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枫莫名其妙地瞧着她。
菊花大叫道:“对他嘴里吹气,说不定还有救。将他身子放平,不能这样抱着。”
要死了,时间长了救不过来了!
菊花的心狂跳着,再也不想跟他啰嗦,冲上去一把将小石头抢抱过来,平放在地上,一手捏住他的鼻子,一手捏开他的下颌,深吸一口气,对着石头的嘴里吹去,反复进行!
那妇人伤心之下,儿子被抢走,不禁大怒,伸手就要来推搡菊花!
秦枫急忙拦住她道:“让她试试!别打扰她!”他心里万分的惊奇,两眼一眨不眨地瞅着菊花不停地往小石头嘴里吹气。
菊花奇怪的动作,让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即便是后来的人,也被先到的人噤声;石头的爹娘更是死死地憋住哭声,紧张地盯着菊花。
过了好一会,石头还是没有反应,菊花仍不想放弃。
她从未做过这种急救措施。可是在上辈子,谁没听说过啊,电视上也是常见的。至于人工呼吸到底要做多长时间,她根本不清楚。本着坚持到最后的救人精神,便一直反复做着。
见没有效果,她便将左手放在石头的胸口,右手按在左手上,轻轻地往下按压,然后放开手,对秦枫道:“照着这么做,知道了吗?”
秦枫点点头,照她刚才的动作做了起来;菊花则继续为石头做人工呼吸。
秦枫是一个很认真的大夫,眼下即便万分疑惑、不相信菊花,也要配合她——生死存亡的关头,一点希望也是不能放弃的,一切疑问待会再说。
也正是他这种谨慎负责的态度,和菊花懵懂无知的热情,将石头从阎王手中抢了回来。
当石头轻咳一声,嘴边流下一滩水渍时,旁边的人全欢呼起来;秦枫也怔住了——居然真的救活了!
石头的爹娘更是又哭又笑的抱在一起,女人使劲地捶着男人的后背,哭得比刚才更厉害了。不过,这是喜悦的泪水。
菊花顾不得其他,忙将石头的身子翻过来,用膝盖顶着他的肚子,轻轻震了震,石头的嘴里便不停地流出水来。
好一会,她才停下来,对秦枫说道:“剩下的该你了。”——她可是不懂医术的。
秦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将石头放在他娘身边靠着,自己给他把脉;石头爹早脱下自己的衣裳把儿子包了起来,防止他着凉。
石头爹叫赵三,村里年轻的都叫他“三哥”,年纪大的称呼他为“三哥儿”。
这会儿他趴在菊花面前,就着草地对她磕了三个头,吓得菊花忙不迭地躲着。
赵三这个昂藏汉子,红着眼睛哑声对菊花说道:“菊花呀,今儿要不是你,三叔可就没儿子了。给你磕头是应该的。待会石头也要磕。”
石头娘也连连说道:“要磕,要磕!”她脸上残留着鼻涕眼泪痕迹,甚是难看,这会儿却是笑得灿烂无比!
旁边一个脸色黑红的胖子接口说道:“三哥,不是我说你,你要谢菊花有的是法子。你对她磕头,那不是折她的寿么?”
菊花急忙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连声道:“对,对!还是别磕头了。秦大夫那天救了我,我也没给他磕头哩!”
周围的人听了这话,脸上露出异样的神色。
菊花也很懊悔说错了话,一时情急,忘了自己现在是清南村的“绯闻”人物,她拔脚准备离开这里——反正也没自己啥事了,她还要回家做午饭呢!
不料那个狗蛋见石头醒过来了,也不害怕了,又恢复了小娃子的活力,他蹲在石头跟前,大声对他说道:“刚才癞皮女和你亲嘴了。亲着亲着就把你亲活过来了。你长大了要娶她才成!”
人群顿时一片寂静,大家都瞧着菊花。
一个大脸盘子的村妇——看样子是狗蛋娘——伸手揪住狗蛋的耳朵,将他扯得站了起来,嘴里骂道:“死小子,就你多嘴!菊花!狗蛋还小,你别气啊!”
靠在娘怀里的小石头顿时“哇”地一声哭起来:“我不要娶癞皮女!我不要……”好在这小子刚醒过来,叫了两声就没劲了。
石头娘和赵三尴尬不已,围着的人群也要笑不好意思笑的样子。
赵三绷着脸呵斥道:“叫菊花姐!啥癞皮女,跟哪个学的?”
人群外边,张槐手足无措地呆立着。
他也是瞧见一大群的人围在这镜湖边,马上就想是不是丑丫头又跳湖了。待心急火燎地跑过来一看,不是菊花,这才松了口气。
好不容易按捺住“怦怦”猛跳的心脏,喘了口气,正听到菊花说“秦大夫救了我”,心里就有些不自在;谁知狗蛋偏又说出这话,更是让他觉得尴尬!
一个四十多岁涂脂抹粉的妇人——菊花认出她是柳儿娘——大声笑道:“我说石头啊,你这是干操心。菊花比你大那么多,咋嫁给你哩?”
她一边说着,一边大声笑,两眼扫视周围人,却没有几个人应和她。村里大多数人还是质朴的。
菊花拉下脸对石头道:“谁要嫁你?你给我送十斤鱼干来,这救命之恩就一笔勾销了。记着,要弄得干干净净的。”
庄稼人大多纯朴,如果欠了人情,那心里一定不安宁。这孩子还担心长大要娶她,还不如要些实惠的东西,又解了人家的麻烦,一举两得。她可喜欢吃鱼干了,蒸了吃特别下饭。
大家都错愕地瞧着菊花认真的神情。小石头却生怕她反悔似的赶忙答道:“好,十斤就十斤。不许耍赖!”
菊花正要回答,却听见人群外她娘嘶声大喊:“菊花——”拉长的凄厉音调吓了她一跳。
紧跟着,杨氏粗暴地用力分开人群钻进来,看见菊花好好的站在那,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但还是一把抱住她哭道:“菊花!你可不能干傻事啊……咱不稀罕嫁他。娘养你一辈子!”
她哭得稀里哗啦的,死死地抱着闺女不撒手——生怕自己一松手,菊花就要跳进这镜湖去了。
菊花听了前一句话,知道杨氏误解了她——以为她又寻短见呢!当着这么多人,心里很难堪,刚想拉她走,又听到后边两句话,不禁心里一酸,也跟着掉起泪来——娘能说出这样的话,那是真心维护她这个闺女的。
张槐听了更是无地自容。他也是委屈万分——明明自己也没做错啥,这会儿却感到罪大恶极似的。他躲闪着周围人瞧他的异样眼光,想走又不好走的,甭提有多难受了!
菊花抽抽鼻子对杨氏说道:“娘,你弄错了——是小石头不小心掉进水里了,不是我。咱回吧!”
石头娘急忙跟杨氏说道:“郑嫂子!今儿多亏了你家菊花哩,要不然我的石头可就没了。”她说着不禁后怕,又抹起了眼泪。
秦枫见菊花一副急着要走的样子,便对石头娘道:“赶紧回去给石头煎药吧,我已经开好方子了。石头呛了这么久的水,还得小心调养几天才成。我一会给你们送药过去。大家都散了吧。”
柳儿娘临走的时候,眼神热切地盯着菊花。可是瞧见杨氏宝贝地拉着她不撒手的样儿,又悻悻的低声咕哝道:“一个癞皮女,还这么宝贝!”
人群慢慢地散了。
赵三一家临走的时候,对菊花母女是谢了又谢,并说等石头好了,还要上门道谢。
等人都走光了,秦枫方才含笑问菊花道:“菊花,你是咋知道这种救人法子的?”
第四章 先照顾肚皮要紧
菊花见秦枫果然问起了人工呼吸的事,暗自思索怎样回答合适。当时情况紧急,为了救人,她也无暇避嫌。现在要是不说清楚,可就有些麻烦了。
她念头转了几转,仰头看着他道:“是小时候我爷爷跟我说的。”
秦枫面色一滞!他有些怀疑,可瞧着菊花一副懵懂的样子,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算了!只要知道怎样做就行了。菊花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强迫她。
回去的路上,杨氏仍然死死地拉着菊花的手。
她回来来见镜湖边围了好多的人,而闺女又不在家,那一刻,心里的恐惧简直要让她崩溃,发疯似的冲到湖边,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误会。但就算这样,她心里仍然后怕不已,拉着菊花的手一直不肯放。
“花呀,张槐那事儿你就甭想了!咱不嫁人了。娘养你一辈子。你哥哥也不会不管你的。娘就不信了,这日子会比人家过的差!”杨氏气不忿地说道,又安慰菊花,让她别为以后担心。
菊花轻声回道:“娘,我不气。我有手有脚的,也不要谁来养,我自个儿就能把日子过好。那些嫁了人的女娃,也不是个个都过得好的。”
杨氏听了,连声夸闺女有志气。又说道:“那些嫌弃你长相的人,咱也不稀罕!这嫁人还是得看人品,瞧上你的自然不会嫌弃你的长相。我闺女这么能干,没娶你那是他们没福气!”
她嘴上安慰着菊花,心里却非常明白,这长相当然也重要。当年娃他爹不就是喜欢自己又爽利又好看,才一个劲地托媒人说亲,有事没事就往刘家塘跑,硬是将自己给娶回来了。
菊花见她娘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样儿,说着说着却底气不足,便拿话岔开,主动跟娘细细地说了刚才镜湖边发生的事情。
杨氏欣慰地瞧着她说道:“好人有福报的!你今儿救了石头,将来会有好报的。”
她慈祥地打量自个的闺女,觉得哪都好,看那小身板,多苗条,脸上的癞皮其实也没那么难看嘛!
“菊花,你爷爷啥时候跟你说过这样救人的?”杨氏怀疑地问道,公爹会这一手自己咋不晓得哩?连娃她爹也不晓得。
菊花细声细气地回道:“好像是六岁那年说的哩!他怕我去玩水,所以说起来的。”
菊花尽量装作自然的样子,表示自己也不晓得爷爷如何知道这事的,当年自己还小呢。反正她爷爷已经死了,又不能从地下蹦出来揭发自己。
杨氏问不出啥东西也就放下了,转而问起她采这么多小野菊干啥。
菊花回答说晒干了用来泡水喝,用来装枕头芯也好,那味儿香啊!
“家里的枕头都死板板的,要是用晒干的野菊花做枕芯,枕着肯定舒坦。”她细声说道。
杨氏也点头表示赞同:“那你就多摘些吧,帮我跟你爹、你哥哥都做一个。”
菊花点头应下了。
回到家里,杨氏到厨房做饭,菊花则到河边将小野菊淘洗干净,再从家里找出一个大圆筛子支在院子里,将那些已经开花的小野菊摊在筛子里对着大太阳晒;然后将那花骨朵上锅用蒸笼蒸了一遍,蒸好的小野菊摊在另一个小筛子里晒。
她想,要为家里人都做一个这样的枕芯,明天还得去采,这点太少了,装一个枕芯都不够呢!不过反正这花的花期长,还有好些天能采呢!
晌午,回家吃饭的郑长河父子在路上听村里人说起刚才镜湖边发生的事情,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沉着脸跟菊花说往后离镜湖远点——那湖有些邪气!
瞧着郑长河那张灰蒙蒙的脸,菊花忙郑重地点头答应。她想我更怕死,只有你们担心我会寻短见!
青木更是仔细地打量妹妹的脸色,想看她有没有伤心。不过还好,菊花的表现很平静,他这才暗暗地放下了心。
中午,杨氏破例用韭菜炒了两个鸡蛋,又将早晨儿子逮的鱼给烧了汤,白色的汤汁香味扑鼻,惹得菊花唾液不停分泌。
她知道这是娘关心她才做的,也不跟他们客气,先自己满满地添了一碗汤,又帮爹娘和哥哥都盛了半碗——汤不多嘛,碗又大;韭菜炒鸡蛋也是一家人均分,这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郑长河两口子和青木见菊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