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段誉新辑-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枯荣大师说道:“入我佛门,法名本尘。”伯父合什道:“谢师父赐名。”枯荣大师道:“那大明轮王说不定仿晚便至,本因,你将六脉神剑的秘奥传于本尘。”本因道:“是!”指着壁上的经脉图,说道:“本尘师弟,这六脉之中,你便专攻‘手少阳三焦经脉’,真气自丹田而至肩臂诸穴,同清冷渊而到肘弯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渎、三阳络、会宗、外关、阳池、中渚、注液门,凝聚真气,自无名指的‘关冲’穴中射出。”
伯父依言连起真气,无名指点处,嗤嗤声响,真气自‘关冲’穴中汹涌并发。
枯荣大师喜道:“你内力修为不凡。这剑法虽然变化繁复,但剑气既已成形,自能随意所之了。”
本因道:“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师叔专练拇指少商剑,我专练食指商阳剑,本观师史练中指中冲剑,本尘师弟练无名指关冲剑,本相师兄练小指少冲剑,本参师弟练左手小指少泽剑。事不宜迟,咱们这便起始练剑。”
他又取出六幅图形,悬于四壁,少商剑的图形则悬在枯荣大师面前。每幅图上都是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六人专注自己所练一剑的剑气图,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虚划。
根据他们每人所练的不同,剑气在空气中激荡,我也依照剑谱上的图案和注解,先由少商剑练起,顺着经脉图上的工线一路看去,自也最而至大渊,随即跳过来回到尺泽,再向下而至鱼际,虽然盘旋往复,但体内这股左冲右突的真气,居然顺着心意,也迂回曲折的沿臂而上,升至肘弯,更升至上臂。真气顺着经脉运行,他全身的烦恶立时减轻,当下专心凝志的将这股真气纳入膻中穴去。
少商剑,商阳剑,中冲剑,关冲剑,少冲剑,少泽剑。这六种运气法门我依次练完,只觉得简单得很,比起一阳指练起来容易得多,一想不对,刚刚可能是我吸了他们五人纯阳内力,使我的内力更上了一个台阶,然后我又试了一下练一阳指最后两层,此时的我,内力充沛,源源不断的由丹田涌出,很快就冲破了一阳指第九层,接着,我不停息的力冲第十层,也轻松突破。
这时的我因为运功到了高点,头顶上白气狂冒,把当场的几大高手都给看呆了,不一会,我利用一阳指的功力,反扣在六脉神剑的运用法门上,刚气连连由六种经脉直至破指而出,将屋内的大柱子射了六个洞,而洞的周围却是连点毛刺都没有。
突然枯荣大师用商阳剑向我攻了过来,我那甘示弱,也用商阳剑反攻,两道剑气在空中接碰后,引起了一阵波流,将其他五人波退了七八步,而我也退了一步,枯荣大师退了五步。这时大家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又各自互相对望,眼睛内流露出惊奇的神色。
第十二章人算不如天算
见此翻情景,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连忙收敛内力对枯荣大师道:“师祖!你没事吧,我是无心冒犯,请不要怪我……”
枯荣大师对天长啸道:“天意啊……天意……真是黄天对段氏的怜悯,誉儿啊!你能学会此剑法,天下间能与你匹敌的没有几人,我知道你宅心仁厚,今后要以此剑多做好事,不能妄杀无辜,你要记住。”
“誉儿知道了,我会将我们段家发扬光大的。”说到这时,忽然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枯荣大师脸色一变道:“善哉,善哉!大明轮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本参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枯荣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本因方丈应道:“是!”走了出去。
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自己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本相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伯父坐了第五个蒲团。
我连忙道:“师祖!我也想出点力,我刚刚练成六脉神剑,想试试它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不防让我一试,也许能当得住那个什么明王。”我心想:“我就不信搞不定你这可恶的鸠摩智,我可不是那个弱不经风的段誉,看你还能不能抓我去火化。”
枯荣道:“你不要轻举妄动,不到关键时刻你不要出手,因为你的六脉神剑尚未成熟,日后还得用心练习,看形势,要是我们真的不敌,你在出手,知道了吗?”
“知道了!!!”然后就站到枯荣大师身后去了。
霎时间牟尼堂中寂静无声。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本因方丈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听脚步声共有十来个人。听得本因推开板门,说道:“明王请!”
鸠摩智道:“得罪!”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道:“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我一看这鸠摩智他妈不但样子怪怪的,有点像是我所看到的新疆人,一看他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地皮流氓一个。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鸠摩智双手合什,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易,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我早就知道他有这么一招,想骗取我们的剑经,就插口道:“大师有礼了,不知道大师来我们这是想请我师祖帮你超度慕容先生还是有其他的用意。”
鸠摩智仔细的看了看我双手合什,说道:“小公子有礼,请问公子是……”
我道:“我是无名小足,你不用问,”
本因连忙道:“明王见谅,他乃我大理的皇子,人小不懂事。”又对我道:“不要说话,默默的看就行。”我无可奈何只有傻傻的站在那,等待能与鸠摩智交手的机会。
本因方丈接着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鸠摩智续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红后立即固封,决不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所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这一路指法是拈花指。”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
可是鸠摩智弹指之间却不见得具何神通,他连弹数十下后,举起右手衣袖,张口向袖子一吹,霎时间袖子上飘下一片片棋子大的圆布,衣袖上露出数十个破孔。原来他这数十下拈花指,都凌空点在自己衣袖之上,柔力损衣,初看完好无损,一经风吹,功力才露了出来。本因与本观、本相、本参、伯父等互望见了几眼。
鸠摩智微笑道:“献丑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师远了。那‘多罗叶指’,只怕造诣更差。”当下身形转动,绕着地下木箱快步而行,十指快速连点,但见木箱上木屑纷飞,不住跳动,顷刻间一只木箱已成为一片片碎片。
鸠摩智笑道:“小僧使这多罗叶指,一味霸道,功夫浅陋得紧。”说着将双手拢在衣袖之中,突击之间,那一堆碎木片忽然飞舞跳跃起来,便似有人以一要无形的细棒,不住去挑动搅拨一般。看鸠摩智时,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笑容,僧袖连下摆脱也不飘动半分,原来他指力从衣袖中暗暗发出,全无形迹。本相忍不住脱口赞道:“无相劫指,名不虚传,佩服,佩服!”鸠摩智躬身道:“大师夸奖了。木片跃动,便是有相。当真要名副其实,练至无形无相,纵穷毕生之功,也不易有成。”本相大师道:“慕容先生所遗奇书之中,可有破解‘无相劫指’的法门?”鸠摩智道:“有的。破解之法,便从大师的法名上着想。”本相沉吟半晌,说道:“嗯,以本相破无相,高明之至。”
本因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枯荣大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