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色生香-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银山脚的南侧,保留了一大片的树林子,这是预留着给官宦商贾们嘻耍乘凉用的,周围很是幽静。凌玉的生祠就是造在了里面。
其实,凌玉这三天不出门,另一个原因就是躲人,总不可能人家给自己造生祠,自己还去监工吧,躲在驿丞署里面,也省却了常有人邀请自己去工地看看的麻烦。
所以今天还是凌玉第一次过来。
队伍里的吹鼓手才刚刚到树林子的前面,不远处竟传来了一阵阵爆竹的声音。劈哩啪啦的爆竹炸响,另许多围观的百姓都捂住了耳朵。不过雪雅却显出非凡的品性,丝毫没有受惊,依然步履优雅的在人群中穿行着。
凌玉望着前方爆竹的硝烟,心想这场面果然是不小。爆竹这东西,在云朝大城里算不上什么,可到了北疆却又是矜贵玩意。这里人吃还吃不饱,哪里有钱去买这劳什子。
队伍在这便停了下来,凌玉带着花舞月下马,还没等到徐季和沈廉折回来,却迎面碰上了金海褒知府。
这胖知府今日走的很快,他身上穿着崭新的大红官服,腰间素金带更是闪亮,挺着大肚子挤到凌玉的身边,竟难度极高的一躬到底,笑道:“恭喜凌少爷今日生祠落地,日后必然富贵荣华身体安康。”
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凌玉表面还没和这胖知府翻脸呢,这几天来,都是金海褒在忙前忙后的造祠堂,凌玉也只能拱拱手道:“金知府辛苦了,同喜同喜。”
要说这个金海褒,确实是个人物。身为同州知府,却一有战祸就往归林跑,同州围困的大事,全然交给了谭盾负责。而前几天归林城防,金海褒又溜的比兔子还快,说是去蓟州城借兵,可听说连蓟州城都没到,金海褒又打了回头。
这守城的风险摊不上,可大捷的功劳却又少不了他这知府一份,如此的经营,这样的心机,可是深得官场三味。
金海褒当然知道旁人的看法,不过他脸皮厚,当然不怕。还讨好的赞扬道:“凌玉少爷大发神威,打退蛮军,归林大捷不止救了归林城,还解了同州之围,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今日凌少爷生祠落地,真是实至名归啊。”
说这话时,徐季刚好走过,听在耳中竟嘟哝了一句:“什么实至名归。。。。。。”
(今天晚点了。。。要允许人睡懒觉)
第一卷 狐媚子
第四十三章 … 生祠之喜(下)
凌玉只当没听到,对金海褒微笑道:“当日大战,金知府虽然不在,可归林仍是金知府管辖之内,这大功当然少不了金知府那一份,将来一定会有荣升,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凌玉在此先行贺过了。”
微微一躬,礼数很周到。
金海褒怎么听不出里面嘲讽之意,他脸色微变,但还是没发作,只侧过身子,让出了原就在身后的一群人。
金海褒殷情的一个个引见,让凌玉意外的,除了几个是富商外,倒有十多个是归林城和老银山的里长。
凌玉本来就想着,要解决银矿的事情,少不得要和里长们打交道,所以就多留了个心眼。
云朝中的里长,并不是什么官职,原本是民众间自行推举出来,管理税务等等琐碎事情。但时日长了,这些里长也渐渐有些权力,手下管理的百姓数目也多起来,俨然有了官员的模样。
尤其是在山上。山民本就愚昧无知,一个村子里,几乎都是听从里长的安排,让开山就开山,让挖矿就挖矿,几乎不敢违逆,所以这些里长的权力,也不见得比徐季小。
云朝本来规定,每十户一个里长,可到如今,这数目竟扩大了十倍,百户出一个里长。每户算五人,那一个里长就能管到五百人。这里二十个里长,算算竟有上万人,大概整个老银山上的山民,都在他们的统辖之下。
徐季曾经说过,这些里长早与福龙会勾结,是福龙会能够盘踞归林,大肆盗矿的中坚力量。
凌玉见他们衣衫楚楚,个个都是富家翁的样子,心中已经了然,只是微微笑过。
金海褒又说:“这几位都是本地的头面人物,凌少爷的生祠能在三日内建成,可都是靠着他们帮忙。”
那几十个人都拱手道:“不敢。”
凌玉心中却又动了一下。虽然他不常在人族中走动,可也知道,生祠这东西,大多是老百姓自发建造的,怎么又和这些富商里长扯上关系了。再联想到徐季和沈廉的态度,凌玉觉着这个事情恐怕大有古怪。
金海褒和里长们将凌玉往树林子里引,这里的松树和杨树长的颇高,将里面的房子都遮挡住,从外面还真看不出其中的情形。
这一路上,还有不少的山民乡邻围观,见着凌玉来了,这些人都迫不及待的跪倒在地上,磕头嚷嚷着:“凌少!凌少!!”
金海褒一个眼色,他手下的府兵将凑的近些的山民矿工都赶开,他们驱散百姓受过专业训练,动作自然是粗暴不堪,一时之间,凌玉走过的地方是鸡飞狗跳烟尘四起。
凌玉正在恼恨之时,却听见花舞月惊叫了一声。凌玉转头去看,却发觉花舞月不知何时,已经闪在一边,和山民们站在了一起。
见到花舞月神情有异,凌玉也扭转身子,朝她走去。
金海褒一惊,心中已是大悔,他怎么只顾着凌玉,却把那俏丽小婢子给忘记了。
“怎么了?”凌玉走到花舞月身旁。
“少爷,您看。”花舞月一只妖兽哪里晓得避忌,抓着一个山民的手给凌玉看。
凌玉见着那山民的手掌,也是愣神了。只见那只又粗又黑的厚实掌上,竟有两道深深的勒痕,已经破了皮,深嵌到肉里面。红黑色的死肉翻出掌心,甚是恐怖。
凌玉皱着眉头,又拉开其他山民的手看,几乎人人都是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更加严重,都有些溃烂流脓。
这些伤口,明显是建造房子搬抬做工时落下的,而且应该就是这几天的新伤。
凌玉看看周围,跪着的山民至少有几千人,也就是说,这几千人都参与了生祠的建造,而且都受了不轻的伤。
这回凌玉有些闷了,花三天时间造个生祠,哪里需要这么多人。就算是要搭一个几尺见方的房子,来个几十个精干矿工,辛苦一下也就过去了。
凌玉刚想开口问,那个金海褒却又笑眯眯的凑了上来:“凌少慈悲啊。不过这些下人,多干活是应当的,而且都已经给了他们工钱。而且吉时已到,若再不举行开光仪式,那就错过了。”
按凌玉的性格,遇见这种古怪,当然是要问个清楚。可他却分明听到金海褒说出“开光”两个字,凌玉心中狠狠一震,知道今天怕没有那么简单,这事情分明就有极大的古怪。
如此一想,他反倒不动声色了,既然知道有古怪,那他就要看看清楚这古怪是什么再说。打仗要先发制人,整人却要后发制人,真要耍起心眼来,凌玉可不会怕任何人。
金海褒在前面带路,进了树林子后,竟又绕上了***,在诺大一个林子中转了一会,又进了另一个红枫林,再顺着一条麻石子路进去,这才到了地头。
金海褒得意笑道:“凌少爷,这就是我们为您修的生祠,你看看,还过得去不?”
凌玉抬头,抬头便是愕然。
对于生祠,凌玉一开始的想法,便是路边一个神匣子,供奉个小画像就是了。如果归林人排场大一些,非要盖个土坯房子,凌玉也就随他们去,到时候出些银子,打赏下盖房的人,也不会落下什么坏名声。
可面前的,却是堂堂正正的一个祠堂。
依山而建的,哪里是凌玉料想中的土坯房子。明明是几十尺高,上百尺见方一个巨大若寺庙殿宇般的巍峨建筑。
在老银山的山脚下,景色最佳的红枫林子中,居然短短时间内,就盖起了这样一座硬山顶子,黑瓦飞檐,四进四出的巨大神祠。
这是自己的生祠?凌玉眼睛都直了,面前这祠堂,若是供奉神佛,那人家说不出什么来,但若说是生祠,也未免太过奢华了。
云朝礼制中,虽然没有规定生祠的大小,可做到这种程度,就算当官的不说什么,老百姓背后怕也是有非议。
难怪徐季今日一副黑黑的嘴脸。只是凌玉对此全然不知,这不是冤枉到家了么。
第一卷 狐媚子
第四十四章 … 大塑金身(上)
金海褒见凌玉看的吃惊,更是得意洋洋:“凌少爷,这手笔还成吧。您的生祠我叫人用了十八根柱子,全都是上好的木料。铺地的都是北疆特产黑云石,每块我都亲眼见着人打磨。说句自夸的话,就连一条门槛,都是我亲自监着人给钉上去的。”
“果然好大手笔。”凌玉抬头望着巍峨殿宇,这里若说是个庙,倒也象上几分,但生祠里来说,怕是全云朝最大的一个了。
金海褒更是推出那群商贾里长,夸赞道:“这一回,可都是大家伙儿帮忙。归林商家出银子,里长们出人,连续三天时间,昼夜不分的差人造这祠堂,可算是在凌少爷走之前赶出来了。”
凌玉侧头想想,不解道:“三天时间,就算是从其他府运木料进来,时间也不够,这怎么造的起来,莫非金知府也用了什么妖术?”
金海褒大笑,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道:“千里迢迢运木材进来,自然是来不及了,不过我们这些,总是有办法。”
凌玉一脸茫然求知模样。
一个里长笑道:“凌少,归林城和老银山上到处都是房子,有房子的地方就有木料,哪里不能拆出来。您这祠堂里的十八根柱子,可不就是从我辖下山民家里拆了主梁出来做的。”
凌玉嘴角一抽,心里却狠狠的咒骂开了。他早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可事实却比他猜想的还要严重。
拆了人家的主梁,哪里是说说那么简单。别人辛苦半辈子给自己造了房子,你把主梁抽走,可不就是扒了人家的屋么。这里十八根柱子,就是拆了山民十八幢房子。再加上别的木料,门窗摆设甚至是那条该死的门槛,恐怕都是拆了百姓的家换来的。
凌玉明白,这哪里是给他造供奉的生祠,分明就是立了一座遭人恨,遭人骂的耻辱碑。拆了几十个、上百个老百姓的家换来的木料,又使唤数以千计的山民矿工日夜赶工,把这么大的殿宇给造起来。
表面是很风光,也很排场,但实际上,却是在老百姓的心中,将凌玉为国为民的口碑给生生的剜走了。
大手笔,果然是好大的手笔。凌玉心中冷笑连连。
金海褒将凌玉迎入生祠之内,平心而论,这祠堂造的果然不同凡响,设计这祠堂的人,恐怕有过建造殿宇的经验,每个细节都做的毫无过错,甚至是木栏的雕花,和祭台的摆设,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哪怕是凌玉知道材料和人力的来源,但能在三天内做到这一切,还是让人觉着匪夷所思。
不过更令人讶异的还在后头,金海褒卖了个最大的关子,这个包袱,他就等着现在才解开。
见凌玉等几人和那三十多个富商里长都进了祠堂,金海褒做个手势,他的那些个府兵,居然把祠堂的门给关了个严实,将外面围观的百姓和辛苦三天手脚全是伤口的山民给关在外了。
白天阳光帜烈,射进窗户,倒将这祠堂里的一切都照了个通亮。白色的墙壁还没有干透,隐隐透出些许灰色来。凌玉望着头顶上,四面都是精细的木头雕刻,这些怕也是从别人家中拆解出来的,还有些新旧不一。祠堂正中的牌匾,和一个巨大若小山般的东西,被块红布给遮挡着。
这块红布下的,才是今天的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