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做皇帝-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惊之余,赵括苦苦思考着:“这山地作战,山川地貌、粮草补给、战法战术、甚是食谱医术,无一不要考虑在内!若无此次躬行特训,他日战火燃起,若自己贸然领兵,怕是真如那噩梦一般,死无葬身之地呀!”
赵括再看看身边的皱纹满脸的老仆石,顿时觉得那深深地皱纹里藏满了智慧。赵括不免暗自庆幸:“多亏有了这么一个‘山中百事通’的指点,不然我赵括的军统特训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呢!”此时,赵括渐渐从穿越的自豪感里缓过神来,以前的自己真是纸上谈兵,一番山地拉练,自己的短处竟暴露无遗。不过,赵括更加庆幸的是:“自己的弱点已早些暴露,恰好此时补救有方。就像电池电量不足,恰好眼前充电器、电源俱全,那就充电么!”赵括很是豁达。
随着老仆石在山中跋涉越久,赵括对身前的老者越是尊敬。赵括尊敬的就是有真本事的人,最厌恶的就是那些只知夸夸其谈,遇到要事束手无策的酸儒狂徒。一路走来,赵括放下那份骄傲,谦恭地向老仆石多方请教。鬼谷门多年的积淀,在这老仆身上显露无疑。从山地路径、植被、要塞,甚至战法战术、粮道补给,老仆石无不对答如流,赵括恭敬得如听纶音一般,这太行山要害的点点滴滴,从老仆石口中一点点掏出。比起韩曲赠与的地图,老仆石的介绍更为鲜活,让赵飞大觉受益匪浅。赵括甚至联想着自己就像电量不足的电池,此时正在一格一格地充满。
。
第四十一章 长平,我赵飞来了
(书友们,求推荐,求收藏了。熬夜写书不容易,大家给些鼓励吧!您一次轻柔的点击,将照亮小生我整个码字人生。。。。。。)
入山已是第五日了。突然,只见前方河水汤汤,一条大河从山间川流而过,巍巍高山被汹涌河水硬生生劈开一个硕大的豁口。赵括一行望着面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连声惊叹。
“壮士,此处名为太行陉!”老仆石指着前方的豁口介绍道。
赵括极目远望,只见前方朦胧间立着一处大石垒就的关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眼前这太行陉和南方的轵关陉遥相呼应,牢固地守护着韩赵魏三国的门户。数年后秦赵对决,秦国大将王龁拼死也要夺取此处这险要的关隘。秦人对战事的大局把握得很准,此关隘归秦后,韩、赵、魏三国全部陷入战略的被动。此处地势之险要,有此可见一斑。
穿过太行陉,赵括只见前方的山势渐渐平缓起来。一路不停向老仆石讨教、四处观察对比地形的赵括,看着远方不再像前几日经过的那般险峻的山势,以为马上就要走出这太行山地了。赵括急忙问老仆石:“老伯,这脚下山势渐变平缓,莫非此时不久将要出山?”
“壮士,这太行山地丘陵绵延,前方还有百余里的路程。太行山势东面陡峭,这西面甚为平缓!此乃太行与众不同之处。”老仆石指着前方的山谷道:“壮士,翻过前方那座山头,上党郡的长平就到了!”老仆石说得平平淡淡,与介绍其余地点一般无二。
但赵括却全身陡然一震。“长平?”听到这个令自己无数次无比伤感而憧憬的地名,赵括忍不住心中阵阵暗流般的激动,“前方就是长平,自己穿越而来费尽心力进入赵国权力的中心,挖空心思改造军器坊,拼死累活编练军统,为的就是数年后长平一战,挽救赵国的厄运!”眼下长平即将呈现,已是军统局长的赵括,激动得一阵阵头脑发晕。亲自来看看长平的山川地貌,曾是赵括一个长长的梦!赵括努力地踮起脚尖,昂首地前望,似乎想穿过历史的迷雾,一眼看清前方那历史上曾尸骨堆积的长平的山川地貌。
“马上要到山西的地界了!长平就要到了!长平,我赵括就要来了。”赵括自言自语着。
“长平在山西?”老仆石和军统众将士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山西这个地名。不过新奇之余,觉得这名字很是形象,一听就知道在大山的西边。
赵括顿住了身形,转向军统众人,努力地压抑着心底的激动,高声喊道:“将士们!都给老子我打起精神来,前方,向长平全速进发!”赵括一手叉腰,一手高高举起笔直地指向长平的方向,感觉自己仿佛已是统领千军万马决战长平的上将军。
原本疲惫不堪的将士们,此时心底的万丈豪情被赵括生生激起,将士们纷纷抖擞精神,奋力地加快脚步,一口气越过山坡,径直往长平奔去。
穿越一处两山相夹的谷口,众人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好大一片山间的盆地夹杂着高低错落的山包呈现在面前。赵括环顾四周,试着目测了一下,这盆地大约方圆有数十平方公里的面积。
眼前这长平河谷盆地与四周四周绵延的群山相连,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历史上的赵括数年后选择此地,足以容纳五十余万大军纵横驰骋,与秦军对决原也不错。但。。。。。。赵括可不想让历史再现,不想让这浩瀚河谷埋葬赵国数十万健儿的尸骨。
“长平!我赵括来了!”心底一个愤怒而有激愤的声音,几乎就要呼喊出来,激动得浑身颤抖的赵括,努力地压抑着。
河谷盆地中央,一座夹在中间的险要关塞隐隐可见。赵括想:“那就是长平关吧?”再行一段,那长平关已是不远,长平关现在上党的韩军手中,赵括不想惊动韩国守军,回头仔细地嘱咐将士们尽量隐蔽行动。
站在长平苍茫的盆地里,赵括难掩心中的兴奋与惆怅。诗兴大发的大发的他,又乱七八糟地即兴乱吟诗句:“山路难,难于上青天!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疲惫的军统将士们闻此佳句,无不感同身受,这腰腿累得都麻木了。这一路行来,确是太难了。又想此处河谷若展开一战,那是何等壮阔的景象。
看到眼前的河谷,赵括马上联想到日后的大战,联想到赵军粮道被断,杀伤兵食人肉充饥最后无奈投降,凄惨被坑的景象。粮道,赵括急于知道那被断的粮道到底关隘在何处?
“老伯,你可知丹朱岭在何处?”赵括向老仆石恭谨地问道。
“丹朱岭?”老仆石满脸的疑惑,心想这太行山地间并无此等地名呀!
看着老仆石一脸的疑惑,赵括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丹朱岭那是后世的地名,只怕眼前这山地还没有名字。既然没有名字,那我赵括实地踏勘以后再给他取个名字吧!赵飞急着寻找丹朱岭的位置,那是在赵括的印象中,屠夫白起正是派王陵在丹朱岭后的第二道不知名山地设伏,五万人阻挡了赵军石长城到长平的粮道,致使赵军断粮被迫而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切断赵军粮道之处,实为险要之地。
“老伯,此处去赵国石长城,须如何走法?”赵括见老者不解,连忙换了一个问法。
听赵括如此问法,老仆石顿时明白过来,稍微梳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壮士,由此去赵国长城要塞,需要经过两处连绵的山地,路径有二,一为小道但行进艰难,二位稍大的山道,可容大队军马通行。”
“哦?”听说此处竟有两条路走,赵括顿时如获至宝。急忙对老仆石道,“老伯,我们去程走稍大的山道,回程走小道如何?”赵括想先看看那大道,也就是数年后王陵屯兵阻截粮道必经之所。
“但凭壮士吩咐,小老儿前头带路!”老仆石干练地答道。
赵括朝军统将士们挥挥手,一行人等沿着山道潜伏而行。急行军一个时辰左右,第一道山岭已横亘在众人面前。“这就是丹朱岭吧?”赵括心里默念道。
“华山,记下此山,为一号山岭!周遭的地形务必记录详细。”此处距离长平盆地不远,想来那白起断不敢派王陵在此处屯兵。
越过一号山岭,众人又前行数十里,前方出现一座坡势平缓的山包,山谷交错纵横,更有一道一股山泉潺潺流下。眼前的地形让赵括马上警觉起来:“这里才是长平之战的咽喉粮道呀!如未料错,眼下就是王陵屯兵之所了。”
“华山!记下此山,为二号山岭!”赵括转头嘱咐着。回过头来,赵括急忙拉着老仆石问个不停,从一号山岭到二号山岭间,从植被到山泉,从峡谷到悬崖,赵括仔细过甚的发问,让老仆石一阵阵惊讶。他实在不明白,赵括为什么对这两道看起来不起眼的山岭这么感兴趣。老仆石当然不能预知日后这里将要展开一场亘古烁今的大战,想不到数年后这山谷间尽是累累尸骨叠压。
赵括身后的华山更是忙个不停,听着老仆石的答话,再对比四周的一应实物,华山飞快地记录着。这是正是赵括安排给他的关键任务,华山不想辜负赵括的厚望,基本的素材收集完毕后,华山还要画出一幅详实的军事地图。
眼前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山谷之地,竟然就让五十余万赵军被活活卡住了咽喉。赵括觉得着实不可思议。数十里外,那赵国五十余万大军严阵以待。大军震慑下,白起竟敢如此行险,此人虽为屠夫,但那份胆略,让赵飞不得不佩服。
赵括站在山坡上,望着面前沧桑壮阔的山地,顿时豪情万丈:“我赵括来了!什么白起,什么王陵,数年后且看我赵括谈笑间,戈矛灰飞烟灭!”
。
第四十二章 返程*杀机
一路返程时,赵括又让老仆石带路,一个个细致地勘察了四周的数座山岭,依次命名为三号、四号。。。。。。
恰如老仆石所言,这回程的小路,果然崎岖难行。甚至说完全就没有路。遍布的荆棘、密林、乱石或交替或重叠在眼前出现。
赵括此时才理解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世上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果然如此呀!此路荒凉无比,如非大军决战,极少有人经过。这脚下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若无老仆石引路,赵括实在想象不到这山间竟然还藏着这么一条小道。
这条小路对数年后的长平大战会有着怎样的巨大影响,此时的赵飞和军统将士们,完全意识到。
回程时,赵括没有避讳老仆石,又安排将士们,占据不同的有利地形,进行了两次攻防的演练。将士们无论进攻、防守还是隐蔽潜伏,都大有长进,有了些轻车熟路的意思。特别是那曾经的哨兵申阳,更是一点就透,还能随时提醒贴身的将士攻防要点。太行特训,军统猛虎营将士逐步成熟,赵括的一番苦功终于没有白费。此时赵括渐渐找到了些指挥若定、令行禁止的感觉。赵括憧憬起了日后军统的扩建。
长平已踏勘完毕,华山的地图在活地图老仆石的指引下,已初具图形。大到一道道山梁、河谷,小到泉眼、陡坡,华山记录得清清楚楚,这草图的精致详细,甚至超出了赵括的想象。赵括欣喜地想道:“如若日后正式成图,再加上兵法注解,实在可成战国之世的大争密宝。”
是夜,赵括一行就在一处隐蔽的山谷安营扎寨。众人借着大树、乱石的屏障,刚好可以遮住可能巡山的韩军士卒的视线,遗憾的是周围易燃物太多,又怕光亮惊动韩军士卒,不便在此处点燃篝火。令将士们倍感幸福的是,老仆石说这周围没有猛兽出没,赵括临时决定今夜不再专门安排放哨的将士,将士们这些日子吃尽了苦头,赵括也想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夜了。
山里的夜,宁静得有些吓人。兴奋得难以入眠的赵括,在反复盘算着军统的“一号行动”:“此次猛虎营太行特�