,难道你能忍心见死不救?一千两银子,你当是打发……”
想起现在有求于人,魏氏硬生生地将‘叫花子’三个字咽回了肚子,气血想冲,满脸通红。
好大的口气,一千两银子打发叫花子,艾芬心里很不舒服,分家的时候,他们大房就得了一千两现银,原来魏氏是拿他们当叫花子打发。
自己家里有多少老底,阳凯青当然比谁都清楚,苦涩地开口:“母亲,却是只有这么多现银。要不是那些棉织品还赚了点银子,现在只怕这一千两都拿不出来。”
“听说你们今年那棉花可赚了不少银子。”魏氏依然不相信:“难道兄弟手足之情,还值不过这几千两银子吗?”
在魏氏看来,今年大房卖的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儿,肯定是发了一笔大财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只是魏氏不知道,艾芬和阳凯青不愿意赚黑心钱,将棉制品的价格定的不高,由于利润不高,等卖完了棉织品,大房统共也没能赚了六千两银子。
棉花那东西,本来就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只因之前没人种,大房才能赚点儿银子,等明年大家都种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当初我们卖的棉制品,价格定的偏低。”艾芬心里实在有点厌烦,早知道魏氏这样,她就说扣除府里开销,只得八百两银子了。赚的钱又买了地,买了铺子花出去了。这一千多两现银,还是府上准备过年用的。
知道魏氏也被传言迷了眼,只当他们大房发了大财,艾芬干脆挑明,让魏氏绝了念想,反正她就那么点儿银子,爱要不要。
耷拉着脑袋,魏氏颓然地靠在椅背上,心里涌上来一个念头,难道她真要将些不动产卖掉吗?
这种情况下,原本价值一万的田产,能卖个对半儿的价格,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沉吟了一下,魏氏霍的一下将头抬了起来:“那将那一千五百两银子先给我吧。凯青,你再去你那些朋友家,让他们帮帮忙想想办法。”
囧!这魏氏也真好意思,难道他们大房上下百十来号人,是不用吃饭的吗?有这样做母亲的吗?让儿子倾其所有不算,还要让儿子负责。
这番话,让艾芬的脸色变了数遍,强行能满腔怒火压下去,阳凯梓是儿子,难道阳凯青就不是了?
“母亲。”强忍着这两字带来的恶心感,艾芬解释道:“我们府里现在上上下下也有好几十口人,每日的嚼用也不少呢。眼看着年关就要到了,哪里不需要用银子?”
“母亲,我的朋友们家境不过小康,几十两银子也许能拿的出来,这几千两银子,只怕是拿不出来的。”
叹了口气,阳凯青再次寒了心,他一直知道自己在魏氏心里从来就算不得什么,他心里也不由得有点暗淡。他虽然有嫡母魏氏,生母姚氏,从小到大他却没得到多少母爱。
没听出阳凯青话里的寒意,魏氏将眼光瞄准了周嫂子:“周妈妈,听说你开了个酒楼,里面的菜色很是新鲜,生意也极是不错。想来这一年多以来,那酒楼也赚了不少银子吧?周妈妈吃住都是阳家,想必银子也没来得及买地、买铺子吧?”
艾芬明显一愣,阳凯青脸上闪过一阵难堪,主意都打到周嫂子身上来了,魏氏是说话说溜嘴了,还是急疯了?
养育之恩大于天。魏氏养了阳凯青二十余年,现在母亲要儿子的东西,儿子要是不给,那就是不孝。
大梁王朝历来以孝治国,子女要是不孝,最轻也要杖责五十,最重则要流放到未开化之地做苦力。
周嫂子不一样,她名为艾芬的奶妈,却是没有契约的良人。周嫂子一直在艾芬身边,充当的也不过是个娘家人的角色。那天周嫂子不高兴了,招呼都不用和艾芬打一声,直接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当然,周嫂子肯定不会扔下艾芬就走的。只是魏氏作为艾芬的有婆婆,却找儿媳的娘家人要银子,未免有点太荒唐了。
“魏老夫人。”周嫂子也没想到魏氏居然找她‘借’钱:“不瞒你说,我手上也确实有点银子。只是这点银子可是我留着以后买棺材用的。我没有魏老夫人有福气,只有一个女儿,将来她嫁出去以后,我还能指望谁?还不就是指望这点儿银子养老。”
话一说完,就连一向迟钝的姚氏,看向魏氏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屋子里的众人的反应,让魏氏老脸火辣辣地,周嫂子和她非亲非故,凭什么要借银子给她?
只是话已经说出口,让魏氏如何收回?好在魏氏还有点急智:“怪我自己没说清楚,让周妈妈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当然不能白白借你的银子啊。”
众人的脸色缓和过来,魏氏继续道:“我当年的嫁妆还有两间铺子,十倾地。当然,我并不是要将这铺子和地卖给你。是暂时抵押给你,等我缓了过来,手上有银子,再找你赎回来行不行?”
魏氏越说越觉得此事的可信性非常高,既然不能借出银子来,将这些东西抵押给周嫂子,也不失为一个应急的好办法。
这些东西也不是不可以抵押到当铺,但是当铺有个规矩,就算是崭新的金首饰,也就值个破铜钱。若是死当也就算了,若是活当,赎当的时候,当铺是要收取赎当人每月高达一分五厘至三分的利钱的。
现在魏氏将这些东西抵押给周嫂子,现成的好处就有两个:一是周嫂子不可能像当铺一样给她半价;二是每个月的利钱肯定要少得多。
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就是土地上的出产。不论是粮食也好,棉花也好,都有个生长过程。说不一定等魏氏赎土地的时候,地里正种着庄稼呢。
魏氏的如意算盘打的响,艾芬也不是傻子,立即想到她手上还有一些见不得光的银子,现在趁这个空档,正好让那些银子透透气,生几个小银子。隐晦地冲周嫂子打了个手势。周嫂子就立即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