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嫡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谁,眼前这男子的身份必定不可小觑。
“都说沈家大小姐心思玲珑剔透,想必已猜出一二了吧?”男子一改刚才的黯然,对着沈淇淡淡一笑。
“都是旁人抬举罢了,公子不愿告知,沈淇自是不敢强求,今日多谢公子相救,若有缘再见,希望能报答公子的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那男子听见这四个字,神情蓦然一窒,望着沈淇有些出神,直到看见远处的小宫女抱着一件披风走来,才说道:“会再见的,但谈不上救命之恩,更无须报答了。”说完便转身离开,很快隐身在黑暗之中。
此时小宫女已走到近前,“沈大小姐,您怎么到这儿来了?不要淋生病了才好。”说着便把披风披到沈淇身上,扶着她到不远处的竹亭里坐下。
“你可看到刚才与我讲话那人?”
见小宫女面上有疑惑,沈淇便道:“罢了,没看见也无妨。”那人说很快又会再见面,以后的事他又如何知晓?
灵堂也进不去,只好等父亲出来,沈淇坐在竹亭里,心绪比之刚才平静不少。
此时见御书房的殿门打开,沈严松与几位同朝的大人相继从御书房出来,每个人脸上表情不一,但看沈严松面色深沉,不知有什么心事。
沈淇见最后与父亲一同出来的姬国公也已走远,才走到沈严松的身边,急急的开口,“父亲,三皇子他……”
沈严松沉默片刻,带着沈淇往宫外走去,三皇子去的突然,她的心中肯定一时无法接受,沈严松看着焦急的女儿,终是开口,“淇儿,三皇子已然不在了,为父知你难过,但这已成事实,望你看开一些。”沈严松神色哀叹,沈淇是沈府的嫡长女,也是唯一的嫡女,沈严松对这个女儿异常宠爱,生怕她有一丝不痛快。
沈淇没想到沈严松会说这样的话,但还是试探的问道:“那为什么要立衣冠冢?”
沈严松大惊,“你听谁说的!”
“父亲,您实话告诉我,三皇子是不是还活着?”她不知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胆的猜测,说出口心里也是一惊。
“当然不是!别乱说!”沈严松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有些心惊,但又实在不忍心对她发火,只好压着声音说道:“立衣冠冢那是皇上的旨意,休要乱猜测!明日三皇子逝世的消息便会公诸于世,举国齐哀,你可别乱了分寸!”
沈淇知沈严松是强压着心中的怒气,这下也不敢再言语,上前挽着父亲的胳膊,讨好的说道:“父亲不要生气,女儿知道错了,不问就是了,我们快些回去吧。”父亲让她不要乱了分寸,她知道在这样的时候说这些话是什么罪名,在旁人面前,她自是不会提及,沈家大小姐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沈严松这才缓了神情,二人快步走出了皇宫。
第004章 老太太处请安
那夜从宫中回来,沈淇便病倒了,淋了那么大的雨,怎可能不生病,也幸亏她身子一向强健,病的还不算严重。只是老太太、老太爷听说她病了,担心的不得了,硬是让她在床上躺了四五日,这才准许她出房间。
她每日都让疏桐出去打探消息,听说慕容默的葬礼办的风风光光,皇上悲恸不已,竟也跟着病倒了。
如此,大秦朝三皇子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举国齐哀。但不知为何,沈淇总觉得心中惶恐不安,许是不愿意接受慕容默身亡的消息。
若说她与慕容默感情多深倒也不见得,只不过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她一厢情愿,怕是慕容默早就忘了有这样一个人曾被他救过。
但正是因为喜欢了这么多年,眼看着皇上就要赐婚了,却突遭变故,她才无法接受。
总觉得就像一场梦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醒。
沈淇看着今日天气不错,便想着要到老太太院里去请安,刚走两步,便又让疏桐回房给她拿了件披风,虽说如今已经立夏,天气也逐渐暖和了起来,但她大病初愈,老太太见她穿的单薄又该念叨了。
老太太和老太爷好静,本来是住在后院的几所大房子里,但去年搬到了竹林旁边的一个小院里。沈淇因是嫡女,母亲又早早的去世,也自己占了个院子,从沈淇的小院到老太太那里,还是有些距离的。
老太爷近几年也清闲了下来,只管养养花草,府中的事基本都不过问了,就连旁人去请安,他都懒得见。
穿过府中一小片竹林,就到了老太太的院子,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淇儿给祖母请安!”沈淇进了屋子,对着首座上合不拢嘴的老太太行礼,老太太忙让人扶了起来。
屋子里的其他人也都起身给沈淇见礼,她这才发现,陆夫人和几位姨娘还有两位庶妹都在,还真是难得。
“我的宝贝孙女儿,快来祖母这里,让祖母好好看看,病了这几日越发消瘦了,身子可还有不利索?”老太太朝沈淇招手,沈淇连忙走了过去。
“没有了祖母,已经好全了,是淇儿不好,让祖母担心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我的淇儿一定要健健康康的。”老太太宠溺的拉着沈淇,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大小姐与老太太都是有福气的人,一定会健健康康的。”秦姨娘笑着说道,她一向嘴甜,最会逗老太太高兴了。
“就你嘴甜!”老太太看来今日心情不错,一直乐呵呵的。
“老太太与大小姐可是府里最尊贵的女人,当然最有福气,可不是我嘴甜。”秦姨娘笑着瞥了陆夫人一眼,只见陆夫人神情不自然,瞪了秦姨娘一眼,在老太太面前,倒没发难。
陆夫人以前也只是位姨娘,沈淇的生母去世多年后,她才被扶了正,但老太太与老太爷都不待见她,府中其她人也都会见风使舵,不大把陆夫人放在眼里。
下面这些你来我往,老太太自是都看在眼里,却不甚在意,又拉着沈淇絮叨了许久,却见沈严松从内堂走了出来,想是在里面同老太爷讲了会儿话,沈淇也明白了为什么今日陆夫人与几位姨娘一同来请安,原是父亲在这处,这也难怪了,平日里也没见她们这么有孝心。
“老爷,张公公来了。”不久,沈管家在门口对沈严松说道。
“快请!”沈严松忙起身走至门外,这时张公公也进了院子。
“太傅大人,皇上派咱家来宣旨呢。”张公公与沈严松颇为熟悉,也不再说那些客套话,径直说了来意。
第005章 入书院前的嘱咐
沈严松一听,忙招呼屋里人出来接旨,一大帮人从屋里出来,连后堂的老太爷也不例外,众人跪倒在院里,张公公哎呦了声说道:“皇上特意吩咐了,说沈老太爷与老太太年纪大了,就不必行礼了,还不快扶起来。”说着,张公公身后的几个小太监连忙将老太爷与老太太扶了起来,老太爷与老太太则忙谢恩。
张公公这才宣旨,“皇上有旨,自明日起,凡朝中四品以上官员的嫡出子女均得入俸林书院读书,不得延误。钦此!”
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众人议论纷纷,不知皇上为何这样安排。
俸林书院位于郢城长青门处,离皇宫不远,是皇家建造的一所宫外书院,专门供朝中大臣家的世子读书的,目的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但从先帝时期就搁置不再启用了,而如今皇上却让嫡出子女均入学,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沈淇想起自己的大哥并不在府中,因着前几日大雨,沈赫一直在城外的庄子上照看着,不知能不能赶的回来。
她跟父亲一说,父亲这才想起这件事,忙让人去庄子上通知大少爷,务必让他连夜赶回。
沈淇总觉得自从接到圣旨后,父亲一直心神不宁,很不像他平日的作风,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果然,傍晚时分,沈严松便把沈淇叫到了前院的书房。
待丫鬟布置好茶水,沈严松挥手让旁人都下去,书房内就只留沈淇一人。
沈淇见父亲神情严肃,也正了正心神,刚想开口,便听父亲讲道:“你一直是我们沈家的掌上明珠,家里长辈将你保护的太好,从不肯让你知道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但今日皇上已下旨,为父不得不叮嘱你两句。”
果然是为了今日皇上的旨意,沈淇原先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如今听父亲如此说,便知其中大有文章。
“皇上让我们去俸林书院读书,莫非和朝政有关?”俸林书院旨在为朝廷培养人才,可是让她们这些女子进书院,又是为何?
“你知道的,为父不可能告诉你太多,有时候,不知道才是最安全的,为父希望你一直无忧无虑,做我们沈家的掌上明珠,如今看来,怕是不能了。”沈严松不禁叹息,眉头紧皱,望着沈淇的眼中满含深意。
沈淇走到父亲跟前,蹲下身趴在他的腿上,不知为何,她的心中强烈的不安。
“父亲,女儿是沈家的大小姐,理应担负起沈家的责任,其实就算您什么都不告诉女儿,女儿也知道,皇上一直忌惮着我们沈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后半句沈淇没有说下去,她是怕真的有这么一天,可沈家对大秦朝一向忠心耿耿,大概唯一的错处,便是锋芒毕露。
听沈淇这样讲,沈严松竟有些欣慰,这样的心思,怕是能够进退得宜,将来也能少些灾祸。
“你明白这些就好,你们入书院的目的并不单纯,但为父尚不能确定,只等你入了书院后,看情况而定,再有,一定保重自己!”沈严松将手放到沈淇的额头上,为她理了理额前散落的发丝,有些事,他还没做出决定,但看着这么乖巧懂事的女儿,他又如何舍得?
沈淇伏在父亲的腿上,恬然一笑,“有大哥在,您就放心吧。”
“赫儿他……”沈严松犹豫,终是开口,“赫儿不去书院才是最好的,对于皇上而言,我们沈家,有你一个就够了。”
第006章 入俸林书院
沈淇不能完全听懂,不禁问道:“可是皇上下了旨意,大哥不去的话,岂不是抗旨吗?”
“他当然会去,但不会待的太久,树大招风,沈家是该收敛一些了。”沈严松将沈淇拉起来,让她到旁边坐下。
“还有一点,明日入书院后,不管你和谁走得近都没有关系,但是切记,不可与姬家世子过多往来!”
沈家身为当朝第一世家,在朝堂上关系盘根错节,沈家二老爷常年在外经商,家中财富富可敌国,一直为皇家所忌惮,但姬国公府是唯一能与沈家比肩的大家族。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姬两家的关系向来冷淡,一是源于两家的自觉,二来则是皇上的授意,大秦朝唯一可比肩的两大家族若是联合起来,怕是会让皇上寝食难安的,如此不可不防。
是以沈严松让沈淇不得与姬家世子过多来往,她心中了然,就算父亲不说,她也会这样做的。
和父亲谈过之后,她反倒觉得心中放松不少,最近一件件大事接踵而至,压的她快喘不过气了。
她只要端着沈家大小姐的尊贵,行为处事自是错不了,这些年,虽然父亲从不让她知道朝堂上的事,但家中的教养却一点不肯放松,很多事,从旁人口中得知,她便可推敲出一二。
只是终有一事让她心心挂念,父亲让她不要再关心三皇子的事,哪怕在外面听见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理会。
沈严松这样讲,也是因为心中担忧,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