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387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87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方面,则真心觉得雪上加霜。面对大理跟大宋边军,越发高涨的士气,他们的士气则越发的低迷。很多人都觉得,中原又出现一个诸番敬服的大唐王朝了。
  吞并了大辽的大宋。如今实力无疑最为强大。如果他们再有军事动作,目标在吐蕃国君臣看来,除了他们根本没有第二个。西夏同样心有忐忑,不知赵孝锡会如何对待他们。
  西夏能建国,更多也是占据了水美莫肥的河西平原。对于这块宝地。只怕大宋也不可能拱手让人。如果大宋来袭,他们又应该做何选择呢?
  总之,在赵孝锡大宴群臣跟有功将领,犒赏众军将士的时候。这些番邦诸国的皇帝,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就连勉强保留下来的高丽,同样觉得胆战心惊。
  原本还觉得,欠的银子能拖便拖。现在看起来,想让大宋找不到吞并他们的借口,这笔赔偿银还是尽早偿还。可怎么尽早偿还呢?
  为了保证国统,高丽的皇帝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提高税赋。实在不行,就是找一些国内的肥羊,做出抄家灭族的事情,尽快筹备这笔银子还债。
  却不知道,这种事情正是赵孝锡希望看到的。假以时日,这个高丽王朝,不用大宋派兵都会自动灭亡。等高丽王朝覆灭,大宋再顺势平乱将其吞下。
  在很多人觉得,士气正旺的大宋,应该会再次兴兵。攻打前番拉拢大辽,意图抗拒大宋的吐蕃时。赵孝锡却下旨,撤回布置在吐蕃边境的部队。
  这样的举动,别说大宋的百姓看不明白,那怕吐蕃的百姓同样看不明白。可赵孝锡根本没想过,需要他们想明白,撤军更多也是出于国内建设考虑。
  此次征辽之战胜利,大宋自然民心凝聚,军心民心都高涨。可赵孝锡清楚,好战必亡的道理。眼下朝廷更多的,还是要整顿民生,恢复战区的破烂不堪的局面。
  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跟管理琼州还有琉球不同。存在于大宋的南北贫富差距,让赵孝锡同样清楚,北方之所以贫穷,更多也是饱受战乱与威胁。
  那怕大宋立都北方,除了皇城周边诸城,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其它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过的可谓苦不堪言。不治理一下,何谈明君二字呢?
  大辽灭了,那位未来金朝的开国皇帝被砍了。压抑在赵孝锡心头,那担心的亡国之祸,也算告一段落。现在他要做的,便是带领大宋走向富兴强盛。
  大批边军转变成屯边军,参与训练的同时,也开始建设边彊。针对这些边军将士驻守边关,赵孝锡同样给予大力的资金扶持,迁居关内百姓赴边开垦。
  与此同时,赵孝锡的民族融合政策,也开始在大宋管辖下的彊域中展开。在琉球跟琼州推广的汉语拼音,随着一批批书生,开始陆续开赴边境教书育人。
  为了让这些年青书生,甘愿远赴边陲传授大宋文化,赵孝锡特意制定。类似后世,支边教学的奖励措施。这种奖励,将体现在他们将来考取功名时。
  如果同样中到进士榜,参加过支边育人的书生,将优先安排官职上任。这便意味着,将来想在朝廷开科取仕中占的先机,参加这种至少两年一次的支边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赵孝锡渐渐减少独尊儒家的观念,在皇城另开一家工学院。原来的天子书院,赵孝锡反倒不怎么看重,更多器重这个新开的工学院。
  在赵孝锡看来,大宋会八股文的书生太多。而能工巧匠,懂得发明创造的人太少。这种观念必须转变过来,让大宋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创造带给生活的改变。
  面对不断进言的文官御史,赵孝锡根本不与他们争议。将他们带到,迁移到皇城郊区的火器工坊里。让这些文官御史,看一看什么叫科技的力量。
  望着这些震天般炮声,还有水力机车的力量,这些之乎者也的文臣书生。也第一次觉得,他们除了明礼识体之外,学的东西里根本没有这些。
  当儒家文化遇上先进科技,他们也知道,这位皇帝以这种方式告诉他们。从今往后,大宋将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死读书,读死书的文弱书生,便是不那么吃香了。
  对于一些读不起书的寒门子弟而言,进入各府城开设的工学部学习,同样是个改变人生的机会。最不济,他们从工学部毕业,也能拿到一份不比当官差的薪水。
  那怕普通的百姓,也开始发现他们身边,不断改变的一些东西。那些府城的官道,现在全部铺上坚硬的水泥路,开始有专门的大马车接送行客来往各地。
  城里店铺中的东西,也一样比一样新鲜,很多都是他们从未看到过的。而大量制作出来的棉布,让百姓觉得给家人置办一身衣服,似乎没以前那样贵。
  只要愿意干活的百姓,前往府城都能找到工作。不管工钱多少,干上一段时间,都能给家里带回些粮食跟银子补贴家用。这种日子开始变好,百姓都是亲身有体会的。
  真正变化迅速的,则是大宋的沿海各城。随着一座座码头,还有码头旁边的港口城市建立。以前靠海吃饭的渔民,发现他们烂大街的渔货,也比以前值钱了。
  每天到港口收货的商人,通过海运冰冻的方式,将这些食材不断送到内陆之地。商人赚到钱的同时,内陆的百姓也尝到海鲜的味道,渔民自然受利不少。
  除了投入重金,改善大宋各府城官道路况。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赵孝锡自然清楚。这种水泥工艺已经成熟,只要多开几个水泥厂,便能供应全国各地修路所需。
  至于修路所需要的石料人工,由各府城召集青壮修建,朝廷补贴一部分银子。这路自然很快便修通,官府落了好处的同时,各地的百姓同样得了好处。
  面对这种各城大修路的局面,先前大臣们还觉得,这有点劳民伤财。可随着路修通,他们才真正发现,路通便商通,各城的商税也比以前增加了几倍。
  望着这种有点意想不到的局面,大臣们也开始学聪明。只要赵孝锡力主推行的政策,不再向以前那样阻挠。因为下场,大多都是过段时间被打脸!(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传

  宋辽大战结束后的大宋,似乎跟收起獠牙一般,不象番邦诸国想象的那样。会一场连着一场大战征伐他们,直到完成天下一统,真正成就大宋盛世基业。
  反倒有些令他们想不明白,扩大跟他们的商业往来。就算一直提防大宋的吐蕃,同样有不少从西夏入境的大宋商队,将吐蕃贵族欣喜若狂的货物,大量运进吐蕃销售。
  那怕以前被严格控制起来的盐铁,如今在大宋开设的边市之上。只要真金白银,官府开设的衙门,同样会给他们提供。这让吐蕃君臣,都看不清大宋为何这样做。
  大量在吐蕃人看来,非常优质的铁锭,被急需加强实力的吐蕃人给收购。用这些铁锭扩充军队,打造在吐蕃君臣看来,用于应对大宋的精锐部队。
  可在大宋军队之中,除了保留骑兵的建制之外,大宋数量最多的步兵。却开始淘汰刀枪剑戟这种冷兵器,大量研制成熟的火枪火炮装备部队。
  对于赵孝锡而言,铁锭这种东西,已经开办几个大型钢铁厂的大宋。根本不需要,这种被钢铁厂淘汰下来的铁锭。用它换取真金白银,无疑再合适不过。
  有了黄金白银,就能从这些国家,收购更为便宜的矿石。这一收一卖,等于这些国家免费在替赵孝锡挖矿。对方暗地偷笑的同时,大宋君臣则开怀大笑。
  伴随着大宋改制,结束赵煦时期的绍圣年历。按照赵孝锡的批复,正式改为盛平年历,意指兴盛大宋,让百姓享受和平之意。
  盛平二年,偶尔出趟皇城的赵孝锡。却突然决定带着梅兰竹菊四位贵妃。连同梅妃跟竹妃生下的公主跟王子,前往如今武林第一大帮派探亲。
  尽管赵孝锡离京前,叮嘱要保密不要惊动地方。可皇帝出巡,加上四位贵妃同行,自然是车马如龙。无数百姓跟沿途官员,都亲置官道拜见圣驾叩谢圣恩。
  随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家乐业,赵孝锡也成为天下万民敬仰的皇帝。能亲见一回圣颜,无疑是沿途百姓最大的心愿。对此,赵孝锡也不好过多责怪官员处置不利。
  如今成为贵妃的灵鹫宫四剑婢,也从未想过她们会有这么一天。看着接受百姓欢呼的赵孝锡,四女脸上都呈现着浓浓的深情,觉得此生应该无憾了。
  相比梅妃跟竹妃,幸运的怀上赵孝锡的孩子,并且前者生下一个公主。后者生下一个龙子。让四姐妹在妃嫔之中的恩宠,也一如既往的稳固。
  看着相对有些失落的兰妃跟菊妃,四个之中年龄最大的梅妃,笑着道:“两位妹妹,不要着急。陛下说过,这种事情越急越听不到消息,放宽心才最重要。
  此次陛下出巡,特意将我们四个带出来。一来是想让我们去看看童姥,二来也是带我们出来散散心。这皇宫虽好。可我们更喜欢这外面的景色,不是吗?
  时间多长,我跟竹儿此番都带着孩子在身边,晚上只怕不能尽心服侍陛下。你们两个,只怕要多帮衬一下才好。在这里,陛下想必也不用翻牌子过夜了。
  能不能怀上。就看你们的本事了。反正,我跟竹儿不会跟你们抢,你们也不用太心急。让陛下知道,只怕又要责怪你们一番了。”
  听着这位姐姐的安慰,在皇宫里面也可谓四姐妹同心的她们。其实算的上。没什么外戚的皇妃。可她们都清楚,如今江湖中不少女子,都视她们为榜样。
  身为一介婢女,竟然能鱼跃龙门,成为侍奉皇帝的皇妃,也确实是江湖人人向往的榜样。有她们的存在,让江湖人也觉得,这个皇帝心还在江湖之内。
  有关赵孝锡化名赵云,曾经行走江湖的传说,如今同样广为流传。尤其他还担任着逍遥派的掌门,更让这个曾经的武林大派,成为江湖中的风云门派。
  此次赵孝锡摆驾逍遥派,对于逍遥派而言也是一件大事。按照赵孝锡的旨意,提前发布了英雄贴,召集中原武林英雄豪杰,齐聚逍遥派一睹皇帝亲临。
  同时这次赵孝锡驾临,还会将掌门之职,移交到暂时没掌门的逍遥派长老身上。自此他也算是,给他的江湖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让四女还有赵孝锡,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则是天山童姥似乎意识到大限已到。想在坐化之前,再看看这四位视如已出的婢女,还有两个孩子。
  正是了解到这个情况,赵孝锡才做出摆驾逍遥派的事情。一来希望整顿江湖秩序,让这些桀傲不驯的江湖人,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
  二来也是警告,那些不听王令的江湖人,作奸犯科不但将受到江湖人围剿。朝廷的盗缉捕快,同样会让他们走投无路,追杀的他们无所遁形。
  本身武卫之中,就有不少习惯江湖规矩的高手。加上遍布天下,至今也未完全公开的布衣阁。武林败类犯案,能逃过武卫追剿的人,同样少的可怜。
  等到赵孝锡抵达逍遥派驻地,看着比以前浩大许多的门派驻地,赵孝锡也知道。这些年,逍遥派看来真的兴盛了,这也算是他给无崖子,一个最好的交待了。
  看着齐聚山脚,不少等候的武林元宿,还有再次相见的虚竹。赵孝锡显得很高兴,上前扶起逍遥派的大长老苏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